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17.2 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17.2 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14 20:1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地位简析
  《新生物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定是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精选了十个主题。而《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是新课标的第六大主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中的具体内容之一,它被编排在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八年级上册的第6单元《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第17章《动物的运动》的第二节。介绍了动物运动的结构和器官及脊椎动物的组成和功能。由于前一章节学习了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的有关知识,因此学生可以理解由于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运动器官,从而扩大了活动范围,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同学们对动物的运动结构或器官不会感到陌生,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应当很丰富,通过本节的学习之后,可以为后面《动物的行为》的学习起到了很好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运动结构
2、举例说明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协作交流、推理分析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通过观察可以获得科学的事实和证据,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
培养爱护动物的科学素养。
重难点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过不同环境下各种动物运动方式的知识,但对具体的运动结构和运动产生过程还不甚了解,特别是对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关系还缺乏感性认识。在本节教学中,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观察思考、讨论,合作、自学探究、反馈矫正四个机会,充分发挥学生思维活跃性,引导学生善于结合自身结构和生活体验学习、分析知识点,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互动,以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媒体和资源主要有视频文件、包含图片和文字的多媒体课件、关节模型,掌握重点、破解难点、合作讨论、师生互动等环节中,以创设良好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设计——课程内容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多种典型动物图片,请学生说出它们各自的运动形式。
二、学习新课
动物的运动结构
1.动物运动器官的多样化
请各组学生代表说出动物图片中的运动器官或结构
设计思想:多细胞动物依靠特有的运动器官进行运动,这里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不同的动物适应生活环境所形成的不同的运动器官。
2.观察实验“蚂蚁的运动器官”
请学生观看《蚂蚁的运动和搬运》视频,讨论说出蚂蚁有几条足?运动时它的各条足是如何配合的?
设计思想:通过观看这个视频,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合作讨论的能力。
(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
通过PPT给学生展示猪的骨骼和人的骨骼,进而说出关节的结构名称。
骨骼
1.引导学生观察“猪的骨骼”图片,联系人的骨骼,通过讨论协作,指出相应的结构名称。
2.指导学生说出上肢骨、下肢骨的组成。
3.说明上肢骨包括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
下肢骨包括股骨、腓骨、胫骨、跗骨、蹠骨、趾骨。结合猪的骨骼图和自己身体结构,与同学讨论并指出相对应结构名称,由学生代表作答。
设计思想:以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节
1.展示骨与骨之间的连结类型:
活动连结(关节)、不活动连结、半活动连结。
2.展示关节模式图,并讲解各结构的位置、形状、功能。
3.通过“左手包住握拳右手”的方式,演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正常状态的位置关系。
4.分析概括关节对骨的运动的意义及关节的特点(既牢固、又灵活)。
5.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探究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6.探讨关节对骨的运动的意义。
设计思想:通过设问引导,培养学生观察、概括、总结等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析日常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骨骼肌
1.展示骨骼肌的结构图,说出肌腹和肌腱。
2.引导学生判断骨骼肌与骨、关节的连结关系,说明骨骼肌的位置和作用。
3.指导学生体验“伸肘”、“屈肘”,明确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配合关系。
4.帮助学生理解“肌肉牵拉骨绕关节运动”。
5.引导学生理解“神经刺激、肌肉收缩、骨绕关节运动”的过程。
6.提出问题:“只有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是否就能完成动作?”帮助学生理解运动过程需要多系统的参与。
设计思想: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了解骨骼肌的相互配合产生运动,进一步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结
通过思维导图总结本节内容。
使用思维导图复习本课。
四、练习
设计思想: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知道自己什么地方的知识点有欠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