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
秦岭
淮河
秦岭横亘我国中部,东西绵延约1600千米,南北宽数十千米至二三百千米不等,海拔多为1500~2500米。
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下游分为两支,分别注入长江和黄海,全长约1000千米。
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晏子使楚》
楚王设宴款待晏子。席间,两位兵士押着一个犯人来见楚王,楚王问其人所犯何罪,兵士按设计好的话回答:
“这位齐国人是个劫匪。”
楚王故意摇头对晏子说:
“齐国人怎么喜欢做这样的事?”
晏子也摇摇头说: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齐人在国内从不做犯法之事,到了楚国便成了这个样子,真是风气不同啊!”
故事阅读:
2500多年前,晏子: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何谓“淮南”、“淮北”?
此处“淮”指的是“淮河”。
这说明在2500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认识到淮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请找出秦岭、淮河一线;看一看它大致与哪一条等温线重合?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
秦岭—淮河线大致与哪一条等降水量线重合?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秦岭—淮河南北两侧温度带、干湿状况有何不同?
中国干湿地区
中国温度带
秦岭—淮河南北两侧温度带、地区干湿状况、自然植被明显不同。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属于暖温带;年降水量普遍在800毫米以下,属于半湿润区;自然植被冬季落叶明显,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
以南1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上,属于亚热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区;自然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秦岭
淮河
<800毫米
>800毫米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比较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农业生产的差异。
中国小麦、水稻、甜菜和甘蔗分布
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指分布在30°N—50°N的温带地区,以落叶乔木为主的森林。该区由于冬季树木落叶,夏季树木绿叶,所以又称“夏绿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在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如我国的长江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国的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非洲东南部以及南美洲的东南部。
比较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河流封冻状况
温度带
年降水量
干湿区
植被类型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主要糖料作物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运输方式
比较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0℃ >0℃
河流封冻状况 有结冰期 无结冰期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干湿区 半湿润区 湿润区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耕地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耕作制度 一年一、二熟、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和水运
植被类型
北方:
南方:
主要原因
有什么
不同?
为什么
不同?
河流流量
为什么
不同?
有什么
不同?
北方:
南方:
主要原因
共同的影响因素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 温
河流流量小
河流流量大
降 水
气 候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内流区
外流区
找出贺兰山的位置,贺兰山大致与哪一条等降水量线重合?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贺兰山是我国哪些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贺兰山示意图
贺兰山对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贺兰山示意图
课堂小结
一、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1)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2)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3)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4)我国年降水量800㎜等降水量线。
(5)我国一月均温0℃等温 线。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二、贺兰山(南北走向)
1、是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
2、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3、是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
1、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 )
A 自然环境 B 地理景观
C 居民主食 D人种和宗教
2、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米 B.小麦
C.高粱 D.水稻
3、下列哪条线不是秦岭—淮河线经过的地方( )
A.800mm年降水量线 B.一月0℃等温线
C.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小试身手:
D
D
C
4、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类型是(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5、下列河流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 )
A.长江 B.珠江 C.黄河 D.闽江
6、读右面四大分区图,表示西北地区的是哪个字母?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