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抗美援朝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抗美援朝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4 23:1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2课 抗美援朝
1945 年2 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中达成秘密协议,决定以北纬38 度线为界,分别出兵朝鲜半岛对日作战,由苏联红军占领朝鲜半岛北部,美国军队则进驻半岛南部。
1、历史背景: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48年2月,美国借助联合国的招牌,强行决定在南朝鲜举行单独选举。在美军刺刀的威逼之下,南朝鲜于8月15日组成了“大韩民国”政府。在此形势下,朝鲜北方也进行了选举,于9月组成了以金日成为首相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
南北双方互不承认,都想统一,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共发生多起纠纷。冲突不断升级,终于于1950年6月25日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
大韩民国
金日成
李承晚
1950年6月28日,朝鲜人民军占领了韩国首都汉城(首尔),并继续向南进攻。
仁川
联合国军重占汉城(首尔),
并越过北纬三十八度线开始
进入朝鲜作战。
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发表声明武装干涉朝鲜。
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武装干涉朝鲜
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成立由美国统一指挥的“联合国军”开入朝鲜半岛作战。
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75000人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港登陆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
2、抗美援朝的原因:
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中 国
苏联
日 本
鸭绿江
美军飞机轰炸安东的罪证:机枪弹头、弹壳、燃烧弹和炸弹残片
安东居民李永山的妻子儿女被美军飞机炸死
安东遭到美军轰炸
1950年10月上旬,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顾中国的严正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进犯,图为东北边防军守卫在国境线上。
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声明,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安全
中国政府9月30日声明: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远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950年10月1日,金日成、朴宪永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1950年10月1日晚,中南海的会议室里,气氛异常紧张。讨论的是中国到底出不出兵,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新中国的安危。这次艰难的会议开了3天。
1950年中美两国实力对照
     中国    美国
钢产量  60万吨   8785万吨
原油产量 20万吨   2.6亿吨
发电量  45亿度   3880亿度
军舰吨位 4万     300万
军用飞机 60架    3.1万架
国民收入 150亿美元 2400亿美元
人均收入 24美元   1600美元
国防开支 10亿美元  150亿美元
材料研读: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结合这段文字,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就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可是,如让美军摆在鸭绿江岸边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所以迟打不如早打。——彭德怀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参战。毛泽东派遣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彭德怀
志愿军誓师大会
捐献款 55650亿元
可买飞机 3710架
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
这是截至1952年5月全国人民捐献的款项,此数为旧人民币金额,折合新人民币为5.5650亿元。
豫剧演员常香玉捐献的飞机
国内人民踊跃支援前线,捐款,广大青年学生还积极报名参加志愿军,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伟大爱国运动。
10月25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个团在朝鲜北部两水洞与侵略军遭遇,全歼侵略军一个营,打响了赴朝作战的第一枪。后来就把
10月25日定为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
美国根本没有料到中国会出兵参战。“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扬言要在两个星期内结束战争,回美国去过圣诞节。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1、第一次战役。
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1月5日结束,共12天。志愿军实施大胆的战役迂回,配合正面主力坚决勇猛地进攻,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赢得了初战胜利,歼敌1.55万余人。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敌妄图于“感恩节”(11月23日)以前吞并朝鲜、结束战争的计划。
2、第二次战役。
从1950年11月6日开始,至12月24日结束,共29天。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全部领土,迫敌于“三八线”以南转入防御,基本上扭转了战局。
3、第三次战役。
从1950年12月31日开始至1951年1月8日结束,共8天。
4、第四次战役。
从1951年1月25日开始,至4月21日结束,历时87天。
5、第五次战役。
从1951年4月22日开始,至6月10日结束,共50天。此役共歼敌8.2万余人,消耗与缴获了敌大量物资装备,锻炼了刚入朝参战的部队。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上甘岭战役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志愿军将士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机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用于“空中拼刺刀”。在他们中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
1952年10月,美国侵略军发动上甘岭战役
美军先后投入6万多人的兵力,出动3千架飞机和170多辆坦克,动用18个炮兵营,进攻不到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在44天的激战中,美军向上甘岭发射了200万发炮弹和5千枚炸弹,发动了900多次冲锋。
《上甘岭阵地上保留下来的满是弹片的一铲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上甘岭阵地遗存的树》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藏
志愿军战士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进行英勇顽强的战斗,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一直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一个被敌人占领的高地。当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在已经受伤、手榴弹用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2、黄继光和邱少云:
志愿军战士们在黄继光烈士纪念碑前庄严宣誓
毛主席接见黄继光的母亲
与上甘岭战役同时,志愿军某团准备夺取敌人的一个高地。为缩短攻击距离,保证战斗发起的突然性,邱少云所在的排,奉命于晚上潜伏在距离敌人只有60米的山脚下,准备配合第二天晚上大部队的进攻。不料,敌人的炮火燃起烈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冰 雕 连
罗 盛 教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板门店——停战签字仪式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
中方代表彭德怀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克拉克在他所著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中说:“我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军司令官。”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立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3、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第2课 抗美援朝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朝鲜问题的由来:
2、朝鲜内战爆发
3、抗美援朝的原因: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上甘岭战役
2、黄继光、邱少云
3、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第2课 抗美援朝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历史背景
2、朝鲜内战爆发
3、抗美援朝的原因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上甘岭战役
2、黄继光、邱少云
3、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课堂小结
B
课堂练习:
D
2、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 )
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1、1950年10月1日美军越过“三八线”,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并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
A.挑战美国霸权的战争B.验证中国实力的战争
C.打击美韩侵略者的战争D.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