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样本与估计回顾与思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样本与估计回顾与思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11-30 13:2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回顾与思考
总课时数
教学目标
正确区分普查与抽样调查,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和样本。
了解抽样的基本方法,经历样本的抽取过程,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明确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求加权平均数的两个计算公式,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理解中位数的概念,在具体情境中,会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理解众数的概念,在具体情境中,会确定一组数据的众数。
结合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感受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体会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培养统计观念。
掌握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求加权平均数的两个计算公式,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能确定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难点
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教学准备
相关题目
课前预习
梳理本章的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法)
学生活动(学法)
复习导入
梳理知识
什么是普查?什么是抽样调查?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不能采取普查的方法?
举例说明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什么是平均数?什么是加权平均数?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是什么?
一、系统知识
学生回答问题。
师生总结知识要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法)
学生活动(学法)
例题讲解
巩固练习
例1 某市广播电视局欲招聘播音员一名,对A、B两名候选人进行了两项素质测试,两人的两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际需要,广播电视局将面试、综合知识测试的得分按3:2的比例计算两人的总成绩,那么 (填“A”或“B”)将被录用。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
A
B
面试
90
95
综合知识测试
85
80
方法总结:
求加权平均数要注意以下两点:(1)每个数据一定要乘它的“权数”;(2)要除以各个数据“权数”的总和,而不是除以数据的。
填空题
1、下面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事件是( )
A、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B、对我市食品合格情况的调查
C、对聊城电视台收视率的调查
D、对你所在的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的调查
2、有8个数的平均数是11,还有12个数的平均数是12,则这20个数的平均数是( )
A、11.6 B、23.2 C、23.3 D、11.5
3、学校商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四种饮料共100瓶,各种饮料的销售量如下表:
品牌




销售量/瓶
12
32
13
43
建议学校商店进货数量最多的品牌是( )
A、甲品牌 B、乙品牌
C、丙品牌 D、丁品牌
4、某校男子篮球队10名队员的身高(厘米)如下:179、182、170、174、188、172、180、195、185、18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师生分析,得出答案。
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法)
学生活动(学法)
A、181, 181 B、182, 181
C、180, 182 D、181, 182
二、解答题
1、2012年5月1日至20日的20天里,小珍统计自己家附近儿童乐园的游玩人数如下:(单位:人)
20, 22, 13, 15, 11 ,11,14, 20, 14, 16,
18, 18, 22,24, 34, 24, 24, 26, 29, 30.
写出以上20个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若按照前20天游玩人数的平均数计算,估计儿童乐园2012年5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期间参观的总人数约是多少?
2、某公司拟招聘一位员工,三位应聘者A,B,C的各项得分如下表所示:
评分项目
得分
应聘人
仪表
工作
经验
电脑
操作
社交
能力
工作
效率
A
4
5
5
3
3
B
4
3
3
4
4
C
3
3
4
4
5
如果取5个单项的平均数为测试成绩,谁将被聘用?
如果将仪表、工作经验、电脑操作、社交能力、工作效率这5项得分分别按10%,15%,20%,25%,30%记入总分,那么谁将被聘用?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综合练习 A组第1、2、3题。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