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试卷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本卷共三大题,19小题,满分120分,其中书写3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22分)
1.阅读下面文段,根据要求答题。(5分)
没有人来打(rǎo) ▲ ,只要一只安安静静的小猫为伴。小窗内回荡着一股静
(mì) ▲ ,那么深,那么静,连本来在窗棂上爬着的甲虫,也不敢轻易挪动脚步,只怕那么一动,会亵渎了自然的 ▲ 。
就在这么一个了无一事的夏日黄昏,不敢得淌汗,也不做活,没有像镣铐般烦(suǒ) ▲ 问题禁(gù)▲ 脑袋,什么都不想,只全神融入淡淡的斜晖里。……
在闲静中,唯一在动的是那如玉的扇和手。
——丰子恺《手弄生绡白纨扇》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打(rǎo) ▲ 静(mì) ▲ 烦(suǒ) ▲ 禁(gù) ▲
⑵根据下面解释,结合语境写出词语。(1分)
连本来在窗棂上爬着的甲虫,也不敢轻易挪动脚步,只怕那么一动,会亵渎了自然的 ▲ 。
【释义】在事态发展中的一种相对均衡、统一、协调的状态。近义词:和睦、融洽。
2.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⑴ ▲ ,君子好逑。(《关雎<诗经·周南>》)
⑵蒹葭萋萋, ▲ 。(《蒹葭<诗经·秦风>》)
⑶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 ▲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⑷《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诗人面对浩荡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湖却没有船只的诗句是: ▲ , ▲ 。
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处不在的,抒发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感的诗句是: ▲ , ▲ 。
⑹“雨”,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精灵,是诗情画意不可或缺的元素,走进微微细雨中,我们总能感受那份诗意,享受那份浪漫。请写出你积累下来的关于“雨”的诗句(连续两句): ▲ , ▲ 。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的,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柳宗元、韩愈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同属“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还有“三苏”、王安石、曾巩、范仲淹。
C.《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是东晋田园诗派创始人。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因为家门前有五棵柳树,所以自号为“五柳先生”。
D.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崇尚自然,追求自由。
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溯洄从之 ⑵北冥有鱼
⑶故人不独亲其亲 ⑷其两膝相比者
二、阅读(45分)
(一)名著阅读选段(8分)
⑴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⑵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5.选文中 “A” “B” 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分)
6.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7.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一次他在成长过程中冲破“铁环”的经历。(4分)
(二)文学类作品阅读(11分)
父亲的露珠
李汉荣
一
每个夜晚,广阔的乡村和农业的原野,都变成了银光闪闪的作坊,人世安歇,上苍出场,叮叮当当,叮叮当当,上苍忙着制造一种透明的产品——露珠。按照各取所需的原则,分配给所有的人家,和所有的植物。高大的树冠,细弱的草叶,谦卑的苔藓,羞怯的嫩芽,都领到了属于自己恰到好处的那一份。那总是令人怜惜的苦菜花瘦小的手上,也戴着华美的戒指;那像无人认养的狗一样总是被人调侃的狗尾巴草的脖颈上,也挂着崭新的项链。
二
看看这露珠闪耀着的原野之美吧。你只要露天走着、站着或坐着,你只要与泥土在一起,与劳动在一起,与草木在一起,即使是夜晚,上苍也要摸黑把礼物准时送到你的手中,或挂在你家门前的丝瓜藤上。这是天赐之美,天赐之礼,天赐之福——总之,天赐之物多半都是公正的。天不会因为秦始皇腰里别着一把宝剑,而且是皇帝,就给他的私家花园多发放几滴露珠,或特供给他一条彩虹。相反,秦始皇以及过眼烟云般的衮衮王侯将相富豪贵族,他们占尽了人间风光和便宜,但他们一生丢失的露珠是太多太多了。比起我那种庄稼的父亲,他们丢失了自然界最珍贵的钻石,上苍赐予的最高洁的礼物——露珠,他们几乎全丢失了,一颗也没有得到。我卑微的父亲却将它们全部拾了起来,小心地保存在原野,收藏在心底,他那清澈忠厚的眼睛里,也珍藏了两粒露珠——做了他深情的瞳仁。
若以露珠的占有量来衡量人的富有程度,我那种庄稼的父亲,可谓当之无愧的富翁。
三
物换星移,被强人霸占的金银财宝,总是又被别的强人占去了。
而我的父亲把他生前保存的露珠,完好地留给了土地,土地又把它们完好地传给了我们。今天早晨我在老家门前的菜地里,看到的这满眼露珠,它们就是父亲传给我的。
美好和透明是可以传承的,美好和透明,是无常的尘世唯一可以传承的永恒之物。如果不信,就在明天早晨,请看看你家房前屋后,你能找到的,定然不是什么祖传的黄金白银宝鼎桂冠,它们早已随时光流逝世事变迁而不知去向,唯一举目可见、掬起可饮的,是草木手指上举着的、花朵掌心捧着的清洁的露珠,那是祖传的珍珠钻石。
四
这是农历六月的一天,早晨,天蒙蒙亮,我父亲开了门,先咳嗽几声,与守门的黑狗打个招呼,吩咐刚打过鸣的公鸡不要偷吃门前菜园的菜苗,而菜园里的青菜们,远远近近都向父亲投来天真的眼神,看见父亲早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关心它们,它们对父亲一致表示感谢和尊敬。有几棵青笋竟踮起脚向父亲报告它们昨夜又长了一头。父亲点点头夸奖了它们。
然后,父亲扛着那把月牙锄,哼一段小调,沿小溪走了十几步,一转身,就来到了那片荷田面前,荷田的旁边是大片大片的稻田,无边的稻田。父亲很欢喜,但他却眯起了眼睛,又睁大了眼睛,然后又眯了几下眼睛。好像是什么过于强烈的光亮忽然晃花了父亲的眼睛。过了一会儿,他的眼神才平静下来。父亲自言自语了一句:嘿,与往天一样,与往年一样,还是它们,守在这里,养着土地,陪着庄稼,陪着我嘛。
父亲显然是被什么猛地触动了。他看见什么了?
其实也没什么稀奇的。父亲看见的,是闪闪发光的露珠,是百万千万颗露珠,他被上苍降下的无数珍珠,被清晨的无量钻石团团围住了,他被这在人间看到的天国景象给照晕了。荷叶上滚动的露珠,稻苗上簇拥的露珠,野花野草上镶嵌的露珠,虫儿们那简陋地下室的门口,也挂着几盏露珠做的豪华灯笼。父亲若是看仔细一些,他会发现那棵车前草手里,正捧着六颗半露珠,那第七颗正在制作中,还差三秒钟完工。而荷叶下静静蹲着的那只青蛙的背上,驭着五颗露珠,它一动不动,仿佛要把这一串宝石,偷运给一个秘密国度。
父亲当然顾不得看这些细节。他的身边,他的眼里,他的心里,是无穷的露珠叮当作响,是无数的露珠与他交换着眼神。我清贫的父亲也有无限富足的时刻。此时,全世界没有一个国王和富豪,清早起来,一睁开眼睛就收获这么多的露珠。
五
钢筋和水泥浇铸着现代人的生活,也浇铸着大地,甚至浇铸着人心。城市铺张到哪里,钢筋和水泥就浇铸到哪里。哨兵一样规整划一的行道树,礼仪小姐一样矫揉造作的公园花木,生日点心一样被量身定做的街道草坪——这些大自然的标本,草木世界的散兵游勇,只能零星地为城市勾兑极有限的几滴露水。露珠,这种透明、纯真,体现童心和本然、体现早晨和初恋的清洁事物,已难得一见了,鸟语、苔藓、生灵、原生态草木、土地墒情氤氲的雾岚地气也渐渐远去。
就在明天,我要回一趟故乡,那里的夜晚和早晨,那里的山水草木间,那里的人心里,那里的乡风民俗里,也许,还保存着古时候的露珠和童年的露珠,还保存着父亲传下来的露珠。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8月7月13日15版,有删减)
8.请围绕“露珠”,用简洁的语言将内容补充完整。(3分)
上苍分配露珠——(1)_ ____——(2)____ _——(3)_____——追寻远去的露珠
9.本文情意丰沛、文字精纯。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任选一句作答。(3分)
(1)高大的树冠,细弱的草叶,谦卑的苔藓,羞怯的嫩芽,都领到了属于自己恰到好处的那一份。(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 ______
(2)父亲若是看仔细一些,他会发现那棵车前草手里,正捧着六颗半露珠,那第七颗正在制作中,还差三秒钟完工。(这个句子想象奇特,又合乎情理,请作品析。)
_________________ ____
10.李汉荣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的文字只是追忆逝去的时光,只是怀念一种不该丢失的价值和诗意。”本文中“不该丢失的价值和诗意”是指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
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三)非文学类作品阅读(10分)
如何成为一个“学霸”
“学霸”有很多含义,其中一种含义是指那些会学习,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虽然学霸在先天方面可能有一些优势,但是,在心理学家眼中,学霸之所以为学霸,正确的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最重要的原因。本文想为各位呈现一些经心理学研究证实普遍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详尽发问法:连接新知识与旧知识
研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思考“为什么”的问题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学习成绩。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读懂了,实际上印象并不深刻,也没有真正理解。当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各种“为什么”的发问时,我们会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用旧的知识来解释新的知识,从而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因而也会记得更牢。所以,我们应打破教条式接受知识的习惯,对学到的每个知识点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心理意象法:用心作画印象深
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心理意象法的关键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在心理学界早就流传一句话:只要能付诸比喻和联想,使其“可见”,就没有记不住理解不了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的学习内容放到一个心理图像里,这个心理图像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物品、一幅画面、一个动态的故事。心理意象法把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联系起来,实现知识整合,提升我们的记忆和理解。
三、习题检测法:从内部主动回忆
大部分学生都很不喜欢习题测验。但是,习题测验的确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记忆。1906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一般而言,从内部进行主动回忆比从外部吸收的印象要深。”所以,我们能给学生的建议是适量地做高质量的习题,而这种习题最好是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编写。习題测验的过程必然是存在心理煎熬的,然而要看到它对学习的巩固作用。
四、分散学习法:不要“临时抱佛脚”
如果你想在考试中发挥出色并能长期掌握知识,那就要用分散学习法了。对于学习来说有计划有间隔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推荐的,因为有些人可以考前突击去记住大部分内容,但是没有前者来得牢固和持久。从长远的效果考虑,应把“少量多次"作为首要策略。分散学习10小时相比集中学习15或20小时,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而且,研究还发现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分散学习的效果比偶然出现这样的分散学习要好得多。当然,这种方法的运用还是要考虑所学内容的特点。
五、交叉学习法:促进思维快速转换
交叉学习,是在一个学习阶段内学习多个技能,进行穿插练习。如果我们利用交叉学习的方法,会得到比长时间学习同一种内容更好的学习效果。由于进行交叉学习,在做下一类习題时,前面的知识点和习题种类仍然停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因而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区分不同问题用何种方法来解决。这样,下次遇到这些问题时,学生能够更快更准地把问题归类到不同知识点上。因此,我们不妨把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交叉地排在学习计划中,这样能让我们在快速转换思维的过程中对知识系统进行灵活地调整和明确地区分。
(选自《百科知识》2014,09A,有删改)
【链接材料1】
罗马房间记忆法是一种古老的记忆术,当时的政治家为了发表长篇演讲,要记下大量的资料,为方便记忆,便创造了这个方法。其特点就是利用自己的房间作为记忆的“档案柜”,把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生活环境连结起来。
【链接材料2】
学霸何晓羽作息时间表(部分)
6:10——6:30 起床
6:30---6:50 早餐
6:50---7:10 背诵一篇英文短文、整理或重做数学错题
7:20---7:50 早自习
8:00---11:30 上课
11:40---12:20 午餐
12:30---13:10 午休
13:15---13:20 背诵一首古诗、古词
13:20---13:45 阅读名著片段
13:50---17:00 上课
11.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 )(2分)
A.真正的“理解”需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B.习题测验是用内部主动回忆的方式来巩固学习。
C.有意识地分散学习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
D.交叉学习是利用前面的知识来解决后面的问题。
12.阅读“链接材料2”,具体分析学霸何晓羽用到了选文中哪些学习方法。(4分)
13.老师要求背诵《桃花源记》,晓峰大为苦恼,请你根据选文,推荐两种方法帮助他背诵。结合《桃花源记》的内容作简要阐述。(4分)
(四)古诗阅读(5分)
题春晓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①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②一路归。
【注释】①傍:围绕。②樵渔:樵夫、渔夫。
14.阅读《题春晚》,完成对话。
小美:本诗以“题春晚”为题,但全诗不见“春晚”两字,那么全诗是怎样紧扣“春晚”写景的呢
小涵:首句写花落,点出“春”。全诗描绘夕阳下柴门虚掩、(1) 、
(2) 等画面,都紧紧扣着“晚”字啊!
小美:我明白了。这样的画面营造了(3) 的意境。
从中我读出了诗人(4) 的心境。
(五)文言文阅读(11分)
【甲】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其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 ▲ )退。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乙】
文王问太公曰:“君务举贤而不获其功,世乱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
太公曰:“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
文王曰:“其失安在?”
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誉,而不得真贤也。”
文王曰:“何如?”
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①者进,少党者退。若是,则群邪比周②而蔽,贤忠臣死于无罪,奸臣以虚誉取爵位,( ▲ )世乱愈甚,则国不免于危亡。”
文王曰:“举贤奈何?”
太公曰:“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也。”
(选自《六韬》)
【注释】①多党:有很多朋党的人。 ②比周:指结党营私。
1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3分)
⑴上令封德彝举贤 ⑵其失安在 ⑶则得举贤之道
16.根据前后语境,选择最正确的一项填入【甲】【乙】两文的空缺处。(2分)
甲文 :A.之 B.而 C.因 ( ▲ )
乙文: A.竟 B.虽然 C.是以 ( ▲ )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⑴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⑵若是,则群邪比周而蔽,贤忠臣死于无罪。
18.比较甲乙两文的异同,下面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甲文内容上侧重如何发现人才,乙文更多侧重如何正确选拔、任用人才。
B.甲乙两文都表现了统治者对人才的重视与渴慕,也明确定义了什么是人才。
C.甲文以故事形式呈现,虽篇幅短小,但情节曲折有致;乙文以纯粹的对话形式呈现,层层推进,把道理说得渐入佳境。
D.都是写君主问“举贤”之事,但甲文君主是责问的语气,封德彝则明显推诿;乙文君主咨询的语气,问句越来越短,可见心情急切,文公回答句子越来越长,可见悉心传授。
三、写作(50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3)不得写成诗歌;(4)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20分)
1.(4分)
(1)扰 谧 琐 锢 (2)和谐
2.(10分)
(1)窈窕淑女
(2)白露未晞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2分)B
4.(4分)(1)逆流而上 (2)同“溟”,海 (3)以……为亲 (4)靠近
二、阅读(45分)
5.(2分)保尔·柯察金(保尔) 朱赫来
6.(2分)钢铁般的意志(意志坚强、顽强的毅力)(答出其中一点1分);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理想、心系祖国和人民、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
7.(4分)⑴铁环: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1分),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1分)
⑵经历( “铁环”及“冲破”各1分)
示例1:保尔在与波兰的战斗中受重伤(1分),受英雄形象牛氓的影响,坚强面对伤痛,重返战斗(1分)。
示例2:筑路过程中,保尔患病濒临死亡(1分),在烈士公墓思考生命价值,树立了革命理想信念,重返战斗行列(1分)。
示例3:保尔失去工作和战斗能力想自杀(1分),经过思想斗争,发愤读书,想通过文学重返战斗行列(1分)。
示例4: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1分),坚持学习,开始艰难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1分)。
示例5:保尔的书稿丢失(1分),在战友的鼓励和邻居的帮助下,重新开始并完成了创作(1分)
(一)(15分)
8.(1)捡拾(保存、收藏、珍藏)露珠 (2)传承露珠 (3)与露珠相守(相伴)或收获露珠
9.(1)“高大”和“细弱”形成对比,突出树与草的不同特点;“谦卑”和“羞怯”将苔藓和嫩芽拟人化,体现其不同情态。这一组词充分表现了上苍分配露珠范围之广。流露出作者对上苍的赞美之情。
(2)此句是作者对露珠凝结过程的新奇想象。作者把大自然想象成上苍制作露珠的巨大工坊,车前草正在静静等待产品完工。“捧”字生动描摹出车前草对露珠的珍爱,对上苍的虔敬,是作者对车前草得到露珠时心境的想象;“还差三秒钟完工”,是作者对露珠形成过程的动态想象,使人内心充满了等待的喜悦。这种想象是建立在清晨车前草叶片上缀满露珠、露珠形成过程相对缓慢的现实基础之上的。
10.【说明】根据文意,理解露珠与父亲的形象,进而形成有意义的关联,由此推导作者的写作写作意图,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
第一层级:思维较肤浅,理解角度单一。
示例一:文中的露珠是自然馈赠的礼物,清洁透明,我们不该丢失的是露珠般的关爱澄澈、纯洁无瑕。
示例二:文中的父亲一生与泥土、劳动、草木相伴、清贫而富足,我们不该丢失的是父亲的勤劳质朴、简单知足。
第二层级:思维较全面,能多角度理解问题,但没有形成有意义的关联。
示例一:文中的露珠是自然馈赠的礼物,充满纯真,富有诗意;文中的父亲一生与泥土、劳动、草木相伴,清贫而富足。我们不该丢失的是露珠般的美好透明、纯洁无瑕和父辈的勤劳质朴、简单知足。
示例二:文中的乡村万物滋长,生机勃勃;文中的父亲一生与泥土、劳动、草木相伴,清贫而富足。我们不该丢失的是自然的纯净美好及父辈的勤劳质朴、简单知足。
第三层级:思维全面深入,能形成有意义的关联,进而将理解上升到自然和社会意义的层面。
示例一:文中的露珠是自然馈赠的礼物,美好透明、清洁无瑕、充满纯真,富有诗意;文中的父亲勤劳质朴,一生与泥土、劳动、草木相伴,清贫而富足。父亲和露珠有着太多相似和关联之处,他们都与自然相伴,渺小平凡、简单纯净,他们相伴相守,是世间最美、最和谐的画面。面对大自然公平的赐予,我们不该丢失的是心灵的柔软、纯净与感恩,以及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方式。
示例二:文中的露珠时自然馈赠的礼物,美好透明、纯洁无瑕、充满纯真,富有诗意;文中的父亲勤劳质朴,一生与泥土、劳动、草木相伴,清贫而富足。父亲和露珠有着太多相似和关联之处,他们都与自然相伴,渺小平凡、简单纯净,都是值得我们感恩的存在。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发展,父亲已然不在,露珠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渐行渐远,自然的美好,人心的简单与纯朴,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都令人怀念。这一切,在作者看来,都是我们不该丢失的价值和诗意。
(二)(14分)
11.(2分)D
12.(4分)①分散学习法(1分),利用早餐、午餐、午休前后的时间来分散学习语文、英语、数学(1分);②交叉学习法(1分),利用早餐后的15分钟,交叉学习了英语和数学(1分);③习题检测法(1分),挑战数学错题(1分)。(意合即可,每点2分,答到两点得满分)
13.(4分)①详尽发问法(1分)。通过用“为什么”提问加深对《桃花源记》的结构、思路、关键性语句的理解,背诵起来会记得更牢(1分)。②心理意向法(1分)。想象自己是“桃花”的游人,将游人的行踪变成一幅幅图画(或变成一个游人探险的故事),把内容串联起来(1分)。③分散学习法(1分)。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又可分散时间来背诵(1分)。(意合即可,每点2分,只需答2点)
(三)(5分)
14.(1)昏鸦傍林 (2)樵渔归家 (3)和谐静谧 (4)闲适安宁
15.(3分)(1)推举、选拔 (2)哪里、怎么 (3)方法
16.(2分)B C
17.(4分)
(1)皇上责问他,封德彝回答说:“并非不尽心,只是现在没有优秀的人才罢了”。
(2)像这样,奸邪势力就会结党营私而埋没贤人,忠臣无罪而被置于死地。
18.(2分)B
三、写作(50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