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西省太原市第四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山西省太原市第四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4 17:00:26

文档简介

山西省太原市第四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九上·渝水月考)著名学者余秋雨的《千年一叹》中,记载了他在世纪之初寻访的世界各地古代文明遗迹的情况。他先后探访过:
①古希腊文明;②古罗马文明;③古埃及文明④古印度文明。
如果把这些古老文明进行分类,其中产生于大河流域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21·开远一模)“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西欧中世纪的谚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世纪的西欧城市(  )
A.自然条件优越 B.不受领主控制
C.空气比较清新 D.相对自治独立
3.(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发生在欧洲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是一段社会和文化的改革时期。“文艺复兴”意味着继承、复兴、更生和再生。”有关文艺复兴实质说法正确的是(  )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公开抨击封建专制与天主教会
C.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D.追求个性解放与思想自由
4.(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 伽马没有绕过好望角航行到达印度,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到达起飞点,即将起飞。”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依据是(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B.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C.欧洲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 D.欧洲知道了欧洲以外的世界
5.(2019·齐齐哈尔)揭示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
A.《权利法案》——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B.《独立宣言》——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利
C.《人权宣言》——体现了建立联邦制共和国的思想
D.《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
6.(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下面是《大国崛起》丛书中某册的部分目录。这册书介绍的是(  )
一、殖民时代 2 二、独立风云 10 三、宪法立国 28 四、兄弟阋墙 44
A.法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
7.(2020·河池模拟)1760年,英国5万-1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 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国 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这段材 料直接体现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B.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C.人口流动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
D.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8.(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下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示意图,与序号处相对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处《共产党宣言》发表 B.②处英国宪章运动兴起
C.③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④中国等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9.(2019九上·无棣期中)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下列事件因果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民族大起义
②葡萄牙殖民统治--玻利瓦尔领导独立运动
③1861年农奴制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④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能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
A.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面对国内农奴制的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以恢复经济
C.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意大利走上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
D.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美国罗斯福推行“新政”摆脱危机
11.(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以下选项关联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物种起源》 B.巴尔扎克——《复活》
C.牛顿——《欧也妮·葛朗台》 D.贝多芬——万有引力定律
12.(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下边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图中空缺部分应该填入的内容是(  )
A.工业革命 B.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萨拉热窝事件
13.(2020九上·湛江月考)1921年,美国青年阿曼德 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他获此经营权源于苏俄的(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1936年新宪法 D.农业集体化
14.(2019·黄石)在第二次世果大战中,苏联武器装备全面更新。苏制C-2克超过德“虎式”坦克的威力,火箭炮(“喀秋莎”)、强击机等新型武器都有极大地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D.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15.(2019·衡阳)图片是凝固的历史,观察下图,①处填(  )
A.诺曼底登陆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德国突袭波兰 D.日本投降
16.(2018·长沙)美国《商业周刊》曾发表题为“你还相信自由贸易吗”的文章,文中讲道:“实行还是不实行经济计划性控制已经不是问题了。”这篇文章最早可能发表于(  )
A.经济大危机前夕 B.罗斯福新政时期
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D.新经济时代
17.(2019·娄底)二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外交新政策。这一政策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18.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印度独立 ③纳米比亚独立
④“非洲独立年” ⑤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19.(2018·滨州)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对此应有的认识是(  )
①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
②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③挑战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④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2019·德州)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战前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C.两极格局今天依然存在
D.当今,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二、列举题
21.(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列举印度的两个民族解放斗争。
22.(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列举日本的两个改革、俄国的两个改革和两个革命、美国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和一个改革的名称。
23.(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分别列举列宁、华盛顿、林肯的功绩。
三、综合题
24.(2017·柘城模拟)请写出:“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三个表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产生于大河文明的有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属于海洋文明,仔细审查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产生于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答案】D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了自治权,由此可知,“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正式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的体现,D正确;
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郭昂和领主的控制,排除B;
自然条件优越、空气比较清新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AC;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中世纪的西欧城市拥有相对独立和自治。
3.【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的思想运动。它的实质是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故C项正确;
它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但不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A项错误,排除;
文艺复兴抨击天主教会,但没有公开抨击封建专制,B项错误,排除;
追求个性解放与思想自由不是文艺复兴实质,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的相关史实。
4.【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依据“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 伽马没有绕过好望角航行到达印度,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到达起飞点,即将起飞。”依所学知识可知,最能说明此观点的依据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新航路的开辟是由其经济根源决定的,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
5.【答案】D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故A项错误;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故B项错误;1789年的《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故C项错误;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它为参照蓝本,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解题关键是对《拿破仑法典》的特点的掌握。
6.【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目录关键信息“殖民”“独立”“宪法立国”“兄弟阋墙”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国家是美国。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在北美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一时期为“殖民时代”。1775~1783年,北美独立运动爆发,美国独立,这一时期为“独立风云”。1787 年制宪会议颁布了1787年美国宪法,确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民主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这一时期为“宪法立国”。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北方与南方处于战争状态,因而被形容为“兄弟阋墙”。因此这册书介绍的是美国,B正确;
法国、俄国、日本与天干目录不符,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美国的相关史实。
7.【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 【分析】 依据题干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迅速发展使得英国的城市也迅速发展,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做题时,紧扣题干中的“这则材料”、“直接体现出的”等关键词,很易得出答案。工业革命确立了工厂制度,推动城市化进程和近代化的发展。
8.【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从理论到现实是十月革命的胜利,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马克思主义由一国到多国是指中国等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由此可见,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史实。
9.【答案】C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殖民统治在印度引发了民族大起义,其中章西女王是杰出的代表,因此 ① 正确;玻璃瓦尔领导拉丁美洲人民英勇抗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② 错误;开启俄国的近代化历程的是沙皇彼得一世改革, ③ 错误;明治维新是日本走向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④ 正确,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为较易题,考查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10.【答案】A
【知识点】日本的倒幕运动;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幕府统治时期,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落后的国家,遭到美国入侵后,为了摆脱民族危机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发展为亚洲强国,故A正确。
面对国内农奴制的危机,沙俄实行了1861年改革,故排除B项。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内经济困难政治混乱,意大利走上了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故排除C项。
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了“新政”。故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日本、苏俄、意大利、美国各个国家改革的相关史实。
11.【答案】A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近代世界的文学艺术家及其作品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以“生存竞争、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科学进化论,A正确;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排除B;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排除C;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所学知识,作者与著作一一对应,只要准确记忆,可正确解答。
12.【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垄断组织形成,主要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间的矛盾激化,发动殖民战争,进而导致一战爆发。故选项C符合题意;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英国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印度为英国殖民地。该项无法促成垄断组织的出现。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原因,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
13.【答案】B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解析】【分析】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以,阿曼德 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得益于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故选项B符合题意;
C.1936年新宪法,不符合题意;
D.农业集体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4.【答案】B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期间苏联出现的大量新式武器主要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关,B选项符合题意。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是在20世纪20年代,A选项排除。
农业集体化主要是为苏联工业化服务,C选项排除。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是在二战后,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斯大林模式的准确把握,斯大林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15.【答案】C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因此①处应填德国突袭波兰,故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战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对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的掌握。
16.【答案】B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你还相信自由贸易吗?”这一标题反映了经历了经济大危机后的美国人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犹疑;“经济计划性控制”指的是政府出手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结合课本所学,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灾难,人们对自由放任主义的失望。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后,开始实行新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以及新政的特点。
17.【答案】A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冷战”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的标志.
故答案为: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冷战”政策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识记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学生要准确掌握冷战的序幕、冷战开始的标志、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的表现、冷战的后果等基础知识点。
18.【答案】D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①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在一战前,不属于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的事例,据此可排除ABC三个选项。
D项②③④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19.【答案】C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今并不太平,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问题和恐怖主义,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着的共同的危机与挑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所以,①②④项的认识正确,C项符合题意;③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需排除含③的ABD三项。ABD均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的大变革问题,需要学生立足当今的国情, 对历史加以分析理解。
20.【答案】D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东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C选项排除,D选项符合题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一战之后形成的,A选项排除。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B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准确把握,苏东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21.【答案】印度民族大起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知识点】印度民族大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印度的民族解放斗争有:19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大起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点评】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22.【答案】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
【知识点】大化改新;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日本的改革有:仿效唐朝典章制度进行的改革大化改新;学习西方的改革明治维新。
俄国的改革有: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废除农奴制改革。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是: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美国一个改革是应对经济大危机而实行的罗斯福新政。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3.【答案】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连任两届总统主动辞职。林肯领导了美国的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17年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个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了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连任两届总统主动辞职。
林肯领导了美国的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4.【答案】政治: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军事:北约的建立。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三个表现分别是:政治上;美国提出了杜鲁门主义,成为了美苏冷战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苏联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在政治上与美国抗衡;经济上: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提出援助西欧各国,一方面可以控制西欧各国,一方面用他们来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可谓一石二鸟;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要建立一个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市场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世界市场;军事上: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此后以苏联为首的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点评】本题考查了冷战的知识。本题难度一般。
1 / 1山西省太原市第四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九上·渝水月考)著名学者余秋雨的《千年一叹》中,记载了他在世纪之初寻访的世界各地古代文明遗迹的情况。他先后探访过:
①古希腊文明;②古罗马文明;③古埃及文明④古印度文明。
如果把这些古老文明进行分类,其中产生于大河流域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产生于大河文明的有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属于海洋文明,仔细审查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产生于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2021·开远一模)“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西欧中世纪的谚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世纪的西欧城市(  )
A.自然条件优越 B.不受领主控制
C.空气比较清新 D.相对自治独立
【答案】D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了自治权,由此可知,“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正式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的体现,D正确;
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郭昂和领主的控制,排除B;
自然条件优越、空气比较清新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AC;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中世纪的西欧城市拥有相对独立和自治。
3.(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发生在欧洲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是一段社会和文化的改革时期。“文艺复兴”意味着继承、复兴、更生和再生。”有关文艺复兴实质说法正确的是(  )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公开抨击封建专制与天主教会
C.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D.追求个性解放与思想自由
【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的思想运动。它的实质是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故C项正确;
它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但不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A项错误,排除;
文艺复兴抨击天主教会,但没有公开抨击封建专制,B项错误,排除;
追求个性解放与思想自由不是文艺复兴实质,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的相关史实。
4.(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 伽马没有绕过好望角航行到达印度,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到达起飞点,即将起飞。”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依据是(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B.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C.欧洲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 D.欧洲知道了欧洲以外的世界
【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依据“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 伽马没有绕过好望角航行到达印度,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到达起飞点,即将起飞。”依所学知识可知,最能说明此观点的依据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新航路的开辟是由其经济根源决定的,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
5.(2019·齐齐哈尔)揭示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
A.《权利法案》——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B.《独立宣言》——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利
C.《人权宣言》——体现了建立联邦制共和国的思想
D.《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
【答案】D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故A项错误;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故B项错误;1789年的《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故C项错误;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它为参照蓝本,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解题关键是对《拿破仑法典》的特点的掌握。
6.(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下面是《大国崛起》丛书中某册的部分目录。这册书介绍的是(  )
一、殖民时代 2 二、独立风云 10 三、宪法立国 28 四、兄弟阋墙 44
A.法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目录关键信息“殖民”“独立”“宪法立国”“兄弟阋墙”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国家是美国。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在北美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一时期为“殖民时代”。1775~1783年,北美独立运动爆发,美国独立,这一时期为“独立风云”。1787 年制宪会议颁布了1787年美国宪法,确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民主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这一时期为“宪法立国”。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北方与南方处于战争状态,因而被形容为“兄弟阋墙”。因此这册书介绍的是美国,B正确;
法国、俄国、日本与天干目录不符,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美国的相关史实。
7.(2020·河池模拟)1760年,英国5万-1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 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国 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这段材 料直接体现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B.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C.人口流动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
D.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 【分析】 依据题干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迅速发展使得英国的城市也迅速发展,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做题时,紧扣题干中的“这则材料”、“直接体现出的”等关键词,很易得出答案。工业革命确立了工厂制度,推动城市化进程和近代化的发展。
8.(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下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示意图,与序号处相对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处《共产党宣言》发表 B.②处英国宪章运动兴起
C.③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④中国等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从理论到现实是十月革命的胜利,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马克思主义由一国到多国是指中国等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由此可见,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史实。
9.(2019九上·无棣期中)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下列事件因果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民族大起义
②葡萄牙殖民统治--玻利瓦尔领导独立运动
③1861年农奴制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④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殖民统治在印度引发了民族大起义,其中章西女王是杰出的代表,因此 ① 正确;玻璃瓦尔领导拉丁美洲人民英勇抗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② 错误;开启俄国的近代化历程的是沙皇彼得一世改革, ③ 错误;明治维新是日本走向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④ 正确,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为较易题,考查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10.(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能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
A.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面对国内农奴制的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以恢复经济
C.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意大利走上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
D.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美国罗斯福推行“新政”摆脱危机
【答案】A
【知识点】日本的倒幕运动;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幕府统治时期,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落后的国家,遭到美国入侵后,为了摆脱民族危机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发展为亚洲强国,故A正确。
面对国内农奴制的危机,沙俄实行了1861年改革,故排除B项。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内经济困难政治混乱,意大利走上了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故排除C项。
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了“新政”。故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日本、苏俄、意大利、美国各个国家改革的相关史实。
11.(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以下选项关联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物种起源》 B.巴尔扎克——《复活》
C.牛顿——《欧也妮·葛朗台》 D.贝多芬——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A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近代世界的文学艺术家及其作品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以“生存竞争、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科学进化论,A正确;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排除B;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排除C;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所学知识,作者与著作一一对应,只要准确记忆,可正确解答。
12.(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下边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图中空缺部分应该填入的内容是(  )
A.工业革命 B.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萨拉热窝事件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垄断组织形成,主要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间的矛盾激化,发动殖民战争,进而导致一战爆发。故选项C符合题意;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英国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印度为英国殖民地。该项无法促成垄断组织的出现。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原因,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
13.(2020九上·湛江月考)1921年,美国青年阿曼德 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他获此经营权源于苏俄的(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1936年新宪法 D.农业集体化
【答案】B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解析】【分析】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以,阿曼德 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得益于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故选项B符合题意;
C.1936年新宪法,不符合题意;
D.农业集体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4.(2019·黄石)在第二次世果大战中,苏联武器装备全面更新。苏制C-2克超过德“虎式”坦克的威力,火箭炮(“喀秋莎”)、强击机等新型武器都有极大地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D.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答案】B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期间苏联出现的大量新式武器主要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关,B选项符合题意。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是在20世纪20年代,A选项排除。
农业集体化主要是为苏联工业化服务,C选项排除。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是在二战后,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斯大林模式的准确把握,斯大林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15.(2019·衡阳)图片是凝固的历史,观察下图,①处填(  )
A.诺曼底登陆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德国突袭波兰 D.日本投降
【答案】C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因此①处应填德国突袭波兰,故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战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对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的掌握。
16.(2018·长沙)美国《商业周刊》曾发表题为“你还相信自由贸易吗”的文章,文中讲道:“实行还是不实行经济计划性控制已经不是问题了。”这篇文章最早可能发表于(  )
A.经济大危机前夕 B.罗斯福新政时期
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D.新经济时代
【答案】B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你还相信自由贸易吗?”这一标题反映了经历了经济大危机后的美国人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犹疑;“经济计划性控制”指的是政府出手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结合课本所学,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灾难,人们对自由放任主义的失望。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后,开始实行新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以及新政的特点。
17.(2019·娄底)二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外交新政策。这一政策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答案】A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冷战”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的标志.
故答案为: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冷战”政策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识记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学生要准确掌握冷战的序幕、冷战开始的标志、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的表现、冷战的后果等基础知识点。
18.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印度独立 ③纳米比亚独立
④“非洲独立年” ⑤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答案】D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①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在一战前,不属于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的事例,据此可排除ABC三个选项。
D项②③④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19.(2018·滨州)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对此应有的认识是(  )
①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
②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③挑战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④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今并不太平,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问题和恐怖主义,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着的共同的危机与挑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所以,①②④项的认识正确,C项符合题意;③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需排除含③的ABD三项。ABD均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的大变革问题,需要学生立足当今的国情, 对历史加以分析理解。
20.(2019·德州)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战前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C.两极格局今天依然存在
D.当今,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答案】D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东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C选项排除,D选项符合题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一战之后形成的,A选项排除。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B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准确把握,苏东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二、列举题
21.(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列举印度的两个民族解放斗争。
【答案】印度民族大起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知识点】印度民族大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印度的民族解放斗争有:19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大起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点评】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22.(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列举日本的两个改革、俄国的两个改革和两个革命、美国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和一个改革的名称。
【答案】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
【知识点】大化改新;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日本的改革有:仿效唐朝典章制度进行的改革大化改新;学习西方的改革明治维新。
俄国的改革有: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废除农奴制改革。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是: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美国一个改革是应对经济大危机而实行的罗斯福新政。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3.(2021九下·太原开学考)分别列举列宁、华盛顿、林肯的功绩。
【答案】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连任两届总统主动辞职。林肯领导了美国的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17年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个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了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连任两届总统主动辞职。
林肯领导了美国的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三、综合题
24.(2017·柘城模拟)请写出:“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三个表现?
【答案】政治: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军事:北约的建立。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三个表现分别是:政治上;美国提出了杜鲁门主义,成为了美苏冷战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苏联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在政治上与美国抗衡;经济上: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提出援助西欧各国,一方面可以控制西欧各国,一方面用他们来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可谓一石二鸟;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要建立一个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市场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世界市场;军事上: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此后以苏联为首的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点评】本题考查了冷战的知识。本题难度一般。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