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020河南模拟)读我国部分山脉走向示意图(图1),完成1~3题。
图1
1.属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山脉④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该山脉是( )
A.大兴安岭 B.秦岭 C.太行山 D.阴山
3.受冬季风影响最小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 B.拉萨 C.郑州 D.武汉
(2021青岛)图2为某区域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4~5题。
图2
4.世界陆地最高点与我国陆地最低点的相对高度是( )
A.8 694.55米 B.8 794.55米 C.8 993.17米 D.9 003.17米
5.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形区是柴达木盆地 B.②地形区地表沟壑纵横
C.甲区域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 D.图示区域地势北高南低
(2021山东二模)道路是联系外界的“桥梁”,更是山区群众的致富路。图3是山西平顺县挂壁公路和北京房山区红井盘山公路景观图,据此完成6~7题。
图3
6.两条公路都位于我国的( )
A.黄土高原 B.秦岭山区 C.华北平原 D.太行山区
7.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有( )
①种植果树、放牧 ②生态旅游开发 ③采矿业 ④交通运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1湖北模拟)图4为某地蜂农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图4
8.蜂农放蜂线路经过的区域( )
A.地处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B.为暖温带、湿润地区
C.主要是我国河流的外流区 D.经过高原山地气候区
9.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蜂农需要频繁转场放蜂,影响其迁移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市场
10.蜂农转场过程中,奔波于各地,有机会品尝各地美食。我国食材丰富的气候原因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大陆性气候强
C.以热带气候为主 D.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2021湖南一模)人类传统民居深深地打上了环境的烙印。读我国各地传统民居景观图(图5),完成11~12题。
图5
11.对各传统民居环境及成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多受台风影响,防风吹 B.②气候湿热,多蛇虫
C.③终年多雨,黄土广布 D.④降水稀少,无需考虑房屋排水
12.各民居所在地的降水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2020湘西州)读我国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6),完成13~14题。
图6
13.与图6中①②③④对应的城市依次为( )
A.拉萨、上海、北京、乌鲁木齐 B.乌鲁木齐、北京、上海、拉萨
C.拉萨、北京、上海、乌鲁木齐 D.乌鲁木齐、上海、北京、拉萨
14.造成②④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人类活动的影响 B.地形的影响
C.纬度的差异 D.距海远近的不同
(2021岳阳)读2020年8月16日我国夜间安睡指数地图(图7),完成15~16题。
图7
15.下列各省级行政区中,当日“夜凉如水,被子来护体”的是( )
A.重庆市 B.青海省 C.吉林省 D.台湾省
16.图中甲、乙两地夜间安睡指数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021深圳模拟)内蒙古南部的鄂尔多斯高原,处于外流区包围的孤立的内流区。这里气候干旱,地形封闭,流沙分布广泛,水源下渗,地下水水位较高,微量的地表径流都以星罗棋布的内陆湖盆作为归宿。读鄂尔多斯内流区分布图(图8),完成17~19题。
图8
17.鄂尔多斯内流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集中 B.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
C.地下水丰富,地表径流少 D.地势外高内低,多内陆湖盆
18.鄂尔多斯内流区主要的生活用水来自( )
A.冰川水 B.黄河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19.距离黄河仅十几千米的郑州却不属于黄河流域,是因为( )
A.郑州降水少 B.郑州用水多 C.郑州河流少 D.黄河河床高
(2021山东二模)梯级开发就是从河流的上中游处慢慢地像梯子一样,一级一级地开发,也就是一个水电站接着一个水电站地开发。在不同的海拔建造很多电站,电站建造的海拔逐渐降低,像梯子一样。图9为我国长江中游部分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图9
20.a地以上流域得以实施梯级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山区河流落差大 B.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C.山区地质灾害严重 D.流域旅游观光发展需要
21.b地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区域,流域综合开发重点应是( )
A.防洪、航运 B.扩大灌溉、增加发电
C.旅游、航运 D.提高水质、保持水土
(2021山东二模)读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次数等值线(次)分布图(图10),完成22~23题。
图10
22.成都的低温冻害次数明显低于上海,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成都纬度低于上海 B.成都距离海洋更远
C.秦岭等山脉阻挡寒冷气流 D.成都防治措施做得更好
23.与东北平原比,长江下游地区平均冻害出现次数更多的原因是( )
A.更靠近寒冷气流源地 B.海拔更高,气温更低
C.濒临海洋,受影响更大 D.降温幅度大,农业损失大
(2021山西一模)“龙舟水”是指在小满(5月21日前后)至夏至期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持续大范围强降水。图11示意我国“龙舟水”的分布,读图完成24~25题。
图11
24.“龙舟水”分布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5.“龙舟水”期间当地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①沙尘暴 ②泥石流 ③寒潮 ④滑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2021福建模拟)避暑型气候是指夏季人体感知舒适的气候条件,当感知温度在9~26 ℃时人体即感舒适。图12示意中国夏季避暑型气候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2
(1)①为________山脉。
(2)②所在的地形区为____________,该区成为我国避暑型气候区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该地区发展避暑旅游最主要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地成为我国避暑型气候区的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较于乙地,甲地发展农业的气候优势是____________。
(4)试从纬度、海拔等方面,分析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避暑型气候最少的主要原因。
27.(2021青岛一模)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青岛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对长江的研究性学习。阅读图文资料,与他们一起完成课题研究。
【走进长江——长江的河流特征】
(1)分析地形、气候和河流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是学习河流的一种方法。下面是该兴趣小组按此方法学习长江的记录卡,请同步完成学习任务。
【感恩长江——长江的开发利用】
(2)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被誉为“水能宝库”。图中甲水电站是________,分析此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长江中下游江河湖海连为一体,拥有濒海沿江的优势,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是贯通东西交通的大动脉。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长江的航运价值。
(4)乙平原农业发达,被誉为“鱼米之乡”。分析这里淡水渔业发达的自然条件。
【保护长江——长江的问题与保护】
(5)完成下列结构图,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6)针对以上长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说明可采取的防洪对策。(两条即可)
28.(2021深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2021年3月1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图13)显示,我国超380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受到此次沙尘天气影响,其强度和影响范围与发生在2002年、2010年的两次强沙尘暴天气相似。
材料二: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植被稀少,地表疏松,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干燥,全年降水稀少,冬季接近蒙古—西伯利亚冬季风发源地。当地人们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工矿交通建设等破坏地表植被。
(1)图13中地形区A为__________盆地,B为__________高原,C为________平原。
(2)从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图像(图14)可以看出,此次沙尘暴主要来自________(国家)。从图13中看出此次沙尘暴主要影响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西北地区容易发生沙尘暴天气,请你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原因。
(4)针对沙尘暴时常在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发生的现象,有人说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为了保护环境应该实施“禁止开发西北地区”的“一刀切”政策。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