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 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掌握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及意义;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2. 通过概述隋文帝治理国家的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隋朝的统一,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分析、评价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隋
三国两晋南北朝
(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东
汉
蜀
魏
吴
十
六
国
东
晋
北魏
西魏
东魏
北周
北齐
宋
齐
梁
陈
北朝
南朝
北
周
西
汉
秦
西
晋
视频:隋炀帝杨广
北朝
(北周)
南朝
(陈)
隋朝
(581年 杨坚 长安)
南朝
(陈)
隋朝
(589年统一全国)
依据地图与同学的交流,用图示法展示隋朝建立到统一的过程。
隋
隋
建立:581年
统一:589年
隋的建立
576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
1. 背景
2. 时间
公元581年
3. 都城
长安
4. 意义
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四百多年的南北分裂的局面,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上: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隋朝的治国措施
隋氏西京太仓、东都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
——(唐)杜佑《通典》
建于605年的含嘉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
隋文帝初一统天下,就实现了两汉初年高、惠、文、景三代四帝六十年休养生息才达到的目标,文帝的遗产则足够以后五六十年的政务开支。——钱穆《国史大纲》
合作交流:
依据表格、史料和教材,说说这些措施的实施带来了哪些影响?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含嘉仓
隋氏西京太仓、东都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
——(唐)杜佑《通典》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隋朝的统治
——政治制度
中书省,曹魏时为分尚书省之权而设,东晋南朝沿之。……门下之设,原为分中书省之权,故权位极重,有“宰相便坐”之称。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1. 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2. 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 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意义
隋文帝的治理取得了什么成果 ?
隋初 隋盛时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国家繁荣兴旺、百姓安居乐业…….
归纳隋文帝的改革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豪强实力,
澄清吏治,消除民族对立的因素,
稳固了后方,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
视频: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科举制的创立
意义
影响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教育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科举制度成为历朝选拨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1300多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隋文帝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不利于人才的选拨和任用,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隋炀帝即位
604年7月,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杀死,又假传父诏,赐死兄长杨勇,遂即位,年号大业。
隋炀帝杨广
杨广:隋文帝次子,13岁被父亲封为晋王,并受命前往并州做总管。20 岁,统帅军队灭了“陈”政权,并且封存“陈”府库,不贪钱财,交还父亲,后被进封“太尉”,后来又屡立战功,在隋文帝的五个儿子中算是最出色的,深得父爱。
即位之后的隋炀帝锐意改革,卓有建树
隋朝大运河的修建
1. 背景
公元605年
交通上: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
经济上: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需要加强
政治上: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隋朝的
2. 时间
3. 全长
2700公里,以洛阳为中心,北抵北京,南达南京
4. 意义
①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②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③直到今天,大运河的某些河段依然承担着水路运输的作用。
观看视频——隋朝大运河的风光
大运河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西到关中,南达广东,北到华北大平原,都有人工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
隋朝大运河
由于隋炀帝急促兴建大运河,消耗大量人力财力,为人民带来很多负担。掘河的民夫,经久不息地劳动,加上疾病侵袭,死亡人数占全部一半以上
消极影响: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但是他滥用民力,加重了百姓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5. 评价
汴河怀古(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运河名称 通航时间 全长
苏伊士运河 1869年 190.25公里
巴拿马运河 1914年 81.3公里
隋朝大运河
2700公里
610年
隋朝大运河与世界著名运河的比较
地位: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隋炀帝的暴政
1. 营建东都
杨广迁都洛阳。每月役使200万人营建洛阳。又征集各地的奇材异石运送洛阳。农民被迫运输,许多人活活累死在路上。
2. 三征高丽
1.好大喜功,大兴土木 2.多次攻打高丽 3.民间饥馑遍野
4.百姓为躲避徭役、兵役,自断手足
杨广先后三次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仅第一次
进攻高丽大败,只有2700人逃回。 战事耗费颇大,
暴政
隋朝的灭亡
1. 隋末民变
公元611—624年
瓦岗军起义:
瓦岗军是农民起义军中最强的一支,611年瓦岗寨起义,616年10月,隋炀帝派2万隋军主力前来镇压。瓦岗军把隋军全部歼灭。河南道“讨捕大使”张须陀突围不成也丧了命。农民起义军取得了荥阳大捷,威震河南
613年杜伏威、辅公祏在齐郡起义,616年,起义军进逼江都,随后,起义军攻下高邮、历阳,建立农民政权
江淮义军:
618年,杨广迁居丹阳宫。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杨广仓皇出逃,被叛军裴虔通、元礼、马文举等逮获,被缢弑,隋亡
杨广身死:
你知道隋朝类似于学过的哪个朝代吗?试着分析它们的相同点。
秦朝
1. 两个王朝都结束了分裂,完成了统一:
秦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对峙;
秦朝之后是强大的汉朝,隋朝之后是强大的唐朝。
2. 都是短命的王朝,历二世而亡:秦朝存在14年;隋朝持续37年。
3. 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
秦筑长城,修建骊山陵等;隋修运河,营建东都等。
4. 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
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5. 都因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的暴政引起农民起义而亡。
如何评价隋炀帝
资料1:大业元年,大规模营建东都洛阳,每月服劳役的人数约200万,
资料2:大业元年至六年,先后役使约300万人修建运河,男丁不够,就以妇女充任。
资料3:大业3年,征丁百万修筑驰道、长城
过:隋炀帝大兴土木,广事征调,到处巡游,挥霍浪费,加强了人民的负担;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使人民不堪忍受------
功:锐意进取,卓有建树+从大运河作用分析
新知讲解
隋朝的灭亡
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
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黑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