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4 22:5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遣唐使的含义;鉴真东渡传授佛经;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识读《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或其有效历史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鉴真和玄奘未实现目标矢志不渝的毅力和追求真知的精神;感受开放交流、兼容并包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的西安市和日本的奈良市,各建有一座阿倍仲麻吕纪念碑。阿倍仲麻吕是唐朝时来华的日本人中杰出代表人物。当时很多日本人到中国来为了什么?《大唐西域记》记述了什么重要史事?鉴真和尚为什么要东渡日本?这些有关的人和事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哪些积极的贡献?
(二)、讲授新课:
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1、遣唐使的含义:
唐朝时期,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的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被称之为“遣唐使”
日本为什么要派遣唐使呢?
大唐国者,法式定备(法律、制度完备),珍(珍贵、繁盛)国也,常须达(应该常常去)。
——《日本书纪》
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材料:
贞观五年(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开成三年(838年)止,共派出遣唐使13次。起初,遣唐使团的规模一般不超过200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倍增,开元五年(717年)、二十一年(733年)和开成三年(838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团,人数均在550人以上。遣唐大使、副使都挑选了解唐朝情况和博通经史、娴习文艺的人担任。
依据材料,归纳遣唐使来华的特点 ?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素质高。
2、作用:
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史事:
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时从中国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
2、鉴真东渡:
鉴真,俗姓淳于,唐代佛学大师,生于唐垂拱四年,(688),卒于广德二年(764)。
鉴真原籍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幼时家境清贫,长安元年(701)14岁时,随父在扬州大云寺(后改名去兴寺)出家,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他从道岸禅师受菩萨戒。景龙初年(708)随师到洛阳、长安,屡从名师受教。开元元年(713)回到扬州时,他已成为对佛学具有较深造诣的高僧,任扬州大明寺主持。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日本遣僧人荣睿、普照随遣唐使来我国留学,并邀请高僧赴日弘法授戒。天宝元年(742))鉴真接受日本接连人邀请。天宝二年(743)鉴真和他的弟子祥彦、道兴等开始东渡。十年之内五次泛海,历尽艰险,均未成功。第五次东渡失败后,62岁的鉴真大师双目失明,他的大弟子祥彦圆寂,邀请他的日本僧人也病故了,但他东渡宏愿始终不移。唐天宝十二年(753)十一月十五日,他率弟子40余人第六次启程渡海,同年在日本萨秋妻屋浦(今九州南部鹿儿岛大字秋月浦)登岸,经太宰府、大阪等地,于次年入日本首都平城京(今日本奈良),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盛大欢迎。
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人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材料:鉴真通晓医学,精通本草,他把我国中药鉴别、炮制、配方、收藏、应用等技术带到了日本,并传授医学,热忱为患者治病,至德元年(756,日本天平胜宝八年),鉴真及弟子法荣治愈圣武天皇病,当时鉴真虽已双目失明,但他以口尝、鼻嗅、手摸来鉴别药物真伪,辨之无误,因此他在日本医药界享有崇高的地威望,人称为汉方医药始祖,日本之神农。日本医史学家富士川游在《日本医学史》中指出:“日本古代名医虽多,得祀像者,仅鉴真与田代三喜二人而已”(富士川游,《日本医学史》)。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关史事:
鉴真东渡日本,前后用了12年,随行的有36人献出了生命。鉴真虽失明,但百折不挠,到日本时已是66岁高龄。他在日本10年,极受到尊敬和爱戴。763年,鉴真卒于唐招提寺,
今天,鉴真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以及寺内的鉴真塑像,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背景:
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
新罗形成国家政权的公元4世纪,周边分布着高句丽、百济、伽倻、倭等国家或势力,可谓强邻环伺。4世纪末,新罗受到倭国的侵略,向高句丽求救,高句丽好太王于399年发兵五万援救新罗,驱逐倭人。到了5世纪,随着高句丽迁都平壤、重心南移,新罗又在433年同百济结盟,以对抗高句丽的南下。经过长期的蓄势待发,一向弱小的新罗在进入6世纪以后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兴盛时期。 6世纪后期,新罗建立花郎制度,用于培养贵族、确保兵源,奠定了其国力强盛的人才基础。
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中南部后的100余年间,政治较为安定,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并在与唐朝保持宗藩关系的前提下大量吸收盛唐文化,由此步入了第二个兴盛时期。681年,文武王死,神文王立,他即位之初,利用岳父金钦突谋反未遂之机肃清了一批先朝旧臣,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专制王权,随即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他在中央强化了以执事部为中心的官僚体制,在地方构建了九州五小京及郡县制,在经济上废止禄邑制,分配文武官僚田,在文化上模仿唐朝国子监而设立国学,在军事上设立中央军"九誓幢"和地方军"十停"。
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表现:
材料:唐朝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对新罗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由于唐的对外开放政策及与新罗的友好关系,也由于交通的便利,有唐一代,众多的新罗学生、僧人、商人、农民、士兵纷纷来唐求学、求法、经商、务农、从军,其中有不少人定居于唐,终老唐土。他们广泛地分布在唐境,有人统计,至少在唐的七个道(关内、河南、河北、淮南、剑南、山南、江南)的十九个州、府(归义、徐、扬、泗、海、登、密、青、淄、莱、兖、金、台、楚、池、宣州和京兆、成都府)有新罗侨民的活动,主要是在长安和河北道、河南道以及淮南道的沿海地区。尤其山东半岛、江淮地区的傍海地带和运河两岸是新罗侨民的聚居地[43]。
大量新罗侨民的出现是和唐朝宽容的移民政策分不开的。唐《户令》规定:“诸没落外蕃得还及化外人归朝者,所在州镇给衣食,具状送省奏闻。化外人于宽乡安置。”[44]另外还规定:“外蕃人投化者复十年”,即可免十年租税和徭役。这样优厚的条件当然使得新罗侨民们乐不思归了。
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材料:至景德王(742—756)时,新罗的国家政治制度已基本完善。在中央行政机构方面,仿唐中书门下设执事省,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管理全国政务,长官为中侍(后改侍中),其下设六部:兵部、礼部、仓部、位和部(主管官吏品位)、例作部(营建工事)、左右理方府(刑律);又仿唐之内侍省设内省(后改殿中省),管理大宫、梁宫、沙梁宫三宫王族事务;仿唐御史台设司正府,弹劾官吏。在地方制度方面也建立了州郡制,全国共设九州、一百一十七郡、二百九十三县。景德王时,更改九州名为汉式名字,州、郡、县之官吏名也是都督、太守、县令。在经济制度方面,新罗仿唐之均田制实行丁田制,仿唐实行租庸调法和户籍制。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三、玄奘西行:
1、背景: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
玄 奘
玄奘本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学习《涅槃经》《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俱舍论》等经论。因为感到各师所说不一,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于是决定西行求法,以解迷惑。曾陈表朝廷奏请去西方求法,未被允准。贞观三年(629)朝廷因饥荒允许百姓自行求生,他即从长安出发,经姑臧出敦煌,经今新疆及中亚等地,辗转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进入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俱舍论》《大毗婆沙论》《顺正理论》《因明论》《声明论》等论典,着重钻研《瑜伽师地论》,兼学梵书《声明记论》。不久,声名大起。五年后,游历印度东部、南部、西部、北部数十国。回到那烂陀寺后,戒贤让他主讲《摄大乘论》《唯识决择论》。著《会宗论》三千颂,融会了空有二宗,批驳了师子光反对《瑜伽师地论》的观点,因而受到戒贤的赞赏。曾和“顺世论”者辩论获胜;还奉戒贤之命独自同小乘论师辩论并获胜。戒日王在曲女城为玄奘设无遮大会,玄奘宣讲大乘教义,获得更大声誉。于贞观十九年返回长安。史书记载,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历“百有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归国后受唐太宗召见,住长安弘福寺,后又住大慈恩寺。
2、概况:
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那烂陀寺考古遗址位于今印度比哈尔邦省会巴特那东南90公里处,公元5世纪,为了佛法的传承,在那烂陀创建了一所佛教大学--那烂陀寺,它是古代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曾经吸引了全球各地成千上万学者前来求学,中国唐代高僧玄奘就是其中之一。12世纪,该寺因遭到伊斯兰教教徒的侵略而毁灭。
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曾在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3、影响:
10多年后,玄奘携600多部梵文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相关史事:
在玄奘西行之前,国人称印度为天竺,此外,印度还有“身毒”、“贤豆”等叫法。玄奘在求法时发现这些称呼都不准确,认为译为“印度”比较合适。他回国后这一译法逐渐流行,沿用至今。
问题思考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的?
鉴真东渡,前后6 次,用了12 年,困难重重,但他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终于成功。
玄奘西行路途遥远,他不畏艰险,历经磨难,为追求真理,坚忍不拔,意志坚定。
(三)、课堂小结
唐朝前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给对外交往太贵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四)、课堂练习
1、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D)
A.天竺 B.波斯 C.新罗 D.日本
2、本的唐招提寺在每年的6月5日,即鉴真忌辰的前一天举办纪念法事。而只有在这一天,平日难得一见的国宝“鉴真和尚坐像”才会和公众见面。鉴真东渡日本发生在( C)
A.隋朝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朝时期 D.宋元时期
3、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D)
A.儒家思想 B.建筑艺术 C.佛学经典 D.活字印刷
4、在都城长安“不仅生活着来自日本的使者,还活跃着来自中亚、印度等地的使者、僧侣与客商”。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B )
A.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 B.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
C.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 D.明朝对外交流的盛况
(五)、板书设计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1、遣唐使的含义
2、鉴真东渡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背景
2、表现
三、玄奘西行
1、背景
2、概况
3、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