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我的中国心.MP3我的中国心枣 核
萧 乾 学习目标:
一、理解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 二、学习用枣核设置悬念的方法。
三、体味包含深情的语言。
萧乾(1910.1.27--1999.2.11),原名萧秉乾,蒙古族,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主要作品有《矛盾交响乐》《红色的九月》,《伦敦的一周》,《美国点滴》等
三步读书法:
一读课文,圈点勾画,利用页下注和手头资料(包括词典)解决疑难字词 。
二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层次。
三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和写法:蹊跷 山坳 嫣红
镶嵌 潜艇 厂甸
种籽 枣核 yī切
玛nǎo 国jí 萧乾
qīqiāoàoyānqiànqiándiànzǐhé殷瑙籍qián唐人街唐人街北海公园我想家乡的……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那棵枣树。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你觉得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美国的华人朋友托我带几颗生枣核,让她在花园里试种枣树。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探究:一、作者的旧时同窗在美国的事业、生活怎么样?写她的生活、事业与本文的中心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二、山城美丽、老友阔气、事业如意,她是不是就满足了,乐不思蜀了?她还有其他心愿吗?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三、作者老友怀念家乡,除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枣树,她还做了些什么?她所做的一切又表现了什么?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 2、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枣 核 第一部分: (1) 枣核
第二部分:(2-4) 枣核
第三部分:(6-10) 枣核
第四部分: (11) 主题索
见
话
点索枣核见枣核话枣核点主题以“枣核”贯穿全文,设置悬念开头是怎样巧设悬念的?有何作用?
索要急切,不明用途。一设悬念如获至宝,不宣用途。再设悬念作用: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迫切想了解真相,引人入胜。找找看,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 思乡的心理活动?
1、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2、体会出游子的心境3、想厂甸,想隆福寺 4、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5、近来老是想总布胡同院
里那棵枣树。 还有哪些句子描写思乡的行动?
1、栽杨柳树,种睡莲。 2、亲手建造“北海”。 3、追忆在北海泛舟的日子。 4、试种家乡的枣树。( 暂未做) 1、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体悟情感 这位友人想在自家园中种下一颗枣树——因为他思念家乡。2、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 (读7-10小节) “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语言) “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心理) 栽杨柳、养睡莲、堆假山,还想种枣树。(动作) 3、老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而且她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有必要,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方式。 “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 你觉得“缺”的是什么?缺的是踩在祖国大地上的踏实感及主人翁之感,缺的是与故友欢聚的温馨,缺的是故乡亲人的亲情……想一想,文章的结尾有怎样深刻的内含: 点明老华侨思乡之情是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以小见大 1、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作了?1、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2、从结构上看,枣核又是本文的叙事线索。3、从写法上看,以小(枣核)写大(思乡之情)。(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的思考;反映生活,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加以表现,有时不妨就用一个小小的物件,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 1、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作了? 爱国主义是个大主题,有些作家通过气势磅礴的重大事件来表现。本文作者却另辟蹊径,通过几颗小小的枣核来表现。对几颗枣核的盼望与爱惜,表现出海外游子的拳拳爱国之情。所以本文不是小题大作,而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是一种情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可在作者的笔下,美籍华人的这种感情是那么可触可摸可感,生动具体感人。你认为主要妙在何处?思拓展延伸 思乡爱国一直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我们在课内外还读到过哪些表现思乡爱国这一主题的作品? 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 ,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 . . . .作业 风烛残年的美籍华人要了几颗枣核,想把它们种在自己的花园里,以解思乡之情。我们相信它们一定会茁壮地成长。试想一下,在这些枣树下将发生怎样的故事?
请以《枣树下的故事》为题,写一篇300字的文章。
积累游子思乡的千古名句: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曹操《却东西门行》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欧阳修《送惠勒归余杭》
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
--崔涤《望韩公堆》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恨以伤怀。
-- 班彪《北征赋》
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
--杜甫
谢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