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溶液的浓度(好题精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9.3溶液的浓度(好题精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5 12:35:21

文档简介

课题3 溶液的浓度(共2课时)(好题精练)
一、单选题(60分)
1.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g水后变为10%,则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
A.5g B.10g
C.20g D.50g
2.(2021江苏苏州市振隼中学校一模)彬彬因身体不适去医院看病,医生在处方中给他开了三瓶生理盐水(每瓶)和相关药剂。已知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密度近似为的氯化钠溶液,则三瓶生理盐水中所含氯化钠的总质量约是( )
A. B.
C. D.
6.(2021广东·九年级阶段检测卷)要将100kg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变溶质质量分数为25%,需要蒸发水分的质量是( )
A.40kg B.60kg
C.80kg D.25kg
3.(2021·山西晋中市·中考真题)某小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与实验,推理与判断,如不考虑水分蒸发,最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熟石灰 0.18 0.16 0.14 0.11 0.09
硫酸铜晶体 14.3 20.7 28.5 40 55
A.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
B.②中加入氢氧化钠的过程中,有氢氧化钙析出
C.③中棉线上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34.3g
D.④中加入氢氧化钠前、后均为硫酸铜饱和溶液
4.将100g 98%的浓硫酸注入900g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9.8% B.10.0%
C.10.9% D.11.1%
5.某同学需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
B.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
C.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D.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15g
6.(202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二模)关于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10g氯化钠溶于90g水中,可制得该溶液
B.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0
D.100g水中溶有10g氯化钠
7.(2021福建省厦冂双十中学思明分校一模)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20℃时,将20 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20% B.26.5%
C.36% D.40%
8.一定温度下,将溶液用水稀释,一定不发生变化的量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9.今有6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加入6gNaNO3晶体
C.把溶剂蒸发掉30g D.加入20%的NaNO3溶液30g
10.t℃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15%,B物质的溶解度是25g,C物质的10g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gC。若取等质量的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3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顺序是( )
A.A>C>B B.C>A>B
C.B>C=A D.A>B>C
11.农业生产中通常用10%~15%的食盐溶液选种,现有配制好的15%的食盐水200 kg,其中含水( )
A.30 kg B.170 kg
C.140 kg D.200 kg
12.(2021·江苏泗洪二模)20℃时,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硝酸钾于烧杯中,把100克水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烧杯,不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硝酸钾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甲和乙烧杯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丙烧杯中,硝酸钾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丙→丁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13.小张同学用某固体物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d中溶质质量一定大于溶液e中的溶质质量
D.溶液d和溶液e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同
14.(2021·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甲和乙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t1℃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15.某温度下,有W 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温度和溶剂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向其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至不再溶解,有部分固体剩余。如图所示图像中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①③④
16.(2021·河南省卷)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3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可得到饱和溶液
D.将40℃时一定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17.(2021·山东·新泰市宫里镇初级中学九年级二模)将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某溶液100g分别作如下处理:①蒸发掉10g水且无晶体析出;②加入10g同样的溶液;③加入10g同种溶质,使之全部溶解;④加入10g水,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经四种方法处理过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A.④>③>②>①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18.(2020·贵州·遵义市汇川区私立汇仁中学一模)实验室有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氯化钾溶液,张瑶取出一部分溶液,向其中 加入 60g 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 10%,则张瑶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
A.3g B.9g
C.15g D.18g
19.(2021湖北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一模)某硝酸钾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判断错误的是(  )
A.n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n、p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同
C.p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p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n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20.实验室需要将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3%的氯化钠溶液,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装瓶
B.装瓶过程中溶液有滴洒,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配制溶液的烧杯内壁附着有少量水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俯视量筒刻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二、非选择题(40分)
21.(2021·山东峄城二模)A、B、C、D四个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4个烧杯中加入20g、15g、10g、5g的某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问题(填序号)。
(1)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若固体溶质为硝酸钾,四个烧怀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想让溶液变饱和可采用加入同种溶质的方法,除此外还可采用_______方法(填一种即可);
(3)在一定温度下,在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A_______B(填>、=、<)。
22.(2021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二模)某同学测得B物质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B物质的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51.1
(1)根据表中测出的溶解度数据,在相应位置画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_____。
(2)根据图1可知,T=_____℃时,C物质的溶解度等于A物质的溶解度。
(3)要使接近饱和的A、B、C三种溶液都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相同方法是_____(任填一种)。
(4)30℃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15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需要向其中加水_____g。
(5)如图2所示:常温下分别向装有适量A、C物质的两支试管里加入等量蒸馏水,充分振荡后,两支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放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装C物质的试管中固体增多,装A物质的试管中固体减少。请你对此现象做出解释:_____。
23.(2021·黑龙江·大庆市祥阁学校二模)基础实验5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现需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1)计算:需要氯化钠质量为 ____________ g,以及需要水的体积。
(2)称取氯化钠: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填序号)。
A.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先取下支撑托盘的垫圈,再调节天平平衡
B.称取氯化钠前,要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分别放置质量相同的纸片
C.移动游码使其右侧对齐刻度线,然后将氯化钠加到天平的右盘上
D.天平快衡时用右手拍打持药匙的左手臂,使较多量固体掉落
(3)量取水:下列图示呈现了在量取一定量水时的几种操作,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
(4)溶解:将量筒内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
(5)转移: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 ____________ (填“广口”或“细口”)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问题讨论)使用浓盐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上述实验步骤中 ____________ (填实验步骤序号)应有所改变。
24.(2021·辽宁·营口市鲅鱼圈区教师进修学校二模)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 。
(2)5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 。
(3)20℃时,处于a点状态的甲溶液,升温至50℃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步骤是:加水溶解、加热浓缩、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5)分别将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100g降温到20℃时,下列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有
A.溶液质量:丙>乙>甲
B.溶剂质量:乙>甲=丙
C.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25.(2020·山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模)物质的溶解—溶液
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如图为KNO3、NaNO2(亚硝酸钠)、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过比较溶解度曲线,发现KNO3和NaNO2在溶解度方面的两个共同点是______、______。
②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是(最简比)______。
③如果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KNO3可以采取______方法。
④NaNO2有毒,有咸味,外观和NaC1相似,常会出现误食中毒的事件。区分这两种物质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2)新型冠状肺炎防疫期间,人们使用各种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剂种类很多,其中常用的是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它们都是溶液。
①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NaC1O)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5%-6.5%,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医院污染物品的消毒。NaC1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将500g6%的84消毒液稀释成0.5%用于环境消毒,需要加水______g。次氯酸钠(NaC1O)能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HC1O)和一种热稳定性较强的盐,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次氯酸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起到消毒作用。
②医用酒精是75%的酒精溶液,由淀粉类植物发酵蒸馏制成。下列对医用酒精的认识和使用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
A75%的酒精溶液中,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B防疫期间,医用酒精是紧缺货,家中大量囤积医用酒精备用
C盛放医用酒精的容器必须有可靠的密封,每次取用后,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
D要避光存放在阴凉通风处,不要放在窗台、空调口、烟灰缸等热源环境周围
E喷洒过程中和喷洒后的1小时内,喷洒场所严禁吸烟、生火
F在室内使用酒精时,需要保证良好的通风
G适当饮用医用酒精,进行体内消毒
26. (2021·广西中考真题)现有碳酸钾和氯化钾的固体混合物15.8g,将88.6g稀盐酸加入到固体混合物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0g溶液。请计算:
(1)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______。
(2)混合固体中碳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7.(2021·辽宁铁岭)某品牌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实验小组的同学取该补钙剂2.5g,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不再有气泡产生,共收集到二氧化碳0.88g(补钙剂中其他成分均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1)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所用稀盐酸的质量。
28.(2021·黑龙江中考)实验室中有一包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化学活动小组同学为测定该混合物中CaCO3的含量,取20g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测得生成的气体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的气体质量为______g。
(2)求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课题3 溶液的浓度(共2课时)(好题精练)
一、单选题(60分)
1.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g水后变为10%,则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
A.5g B.10g
C.20g D.50g
【答案】B
【解析】因为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设稀释前溶液的质量是x,则x×20%=(x+50g)×10%,解得x=50g,因此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50g+50g)×10%=10g。故选B。
2.(2021江苏苏州市振隼中学校一模)彬彬因身体不适去医院看病,医生在处方中给他开了三瓶生理盐水(每瓶)和相关药剂。已知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密度近似为的氯化钠溶液,则三瓶生理盐水中所含氯化钠的总质量约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 ,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三瓶生理盐水中所含氯化钠的总质量约是3×250g×0.9%=6.75g。故选B。
6.(2021广东·九年级阶段检测卷)要将100kg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变溶质质量分数为25%,需要蒸发水分的质量是( )
A.40kg B.60kg
C.80kg D.25kg
【答案】B
【解析】根据溶液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蒸发水分的质量为x,列出等式100Kg×10%=(100Kg﹣x)×25%求解。设需要蒸发水分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得,100Kg×10%=(100Kg﹣x)×25%,解得x=60kg,故选B。
3.(2021·山西晋中市·中考真题)某小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与实验,推理与判断,如不考虑水分蒸发,最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熟石灰 0.18 0.16 0.14 0.11 0.09
硫酸铜晶体 14.3 20.7 28.5 40 55
A.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
B.②中加入氢氧化钠的过程中,有氢氧化钙析出
C.③中棉线上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34.3g
D.④中加入氢氧化钠前、后均为硫酸铜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A、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6g,该温度下,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②中加入氢氧化钠的过程中,有氢氧化钙析出,符合题意;C、硫酸铜饱和溶液的质量未知,③中棉线上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确定,不符合题意;D、④中加入氢氧化钠前,由于析出了晶体,是饱和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硫酸铜的溶解度增加,且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消耗了部分硫酸铜,变为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B。
4.将100g 98%的浓硫酸注入900g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9.8% B.10.0%
C.10.9% D.11.1%
【答案】A
【解析】设所得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00g×98%=(900g+100g)×x x=9.8%.故选A。
5.某同学需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
B.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
C.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D.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15g
【答案】A
【解析】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的位置放反了;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是仰视读数,故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正确;B、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要计算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氯化钠的质量和量取水的体积,最后进行溶解即可,错误;C、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溶质质量分数是不会发生变化的,错误;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则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5%=7.5g,错误;故选A。
6.(202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二模)关于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10g氯化钠溶于90g水中,可制得该溶液
B.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0
D.100g水中溶有10g氯化钠
【答案】A
【解析】A、将10g氯化钠溶于90g水中得到100g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选项A正确;B、温度未知,所得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选项B错误;C、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10g,水的质量为90g,则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10g:90g=1:9,选项C错误;D、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g,水的质量为90g,是90g水中溶有10g氯化钠,选项D错误。故选A。
7.(2021福建省厦冂双十中学思明分校一模)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20℃时,将20 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20% B.26.5%
C.36% D.40%
【答案】B
【解析】根据溶解度的概念,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在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20℃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最多只能溶解18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6.5%。故选B。
8.一定温度下,将溶液用水稀释,一定不发生变化的量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B
【解析】A、将溶液用水稀释,溶液的质量增加,故错误;B、将溶液用水稀释,溶质的质量不变,正确;
C、将溶液用水稀释,溶剂的质量增加,故错误;D、将溶液用水稀释,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错误。故选B。
9.今有6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加入6gNaNO3晶体
C.把溶剂蒸发掉30g D.加入20%的NaNO3溶液30g
【答案】C
【解析】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用蒸发溶剂、加入溶质的方法。设加入NaNO3的质量为X,60g×10%+X=(60g+X)×20%解得X=7.5g,设蒸发溶剂的质量为Y,60g×10%=(60g-Y)×20%解得Y=30g,故选C。
10.t℃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15%,B物质的溶解度是25g,C物质的10g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gC。若取等质量的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3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顺序是( )
A.A>C>B B.C>A>B
C.B>C=A D.A>B>C
【答案】C
【解析】B物质的溶解度是25g,则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125×100%=20%,C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10×100%=15%,取等质量的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B含有的溶质最多,A和C一样多。故选C。
11.农业生产中通常用10%~15%的食盐溶液选种,现有配制好的15%的食盐水200 kg,其中含水( )
A.30 kg B.170 kg
C.140 kg D.200 kg
【答案】B
【解析】由15%的食盐水200kg,溶质为食盐、溶剂为水,则食盐的质量为200kg×15%=30kg,则水的质量为200kg-30kg=170kg。故选B。
12.(2021·江苏泗洪二模)20℃时,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硝酸钾于烧杯中,把100克水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烧杯,不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硝酸钾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甲和乙烧杯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丙烧杯中,硝酸钾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丙→丁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答案】B
【解析】A、甲烧杯中,硝酸钾有部分未溶解,所以一定是饱和溶液,错误。B、甲和乙烧杯中都有硝酸钾剩余,都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因为温度相同,所以溶解度相同,则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丙烧杯中,没有硝酸钾剩余。因乙有硝酸钾剩余,所以不能确定丙是否为不饱和溶液。错误。D、丙→丁过程中,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错误。故选B。
13.小张同学用某固体物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d中溶质质量一定大于溶液e中的溶质质量
D.溶液d和溶液e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同
【答案】C
【解析】A、从溶液c 和溶液d可以看出,降低温度则溶液中会析出晶体,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溶液b中加入20g固体得到的溶液c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说明加入的物质全部溶解,故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正确;C、溶液d变成溶液e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说明溶液d中的固体除掉,可能是经过过滤除去,溶液d中溶质质量等于溶液e中的溶质质量,错误;D、若是溶液d中的固体是经过过滤除去,则溶液d和溶液e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同,正确。故选C。
14.(2021·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甲和乙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t1℃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A、图中阴影部分位于乙物质溶解度曲线下方,表示的乙的不饱和溶液,错误;B、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则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正确;C、t2℃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错误;D、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物质析出晶体,仍为饱和溶液,错误。故选B。
15.某温度下,有W 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温度和溶剂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向其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至不再溶解,有部分固体剩余。如图所示图像中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①③④
【答案】C
【解析】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为零,向w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加,当固体不能溶解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改变,所以②正确;因温度不变,溶解度不会发生改变,所以④正确。故选C。
16.(2021·河南省卷)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3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可得到饱和溶液
D.将40℃时一定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A、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在不断的变化,所以若不指明温度就不能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此选项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可知,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此选项正确;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30g,故将3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此选项错误;D、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40℃时一定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KNO3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降温过程有晶体析出,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此选项错误。故选B。
17.(2021·山东·新泰市宫里镇初级中学九年级二模)将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某溶液100g分别作如下处理:①蒸发掉10g水且无晶体析出;②加入10g同样的溶液;③加入10g同种溶质,使之全部溶解;④加入10g水,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经四种方法处理过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A.④>③>②>①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答案】B
【解析】原溶液中,溶质质量为,溶剂水的质量为100-10=90g;①蒸发掉10g水且无晶体析出,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②加入10g同样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为10%;③加入10g同种溶质,使之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④加入10g水,溶剂质量增加10g,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①>②>④。故选B。
18.(2020·贵州·遵义市汇川区私立汇仁中学一模)实验室有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氯化钾溶液,张瑶取出一部分溶液,向其中 加入 60g 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 10%,则张瑶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
A.3g B.9g
C.15g D.18g
【答案】B
【解析】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氯化钾溶液,李晓取出一部分溶液,取出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 30%。
设取出的溶液的质量为 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 xg×30%=(x+60g)×10%
x=30g。张瑶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30g×30%=9g。故选B。
19.(2021湖北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一模)某硝酸钾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判断错误的是(  )
A.n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n、p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同
C.p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p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n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答案】C
【解析】A、n中有部分固体未溶解,溶液是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B、n中溶质的质量少于p中溶质质量,则n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p中溶质质量分数,此选项正确;C、p中溶液可能恰好是饱和溶液,此选项错误;
D、p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n中溶液的溶质质量,此选项正确。故选C。
20.实验室需要将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3%的氯化钠溶液,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装瓶
B.装瓶过程中溶液有滴洒,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配制溶液的烧杯内壁附着有少量水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俯视量筒刻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答案】D
【解析】实验室需要将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3%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所需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的质量及体积,再用量筒分别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然后在烧杯中混匀,最后装瓶,则有:A、实验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装瓶,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溶液已经配置好,具有稳定性、均一性,装瓶过程中溶液有滴洒,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配制溶液的烧杯内壁附着有少量水时,会使加入的水的量偏多,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俯视量筒刻度,实际量取的6%的氯化钠溶液比理论值小,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D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二、非选择题(40分)
21.(2021·山东峄城二模)A、B、C、D四个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4个烧杯中加入20g、15g、10g、5g的某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问题(填序号)。
(1)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若固体溶质为硝酸钾,四个烧怀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想让溶液变饱和可采用加入同种溶质的方法,除此外还可采用_______方法(填一种即可);
(3)在一定温度下,在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A_______B(填>、=、<)。
【答案】(1)D (2) D 减少溶剂质量 (3)=
【解析】(1)A、B中固体有剩余,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D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因为C中能溶解10g溶质,则溶解5g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可能恰好溶解10g溶质达到饱和状态。
(2)若固体溶质为硝酸钾,A、B中溶解的硝酸钾质量都至少为10g,C中溶解10g硝酸钾,D中溶解的硝酸钾质量是5g,上述四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D中的溶液。让溶液变饱和可采用加入同种溶质的方法,除此外还可采用减少溶剂的方法(合理即可)。(3)在一定温度下,在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固体不能全溶解,是因为相同温度下,B中固体刚好溶解,是饱和溶液,A中所加固体比B中所加固体多,肯定也是饱和溶液。由于都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A= B。
22.(2021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二模)某同学测得B物质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B物质的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51.1
(1)根据表中测出的溶解度数据,在相应位置画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_____。
(2)根据图1可知,T=_____℃时,C物质的溶解度等于A物质的溶解度。
(3)要使接近饱和的A、B、C三种溶液都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相同方法是_____(任填一种)。
(4)30℃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15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需要向其中加水_____g。
(5)如图2所示:常温下分别向装有适量A、C物质的两支试管里加入等量蒸馏水,充分振荡后,两支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放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装C物质的试管中固体增多,装A物质的试管中固体减少。请你对此现象做出解释:_____。
【答案】 10 加入溶质 50 温度降低,C溶解度减小,溶液中析出晶体,A溶解度增大,A继续溶解
【解析】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如下所示:
(2)根据图1可知,T=10℃时,C物质的溶解度等于A物质的溶解度。故填:10。(3)要使接近饱和的A、B、C三种溶液都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相同方法是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故填:加入溶质。(4)30℃时C溶解度的50g,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15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需要向其中加水的质量:150g×÷25%﹣150g=50g。故填:50。(5)装C物质的试管中固体增多,装A物质的试管中固体减少,是因为温度降低,C溶解度减小,溶液中析出晶体,A溶解度增大,A继续溶解。故填:温度降低,C溶解度减小,溶液中析出晶体,A溶解度增大,A继续溶解。
23.(2021·黑龙江·大庆市祥阁学校二模)基础实验5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现需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1)计算:需要氯化钠质量为 ____________ g,以及需要水的体积。
(2)称取氯化钠: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填序号)。
A.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先取下支撑托盘的垫圈,再调节天平平衡
B.称取氯化钠前,要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分别放置质量相同的纸片
C.移动游码使其右侧对齐刻度线,然后将氯化钠加到天平的右盘上
D.天平快衡时用右手拍打持药匙的左手臂,使较多量固体掉落
(3)量取水:下列图示呈现了在量取一定量水时的几种操作,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
(4)溶解:将量筒内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
(5)转移: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 ____________ (填“广口”或“细口”)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问题讨论)使用浓盐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上述实验步骤中 ____________ (填实验步骤序号)应有所改变。
【答案】3.0 A B C 细口 (1) (2)或(1) (2) (4)
【解析】(1)现需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质量为50g× 6%g=3g;(2)称取氯化钠:A.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先取下支撑托盘的垫圈,再调节天平平衡;B.称取氯化钠前,要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分别放置质量相同的纸片C.移动游码使其左侧对齐刻度线,然后将氯化钠加到天平的右盘上D.天平快衡时用左手拍打持药匙的右手臂,使较少量固体掉落;(3)量取水:要先倾倒至接近刻度线,然后用胶头滴管竖直悬空滴加只刻度线,并且要平视47ml处读数;(5)转移: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并贴上标签。使用浓盐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上述实验步骤中“称量氯化钠”改成“量取浓盐酸”。
24.(2021·辽宁·营口市鲅鱼圈区教师进修学校二模)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 。
(2)5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 。
(3)20℃时,处于a点状态的甲溶液,升温至50℃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步骤是:加水溶解、加热浓缩、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5)分别将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100g降温到20℃时,下列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有
A.溶液质量:丙>乙>甲
B.溶剂质量:乙>甲=丙
C.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答案】(1)50℃时,甲、乙溶解度相同都为40g;(2)2:5;(3)不变;(4)降温结晶;(5)AC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M点表示的含义是50℃时,甲、乙溶解度相同都为40g。(2)50℃时,甲物质溶解度为100g,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最多溶解20g溶质,故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0:50=2:5。(3)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20℃时,处于a点状态的甲溶液,升温至50℃时,溶解度变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4)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步骤是:加水溶解、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5)A、丙不析出晶体;甲乙比较,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析出晶体更多;则剩余溶液质量:丙>乙>甲,正确;B、50℃时溶解度甲=乙>丙,则等质量溶液中溶剂质量:乙=甲<丙,降温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因此降温到20℃时,溶剂质量还是乙=甲<丙,错误;C、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甲乙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还是饱和溶液,降温之后溶解度乙大于甲,溶质质量分数乙大于甲;降温之后丙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降温之前丙溶解度小于降温之后甲乙溶解度,故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正确;故选AC。
25.(2020·山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模)物质的溶解—溶液
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如图为KNO3、NaNO2(亚硝酸钠)、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过比较溶解度曲线,发现KNO3和NaNO2在溶解度方面的两个共同点是______、______。
②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是(最简比)______。
③如果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KNO3可以采取______方法。
④NaNO2有毒,有咸味,外观和NaC1相似,常会出现误食中毒的事件。区分这两种物质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2)新型冠状肺炎防疫期间,人们使用各种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剂种类很多,其中常用的是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它们都是溶液。
①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NaC1O)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5%-6.5%,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医院污染物品的消毒。NaC1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将500g6%的84消毒液稀释成0.5%用于环境消毒,需要加水______g。次氯酸钠(NaC1O)能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HC1O)和一种热稳定性较强的盐,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次氯酸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起到消毒作用。
②医用酒精是75%的酒精溶液,由淀粉类植物发酵蒸馏制成。下列对医用酒精的认识和使用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
A75%的酒精溶液中,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B防疫期间,医用酒精是紧缺货,家中大量囤积医用酒精备用
C盛放医用酒精的容器必须有可靠的密封,每次取用后,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
D要避光存放在阴凉通风处,不要放在窗台、空调口、烟灰缸等热源环境周围
E喷洒过程中和喷洒后的1小时内,喷洒场所严禁吸烟、生火
F在室内使用酒精时,需要保证良好的通风
G适当饮用医用酒精,进行体内消毒
【答案】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都是易溶物质 1:3 降温结晶 取6g固体放入10mL60℃水中,充分搅拌后,固体有剩余的是氯化钠,固体没有剩余的是亚硝酸钠 +1 5500 CDEF
【解析】(1)①由图可知,KNO3和NaNO2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都是易溶物质,故填: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都是易溶物质;②25%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是25:75=1:3,故填:1:3;③利用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增加的特点,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硝酸钾固体,从而提纯氯化钠,故填:降温结晶;④区分的方法是:取6g固体放入10mL60℃水中,充分搅拌后,固体有剩余的是氯化钠,固体没有剩余的是亚硝酸钠,故填:取6g固体放入10mL60℃水中,充分搅拌后,固体有剩余的是氯化钠,固体没有剩余的是亚硝酸钠;(2)①次氯酸钠中钠元素为+1价,氯元素为x,氧元素为-2价,则(-1)×1+(-2)×1+x×1=0,x=+1,故填:+1;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
,x=5500,则需加水的质量为5500g,故填5500;次氯酸钠(NaC1O)能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HC1O)和一种热稳定性较强的盐,化学方程式是:2NaClO+CO2+H2O=
2HClO+Na2CO3,故填:2NaClO+CO2+H2O=2HClO+Na2CO3;②A、75%的酒精溶液中,水是溶剂,酒精是溶质,故A错误;B、防疫期间,医用酒精是紧缺货,家中不应大量囤积医用酒精备用,故B错误;C、酒精易挥发,每次取用后,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故C正确;D、酒精易燃,不要放在窗台、空调口、烟灰缸等热源环境周围,故D正确;E、酒精易燃易挥发,喷洒过程中和喷洒后的1小时内,喷洒场所严禁吸烟、生火,故E正确;F、酒精不可食用,故D错误;故选:CDEF
26. (2021·广西中考真题)现有碳酸钾和氯化钾的固体混合物15.8g,将88.6g稀盐酸加入到固体混合物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0g溶液。请计算:
(1)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______。
(2)混合固体中碳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4.4g;(2)13.8g;(3)16.9%。
【解析】
(1)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钾不与盐酸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所以,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故填:4.4g。
(2)解: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设混合固体中碳酸钾的质量为,则:
答:混合固体中碳酸钾的质量为13.8g。
(3)解:根据题干信息,碳酸钾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钾,氯化钾包括固体混合物中的氯化钾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钾。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为:。设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 ,则:
则溶液中溶质氯化钾的质量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6.9%。
27.(2021·辽宁铁岭)某品牌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实验小组的同学取该补钙剂2.5g,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不再有气泡产生,共收集到二氧化碳0.88g(补钙剂中其他成分均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1)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所用稀盐酸的质量。
【答案】(1)80%;(2) 20g
【解析】设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解x=2g
y=1.46g
(1)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 稀盐酸的质量=1.46g÷7.3%=20g
答: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稀盐酸的质量为20g。
28.(2021·黑龙江中考)实验室中有一包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化学活动小组同学为测定该混合物中CaCO3的含量,取20g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测得生成的气体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的气体质量为______g。
(2)求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4.4;(2)50%;(3)21.1%。
【解析】
(1)根据图示,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的气体质量为4.4g。
(2)解:设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氯化钙质量为y。
x=10g
y=11.1g
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50%。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