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教学理念
选择性必修模块的教学是针对以历史为高考科目的学生,学业质量水平应指向“水平4”的最高目标。这三个模块的教学应立足教材又高于教材,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设计,优化、重组、改编、聚焦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地思考”;通过必修与选修知识的融通,构建起完整而又有联系的历史知识体系。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的第一课,从教学内容分析,上承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下启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前后内容之间联系紧密。
本课由三目内容构成: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前两目联系紧密,关联度大,讨论了古代基层组织存在两个目标,管理户籍和维护稳定,而管理户籍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赋役的征发。第三目相对独立,可以看作是基层社会治理的补充。本课教学时,既要注意认识和把握三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要注意户籍制度与前一课赋税制度的联系,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与下一课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异同。
本课线索清晰,但知识点多,教学时应有所取舍。第二目可以略讲,或与第一目适当整合,将第一、三目作为教学的重点。
三、学情分析
本课是选择性必修1模块的倒数第二课,也是中国史的最后一课。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既适应了该模块主题式、长时段的编写方式,又会对这一编写特点及对应的教学处理方式心生厌倦,需要教师在教授此课时特别花点心思,做出一定的改变。本课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对高二学生而言,不会太过陌生和吃力,前两目内容在高一《纲要》教材已有所铺垫,第三目内容现实感较强,有生活经验和语文学习(如《乡土中国》的阅读)作为基础,难度不大。教师可利用高中学生求知欲强,爱听历史故事等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适当对本课教学内容进行聚焦式处理,创设在“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情境,增加细节和人物故事,引导学生向“深一度”的历史思维前行,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涵育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四、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表述】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教学设计目标】
1.通过时间轴和表格等的梳理,学生能够列举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户籍管理制度、基层组织和社会救助举措。(时空观念)
2.借助教师所展示的多种形式的秦汉史料及相关学术观点、问题探究,学生能够对相关史料和观点进行理性分析、合理解读和客观评价,努力运用可信的史料重现历史的真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聚焦秦汉时期的户籍制度和社会治理,学生能够认识中国古代王朝推行户籍制度和实施社会治理的本质目的,认识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所蕴含的民本因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历代户籍制度、基层管理、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的演变
难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社会治理的目的
六、教学设计思路
聚焦秦汉时代的户籍制度和社会治理,进行案例式教学;大量使用和精心选择《史记》、《汉书》、秦汉竹简文书等文献史料,出土文物等实物史料,结合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开展基于问题链的史料教学;组织课堂探究活动,开展侧重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教、学、评一体化的素养培育教学。
另外,注重教学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基于本课教学内容和聚焦时段,笔者引入《纲要》上册和本模块其他已学的知识点如下:
模块 课题 关联知识点(素材)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实行什伍连坐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秦末暴政、里耶秦简户籍簿
第4课 西汉与东汉 汉初统治政策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隋代义仓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察举制下的乡里清议
《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第2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察举制下的乡里清议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律令儒家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历代赋税制度演变及其趋势
七、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学习任务,主体是下表:
表1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简表
朝代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社会救助 优抚政策
秦 分类登记制度 乡里(亭)制 什伍组织 —— 鸠杖
汉 编户齐民 常平仓制度
隋 大索貌阅 —— —— 置仓积谷,义仓、社仓 ——
唐 三年一造 乡里(坊村)制 邻保制度 —— 养病坊
宋 主户与客户 —— 保甲制 福田坊
元 诸色户计 —— —— —— 众济院
明 户帖和黄册 里甲制 十家牌法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兴起 养济源
清 永停编审 由里甲制到严密的保甲制 慈善组织兴起
【设计意图】预习任务驱动,完成知识的自我构建,为课堂教学节省时间。
课堂导入
众所周知,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他的“逆袭”离不开身边的一大批“合伙人”,如萧何、韩信、张良、陈平、曹参等,他的知人善任成为战胜刘邦的一大法宝。在项羽兵败之后,汉高祖决定论功行封。他力排众议,“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并允许他带剑穿鞋上朝,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战功显赫的曹参位列第二。为什么是汉朝第一个功臣会是萧何?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以秦汉交替的时代为视角。
【设计意图】从鸿门宴到霸王别姬,汉朝开国的人物和故事是学生亲切而熟悉的,以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秦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草创时期,在户籍制度和社会治理方面也不例外,而汉承秦制,故以这一阶段为考察样本也是比较有意义的。
课堂讲授
环节一 从萧何之所为看历代户籍管理制度演变
1.萧何为刘邦做了什么?(出示史料)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
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 ——《史记 萧相国世家》
生答:供给粮食和补充兵源。
教师引用南宋学者徐钧对萧何的评价和汉高祖对“汉初三杰”的评价,证明萧何的这一贡献的重要性。
2.萧何是如何做到的?(出示史料)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史记 萧相国世家》
教师设问:秦朝的图书是什么材质的?(竹简)秦简上的户籍登记长啥样?
出示里“耶秦简户籍簿”例图——“东成户人士五夫”一家,并对“士五”“大”“小”等做解读。补充萧何管理户籍的另一则史料;
(汉二年)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次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 ——《史记 萧相国世家》
小结:因为萧何在户籍管理方面的经验及由此给国家带来的赋税收入和兵役来源,萧何成为西汉第一丞相当之无愧,主管全国户籍工作也就成为了汉朝丞相的主要职责。
【设计意图】“萧何收秦图书”和“里耶秦简户籍簿”都是出在本课和《纲要》上第3课的经典史料,后者虽不一定是秦朝皇宫藏书,但能成为前者的有力佐证。用好这两则史料,再辅以其他史料,“古代户籍制度实施的目的”这一教学难点就可轻松破解。
3.历代政府是如何管理户籍的?(借助时间轴完成知识梳理)
户籍和赋税联系紧密,复习前一课,用时间轴梳理如下:
4.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赋税制度呈现怎样的共同发展趋势?两者有什么联系?
生答(教师引导下):政府对人身的束缚逐渐松弛;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后期不具有财政意义。
【设计意图】用时间轴完成第一目主体内容的学习和前一课赋税制度的复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构建起两者间的联系,深化历史认识。
环节二 从高祖之出身看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汉高祖刘邦是哪里人?是何出身?(出示材料)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字季。……及壮,为泗水亭长。
——《史记 高祖本纪》
师:关于“沛丰邑”,学术界有两种解释,一说是“沛县丰邑乡”,一说是“沛郡丰县”,不管哪一说法,这段材料都印证了秦汉时期的地方治理采用“郡-县-乡-里”的层级,此外还有一个“亭”的机构。其中县以下均为基层组织。
那么,亭与乡、里是什么关系呢?东汉时期的两位学者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班固说“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与乡是隶属关系;应劭说“国家制度,大率十里一乡”,没有提到亭。“十里”究竟是“一亭”还是“一乡”呢?还是像“县”与“道”一样,有些地方设“乡”,有些地方设“亭”?事实上,亭与乡、里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基层组织。“十里一亭”中的“里”是距离或面积单位,指的是方圆十里;“十里一乡”中的“里”是户籍单位,一般百户为一里。这样,“亭”就可看作是直辖于“县”,与“乡”平行的机构。 乡里属于民政系统,亭属于军政系统,如图:
而在“里”和“亭”以下,还有一个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互相监督机制,在秦汉时期称为“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它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即什伍连坐法,汉代继承之,“连其什伍,居处同乐,死生同忧,祸福共之”。同时,什伍组织也是赋役的直接来源。
【设计意图】此处引入两个学术成果,一是“沛丰邑”的观点分歧,二是“亭”与“乡”“里”的关系(引用王毓铨的先生论文),使学生学会“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体味历史学家专业精神和独特智慧;复习商鞅变法的内容,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深远影响。
2. 秦汉基层组织的职责有哪些?
生答:(由上图和教材学习聚焦可知)有征发赋役、稳定秩序和教化民众三项职能。
3. 基层组织在汉代还有什么职责?(出示材料)
汉武帝推行察举制。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荐,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30
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
——《中外历史纲要》(上)P38
生答:察举制下的“乡里清议”。
【设计意图】这里要对中国古代基层组织“乡里”的职能做一扩充和总结。除了本课学习聚焦所提到的征发赋役和维护稳定之外,还有教化民众(本册第8课)和察举制下选拔官员(本册第5课及《纲要》(上)第7课)的职能,由此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之间前后贯通的意识。
4.历代政府是如何管理地方的?(列表梳理)
表2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简表
朝代 基层组织 基层民众自我管理与监督机制
秦汉 乡里(亭)制 什伍制(源自商鞅变法)
唐 乡里(坊村)制 邻保制
宋 (乡里制) 保甲制(王安石变法)
明 里甲制 十家牌法(王守仁)
清 由里甲制到编制严密的保甲制(财政意义→治安意义)
【设计意图】用表格法梳理秦汉时期以外其他朝代的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情况,达到完成既定教学内容的目标。
环节三 从汉初之民生看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史记 萧相国世家》
1.从秦图书中可知民众的哪些疾苦?
生答:秦朝各种暴政所导致的民不聊生局面……
师:其中最主要的疾苦来自沉重的徭役。我们再来看这件里耶秦简,它的出土地位于秦朝的洞庭郡。据史书记载,始皇三十五年,洞庭郡迁陵县征发徭役人数占户籍人数的25.24%-27.7%。这样的弊政导致汉初严重的经济困难,比如最生动的是天子出门凑不出四匹一样颜色的马(引《汉书 食货志》史料,略)。
汉朝建立后必须做出政策的调整:
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龠,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 ——《史记·萧相国世家》
(曹)参代(萧)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按:即“萧规曹随”) ——《史记·曹相国世家》
2.汉初统治者会采取哪些措施改善民生?
生答:奉行黄老之学,与民休息。
教师肯定,并补充《纲要》上的教科书语言。萧何本人也以身作则:
(萧)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用矮墙围起来的房子),曰:“后世贤,师吾俭……” ——《史记·萧相国世家》
【设计意图】经典史料反复利用,复习秦朝暴政和汉初休养生息政策,自然地引出后面汉朝的社会救助和优抚政策。
3.汉代在社会救助与优抚方面有哪些举措?
生答:设立常平仓制度、赐高龄老人鸠杖。(教师补充相关图文史料)
探究活动:鸠杖的起源
材料一:俗说高祖与项羽战,败于京索,遁藂薄中,羽追求之,时鸠正鸣其上,追者以鸟在,无人,遂得脱。后及即位,异此鸟,故作鸠杖以赐老者。
――宋《太平御览》卷九十二引《风俗通》
问题1:鸠杖起源于汉高祖之说,多数学者不采信。由材料可知的理由是什么?
师生互动后形成的共识:理由一是“俗说”,也是就道听途说;理由二是《太平御览》一书成书于宋代,距离汉初时间久远,且属于转引的多手史料。
问题2:如何进一步否定鸠杖起源于汉高祖这一说法?
生答:找到汉高祖前就有鸠杖的证据。
教师出示以下材料:
材料二:成书于汉初,记载周代职官和典章制度的《周礼·夏官》中写道:“中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行羽物。”郑玄注释:“是时鹰化为鸠,鸠与春鸟,变旧为新,宜以养老,助生气。”
材料三:战国鸠杖杖首(文物图,略)
材料二、三形成二重证据,进一步否定了鸠杖起源于汉高祖一说。然后出示第四则材料——
材料四:《武威王杖诏令册》(图略)与彩绘木鸠杖同地出土,是汉宣帝(前94-前48年在位)时期颁布的汉代专门的尊老法典,其中写道:“高皇帝以来,至本始二年,朕甚怜耆老,高年授王杖,上有鸠,使百姓望见之,比于节,吏民有敢骂、詈、殴、辱者,逆不道”,并作出规定:“年七十以上,授王杖,比六百石。”
问题3:《诏令册》中的这一说法又该如何解释?《诏令册》反映了这一时期法治与教化的什么特征?
师生互动后形成的共识:汉高祖以前就已经有了鸠杖,但鸠杖更多可能是象征权力的“权杖”或者是对鸠(谐音“久”)这一“神鸟”的崇拜,流行于贵族阶层,赐予高龄老人可能是从汉高祖开始的。另外《周礼》一书的成书时间存疑,极有可能掺杂了大量秦汉间的谶纬之学。
【设计意图】围绕鸠杖的起源问题,精选多种类型的史料,设置学术情境,开展史料实证素养的专题训练。鸠杖起源于汉高祖一说契合本课设计的秦汉视角,材料四与材料二、三的冲突有赖于合理的历史解释。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能体会到教材表述“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背后的学术深意。
4. 其他朝代各有哪些社会救助和优抚政策?(列表梳理)
表3 历代社会救助与优抚政策简表
实施者 地位 社会救助或优抚举措
政府 主体 汉朝:常平仓制度 尊敬、赡养老人: 秦汉:鸠杖;明初: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 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 从唐朝开始设专门机构,如养病坊、福田院、众济院、养济院等
隋唐: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义仓、社仓)
社会力量 辅助 宗族:宋朝兴起,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 慈善组织:明清兴起,善堂、善会
讲到隋朝义仓时,特别引用《纲要》上第6课原文:
隋朝……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的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包括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积储丰富。
——《中外历史纲要》(上)P32
【设计意图】继续用表格法梳理历代的社会救助和优抚情况,达到完成既定教学内容、回顾必修相关知识的目标。隋朝义仓的引入为课后评价任务埋下伏笔。
总结升华
“汉初三杰”的人生结局:萧何——善终;张良——“成仙”;韩信——处死。为什么萧何能够善终?(引入史料)
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压低价格、不给现钱)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悦。 ——《史记·萧相国世家》
设问:萧何为何从计?为何他的欺民行为反而能让高祖的“大悦”?
生答:萧何太得民心,威胁到了汉高祖的统治,为了自保,萧何只能“自污”。
教师:(出示本课知识总结表,即表1)由此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根本出发点是巩固君主专制统治。那么,今天我国的人口普查、户籍管理、村社自治和社会救助(结合图片)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什么?
师生合答:人民的利益。
【设计意图】用萧何的故事呼应导入,引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社会治理本质目的的思考。古今对比,形成正确的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
八、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要根据学业质量水平来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度。教学评价还应贯穿整学习过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本课的教学评价设计为三个部分:课前的预习学案评价(略)、课中的探究活动评价和课后巩固练习评价。
课中探究活动“鸠杖”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质量描述
评价对象 核心素养*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4
个体评价(答题学生的表现) 史料实证 在探究【问题2】时,能够知道史料的多种类型(文献、实物),能够在否定“鸠杖起源于汉高祖”说时想到用多种类型的史料 在探究【问题1】时,能够运用所提供的史料作为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在探究【问题3】时,能够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对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在探究【问题3】时,能够辨别史料作者的意图,恰当地运用所给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对鸠杖起源问题进行论述
历史解释 在探究【问题1、2】时,能够理解材料一、二的历史解释,并发现两者的区别 在探究【问题3】时,能够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 在探究【问题2、3】时,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尝试从来源等角度说明导致不同解释的原因 在探究【问题4】时,能够在充分利用所提供的所有史料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
整体评价(班级表现) 学生的课堂反映、参与程度 基本没有学生参与活动,被动听课 学生偶有参与,主动性不高 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有自己的独道见解
*说明:该探究活动主要体现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两大素养,故不考虑其他素养的评价。
课后巩固练习评价(例选)
(原创)隋朝在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鼓励民间自置义仓,这一做法本身是进步和可取的,却成为加快国家灭亡的助推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于是奏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义仓。收获之日,随其所得,劝课出粟及麦,于当社造仓窖贮之。即委社司,执帐检校,每年收积,勿使损败。若时或不熟,当社有饥馑者,即以此谷赈给。自是诸州储峙委积。
——《隋书 食货志》
材料二 以义仓为代表的粮仓,本来是为救灾减灾设计的,但是随着管理层级的提高,由州县到中央,制度设计的目标与社会现实完全脱节。当灾荒发生时,州县官员却不能及时放粮赈灾,百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粮仓充盈,却饿殍遍野。这种高度集权的粮仓管理体制不仅不能及时救助百姓,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孟宪实《论隋朝的粮仓管理与隋朝的速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隋朝义仓制度的创新之处和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隋朝广设义仓的利民措施反而加速了隋朝速亡的原因。
(3)隋朝修建的大运河和各地广设的义仓,是“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相背离的典型现象,请再举两个类似的中国历史上的例子。
【答案提示】
(1)开创官方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的救助模式,将民间自助形式推广到全国,丰富了我国的仓禀制度,提升了备灾救荒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2)高度集权的粮仓管理体制导致粮仓不能及时救荒,激化了社会矛盾。
(3)秦朝建立后大规模修筑长城本是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却因滥用民力引发农民起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本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结果却出现了七国叛乱威胁了中央集权;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本是为了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结果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使经济发展受挫。(此问答案众多,言之有理即可)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与本模块的其他课时相似,本课的时间跨度大,知识点多,如果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进行书本知识的罗列,难免会陷入到平铺直叙、泛泛而谈的境地。故以线铺面、聚焦于点、有所取舍,应是本课设计出彩的关键。本课设计聚焦于秦汉时代,用表格、时间轴来梳理未能点到的知识,基本能完成既定教学任务。但在其他重要历史时段,如隋唐、宋、明清的制度解析上,难免顾此而失彼。另外,本课的总结环节对户籍制度和社会治理根本目的的判断,只能说是大方向上正确,但是未能指出古人政治制度设计和实践的积极意义和对后世的有益借鉴,比如基础组织中所蕴含的政治智慧,民间救助体系的有益探索,优抚政策中的人文追求。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