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12课
人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下
第四单元
答 案 呈 现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习题链接
1
5
2
B
课内知识优化练
3
B
4
6
7
D
8
9
答 案 呈 现
习题链接
课外阅读拓展练
10
12
11
13
14
答 案 呈 现
习题链接
语文素养专项练
16
15
1.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他出差(chāi chà)了,差(chāi chà)不多也快回来了。
(2)英国著(zhuó zhù)名化学家波义耳是一位执着于科学研究的人。
(3)他这才发现花圃(pǔ tǔ)里的花已经开了。
√
√
√
√
2. 用“\”把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1)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 建设)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2)波义耳立即(敏捷 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
(3)这种“(偶然 偶尔)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4)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奇 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
\
\
\
▲3.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里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
( )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 )我走到哪里,( )我睡得很沉,( )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 )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A. 不管 还是 或者 就
B. 不管 即使 或者 都
C. 不论 或者 还是 都
D. 无论 即使 还是 也
B
4.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B.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
C.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D.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
B
【点拨】
A:分号改为逗号;C:问号应删除;D:两个问号改为逗号。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渐渐被体现时代精神的文明用语代替了。
B. 真是无独有偶,这个月我最要好的两个朋友都要结婚。
C. 民生无小事,我市政务大厅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工作人员见微知著的工作,令前来办事的群众倍感温暖。
D. 凭借着锲而不舍的精神,贝多芬在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出了著名的《命运交响曲》。
D
【点拨】
A:“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应改为“见惯”。B:“无独有偶”意思是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C:“见微知著”指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在这里作“工作”的定语,搭配不当。
6. 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盛水的一个烧瓶中。
(修改病句)
(2)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
(改为“被”字句)
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
冒烟的紫罗兰被爱花的波义耳急忙冲洗了一下。
7. 作者通过几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请分别概括。
作者通过三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第一个事例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紫罗兰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最终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会改变颜色并发明了酸碱试纸。
第二个事例是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互相吻合,后经过大量研究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第三个事例是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
8. 第六段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并不能确定在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一定能发现真理。加上“可能”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9. 结合本文,试分析用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的好处。
本文用三个具体事例来说明作者的观点,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使论证十分具体,使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更鲜明,说服力更强。
10. 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38页第10-14题。
M “轻”阅读的分量并不轻。
11. 文中第⑥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F 画线句子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过去读纸质书籍与现在的电子阅读对比,突出论证了“不同时代,都会产生每个时代独有的阅读体验与记忆”和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使阅读的选择更加个性、更加多元。
12.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S 首先提出了中心论点“如今的‘轻’阅读,其实分量并不轻”及“轻”阅读的意义;然后分析了什么是“轻”阅读,接着论述“轻”阅读的分量并不轻的原因,并强调无论读书还是读屏,关键不在于形式,而是内容;最后引用古诗名句强调读书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进而得出结论:只要能打开更广阔的人生视野,遇见更诗意的精神世界,并最终“认识你自己”,不管“轻”还是“重”,不管是读“著于竹帛”之书还是电子触屏之书,什么方式都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13. 说说结尾处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Y 两个“不管”强调了不论什么形式的“书”都是可读之书,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两个“都”强调了不论用什么方式,从什么时间开始读书都是好的,都不算晚。
14. 联系文章,谈谈你对“轻”阅读的理解。
T “轻”阅读指的是轻便而轻巧的电子阅读,“轻”阅读有助于读者更快捷地获得有分量的、优质的阅读内容。“轻”阅读能为人生“增重”,能为心灵赋彩,也能为衡量成功的标尺添加更多刻度。
15.【2021·天津】2021年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促进“馆校结合”,某班将开展以“走进博物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5 月17日,天津南开大学博物馆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再现了北京故宫、云冈石窟的场景,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沉浸与交互式的视听盛宴。师生在复原场景中观赏、行走与互动,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与历史的魅力。
【材料三】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天津老城博物馆举办了主题为“红色基因代代传——甘肃省环县革命斗争史回顾展”的线上云展览。这种展览形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促进了东西部“文博”交流。
【材料四】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天津博物馆推出了同款香草口味雪糕,高度还原了玉壶春瓶的样子。这款文化创意雪糕,以一种创新的方式,使文物“活起来”“走出去”,博物馆以更多元的形式展现历史文化的风采。
(1)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十年来,中国博物馆的数量逐年递增。
(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天津的三家博物馆开展了哪些富有创意的活动。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沉浸与交互式活动;举办线上云展览,促进东西部“文博”交流;推出了新的文化创意产品,以多元形式展现历史文化风采。
16. 你还知道哪些与课文所举事例相类似的事例 选择一个事例写下来,不少于100字。
【思路点拨】举例论证是议论文中通过列举真实、典型、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注意所举事例要简练概括;要紧扣论点。此外,举例过程中或概述事例之后还要对事例做适当的分析。本题是要写证明“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这一论点的事例,选择符合论点的事例写出来即可。
例文:
有一天,鲁班在爬一个小陡坡的时候,脚下蹬着的一块石头突然晃动起来,他急忙伸手抓住一丛茅草。“哎呀”他惊叫一声,原来他的手被茅草划破了,渗出血来。
“茅草怎么会这么锋利呢?”鲁班陷入了沉思。
他忘记了伤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待爬上坡后仔细观察,发现小草叶子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齿。鲁班恍然大悟,茅草因为带有这些小齿才会这样锋利。
下山后,鲁班反复试验,发明了锯。(共23张PPT)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第14课
人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下
第四单元
答 案 呈 现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习题链接
1
5
2
B
课内知识优化练
3
C
4
B
A
答 案 呈 现
习题链接
课外阅读拓展练
6
8
7
9
答 案 呈 现
习题链接
语文素养专项练
10
1. 阅读下面文段,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字词。
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xiè( )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我讨厌学校。”玛琪一向讨厌学校,可现在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zēnɡ wù( )它。那个机器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她做地理测验,她一次比一次答得zāo( ),最后她的妈妈发愁地摇了摇头,把教学shì chá( )员找了来。
屑
憎恶
糟
视察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浪费 鄙夷 讨厌 皱皱巴巴
B. 屏幕 测验 调整 萤光屏
C. 类形 高傲 痛恨 全神贯注
D. 满意 厌烦 付近 黑乎乎
【点拨】 B项中“萤”应改为“荧”;C项中“形”应改为“型”;D项中“付”应改为“附”。
A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视察员把机器老师调好以后,拍拍她的脑袋,笑着对她妈妈说:“这不是小姑娘的错,琼斯太太。”
B.“我没说我不喜欢”。玛琪急忙说。
C. 托米非常高傲地瞧了她一眼:“因为那不是我们这种类型的学校,傻瓜。那是几百年前的那种老式学校。”接着他一字一顿地说:“几世纪前。”
D. 机器老师正在屏幕上显现出这样的字:“我们把
和 这两个分数加在一起——”
B
【点拨】
第一个句号应该放在前面的后引号内。
4.【2021·鞍山】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与别人相处时,我们要尊重对方,切忌不要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B. 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比量子计算机还要慢一百万亿倍。
C.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社会变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条件之一。
D. 近日,鞍山市召开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吹响了全市高标准干事业的新一轮行动。
C
【点拨】
A. “切忌”和“不要”都表否定,双重否定表肯定,因此应删去“切忌”或“不要”;B. 表示慢或少的时候,不能用倍数,可改为:量子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比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还要快一百万亿倍;D. 成分残缺,可在“新一轮行动”后面添加“的号角”;故选C。
5.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读完这篇小说,我们知道了未来学校的样子:未来的学校在家里,只有机器老师,学校里只有自己家的孩子,孩子们读的是“电子书”,学校可以安排完全适合每个学生真实水平的教学进度。
B. 玛琪很喜欢她的学校,因为机器老师无所不知,能根据她的学控制她的学习进度。
B
C. 这篇小说写的是未来儿童玛琪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学校”极度厌恶,流露出她内心的孤独:没有同伴在“笑啊、喊啊”,没有同伴“一块儿回家”,没有同伴“互相帮助”“互相讨论”。
D. 阿西莫夫的这篇小说,通过未来学校教育形式和现在学校教育形式的对比,来反思当今人类教育中的一些不良倾向。小说中明显流露出作者对科技发展导致的人文关怀缺失的担忧。
【点拨】
玛琪非常讨厌她的学校,因为那里没有真人老师,只有机器老师,那个机器老师总让她做地理测验,而她总是出错,机器老师还没完没了地提出问题让她回答,她还要把作业和试卷塞进机器里去。
6. 阅读全文,根据情节的发展,将小机器人的生存处境和情感变化补充完整。
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44页第6-9题。
G 无人照料,被欺负
时间 生存处境 情感变化
老主人死后 (1) 害怕、无助
时间 生存处境 情感变化
怪事发生后 可以自己照顾自己 (2)
第二年春天 被收留,后又被抛弃 伤心、难以形容的感觉、孤独
本诺离开后 (3) (4)
有了一些人
的知觉和情感
被新主人收留
激动不已
★7.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小机器人的孤独体现在哪些地方,他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G 孤独体现在:
①老主人去世后,大家欺负小机器人,没人给他充电、加油,大家都任意支使他。
②只剩他一个人赶路、逃命。
③本诺照顾他后又抛弃他。
④新主人和他的孩子们一开始并不打算收留他。
孤独的原因:他的程序中有着像人一样的情感。
8. 请结合文章内容,推测已故主人的试验是什么。
G 让小机器人拥有像人一样的真实情感,变成真正的“人”。
9. 小机器人最后的生活会怎样呢 请你为这个故事续写个结局。(150 字以内)
T 示例:小机器人自从来到新主人的家里,就一直帮着新主人一家除草、记账、干家务活,而且还会陪伴两个小男孩学习、玩耍,为新主人一家表演节目、播放音乐。小机器人也不再感到孤独,新主人一家也因为小机器人的加入而感到生活变得轻松幸福了许多。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自传中写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机的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的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征服者罗比尔》,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材料二:1914年,威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获得自由的世界》的科幻小说。该小说想象1933年出现“人造”原子能,接着发生了一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最后出现了一个全球性的和平政府。物理学家齐拉特于1932年阅读了这部小说,该书启发他于1933年解决了核链式反应中出现的一个问题,也启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起在国际上控制军备、和平利用核能的运动。
(1)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①科幻小说能给科学家很多灵感与启发,促使他们把幻想变成现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②科幻小说为科学的启蒙和文明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2)每年的11月10日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科学日”,六年级(6)班召开了一次主题为“我们爱科学”的班会,请你担任主持人,为本次班会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40字)
示例:大家好,我是本次“我们爱科学”主题班会的主持人××。本次班会的目的是展现大家的口才,增强大家对于科学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上台发言。
【点拨】
这是一道考查语言运用的题。要明白开场白的组成,开场白一般包括自我介绍(视情况而定)、活动名称、目的与意义、内容介绍、活动程序安排、引出活动向下进行的话等几部分。(共24张PPT)
表里的生物
第13课
人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下
第四单元
答 案 呈 现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习题链接
1
5
2
课内知识优化练
3
D
4
6
7
D
D
答 案 呈 现
习题链接
课外阅读拓展练
8
10
9
答 案 呈 现
习题链接
语文素养专项练
11
13
12
1. 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钵(bō)子 拒(jù)绝 蜇(zhē) 丑恶(è)
B. 蝎(xiē)子 单调(diào) 螯(áo) 恐怖(bù)
C. 蟋蟀(shuài) 清脆(cuì) 添(tiān) 嘀(dī)嗒
D. 和谐(xiè) 蝈(guō)蝈 吠(fèi) 呈(chéng)现
【点拨】“谐”应读“xié”。
D
2. 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洪亮 盲人 艰硬 柔和
B. 维恐 钉住 玻璃 蒙着
C. 轻易 愉快 猜测 胡芦
D. 三弦 御敌 陶器 齿轮
【点拨】 A.“艰硬”应为“坚硬”;B.“维恐”应为“唯恐”;C.“胡芦”应为“葫芦”。
D
3. 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用“√”标出。
(1)这声音比蝉鸣要(柔软 柔和 温柔)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2)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 诙谐 和睦)的声音呢?
(3)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秘密 神秘 奥秘)。
(4)我的面前立即(涌现 发现 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
√
√
√
√
4. 下列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表现了“我”的天真无邪和探索精神。
B.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今属河北)人。著有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等。
C. 文章第二段写“我”觉得表发出的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从中可以体会到“我”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
D
D. 从“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被成人蒙蔽的愚昧小孩。
【点拨】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
★5.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情节。
课文讲述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对父亲的表里的“生物”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事。
6. 在作者看来表里的生物是什么?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充满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在作者看来表里的生物是一只活着的丑恶的蝎子。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充满了好奇和畏惧。
7. 父亲察觉到“我”对表的好奇心了吗?父亲骗“我”说,“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蛰你”的做法妥当吗?为什么?
父亲察觉到了“我”对表的好奇心。父亲的做法是妥当的。父亲显然是知道了“我”对表的好奇,所以告诫“我”不要动,里面藏着一只蝎子。这种做法乍看是撒谎,欺骗了“我”,其实是对“我”好奇心的一种保护,使“我”永远充满好奇之心,引导“我”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8. 初读文章,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41页第8-10题。
地点 情节 心理
街边瓜果店 买东西得知女儿人缘好 忧心忡忡
早市 女儿得到小男孩的邀请 自有主意
地点 情节 心理
广场 女儿险些 翻下吊椅 ①
② 女儿与陌生 男子攀谈 惴惴不安
家中 ③ 无比欣慰
G 十分
紧张【条】
回家
路上【条】
发现女儿的
童真、善良【条】
▲9. 阅读全文,说说女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点拨】本题运用人物形象分析法。从文中旁人对女儿的赞美和女儿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女儿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从女儿多要一把伞给小朋友的情节中,可以看出女儿的纯真、善良;从女儿应付陌生男子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女儿还是一个有些“老练”的孩子。
G 女儿是一个活泼、可爱、纯真、善良却又有些“老练”的孩子【条】。
10. 纵观全文,说说文章结尾处“陌生的童真”的含义,并谈谈你读完此文后的感悟。
H/T “生的童真”,一方面指女儿并不像“我”想象中那样全然信任陌生人,而是很“老练”,很“聪明”【深】;另一方面指成人已失去了童真,带着世故的眼光看待世界,不再具有儿童那样纯真的心灵【深】。感悟: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信任【实】。
童年都去哪儿了
【案例回放】
1. 某电视台一档少儿才艺节目,让一位5岁的小女孩穿上“性感露背装”学扭臀。接着,主持人问小女孩:“你在幼儿园里有没有交上男朋友啊?”……
2. 在一则儿童食品电视广告中,一个小男孩学着古代皇帝的样子,一边背着手踱步,一边用极其成人化的口吻说:“吃方块酥,享皇帝福,我是小皇帝。”
【网友声音】
@小黄蜂:在这个泛娱乐时代,儿童难以摆脱“被看”的命运,成为大众逗乐的工具。大众有一种畸形的癖好,他们愿意观看儿童对成人的戏仿,这种不伦不类的娱乐场面让他们感到满足和得意。
@胡桃夹子: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的危害不仅仅是让儿童在语言使用上出现早熟,更加严重的是使儿童由于语言的影响进一步变得思想早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小大人”。
@没有枝叶的树:许多家长高呼“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拔苗助长的心态使儿童的天性被摧折了,同时也使儿童的发展基础断裂了。
【专家看法】
陈沉(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真人秀节目或者娱乐节目并不应该排斥儿童的参与,而应该确保正确的参与形式和评价标准。越不符合儿童身份年龄的表演内容,越是能得到肯定和追捧这一标准应该被终止。
陈智雄(心理咨询师):儿童成人化倾向同时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人的心理成长是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的,如果直接跳开某个成长阶段的活动和经历,很可能给孩子的心智带来不可逆转的空缺与伤害。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的作者):正是现代传媒的影响才使童年过早“消逝”。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消失,然后扭曲成“伪成人”,实在令人痛心和尴尬。
11. 请你仔细阅读以上材料,简要写出儿童过早“成人化”的危害。
①容易引起孩子语言、情感、思想的早熟(或:使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消失);②可能给孩子的心智带来不可逆转的空缺与伤害;③儿童的天性被摧折,并使儿童发展的基础断裂。
12. 请你针对【专家看法】中尼尔·波兹曼的观点,站在儿童的立场,发表不同的观点并讲明相应的理由。
示例:现代传媒不一定使童年过早“消逝”。因为它可以让儿童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反而可以增强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儿童的求知欲等。
13. 一次考试,你考得很差,且试卷必须交给父母签字。 请描写你拿到试卷后的心理。不少于100字。
【思路点拨】在运用心理描写时,可以运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写出“我”刚拿到试卷时的心理;然后联系妈妈和爸爸在“我”以前考试成绩不好时的表现,想一想这次他们会怎么对“我”;写出“我”的紧张和担心。写作时要注意:所描写的“我”的心理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的身份,写出“我”内心真实的感受。
例文:
这次期中考试,我考得很差。拿到试卷后,我瘫坐在椅子上,心里想:这次语文成绩这么差,对我一向要求严格的妈妈又该生气了。没有一个小时,妈妈的大道理是讲不完的。爸爸在家还能“保护”我一下,偏偏爸爸出差还没有回来。怎么办呢?怎么办呢?(共24张PPT)
两小儿辩日
第15课
人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下
第四单元
答 案 呈 现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习题链接
1
5
2
D
课内知识优化练
3
D
4
6
7
8
C
答 案 呈 现
习题链接
课外阅读拓展练
9
11
10
12
13
15
14
答 案 呈 现
习题链接
语文素养专项练
17
16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辩斗(biàn) 仲尼(zhóng)
屏幕(píng) 遮雨蔽日(bì)
B. 集释(shì) 盘宇(yú)
胳膊(bo) 循旧(xún)
C. 陬邑(zōu) 寓言(yù)
挟着(xié) 青出于蓝(lán)
D. 曲阜(pù) 车盖(gài)
旋涡(xuán) 沧沧凉凉(cāng)
C
【点拨】
A. “仲(zhónɡ)”应读“仲(zhònɡ)”;B. “盘宇”应为“盘盂”;D. “阜(pù)”应读“阜(fù)”。
2. 填空。
(1)《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今本八篇,内容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__________,________人。
(2)孔子(前551—前479)名_____,字_______,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
民间故事
寓言
神话传说
道家人物
郑国
丘
仲尼
思想
政治
教育
3.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日初出沧沧凉凉
B.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 及其日中如探汤
D. 孰为汝多知乎
【点拨】为,同“谓”,认为。知,同“智”,智慧。
D
4.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两小儿辩日》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对待科学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学无止境。
B. 文中两小儿的判断有相同的地方,他们都认为一天之内,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有远近之分。
D
C.《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是一篇寓言。《列子》旧说是列御寇所撰,不可靠,可能是后人假托的。
D. 文中“孔子不能决也”,说明孔子根本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好为人师罢了。
【点拨】说明孔子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推崇。
▲5.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用“/”标出。
(1)而 日 中 时 远 也
(2)及 其 日 中 如 探 汤
/
/
/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日中则如盘盂__________________
(2)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丰富自己的文言知识。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到,到了。
同“智”,智慧。
7. 翻译下列句子。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2)孔子不能决也。
【点拨】理解句中“东”“辩斗”“决”等重点词语的含义;按现代汉语语法规则恰当表述。
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
孔子不能够判断谁是谁非。
8. 本文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的?
【点拨】表现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依据文章内容可判断,本文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情节的。
本文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的。
▲9.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3处。
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46页第9-12题。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10. 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始欲着“推”字 欲:
(2)炼之未定 炼:
(3)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具:
(4)遂并辔而归 遂:
想要。
锤炼,这里指反复思考。
详细。
于是,就。
11. 翻译句子。
(1)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2)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于是就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画“推”“敲”的姿势。
两个人讨论诗歌写作,(很长时间不舍得离开,虽为大官,)韩愈却与贾岛这个老百姓结为朋友。
12. 这篇短文写了两个人物:你认为赞扬了贾岛的什么精神?韩愈为什么认为“敲”字更好?简要分析。
赞扬了贾岛诗歌创作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敲”能出声,与月下宿鸟的宁静氛围形成对比。
13. 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不耻劳辱 耻:
(2)尝辍业投笔 辍:
(3)犹当效傅介子 效:
(4)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安:
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46页第13-15题。
以……为耻。
停止。
学习,仿效。
哪里,怎么。
14. 翻译句子。
(1)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2)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他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
周围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
15. 文中写“左右皆笑之”,采用了一种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
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用“左右皆笑之”和班超的“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做对比,突出班超的志向远大。
16.《两小儿辩日》中从“两小儿辩斗”的角度可以认识到“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还可以认识到“两小儿”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那么,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示例: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穷无尽的。孔子能正确对待“两小儿”的问题,实事求是,表现出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者风范。
【点拨】
谈认识必须结合原文,从原文生发感想。作为“圣人”的孔子面对“两小儿”的提问却“不能决”,一方面说明了“圣人”也不是全才,也有不懂的东西;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17. 假如你是孔子,被两个小孩讥笑后会怎样呢 说说你的想法或做法。
【点拨】要紧扣题意,换位思考,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或做法。
示例:我自己的确不懂,那就要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以后努力学习,尽量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