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圆锥的认识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31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
育人目标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认识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会测量圆锥的高。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练习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获得成功感,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认识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认识圆锥的高,会测量圆锥的高。
学习评价设计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活动,探索圆锥的特征。 2.正确认识圆锥的高,会动手测圆锥的高。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
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火箭模型:这是我国航天科技展览的火箭模型,在这个火箭模型中,你看到了哪些几何图形?(圆柱、圆锥) 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对圆锥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锥。(板书课题:认识圆锥) 从火箭模型中识别圆柱和圆锥
探究新知 1.实物感知,抽象图形。 (1)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锥? 指出:像麦堆、谷堆、铅锤、帽子等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 (2)课件出示圆锥体形状的实物,抽象出数学中的圆锥。 下面我们来详细研究认识圆锥体的特征,你想研究圆锥体的哪些特征? 2.观察操作,认识表面。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圆锥,圆锥有哪些面围成的,有些什么特征? (2)独立观察操作。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反馈交流。 全班交流,圆锥有一个圆形的面,一个曲面。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认识底面和侧面、顶点。 圆锥的圆形的面又叫做圆锥的底面;圆锥体周围弯弯的曲面又叫做圆锥的侧面;圆锥上面尖尖的地方叫做定点。 结合交流介绍在圆锥上板书:底面、顶点、侧面。 想一想: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 (5)课件演示圆锥的底面、展开的侧面、顶点。 3.认识圆锥的高。 (1)(出示两个高矮不同的圆锥),这两个圆锥有什么不同之处? 你能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吗? 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引导总结: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在板书上画出圆锥的高,并写出高的名称。 (2)观察圆锥讨论:圆锥体有多少条高? 4.课件演示圆锥是旋转体(用一个直角三角形以任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锥体,其中的旋转轴就是圆锥的高,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底面半径。) 5.提问:圆锥有什么特征? 小结: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圆锥只有一条高。 交流生活中的圆锥 独立观察操作 组内交流 全班集体汇报 小组讨论 归纳圆锥的特征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认识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会测量圆锥的高。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巩固练习 1.辨一辨。 独立辨认。 同桌间交流订正。 2.判断。 (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相等。( ) (2)圆锥的高和圆柱的高都有无数条。( ) (3)圆柱和圆锥的侧面都是曲面,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 (4)测量圆锥的高只要测出顶点到底面圆周上的一点就是圆锥的高。( ) 3.33页“课堂活动”第1题。测量圆锥的高。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圆锥,想想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学生思考讨论测量方法) (2)小组合作测量圆锥的高。 (3)展示测量高的方法。 独立辨认,再同桌交流订正 自主判断,再交流订正 独立思考如何测量,讨论测量方法,小组合作测高,展示 在练习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获得成功感,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同学们有收获吗?你觉得这节课学习的哪个内容比较难,对这些内容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谈收获
板书 设计 圆锥的认识 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 高 特征:一个顶点 底面是一个圆 侧面是一个曲面 圆锥只有一条高。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