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节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节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6 17:1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节测试卷
一、单选题
1.某物体t=0时刻从原点开始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s时,物体在x=1m处
B.第3s内和第4s内,物体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C.第3s内和第4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
D.0~2s内和0~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
2.从固定斜面上的O点每隔由静止释放一个同样的小球,释放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拍下小球在斜面滚动的照片,如图所示,测得小球相邻位置间的距离,。已知O点距离斜面底端的长度为,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  )
A.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2m/s2
B.小球在A点的速度为0.1m/s
C.斜面上最多有5个小球在滚动
D.该照片是距位于A位置的小球释放后拍摄的
3.如图所示为在晚自修时间做的演示实验,调节滴水管,使水滴一滴一滴地均匀往下落,旁边固定一把竖直的刻度尺,关闭教室中的电灯,开启左侧的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水滴),这时同学们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仿佛是凝固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已知a点在管口且与0刻度对齐,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频闪仪闪光的时间间隔为0.02s
B.相邻水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C.水滴在b、c、d点速度之比为1:3:5
D.若将频闪仪闪光时间间隔缩短一半,则能在ad间看到八个不动水滴
4.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s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  )
A.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0.2m/s
B.图中对应小球的减速的加速度大小是1m/s2
C.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8cm时的速度是1m/s
D.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0cm时的速度是4m/s
5.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以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则(  )
A.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B.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
C.抛出后,小球位于抛出点上方,且速度向上
D.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6.为了质疑“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互相矛盾结论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惠更斯 D.伽利略
7.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AB=BC=81m,第一段用时9s,第二段用时6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0.4m/s2 B.0.5m/s2 C.0.6m/s2 D.0.8m/s2
8.为了推进文明交通,全国各地纷纷推行“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斑马线上不礼让行人的处罚标准是扣3分,罚200元。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一位行人正在过人行横道,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刹车后第1秒内位移为,第3秒内位移为,汽车刹车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9.如图所示,椰子从距地面高度为20m的树上由静止落下。不计椰子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椰子下落的时间是
B.椰子下落的平均速度是
C.椰子下落最后一秒的位移是15m
D.椰子刚开始下落时的初速度是零,加速度也是零
10.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它们离桌面的高度::=3∶2∶1,若按先后顺序释放三个小球,、、刚好同时到达桌面,若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则(  )
A.三者到达桌面时速度之比为::1
B.三者运动的时间之比为3∶2∶1
C.与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与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D.与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大于与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11.昌赣高铁将于今年12月份正式通车,若在某次试运行阶段的赣州高铁站,一维护员站在站台上,正有一列车从他身边驶出高铁站,列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某两段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从维护员身边经过的车厢节数分别为n1和n2,则n1和n2之比可能是(  )
A.1:5 B.2:7 C.2:3 D.5:7
12.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子弹的速度正好为0,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为(  )
A. B.
C. D.
三、实验题
13.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一个四边都为d=3.30mm的等宽“口”字型铁片、一个光电门等器材。
(1)测出铁片上下两边中线间距离L(L d);
(2)用丝线将铁片悬挂于光电门正上方,让铁片平面与光电门发射接收方向垂直,烧断悬线,铁片自由下落;
(3)读出铁片通过光电门时第一次挡光时间Δt1和第二次挡光时间Δt2;
(4)“口”形铁片下边通过光电门的速度近似为v=___________(用L、d、Δt1、Δt2中的字母表示)
(5)由此可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用L、d、Δt1、Δt2中的字母表示)。
14.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的仪器,它使用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工作电压为______V。
(2)实验中,除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线、钩码、纸带外,还需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
A.停表 B.刻度尺 C.速度计 D.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3)该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步骤,其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
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有滑轮一端,并接好电路
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后,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4)如图是“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量得,,,,,。
①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s。
②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_______。
③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15.蓝佛安省长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用“晋中,你准备好了吗?”作为结束语,既是发问,也是要求,饱含着对晋中的深厚感情和殷切希望。加快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进行太榆路快速化改造,大大缩短了太原至榆次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强了两地间的联系。如图所示,司机驾驶一辆汽车去太原经过该路段,以的速度开始驶下高架桥开往目的地,为保障安全汇入车流,车辆在高架桥最低点时的速度减小为,汽车下高架桥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
(1)汽车下高架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2)汽车下高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3)根据题设条件,请你用所学知识计算高架桥斜坡的长度。
16.一滑块自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斜面足够长),第5s末的速度是6m/s,试求:
(1)第1s末的速度大小;
(2)第3s末的位移大小。
一栋楼高24m,从楼顶由静止自由下落一石子用照相机的连拍功能给石子连拍两张照片,测得两张照片中石子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19.1m和4.4m,求照相机连拍时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18.质量为m的皮球从高度为H=1.25m的某点由静止开始下落,落到水平地板上再竖直弹起来,每弹跳一次后皮球上升的高度总等于前一次高度的0.64倍,运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不计球与地面接触时间,重力加速度取。
(1)求皮球第一次下落所用时间和落地前瞬间的速度的大小
(2)求皮球第一次弹起时的初速度大小及第二次落地的间隔时间;
(3)若皮球第一次弹起后,每次都在最高点用手竖直向下拍球,使球一直保持在0.8m的高度上下跳动,则每次在最高点时应给球多大的初速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4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B
2.C
3.B
4.D
5.D
6.D
7.C
8.C
9.AC
10.AC
11.CD
12.BD
13.
14. 交流 220 BD BC 0.1 0.32 0.80
15.(1) ; (2); (3)
16.(1);(2)
17.1s
18.(1);;(2);;(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2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