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区域特征(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区域特征(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15 22: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一节《区域特征》教学设计
课题 《区域特征》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
学习 目标 1.运用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界线,指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 4.运用图片及文字资料,分析高寒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懂得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唯物主义观点。21
重点 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 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以学习之旅为线索设计活动,并制作多媒体课件。【来 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藏族的资料,包括图片和文字,介绍藏族主要的生活特点,并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上小组派代表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的学习之旅要到一个新的地区,这里冰川广布,雪山连绵,神奇而美丽,这就是青藏地区,伴随着动感的音乐,我们一起欣赏当地独特的风光。 播放音乐《坐着火车去拉萨》和幻灯片。 跟随音乐欣赏青藏地区的独特风光。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青藏之旅——在哪里? 师:要去一个国家或地区,首先要知道他在哪? 地理位置和范围 大屏幕展示地图“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青藏地区的地形”和青藏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图提出下列问题: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什么部位? 2、找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并描述青藏地区的范围。 3、青藏地区主要包括 自治区、 省和 省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 青藏之旅——带什么? 大屏幕展示图片:需要带的物品 师:知道了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我们去的时候需要带什么呢,并说明理由? 师:同学们对青藏地区的“高”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接下来我们从地理的角度认识青藏地区的地形地势。 二、世界屋脊——高 大屏幕展示地图“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提出问题:青藏地区的地形以什么地形为主,主要的地区是什么? 大屏幕展示地图“中国地形剖面图(沿北纬32°),提出问题: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第几阶梯,平均海拔是多少? 师: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这里还有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 师:在青藏高原上还分布着连绵的高大的山脉,其中有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通过视频我们感受它的高大和雄伟。 师:通过视频不仅可以看出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大,还能观察到高山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俗话说“高出不胜寒”,咱们也学过海报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摄氏度,青藏地区海拔高对对当地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二、世界屋脊——寒 大屏幕展示地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提出问题:青藏地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 小组活动: 大屏幕展示地图“拉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组内分析高原山地气候的气温的特点。 大屏幕展示地图“拉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和“成都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比较两地(同纬度附近)7月气温有何差别?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师:高寒使青藏地区冰川广布,雪山连绵,成为“亚洲水塔”,孕育了许多的大江大河。 大屏幕展示地图“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提出问题:都有哪些河流和湖泊。 师:可以看出来青藏地区的河湖众多,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直接的关系,讲到里大家可以看出,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 师: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高寒农牧业 大屏幕展示地图“青藏地区农牧业分布”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85的图文内容,找出下列问题: 1、说出青藏地区以哪种农业生产方式为主? 2、说出青藏地区的优良畜种。 讲解: 师:青藏地区以哪种农业生产方式为主? 师:这里有我国的两大牧区,请看图哪两大牧区? 师:青藏地区的优良畜种有哪些,他们都具有耐寒性。 师:在青藏地区有种植业的分布吗?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85的图文内容,找出下列问题: 1、找出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什么? 2、讨论为什么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讲解: 师: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什么? 师:我们来区分一下小麦和青稞。 大屏幕出示图片:青稞和小麦的图片 师:青稞的芒较长,小麦的芒较短。 师:这些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哪里? 师:我们把这些地区称河谷地带,为什么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师:高寒的气候对人类生活有何影响? 从四个方面进行展示: 青藏之旅——吃什么 青藏高原“四宝”:糌粑、酥油、茶叶和牛羊肉。 师:饮食也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影响。 青藏之旅——住什么 藏族民居丰富多彩,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各有特色。 师:碉房的墙非常的厚,为什么? 师:民居也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影响。 青藏之旅——穿什么 大屏幕展示藏族服饰 师:为什么藏族的服饰是这样的? 总结: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高寒影响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所以我们学习一个国家或地区应该抓住其最主要的特征,分析其与其它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青藏之旅——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之旅,谈谈你的收获。 1、学生看图回答: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 学生从课本地图上画出这些山脉,指图描述青藏地区的范围。 学生看图回答: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西部。 学生回答带的物品,主要的理由是青藏地区海拔高。 学生读图并回答: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位于我国第一阶梯。 学生从地图上画出这些地形区。 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大和雄伟。 学生读图回答:高原山地气候。 学生小组内讨论,派代表上台讲解。 高原山地气候的气温特点:冬寒夏凉,气温年较差小,昼夜温差大。 学生比较图,回答:拉萨气温低,成都气温高,影响的因素是地形。 学生读图找出青藏地区的河流和湖泊。 学生阅读图文内容,找出问题的答案。 学生:畜牧业 学生: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学生: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学生:有 学生阅读图文内容,组内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 学生:青稞、小麦和豌豆。 学生认识小麦和青稞。 学生:河流附近。 组内讨论完了,派代表发言:海拔低,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水源充足。 学生展示糌粑的资料 学生:御寒保温 学生:穿用这种结构肥大的服装抵御风寒;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白天气温上升更可脱出一个臂膀,方便散热,调节体温。 学生回忆今天的内容。 首先让学生认识青藏地区在我国的位置。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提高学生的讲图的能力。 联系生活,积累出行的经验。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提高学生的讲图的能力。 让学生体会到青藏地区的“高”。 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通过视频冲击,学生更感受青藏地区的高。 小组合作这种方式,可以集中智慧,发挥各自的能力,形成团队的成果。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提高学生的讲图的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提高学生的讲图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提高学生的讲图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提高学生的讲图的能力。 认识自然特征对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 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旅游业如火如荼,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有开发就有破环,怎样衡量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课堂检测 1.青藏地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是因为其( ) A.地势高 B.气温低 C.光照强 D.冰川广 2.在我国,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 A.拉萨 B.海口 C.哈尔滨 D.乌鲁木齐 3.青藏地区的三大畜种是( ) A.牦牛、藏山羊、藏绵羊B.牦牛、滩羊、伊犁马 C.牦牛、细毛羊 D.三河马、三河牛、蒙古马 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回答 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板书 9.1青藏地区 农业生产 食 行 高——寒 住 穿 形式和内容一目了然,并且突出重点和难点
课后反思 纵观一节课的时间安排和环节设置比较合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不断启发学生,强调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分析、归纳。教学以青藏之旅为主线,教师通过设置情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认识到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在高寒的自然条件下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今后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热爱地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并能把学到的地理知识应用的现实生活中,从而热爱生活。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