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法律和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法律着眼于防范与惩处,教化着眼于教育与引导,两者相辅相成。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课以当代中国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的发展过程为主线,运用“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对史实全面客观进行考察,通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构建正确的历史认识,最终使同学们认识到当代中国的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辅相成,共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开篇导入新中国的法制进程背景,讲述了1949年建国后我国的法制进程,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期,到1978年后我国的法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再到2010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过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法治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社会重要特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不断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和完善,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崇德向善,到改革开放以后精神文明建设,20世纪90年代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2001年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再到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日常行为准则。
三、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的是高二学生。在高一历史和政治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高二学生对当代中国法治、“精神文明建设”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且在本册第8、9两课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法律和教化的作用,因此有初步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本课内容涉及法律史、精神文明史,内容较乏味,且知识点多而杂,学生对此的生活经验不足。教学中既要关照整体性和逻辑性,还要注意情境性和趣味性,在教学中要运用更加生动的历史细节,积极引导学生深刻的理解历史。
四、教学目标
本课内容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是:“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相关内容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拆分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框目,综合课标要求与《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叙述,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了解当代中国的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2.知道我国颁布的五四宪法、八二宪法及其修正案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史实,了解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成就。
3.理解我国法制建设由初创到破坏再到发展、完善的过程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认识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我国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成就
根据课标,要了解当代中国的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因此,教学重点应定位于发展成就,通过课堂互动,了解新中国颁布的五四宪法、八二宪法及其修正案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史实,尤其要了解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成就。
2.难点:
(1)法制与法治的关系。法制与法治,虽一字之差,但其内容有很大不同。学生要比较完整地理解两者的不同,颇有难度。
(2)理解当代中国不同社会时期与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关系。本课的两目内容呈并列关系,在学习中让学生体悟到这两者虽属不同领域,但都可归为“上层建筑”的范畴,它们的发展演变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基础”密切相关。
六、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用“唯物史观”的理论把课程内容紧密联系,认识历史先后顺序以及历史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渗透“时空观念”。再对历史问题有感性认识后,通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分析,进一步渗透“家国情怀”。
2.通过时间轴的梳理,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握我国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脉络,形成完整线索以深化理解。
3.以图片、文字、视频材料为载体,呈现我国不同社会时期的法治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渗透“家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并结合时间轴上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对应时期的发展与完善,深化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等理论的认识。
七、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情境呈现】《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中关于“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材料、漫画《法德并济》。
设问:根据图文材料,概括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
【设计意图】设问考查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学生可从材料中提炼出“治理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结论,这不仅是本课的主题,也是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的主题。故采用简短的文字材料、直观的图片材料直奔主题。
过渡:此节课的两个子目就是从“法治”与广义的“德治”两个角度,介绍了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
学习任务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和依法治国的意义
【总思路】采用年代尺与情境材料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各个时期法治建设成就的感悟。
第一阶段:初创阶段
【学生活动】依据教材内容整理20世纪 50年代的法治成就及意义。
【情境呈现】
文字材料: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我和柱儿不认识,我怎能嫁他呀?我的爹在区上已经把亲退呀,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
——1956年评剧电影《刘巧儿》唱词
图片材料:1950年代天津市民的结婚证书
设问:据图文信息,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实行保障了人们的哪些权利?
【设计意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对这部法律进行深入分析可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通过结婚证和戏剧唱词这些反映《婚姻法》的一手资料,让学生体会到该法的实行切实保障了婚姻自主权,促进了男女平等。以此为例,也可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法制能够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
【情境呈现】《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关于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的相关内容。(见右图)
设问:结合所学,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意义。
【设计意图】此问立足于复习高一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和历史联系的能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通过对“五四宪法”重要内容的回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法治建设的奠基意义。具体来说,对于宪法的意义,可从以下角度进行解读:
(1)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2)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3)初步奠定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第二阶段:恢复完善阶段
【学生活动】在梳理20世纪80年代的法治成就和意义的基础上,思考“八二宪法”在结构顺序上所作出的调整及其调整的原因。
【情境呈现3】两部宪法的结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可以发现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理解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有法理依据的:先有公民的权利,然后根据公民的授权产生国家机构。这一调整说明国家对保障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的高度重视,我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第三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学生活动】在梳理世纪之交的法治成就和意义的基础上,思考从“法制”到“法治”这一字之改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这一字之改,认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可先从“词源”的角度先进行解读,“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对于“人治”而言的。再从“本质”的角度进行理解:法制的本质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法治的本质是一个国家任何机关、团队和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通过由浅入深地解读,使学生理解从“法制”到“法治”的历史进步性。
第四阶段:全面依法治国新阶段
【学生活动】梳理中共十八大以来的法治成就,列举出“立法全方面回应民生关切”的具体事例。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调动“跨学科”的知识,进一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使我国在各方面都有法可依,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过渡:法制建设为依法治国及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学习任务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成就及其作用
【总思路】采用年代尺与情境材料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各个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的理解。
第一阶段:革命与建议时期
【学生活动】概括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1978年)以来的精神文明成就和意义,分析涌现出大批英模人物的时代背景。
【情境呈现】《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中关于时代精神的相关内容。(见右图)
设问:结合所学,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及形成的时代精神,并分析这样的时代精神产生于怎样的时代。
【设计意图】在巩固高一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通过课堂活动,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近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因此,在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英模人物。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80、90年代)
【学生活动】概括改革开放后80、90年代的精神文明建设成就,分析这一时期明确提出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背景。
【情境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见下图)
设问:(1)请你将以上四幅宣传画按其反映的主题内容先后顺序排列。
(2)请你将以上宣传画分类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小问的回答,考查学生的时空素养。“五讲”是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之一,“铁人精神”出现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于1954年,创建“文明城市”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文明推广活动。第二小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法治”和“精神文明”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此问也鼓励学生的创新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阶段:21世纪初
【情境呈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年10月10日)节选:
“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设问:据材料和所学,概括1996年以来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和成就。
【设计意图】这一设问考查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在分析史料的基础上形成对1996年以来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的认识:1992年以来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产生了诸多积极的影响,但也有弱点和消极方面,市场化导致诸如“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现象的出现,因此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再让学生结合教材,得出21世纪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
【PPT呈现】
【学生活动】学生采用提炼关键词的方式,概括21世纪初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设计意图】21世纪初,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着力进行精神文明建设,采用关键词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一时期的代表思想。
第四阶段:中共十八大(2012年)以来
【情境呈现】观看视频《时代楷模黄大年》(时长90秒)
设问:概括黄大年身上体现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设计意图】视频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素材,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可以锻炼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并进行家国情怀的熏陶。通过视频,学生可以更立体地了解时代楷模黄大年的感人事迹,深切体会到他是一个爱国、敬业的“感动中国人物”,更形象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教师由此顺畅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学习主题。
【PPT呈现】
过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但关键还在于如何去践行。我们每个人都要从点滴做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年代尺把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进行总体呈现,将之前比较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进行阶段特征的概括,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课的重点知识。
【情境呈现】《法治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研讨综述》内容节选:
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可以归结为在中国文化史上传之久远的德治问题。两者是统一的,精神文明是实现法治的社会基础,法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陇夫、延平《法治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研讨综述》
【设计意图】(1)首尾呼应:通过这段话,理解精神文明建设实质上属于“德治”的范畴,可与课堂导入环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材料相呼应。(2)厘清关系:使学生理解“法治”和“精神文明”的并列统一关系,从整体化的角度理解教材两个子目内容的关系。
八、教学评价设计
【例题1】
1.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这体现出中国法治建设( C )
A.保障人权自由 B.完善法律体系 C.重视与时俱进 D.强化政府职能
【评价设计说明】
此题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 水平2”:能够对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材料聚焦于“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这表明中国法治建设保障民主政治、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材料强调的是宪法修正案,不是保障人的自由权利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宪法修正案,它只是法律体系的一个部分,因此“完善法律体系”选项夸大了宪法修正案的作用,可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强化政府职能”距离较远,故D项错误。
【例题2】
2.法治建设是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主和法制建设一度有过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左”的指导思想,民主法制建设的良好势头急转直下,最终酿成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性悲剧……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民主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注重法制建设,已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截至2010年)共237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
——均摘编自赵惜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展历程的全景回顾》
(1)根据材料一,简析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原因(2分)。(时空观念 水平3)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法律建设的基本特点(3分)。(历史解释 水平3)
【参考答案】
(1)对新中国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结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2分)
(2)政府高度重视;基本形成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3分)
【评价设计说明】
本题所考查的是学业质量水平3-4,即选考等级考核要求。主要涉及的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与历史解释。
在时空观念方面,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够运用特定的时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问题(1)要求学生能够从“改革开放前”“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这两个较长的历史时段思考“依法治国”的原因,体现了“时空观念 水平3”的考查要求。
在历史解释方面,本题主要考查能够运用相关历史术语,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对史事作出有逻辑的解释。问题(2)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炼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法律建设的基本特点,“政府高度重视”“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这两个要点可从材料直接得出,但是“基本形成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这个要点需要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要旨,并能结合所学对此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体现了更高水平的素养要求。
九、板书设计
【设计说明】
1.本次板书采用简笔画的形式。这一形式活泼新颖,通俗易懂。图片比文字蕴含更丰富的信息量,便于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及其相互关系。
2.板书内容解读:法治建设是水,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是承载航船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影响航向的帆,它规定和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两者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艘航船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十、教学反思
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管理》中有不少教师和学生都相对陌生的领域。就本课所涉及的“法治”“精神文明”等内容而言,政治性比较强,在政治教材中也已有相当篇幅的介绍。在教授当代政治史内容时如何突显“历史味”?笔者在备课时作了一些尝试。
1.与政治教材进行比对阅读
在教授当代政治史内容时,尤其要注意阅读同一学段的政治教材,和教政治的同事多些横向交流。本课所涉及的“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内容,如右图所示,学生在高一政治必修三中已经学习过,而且有整整一个单元内容。翻阅政治教材后可以发现,政治教材对于“法治”“德治”等概念都有涉及,主要介绍了“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仔细对比教材内容后我还注意到,历史教材把“法治建设历程”作为重点,但政治教材一笔带过了。
2.将事件置于特定历史时空
在学习相关历史内容时,要让学生学会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置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进行考察,思考这些历史事件或现象为什么会在这个时期产生,产生后又有怎样的历史作用。这就是历史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进行“法治建设”内容的学习时,笔者都让学生联系《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所学内容,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突出本课的“历史味”。
例如教科书在讲述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的法治建设进程时,提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联系“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后,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在经济领域创制了大量法律,这些法律又对改革开放进程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目前,对统编选择性必修教材的内容还处于摸索阶段,仍需继续加强学习,不断在反思中成长。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3(2019版)目录节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