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概括某国家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
3、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宗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读图分析、归纳巴西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巴西种族构成及特色文化。
3、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巴西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读图分析、归纳巴西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巴西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 意图
引入 今天,我们环游世界,周游列国之旅会到达哪一站呢?看到这些图片,你会想到哪个国家?这些图片描述的是巴西风情,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热情奔放的国家。 介绍巴西国旗 观看图片、回答 激发好奇心,调动积极性
探 究 一 : 巴 西 的 地 理 位 置 出示图片 讲述:巴西在世界的哪里呢? 我们在学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位置时,通常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呢?(半球、纬度、海陆) 提示:描述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 半球位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纬度位置:有什么重要的纬线穿过(如赤道、回归线、极圈),及所处温度带; 海陆位置:位于什么大洲及濒临的海洋 提问:1、谁来说说巴西的半球位置呢? 2、有哪两条重要纬线经过巴西?在地球的“五带”中,主要属于哪一个带? 3、哪位同学能到前面来给我们介绍下巴西的海陆位置呢? 合作探究,读图归纳 1、半球位置(大部分在南半球、西半球), 2、纬度位置(赤道和南回归线分别穿过巴西北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3、海陆位置(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学会从地图中提取地理信息。
探 究 二 : 巴 西 的 自 然 环 境 自主学习: 1、巴西有哪两大地形区?分别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2、巴西有哪些主要河流。 小结: 对比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的长度和流量 提问:为什么亚马孙河水量这么大? (结合地形和气候特点) 读图讨论回答: 读 “巴西地形图”、“巴西气候类型分布图”得出巴西地形、主要气候类型、河流 小组合作探究 学会从地图中提取地理信息,在图上落实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探 究 三 : 巴 西 的 人 文 地 理 特 点 1、巴西面积、人口—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2、巴西—人种 阅读材料“卡卡的一家”和巴西人种构成图 思考、讨论: 为什么卡卡一家种族构成这么复杂,而且在巴西还有很多这样的家庭呢? 巴西人种构成具有什么特征? 讲述巴西的开发历史:巴西的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黄种人,他们曾创造了玛雅文明,是位于中美洲古代的一种很发达的文明,特别是在建筑和天文方面。16世纪初,欧洲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后,巴西成为了葡萄牙殖民地,大量欧洲白种人移民来到巴西,随着美洲种植园的发展,大批的黑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后来又有来自亚洲等地的移民,不同种族间相互通婚,所以在巴西混血种人的比例很高。 没错像卡卡这样的家庭在巴西还有很多呢,随之造就了今天的巴西人种构成特点: 在巴西主要的人种是?(白种人)位居第二位的是?(混血种人),所以巴西是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这样的人种构成对巴西的文化有哪些影响呢 3、巴西—文化 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巴西融合,形成了巴西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促进了巴西的社会发展,尤其是狂欢节、桑巴舞和足球,它们是巴西的文化名片,是巴西的象征。 播放视频:巴西狂欢节 4、巴西—城市 指导读图“巴西人口密度分布图” 讲述北部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的原因 展示夜间灯光图 介绍城市首都——巴西利亚、第一大城市——圣保罗、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 想一想,巴西政府迁都巴西利亚的原因? 观察图片 思考讨论 观察巴西人种构成复杂的资料,结合已有认知进一步了解巴西为什么会有大量的混血种人,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混血种人对巴西多元文化有哪些影响。 读图,说出巴西人口、城市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观看图片 思考回答: 为了加强内地的开发,缓解东南沿海大城市的环境压力;巴西利亚气候温和,环境优美。 学会从地图中提取地理信息,在图上落实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练习 同步练习--是真是假 1.巴西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2.巴西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3.巴西是世界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4.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平原和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5.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亚寒带针叶林。 6.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和流量最大的河流。 7. 巴西混血种人最多。 思考回答 对学习内容是否掌握进行评价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