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机械与人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体既有动能又有重力势能的是( )
A.停止在站台上的火车 B.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
C.在空中飞行的飞机 D.被拉开的弹弓
2.关于能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的动能一定大
B.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大
C.空中飞行的子弹有动能又有势能
D.用线吊在高处的小球没有机械能
3.某人将一箱书搬上楼,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把所有的书一起搬上楼;二是先搬一部分书上楼,再搬剩下的部分。假设他上楼的速度相同,则用这两种方法搬书过程中( )
A.人做的总功相同 B.人做的有用功相同
C.人做功的机械效率相同 D.人做功的功率相同
4.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省距离的杠杆的是( )
A.道钉撬
B.火钳
C.钢丝钳
D.天平
5.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自由下滑,然后在水平面上运动(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后,小车的动能先变大后变小
B.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车从斜面下滑到水平面后还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惯性
D.若水平面光滑且足够长,则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的机械能将保持不变
6.体重较小的小明与体重较大的爸爸同时从一楼步行上楼回四楼的家,小明先到四楼。关于他们上楼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的功率一定比爸爸的功率大
B.小明的功率一定比爸爸的功率小
C.小明的功率可能等于爸爸的的功率
D.小明做的功可能比爸爸做的功多
7.健身教练要增大学员的运动量,会加快音乐的节奏,这样可以提高运动的( )
A.时间 B.效率 C.速度 D.功率
8.如图所示,将一支内部有弹簧的圆珠笔按压在桌面上,松开手会发现圆珠笔向上跳起,圆珠笔从松手上升至最高点过程中,能量转化正确的是( )
A.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B.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动能
C.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
D.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置使用的滑轮和绳子完全相同,把相同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忽略摩擦,物重大于滑轮重)则( )
A.甲滑轮组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B.乙滑轮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C.它们省力程度不同,但机械效率相同
D.它们做的有用功相同,但额外功不同
10.完全相同的A和B两物体,在相同的力F作用下分别沿粗糙地面和不计摩擦的光滑冰面移动了相同的距离s。如图,力F对A、B两物体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下列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W1
W2 C.P1P2
二、填空题
11.小明用15N的水平推力使重100N的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了10m,所用的时间为0.5min。在此过程中,小明对小车做了______J的功,功率为______W,小车所受重力对小车做了______J的功。
12.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木棒AOB可绕支点O无摩擦转动,木棒OA∶OB=3∶2,物体乙的质量为6kg。物体乙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甲的重力为70N,把甲乙两物体用细绳分别挂在木棒的两个端点A、B上时,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甲受到地面的支持力________N。
13.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质量为20kg的货物竖直匀速提高了2m,他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已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总功为______J,工人的拉力是______N()。
14.如图,小明将一个重为30N的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25N,小车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1.6m,上升的高度h=0.6m。则小明对小车做的有用功是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15.科学上通常用“功”和“热量”来量度物体能量的变化。在“使用动滑轮”活动中,小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竖直向上的大小为10N的拉力F使物体A匀速提升了0.1m。如果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0%,则这一过程中,拉力F所做功为______J;机械克服物体A的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__J,这个值也是物体A增加的机械能。
16.如图,展示了一些你熟悉的物理图形,请你根据要求填空。
(1)如图a中点燃的蜡烛上下摆动,形成跷跷板。涉及的物理原理是______;
(2)如图b是用绳和木棍体验“滑轮组”威力的实验,该实验说明了______;
(3)如图c、d两个实验可以说明的同一个物理问题是:______。
17.如图,用一个动滑轮把重500 N的物体匀速提起2m时,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人对绳子的拉力为_____N,绳子自由端移动 ______m,动滑轮的挂钩受到的拉力为 _______N。
18.摩托车发动机的功率为1.6千瓦,它表示发动机______。摩托车发动机在5秒内可做功______。
三、作图题
19.如图所示是一盏仿古路灯,该灯横杆AOB可以看成是个杠杆,在灯笼和右侧斜杆的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图乙是这个杠杆的简图,请在乙图中画出阻力F2,动力F1的力臂l1。
20.画出作用在A点的让杠杆平衡的最小力(保留作图痕迹)。
21.如图所示是液压汽车起重机的示意图。请分别画出作用在吊臂上的动力F1的力臂和杠杆所受的阻力F2。
四、实验题
22.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小车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来反映,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是由_______能转化而来的;
(2)(a)和(b)两次实验是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_______的关系,高速公路对货车的限制可用该结论解释的是_______;
(3)上述实验时,如只将图(b)中的木块换成质量较大的,使S2与S1的差距大些,现象更明显,这样做是否合理?_______,理由是_______。
23.“测算简单机械的效率”实验。
(1)下表是小明做“测算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记录数据:
斜面倾斜程度 小车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s/m 有用功W有/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较慢 10 0.1 3 1 1 3 33%
较陡 10 0.2 4 1 2 ______ 50%
最陡 10 0.3 5 1 3 5 ______
①将表格中数据补充填写完整;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斜面,倾斜程度越高,拉同一个物体所用的拉力越______,机械效率越______;
(2)请您尝试做“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
①在图中用笔画线按最省力的方法组装好滑轮组______;
②设计一个记录此实验数据的表格______。
24.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带刻度的杠杆、细线、________和______;
(2)实验前,先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____;使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
(3)以挂在左边的钩码重力为动力,挂钩码的位置到支点的距离为动力臂。以挂在右边的钩码重力为阻力,挂钩码的位置到支点的距离为阻力臂。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得到的表格中第1、2两组数据,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________;
实验次数 动力(牛) 动力臂(厘米) 阻力(牛) 阻力臂(厘米)
1 4 10 2 20
2 2 15 3 10
3 3 10 2 20
(4)再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阻力,弹簧测力计在杠杆上的作用点的位置到支点的距离为阻力臂。当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得到表格中第3组数据,由此我们判断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五、计算题
25.一物体在200牛的拉力作用下,以18千米/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经过5分钟后,求:
(1)物体通过的距离;
(2)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26.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在匀速起吊重为5000N的重物使其匀速上升,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2000N,重物在10s内上升了1m。则:
(1)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是多少J?
(2)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W?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B
6.C
7.D
8.D
9.D
10.C
11. 150 5 0
12. 60 30
13. 400 500 125
14. 18 45%
15. 2 1.4
16. 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 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17. 250 4 500
18. 每秒内做功1600焦
19.
20.
21.
22. 木块滑行距离 重力势 速度 货车不能超速行驶 不合理 没有控制变量
23. 4 60% 大 高
实验次数 重力G/N 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 有用功W有/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1
2
3
24. 弹簧测力计 钩码 平衡螺母 水平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没有与杠杆垂直
25.(1)1.5×103m;(2)3×105J
26.(1)5000J;(2)600W;(3)83.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