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 (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 (共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5 11:2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孙 权 劝 学

人物简介

课文精讲

课外拓展

人 物 简 介

人物简介——司马光
生活年代:北宋
字号:字君实,谥号文正
“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
“光于物澹然无所好,于学无所不通,惟不喜释、老。”
——《宋史·司马光传》
忠清粹德
姓名:司马光
人物简介——司马光
姓名:司马光
生活年代:北宋
字号:字君实,谥号文正
身份:政治家、史学家
主要作品:史书《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编年体通史

文化常识
编年体
纪传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隐公(元年~十一年)
桓公(元年~十八年)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闵公(元年~二年)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文公(元年~十八年)
——《春秋》目录节选

文化常识
编年体
纪传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卷一·周记一
(戊寅年~壬子年,共35年的历史)
卷二·周记二
(癸丑年~庚子年,共48年的历史)
卷三·周记三
(辛丑年~癸亥年,共23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目录节选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主要记叙廉颇、蔺相如的事迹)
田单列传
(主要记叙田单的事迹)
鲁仲连邹阳列传
(主要记叙鲁仲连和邹阳的事迹)
——《史记》目录节选

文化常识
通史
断代史
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历史
《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代共3000多年的历史。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宋史》
《明史》
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编年体通史
内容: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
——梁启超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资治通鉴
故事相关人物
吕蒙
孙权

人物简介——孙权
姓名:孙权
字号:字仲谋
生活年代:(东)汉末三国
身份:吴国创建者
评价: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曹操

人物简介——孙权
善用人(重用鲁肃、吕蒙,信任诸葛瑾)
听忠言(听从张昭建议撤酒席)
有胸襟(朱桓捋虎须)
……
推荐阅读:《三国志·吴书二·吴主传》

人物简介——吕蒙
姓名:吕蒙
字号:字子明
生活年代:东汉末年
身份:东吴名将(攻皖城,取三郡,夺荆州)
评价:吕蒙勇而有谋断……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陈寿
推荐阅读:《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

人物简介——鲁肃
姓名:鲁肃
字号:字子敬
生活年代:东汉末年
身份:战略家、外交家(《榻上策》,联刘抗曹)
评价:肃为人方严,寡於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吴书》
推荐阅读:《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


课 文 精 讲
文意梳理
初,权谓吕蒙曰:“卿 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当涂:当道,当权。
谓:对……说,常与“曰”连用。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今:现在。
劝学原因: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
(双重否定)
学习的必要性
初:当初。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语。

文意梳理
蒙辞 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务:事务。
以:用。
【译文】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加以推托。
(倒装句)

文意梳理
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岂:难道。
【译文】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语气词,同“耶”,吗。这里表示反问语气。

文意梳理
但当涉猎,见往事 耳。
但:只,只是。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罢了。这里表示限止语气。
【译文】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学习的方法和目的

文意梳理
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孰:谁。
乃:于是,就。
【译文】你说你军中事务繁多,谁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有很大的收益。
若:比得上。
就:从事。
现身说法,鼓励学习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文意梳理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 吴下 阿蒙!”
及:到,等到。
过:经过。
今者:如今,现在。
才略: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
【译文】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事情,非常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吴下阿蒙了!”
赞叹吕蒙的才略,
侧面表现吕蒙变化之大

文意梳理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更:另,另外。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
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见事:知晓事情。
【译文】吕蒙说:“与读书人分别三天,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乎:语气词,呢。这里表示反问语气。
自信、坦然、当之无愧

文意梳理
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遂:于是,就。
拜:拜见。
而:表顺承(承接)。
【译文】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表现鲁肃对吕蒙的敬重
侧面烘托吕蒙的惊人进步
证实孙权劝学成效显著

结构梳理
孙权劝学
劝学过程
(如何劝学)
2.指出学习的方法和目的
1.力陈学习的必要性
3.现身说法(劝说的方法),说明学习的作用
一笔带过
“非复吴下阿蒙”
结友而别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人物形象
吕蒙
孙权
平易近人
具有王者风范
关爱部下
对部下严格要求
听从劝告
有治学的毅力和信心
敬才、爱才
善劝

思考探究
1.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主要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 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鲁肃与吕蒙论议,惊叹吕蒙今昔的变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
2.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示例: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所长进。
3.课文主要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人物?
侧面烘托
、语言描写(对话)。
、对比

内容主旨
本文通过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取得成就后受到鲁肃赞许的故事,表现了孙权善于现身说法来达到劝学的目的,也表现了吕蒙的惊人长进,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所长进的道理。

文言知识总结
古今异义
研究。
了解。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 今义:
见往事耳
古义: 今义:
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 今义:
另,另外。
治理。
程度副词,更加。
看到,看见。

文言知识总结
一词多义
动词,了解。
动词,知晓。
动词,掌管,担当。
动词,应当。
副词,表程度,十分。
当涂掌事

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但当涉猎
与蒙论议,大惊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形容词,年长。

文言知识总结
特殊句式
蒙辞以军中多务
倒装句。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成语积累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泛指学识浅陋的人。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常识拓展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也可以作为夫妻或朋友间的爱称。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常识拓展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
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阿蒙:吕蒙的小名。阿是词头,多用于亲属称呼或者小名的前面。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常识拓展
自称拓展
圣上、大王、令尊、麾下、贤侄、尊上、仁兄、爱卿等。
他称拓展
朕、孤、寡人、臣、下官、愚、不才、在下、晚生、鄙人、老朽等。


课 外 拓 展
课外拓展——劝学那些事儿

臣劝君
秉烛夜读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晚,迟
晋平公
师旷
何不炳烛乎?
炳烛:点燃火把、火炬
课外拓展——劝学那些事儿

臣劝君
秉烛夜读
晋平公
师旷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安:怎么
戏:取笑
师旷:春秋时著名乐师、道家。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
课外拓展——劝学那些事儿

臣劝君
秉烛夜读
晋平公
师旷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善哉!
课外拓展——劝学那些事儿

臣劝君
秉烛夜读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译文:我听说,年少爱好学习,就如同刚升起的太阳;年壮爱好学习,就如同中午的太阳;年老爱好学习,就如同点燃火把、火炬。点燃火把、火炬与摸黑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呢?
比喻说理
学无止境
课外拓展——劝学那些事儿

妻劝夫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课外拓展——劝学那些事儿

妻劝夫
乐羊子妻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用纺织作比
读书日积月累,不可半途而废。
课外拓展——劝学那些事儿

妻劝夫
乐羊子妻
练习:下列句子画线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见往事耳(了解)
B.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
D.遂七年不返(才)
(于是,就)
课外拓展——劝学那些事儿

知耻而后勇
傅永发愤读书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寻:不久
书:信
让:责备
文武双全
知耻而后勇
傅永
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
鸟欲高飞先振翅,
人求上进先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