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5 16:5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共20分)
1.(本题2分)算式25+68=68+25,运用的是(________)律,(40+4)×25=40×25+4×25,运用的是(________)律。
2.(本题4分)根据运算定律或性质,在下面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
356﹣178﹣122=   ﹣(178+   )
59+   +48=59+(52+   )
7800÷   ÷4=7800÷(25×   )
203×75=(   +3)×75=   ×   +   ×   .
3.(本题5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136﹣54﹣46__136﹣(54﹣46) 101×85__100×85+1
1250÷(125×5)__1250÷125×5 86×4+86__86×5
32×125__125×4+125×8.
4.(本题3分)一台笔记本电脑原价5800元,在节日大酬宾活动中降价355元,后来又降价445元,这台笔记本现在售价(____)元。
5.(本题3分)超市运进大米和面粉各20袋,每袋大米30kg,每袋面粉25kg,运进的大米比面粉多(________)kg。
6.(本题3分)已知△-○=10,那么45×△-45×○=(________)。
二、判断题(共10分)
7.(本题2分)305×12=300×12+6。(________)
8.(本题2分)25×(4+37)=25×4+37。(________)
9.(本题2分)。(______)
10.(本题2分)650-180-145=650-(180-145)。(______)
11.(本题2分)126÷2÷3=126÷(2÷3)。(________)
三、选择题(共10分)
12.(本题2分)下列式子中,与25×32的结果相等的是( )。
A.25×4×8 B.25×4+8×25 C.25×30+2
13.(本题2分)125×(8×14)=(125×8)×14,这是应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14.(本题2分)下面的运算中,运算定律运用错误的是( )。
A.48×6+52×4=(48+52)×(6+4)
B.25×(4+8)=25×4+25×8
C.83-57+28=83-(57-28)
15.(本题2分)小明计算器上的数字键“9”坏了,下面可以算出得数的是( )。
A. B. C.
16.(本题2分)小明在计算(4+▲)×12时,忽略了括号错抄成4+▲×12,他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 )。
A.48 B.44 C.12
四、计算题(共30分)
17.(本题12分)直接写出得数。
45×2= 5500÷500= 14×200= 360÷9=
36×99+36= 56+73+27= 125×2×4= 48-48÷2=
125×(8+1)= 24×25×4= 700-31= 24+56-56=
18.(本题18分)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719-428-172 35+65×40÷5 64×55×125
1700÷25 40×(645-295)÷8 99×77
五、解答题(共30分)
19.(本题6分)学校在中、高年级开展“我和好书交朋友”的征文比赛活动。三~六年级同学来稿数量如下: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稿件数(篇) 77 82 123 118
四个年级一共交来稿件多少篇?
(本题6分)店庆期间,原价4999元的一部4G手机,降价578元,刘阿姨有贵宾卡还能再优惠222元,最后,刘阿姨花多少钱买到这部手机?
21.(本题6分)水果店。梨:45元/箱;香蕉:55元/箱。
(1)买18箱梨和18箱香蕉,一共要付多少元?
(2)买46箱香蕉比46箱梨要多花多少元?
(本题6分)王阿姨把收获的470千克苹果装入纸箱,用同样的箱子装,每箱能装12千克,准备38个纸箱够吗?
23.(本题6分)两辆货车同时从甲地和乙地相对开出,两车的速度分别是56千米/时、65千米/时,经过18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加法交换 乘法分配
【分析】
(1)根据加法交换律:a+b=b+a解答;
(2)(40+4)×25,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详解】
(1)25+68
=68+25
=93
(2)(40+4)×25
=40×25+4×25
=1000+100
=1100
算式25+68=68+25,运用的是加法交换律,(40+4)×25=40×25+4×25,运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加法交换;乘法分配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的掌握与运用情况。
2.356,122,52,48,25,4,200,200,75,3,75.
【解析】
试题分析:算式①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计算;
算式②根据加法的结合律进行计算;
算式③根据除法的性质进行计算;
算式④可将203拆分为200+3后再据乘法分配律计算.
解:①356﹣178﹣122=356﹣(178+122),
②59+52+48=59+(52+48),
③7800÷25÷4=7800÷(25×4),
④203×75=(200+3)×75=200×75+3×75;
故答案为356,122,52,48,25,4,200,200,75,3,75.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
3.< > < = >
【详解】
(1)先将左边的算式变形为136﹣(54+46),再比较大小即可;
(2)先将左边的算式变形为(100+1)×85=100×85+85,再比较大小即可;
(3)先将左边的算式变形为1250÷125÷5,再比较大小即可;
(4)先将左边的算式变形为(4+1)×86,再比较大小即可;
(5)先将右边的算式变形为(4+8)×125,再比较大小即可。
4.5000
【解析】
【详解】

5.100
【分析】
每袋大米30千克,每袋面粉25千克,各运进20袋,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运进大米20×30千克,运进面粉20×25千克,根据减法的意义可知,运进的大米比面粉多20×30-20×25千克。
【详解】
20×30-20×25
=600-500
=100(kg)
【点睛】
解答本题也可先求出每袋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然后再乘袋数求得,列式为(30-25)×20。
6.450
【分析】
把△和〇看作一个数,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可得:45×△-45×○=45×(△-〇),据此代入△-○=10解答即可。
【详解】
已知△-○=10,
那么45×△-45×○
=45×(△-○)
=45×10
=45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灵活掌握情况。
7.×
【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305×12
=(300+5)×12
=300×12+5×12
=300×12+60
故答案为:×。
【点睛】
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中非常重要的定律,需熟练掌握,达到能认会用的地步。
8.×
【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
25×(4+37)=25×4+37×25,故25×(4+37)=25×4+37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
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9.×
【分析】
分别将等式左右两边的结果计算出来看是否相等即可。
【详解】
8×(125×5)=8×125×5=1000×5=5000
8×125+8×5=1000+40=1040
二者不相等,所以题干中的等式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乘法的简便运算律,要熟练掌握式子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运算律。
10.×
【分析】
根据减法的性质,即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650-180-145=650-(180+145)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
此题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减法的性质。
11.×
【分析】
根据除法的性质,把126÷2÷3进行变形,再与126÷(2÷3)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
126÷2÷3
=126÷(2×3)
≠126÷(2÷3)
所以原题的说法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除法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不为0的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即:a÷b÷c=a÷(b×c),(b、c≠0)。
12.A
【分析】
先将32写成4×8,然后再将括号去掉;或者将32写成30+2,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计算,依此选择。
【详解】
A.25×4×8=25×(4×8)=25×32;
B.25×4+8×25=25×(4+8)=25×12,因此不满足;
C.25×32=25×(30+2)=25×30+25×2,即25×30+2<25×32,因此不满足;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应熟练掌握。
13.B
【分析】
乘法结合律,即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另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由此可知题中的式子是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详解】
由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可知,上面的式子是应用了乘法结合律。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了解和掌握。
14.A
【详解】

15.B
【分析】
数字键“9”坏了,因此将199写成200-1,然后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减。
【详解】
(200-1)×4=200×4-1×4=200×4-4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B
【分析】
把两个算式相减,计算出它们的差即可解答。
【详解】
(4+▲)×12-(4+▲×12)
=4×12+▲×12-4-▲×12
=48-4
=44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7.90;11;2800;40
3600;156;1000;24
1125;2400;669;24
【详解】

18.119;555,440000
68;1750;7623
【分析】
第一小题,利用整数减法性质即可简算;
第二小题,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法;
第三小题,把64看成是8与8的积,利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即可简算;
第四小题,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简算;
第五小题,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第六小题,把99看成是100与1的差,利用乘法分配律即可简算。
【详解】
719-428-172
=719-(428+172)
=719-600
=119
35+65×40÷5
=35+520
=555
64×55×125
=(8×55)×(8×125)
=440×1000
=440000
1700÷25
=(1700×4)÷(25×4)
=6800÷100
=68
40×(645-295)÷8
=40×350÷8
=1750
99×77
=(100-1)×77
=7700-77
=7623
19.400篇
【详解】
77+82+123+118=400(篇)
20.4199元
【分析】
根据题意,直接从原价里去掉降的价格,再去掉用贵宾卡优惠的钱数,即是实际付出的钱数。
【详解】
4999-578-222
=4999-(578+222)
=4999-800
=4199(元)
答:刘阿姨花4199元买到这部手机。
【点睛】
本题只要认真审题就能理清关系,在计算过程中可以根据减法性质进行简算。
21.(1)18×(45+55)=1800(元)
(2)46×(55-45)=460(元)
【分析】
(1)18箱梨,每箱45元,梨的总价钱等于单价乘数量。18箱香蕉,每箱55元,香蕉的总价钱等于单价乘数量。然后两种水果的总价钱相加,列出综合算式后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2)46箱梨,每箱45元,梨的总价钱等于单价乘数量。46箱香蕉,每箱55元,香蕉的总价钱等于单价乘数量。然后两种水果的总价钱相减,列出综合算式后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详解】
(1)18×45+18×55=18×(45+55)=1800(元)
答:一共要付1800元。
(2)46×55-46×45=46×(55-45)=460(元)
答:买46箱香蕉比46箱梨要多花460元。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应用题,在理解问题后,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
22.不够
【分析】
用每箱装的重量乘38个纸箱就是可以装的苹果总重量,然后与470千克进行比较。
【详解】
12×38=456(千克)
456<470,不够
答:准备38个纸箱不够。
【点睛】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2178千米
【分析】
两车的速度和乘行驶的时间即可解答。
【详解】
(56+65)×18
=121×18
=2178(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2178千米。
【点睛】
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