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鹿角和鹿腿
教学目标
1.认识““皱、配”等5个生字,读准“称、禁”等3个多音字,会写“鹿、塘”等13个字,会写“池塘、痛快”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态度。
3.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4.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态度。
教学难点
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在大森林里,有一只美丽的鹿(出示课件 1)
同学们,你们喜欢他吗 最喜欢他的什么
2.这只鹿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他经历了一件事,使他改变了这一看法,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板书题目,齐读题目。(板书:鹿角和鹿腿)看到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学生质疑,教师总结如下:
(1)本文讲了关于鹿的什么故事
(2)是什么事情改变了鹿对自己的角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创设情境,质疑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要求。(出示课件 2)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在文中画出生字并注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标出自然段序号,并作读后感悟的批注。
(4)读完后,想想文中写了关于鹿的什么故事。
2.学生按初读要求自主预习。
3.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字。
①认读含有会认字的词语。(出示课件 3)
匀称 不禁 皱眉 配得上 抱怨 狮子 逼近 撒开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价,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撒”,翘舌音“皱、狮”,前鼻音“称、禁、怨”。
另外,“称、禁、撒”是多音字。其中,“称”在这里读 chèn,意思是适合、相当;它还有一个读音是 chēng,可组词为“称赞”。“禁”在这里读 jīn,意思是忍住,受得住;它还有一个读音是 jìn,可组词为“禁止”。“撒”在这里读 sā,意思是放开、张开;它还有一个读音是 sǎ,可组词为“撒种”。
②识记字形。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比较:秤一称 怒一怨 福一逼
熟字加熟字:林+示=禁 已+酉=配
熟字加偏旁:犭+师-狮 扌+散=撒
组词识记:皱纹
③巩固记忆。男女对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2)学习会写字。
①认读会写字。(出示课件4)
鹿 塘 映 欣 赏 匀 致 配 传 哎 狮 追 叹
②识记字形。
如何识记这些生字
形近字比较:习一匀 转一传
熟字加偏旁:唐+土=塘 央十日=映 欠十斤=欣 艾十口=哎 又+口=叹
组词识记:小鹿观赏 别致配合狮子追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预习,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③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本身的结构,思考:书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这 13 个生字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左右结构。“塘、映、欣、传、哎、叹”要写得左窄右宽,“致、配”左右等宽。“狮”属于左右结构,要写得紧凑,避免写得过宽。
第二类:上下结构。“赏”上宽下窄,避免字写得过长。
第三类:半包围结构。“鹿、匀”要注意内外部件比例协调。“追”要注意官”大小要与“辶”相适应。
④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塘”:“唐”第三笔撇舒展,撇尖伸向“土”下,
第五笔横和第七笔竖要出头,“口”略扁。
“映”:左窄右宽,顶部左低,底部右低。“央”撇捺舒展。
“赏”:“山”居上居中,盖住下部,“口”稍扁。“贝”居下居中。
“致”:“至”的末笔横变为提;“攵”第一笔撇伸到左边点下,第三笔撇的撇尖伸向“至”下。
“配”:“已”,上边比“酉”略低,下边比“酉”略高。
⑥学生针对易错难写的生字再次练写。
⑦投影展示学生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思考鹿最初对自己的角和腿分别是什么态度,后来有什么变化。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画出表现鹿的态度变化的词句。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梳理故事主要内容。(出示课件5)
鹿欣赏自己美丽的角,抱怨自己细长的腿太难看。当凶猛的狮子向他扑来时,难看的腿帮助他狮口脱险,而美丽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令他险些丧命。
4.教师: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那么谁能结合课文插图,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段意呢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全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鹿很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腿太难看。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叙述了鹿狮口逃生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借鹿之口点明寓意。
课后反思
在三年级的教学中,生字教学是很重要的,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可以通过课件展示比较难读的以及对理解课文有直接帮助的字词,在指读当中发现不正确的字词读音时,随即对它们进行正音。教师可以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之后再自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思考课文段落大意,从而使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实现由初读到品读的过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朗读导入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出示课件6)
匀称 不禁 皱眉 配得上 抱怨 狮子 逼近 撒开 鹿角 池塘 倒映 欣赏
别致 传来 哎呀 追赶 叹气
2. 指名朗读课文,开火车读。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鹿角和鹿腿》,看看鹿是因为什么险些丧命,却又因为什么保住了性命的。
设计意图:复习含有本课生字的新词,通过词语导入,引入课文,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二、体会心情,理解态度
1.课文以鹿的心情变化为线索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在书上画出了表现鹿的态度变化的词句,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体会鹿心情的变化以及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
2.下面我们按照课文顺序,从你们画出的语句中了解鹿的心情变化以及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
(1)学习课文第 1~4 自然段。
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第 1~4 自然段,然后说说鹿的心情的变化以及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态度。(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出示课件 7)
“咦,这是我吗 ”
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 ,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①从第一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鹿怎样的心理
学生:“咦,这是我吗 ”是鹿第一次自言自语,是鹿突然发现自己很美时,发出的疑问,表现了他的惊讶与怀疑。
教师:是的,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鹿的惊讶和怀疑。
教师指导朗读:这句话要抓住语气词“咦”,读出鹿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倒影时的惊讶与怀疑
②第二句话中,鹿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鹿怎样的心理
学生:鹿把自己的角比作珊瑚。(出示课件8)
这句话是鹿的第二次自言自语,从“欣赏”“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中可以体会到他对于自己的角的美丽的得意。(板书:美丽)
教师:不错,这句话表现出鹿对自己的两只美丽的角的自我欣赏和陶醉,表现出他兴奋、满足的心理。
教师指导朗读:这句话要用充满骄傲和自豪的语气来读,读出鹿的自我欣赏与陶醉。
③从第三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鹿怎样的心理
学生:第三句话是鹿抱怨自己的腿太细了,配不上自己的角,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鹿对于自己的腿的不满。(板书:难看)
教师:是的,这句话中“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这些动作、神态和语言都表达出鹿对于自己的腿的不满。
教师指导朗读:读这句话时要读出一种遗憾、怅然若失的感觉,读出鹿对于自己的腿的不满。
④教师小结:从课文第1~4自然段的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鹿欣赏自己的角,而对自己的腿不太满意。他的心情一开始是惊讶、兴奋,之后是不满。(板书:惊讶-兴奋-不满)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并通过多种朗读方式,读出自己的感悟。
(2)学习课文第5~7自然段。
①就在鹿抱怨的时候,危险也向他逼近了,你看见了什么 (狮子)鹿的心理是怎样的 (害怕)
狮子慢慢地逼近鹿,鹿能脱险吗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 5~7 自然段。
鹿是靠什么摆脱了狮子的追赶 (腿)这是怎样的腿 (有力的长腿)美丽的角在这里有没有帮助到他 (没有,还差点儿让他送了命)(板书:差点儿送命)
文中鹿在逃脱危险后是怎么说的 (出示课件 9)
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板书:逃生)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鹿怎样的心理 学生:这句话是说鹿认识到了腿的巨大作用,为自己刚刚的抱怨而感到羞愧,我从中体会到了鹿后悔的心理。
教师:是呀,这句话中“叹了口气”“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的动作和语言描写都表现出了鹿内心的后悔。
教师指导朗读:读这句话时要读出鹿内心的后悔和恍然大悟,读出鹿内心的变化。
②小结:美丽的鹿角让他“差点儿送命”而难看的鹿腿却让他“狮口逃生”,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鹿对待鹿角和鹿腿态度上的变化,也能从中感受到鹿的后悔、恍然大悟。(板书:后悔)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鹿角和鹿腿的作用,明白美丽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实用的东西,从而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理解寓意,讲述故事
1.学习完这个故事,我想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你们懂得了什么 (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2.总结:很高兴同学们能从这则寓言里悟出道理来。在生活中,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板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示课件10)
3.请同学们借助关键词,试着用课文中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先个别讲述,再同桌互练,教师指导,最后指名在全班讲故事。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提炼主题,点明寓意,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根据提示讲故事,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反思
1.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重点句段的品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句段的品读,体会鹿的心情、态度的变化。
2.教师要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为学生品读课文奠定基础。在理角鹿对角、腿态度变化的原因上,教师让学生自己找出能够体现鹿对角、腿态度的重点句段,然后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从读中体会鹿的情感态度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3.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寓意,但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练习讲述故事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板书设计
7 鹿角和鹿腿
美丽 难看 惊讶-兴奋--不满
差点儿送命 逃生 后悔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