人教版七年级 体育与健康 第四章 双手胸前传接球 课件(20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 体育与健康 第四章 双手胸前传接球 课件(20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2-15 22:1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
一、教学内容
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1 、认知目标:学生懂得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具体做法和技术要领以及传球的重要性。
2 、运动技能目标:学生能在侧身跑动中作出跨步接球、迈步传球动作,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身体的协调性。
3 、心理健康目标:学生乐意表现自我能力,能充分展示自我个性,积极探讨、互帮互学,培养团队意识。
二、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行进间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动作。
教学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及传球的落点
三、教学重难点
场地: 篮球场
器材: 篮球20个
四.教学器材
 教法主要采用: 1 、直观教学法:课中基本动作由教师亲自示范、讲解,做到讲解和示范相结合,讲解清楚,示范到位,使同学们一目了然。 2 、图示法: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在讲解、示范上节省了时间,做到尽量用最短的时间讲解清楚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易懂、易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纠正错误法: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 4 、分解与完整练习法:由原地传到行进间传接球,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此技术; 5 、分层递进法:课中基本部分练习,从两人面对面的行进间传接球,再到三角形行进间传接球,最后到全场跑动中传接球,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内容由易到难,做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法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分组练习法、合作学习法、自我评价法   
  
五、教法和学法
1、开始部分
2、准备部分 
3、基本部分 
4、结束部分  
六、教学过程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上课人数;
师生问好;考勤;
宣布本课内容、任务,提出要求
处理见习生。
6.1开始部分
一、热身练习游戏:听信号变相跑,报数抱团。
二、准备活动:徒手操。
6.2准备部分
6.3基本部分
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动作方法及要领:
持球: 五指自然分开,双手“包球”,掌心空出,拇指相对呈“八”字形。如图:
传球
持球屈肘于胸前,含胸收腹视前方; 两臂前伸腕外翻,充分伸展指拨球。
接球
两臂分开半弧形,面对来球上前迎; 主动伸臂体前倾,顺势接球引胸前。
6.3.1教法步骤:
1、讲解示范
2、学生试做
3、纠错指导
4、学生互助练习
5、教师巡回指导
6.3.2组织练习
1、两人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两人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三角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
6.3.3易犯错误
1.双手持球时两手全手掌触球;
2.双手持球时两肘外展;
3.传球时没有翻腕;
4.接球时双手伸直不能呈球状;
5.被动消极地等待来球;
6.接球后没有缓冲收球动作。
6.3.4纠正方法与练习方式:
1、加强动作模仿练习,明确动作的正确方式
2、自学并独立完成慢速传球动作
3、学生互相纠错练习
4、重复的动作练习,强化动作的正确性
6.3.5 综合游戏
篮球混合接力游戏:将学生分为人数均等的四组,站立于起跑线后,在距离起跑线20米处有一个圈。每人抱球跑到圈内拍球五次跑回到队尾,本组队员将球从头顶由队尾依次传到排头,排头队员抱球跑出。所有队员轮完,排头举起篮球表示胜利。
要求:必须完成拍球次数,如少拍了球,则下一队员将进行罚秒后再跑出,少一次罚一秒。
集体放松活动
教师讲评
收回器材
宣布下课
6.4放松和结束部分
预计平均心率为120-135次/分。  
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出现在35分钟左右。  
运动密度为45%,运动负荷为中等。  
预计教学效果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