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自然的语言》第1课时课件(共26张PPT)+教案+导学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5《大自然的语言》第1课时课件(共26张PPT)+教案+导学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4 19:15:15

内容文字预览

(共26张PPT)
花香鸟语 草长莺飞
从这些自然中,你读出了……
世间万物皆有定律
春柳
夏荷
秋枫
冬梅
新课导入
同学们,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人类用语言来进行交流,来表情达意,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也有着自己的语言呢!
燕子呢喃,春风拂面,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蝉声聒噪,烈日炎炎,告诉我们夏天来了;
田野金黄,北雁南飞,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白雪皑皑,粉妆玉砌,漫天的雪花告诉我们冬天来了……
其实,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来去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今天,让我们跟随竺可桢先生一同去探究《大自然的语言》。
5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根据《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
点我视频
学习目标
1.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
2.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语言,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难点)
3.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重点)
第一课时
预习交流
作者简介
 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
(zhú zhēn)
预习交流
背景链接
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而成。竺可桢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翩然( ) 孕育( ) 风雪载途( )炎热( ) 簌簌( ) 物候( )
农谚( ) 连翘( ) 悬殊( )
纬度( ) 经度( ) 销声匿迹( )
字词学习
piān
yùn
zài
yán

hòu
yàn
qiáo
shū
wěi
jīnɡ

翩然:
孕育:
销声匿迹:
载途:
次第:
萌发:
周而复始:
动作轻快的样子。
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一个接一个。
种子发芽。比喻事物发生。
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理解词义
新知认知
文体知识
本文是什么样的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定义: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也就是说,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概念、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方位、类别、功能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区别:
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明确: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2.本文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引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篇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文章并不提“物候”二字,而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完全符合人们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这一认识过程。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做了铺垫。
3.文章为什么采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能否改为“物候与物候学”?
用了拟人手法。
“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不能,因为“物候与物候学”是专业术语,不易理解,无法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4.再读课文,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明确: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明确: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5. 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6—10自然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第11—12自然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本课小结
本文先介绍了_______和_________的含义,
接着概括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明确研究物候学的________。
物候
物候学
纬度的差异
经度的差异
高下的差异
古今的差异
重要意义
随堂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
季,这是植物yùn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给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ùn(  )育 簌簌(  ) 衰草连天(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
(3)“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四个意思,文中“风雪载途”的
“载”意思应为(   )
A.装载 B.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 C.充满(道路) D.又;且


shuāi
消声匿迹
销声匿迹
C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里却是绿意融融。
C.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状况的管理力
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这句话没有语病。
(修改意见:在“农业丰产的”的后面加“科学”二字。)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因素。
D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并理解词语,了解物候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4.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2.训练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难点】认识本文语言科学准确又不乏生动的特点。
【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查找作者竺可桢的资料。
2.阅读说明文体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3.读课文两遍,第一遍,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4.第二遍,圈点勾画,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词语或句子,在旁边作批注。
分析语言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修辞的角度;(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
遣词造句的角度。
如:(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
(2)“燕子翩然归来。” “翩然”一词,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
【课前导学】
一、预习任务
(一)内容感知(快速阅读课文,标出段序并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二)结构感知
1.划分段落层次,理清说明顺序
第一部分( ~ 段) 。
第二部分( ~ 段) 。
第三部分( ~ 段) 。
第四部分( ~ 段) 。
2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3.6~10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二、新知认知
回顾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说明文可以分为 事物说明文 和 事理说明文 。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时间顺序 、 空间顺序 、 逻辑顺序 。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分类别 、下定义 、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打比方 、列图表 等。
说明文语言有哪些特点 准确、简练、平实、生动等
三、预习检测
1.写出下列词中加粗字的读音。
销声匿迹( ) 簌簌( ) 翩然归来( ) 风雪载途( ) 连翘( ) 草长莺飞( )
2.解释下列词语。
次第:
销声匿迹:
载途:
3.填空。
《大自然的语言》作者 ,我国 家、 家、 家,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
4.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__,按说明对象不同,说明文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是一篇_____________说明文。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引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为什么采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能否改为“物候与物候学”?
4.再读课文,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学生文中勾画)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5.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学生文中标记)
二、内容解读
(一)分析文章1--4段的内容
1.齐读第一段,主要写什么?有何特点?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明确:_______________
3.表示时间的词语:(文中标示)
4.描写一年四季的词语(文中画线标示),品析画线的词。
明确:①“萌”准确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次第”一个接一个。贴切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渐渐”确切地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载”充满的意思,恰当地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表达效果。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燕子翩然归来。” “翩然”一词,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3)加线的词语好在哪里?注意标点符号。
(4)第2自然段中写杏花、桃花、布谷鸟有什么作用?
6.结合第四段的内容,说说“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一句中的!“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速浏览第三部分
1.指出第6—10段的说明对象,并列出其说明顺序。
明确:说明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顺序:(给答案)从空间差异写到时间差异,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即纬度(南北)差异——经度(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因素纬度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
2.纬度对物候是怎样影响的?
小试牛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请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说明,这是为什么?
3.经度对物候是如何影响的?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
小试牛刀:(1)用物候现象解释诗人这句感叹。
(2)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举两个必要吗?为什么?
4.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小试牛刀:
(1)夏天人们往往到北戴河、大连、青岛、庐山、昆明去避暑,根据本课知识说一说为什么?
(2)《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这首诗中的现象的理解。
5.古今差异对物候是如何影响的?
示例: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6.造成古今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排列?这几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
(三)阅读第11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三、本课小结
本文先介绍了_______和_________的含义,接着概括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明确研究物候学的________。
四、随堂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给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ùn(  )育  簌簌(  )  衰草连天(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
(3)“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四个意思,文中“风雪载途”的“载”意思应为(   )
A.装载 B.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 C.充满(道路) D.又;且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里却是绿意融融。
C.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状况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这句话没有语病。
(修改意见:在“农业丰产的”的后面加“科学”二字。)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因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并理解词语,了解物候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4.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2.训练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难点】认识本文语言科学准确又不乏生动的特点。
【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查找作者竺可桢的资料。
2.阅读说明文体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3.读课文两遍,第一遍,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4.第二遍,圈点勾画,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词语或句子,在旁边作批注。
分析语言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修辞的角度;(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
遣词造句的角度。
如:(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
(2)“燕子翩然归来。” “翩然”一词,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
【课前导学】
一、预习任务
(一)内容感知(快速阅读课文,标出段序并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二)结构感知
1.划分段落层次,理清说明顺序
第一部分( ~ 段) 。
第二部分( ~ 段) 。
第三部分( ~ 段) 。
第四部分( ~ 段) 。
2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3.6~10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二、新知认知
回顾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说明文可以分为 事物说明文 和 事理说明文 。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时间顺序 、 空间顺序 、 逻辑顺序 。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分类别 、下定义 、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打比方 、列图表 等。
说明文语言有哪些特点 准确、简练、平实、生动等
三、预习检测
1.写出下列词中加粗字的读音。
销声匿迹( ) 簌簌( ) 翩然归来( ) 风雪载途( ) 连翘( ) 草长莺飞( )
2.解释下列词语。
次第:
销声匿迹:
载途:
3.填空。
《大自然的语言》作者 ,我国 家、 家、 家,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
4.本文是一篇 ,按说明对象不同,说明文可分为 和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是一篇 说明文。
答案:1. nì sù piān zài qiáo zh ng
一个挨一个地。 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 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3.竺可桢 气象学 地理学 教育
4.科技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物候”和“物候学”事理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明确:物候和物候学。
2.本文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引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开篇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文章并不提“物候”二字,而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完全符合人们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这一认识过程。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做了铺垫。
3.文章为什么采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能否改为“物候与物候学”?
明确:用了拟人手法。“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不能,因为“物候与物候学”是专业术语,不易理解,无法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4.再读课文,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学生文中勾画)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5.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学生文中标记)
明确: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6—10自然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第11—12自然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二、内容解读
(一)分析文章1--4段的内容
1.齐读第一段,主要写什么?有何特点?
明确:运用描写的方法写物候现象,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作者在写四季时,既抓住了各季节不同的特征,又力求写法上有变化,词语丰富,句式多样,并恰当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和一些成语,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在普及科学的读物里,这种写法很重要。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明确:按时间顺序
3.表示时间的词语:(文中标示)
4.描写一年四季的词语(文中画线标示),品析画线的词。
明确:①“萌”准确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
②“次第”一个接一个。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的气息。
③“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
④“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
⑤“载”充满的意思,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5.体会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表达效果。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
(2)“燕子翩然归来。” “翩然”一词,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3)加线的词语好在哪里?注意标点符号。
明确:都是拟人手法,好像这几种动植物都有人的思想感情,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农事,因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4)第2自然段中写杏花、桃花、布谷鸟有什么作用?
明确:列举三个例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6.结合第四段的内容,说说“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一句中的!“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确:是指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的数据对农事活动的重要意义。
快速浏览第三部分
1.指出第6—10段的说明对象,并列出其说明顺序。
明确: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说明顺序:(给答案)从空间差异写到时间差异,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即纬度(南北)差异——经度(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因素纬度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
2.纬度对物候是怎样影响的?
小试牛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请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说明,这是为什么?
明确:这是由于纬度的差异。“胡天”是指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越往北,冬天来得越早,气温也越低。南半球反之。
3.经度对物候是如何影响的?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
小试牛刀:(1)用物候现象解释诗人这句感叹。
(2)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举两个必要吗?为什么?
明确:举两例是必要的。近海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如果依次类推想当然,就会误以为春天也一定来得早,一定温暖,但是事实上春天反而寒冷,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才能使人确信无疑。
4.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小试牛刀:
(1)夏天人们往往到北戴河、大连、青岛、庐山、昆明去避暑,根据本课知识说一说为什么?
明确:北戴河、大连、青岛处于海滨,由于经度差异,夏季比内陆凉爽;庐山、昆明海拔较高,由于高下差异,温度比低处低。
(2)《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这首诗中的现象的理解。
明确:由于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越往高处越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这一点。
5.古今差异对物候是如何影响的?
示例: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6.造成古今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人类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CO2导致全球变暖(温室效应)造成物候现象差异。
7.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排列?这几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
明确: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有条有理。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都是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到时间又是一种条理。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
(三)阅读第11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明确:作者从“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几个方面用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了物候学的研究对于农业以及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本课小结
本文先介绍了_______和_________的含义,接着概括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明确研究物候学的________。
四、随堂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给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ùn(  )育  簌簌(  )  衰草连天(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
(3)“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四个意思,文中“风雪载途”的“载”意思应为( C  )
A.装载 B.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 C.充满(道路) D.又;且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里却是绿意融融。
C.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状况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这句话没有语病。
(修改意见:在“农业丰产的”的后面加“科学”二字。)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因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
2.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语言,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难点)
3.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重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人类用语言来进行交流,来表情达意,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也有着自己的语言呢!
燕子呢喃,春风拂面,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蝉声聒噪,烈日炎炎,告诉我们夏天来了;
田野金黄,北雁南飞,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白雪皑皑,粉妆玉砌,漫天的雪花告诉我们冬天来了……
其实,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来去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今天,让我们跟随竺可桢先生一同去探究《大自然的语言》。
二、预习交流
1.作者介绍。
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
2.背景链接。
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而成。竺可桢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检查字词。
(1)订正字音。
萌发(méng) 翩然(piān) 孕育(yùn) 簌簌(sù) 销声匿迹(nì) 衰草连天(shuāi)
风雪载途(zài) 农谚(yàn) 纬度(wěi) 悬殊(xuán shū) 短促(cù) 连翘(qiáo)
(2)词语释义。
萌发:种子或孢子发芽。
次第:依次。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怀胎生育。文中指生长。
簌簌:形容眼泪、树叶等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衰草连天:遍地是枯黄的草。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木枯荣:草木发芽、生长和枯死。
花香鸟语: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活生生:实际生活中的。
因素:决定事物成败的原因或条件。
悬殊:相差很远。
短促:(时间)极短暂。
(3)词语辨析。
“观测”和“观察”两个词都有“仔细察看”的意思。“观测”指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侧重于测量。“观察”侧重于察看,没有测量的意思。
三、听读课文(视频朗读《大自然的语言》)
四、新知认知
本文是什么样的说明文?
明确:事理说明文
定义: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也就是说,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区别: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方位、类别、功能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概念、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五、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明确:物候和物候学。
2.本文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引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开篇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文章并不提“物候”二字,而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完全符合人们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这一认识过程。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做了铺垫。
3.文章为什么采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能否改为“物候与物候学”?
明确:用了拟人手法。“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不能,因为“物候与物候学”是专业术语,不易理解,无法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4.再读课文,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5.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6—10自然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第11—12自然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六、本课小结
本文先介绍了_______和_________的含义,接着概括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明确研究物候学的________。
七、随堂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给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ùn(  )育  簌簌(  )  衰草连天(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
(3)“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四个意思,文中“风雪载途”的“载”意思应为( C  )
A.装载 B.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 C.充满(道路) D.又;且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里却是绿意融融。
C.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状况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这句话没有语病。
(修改意见:在“农业丰产的”的后面加“科学”二字。)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因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