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2.2 圆锥的体积(一)》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2.2 圆锥的体积(一)》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5 17:4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2 圆锥的体积(一)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32页例2、例3及课堂活动,练习九第1~5题。
育人目标 1.经历圆锥体积计算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在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观察、归纳等能力,感受转化的思想。 3.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4.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与人交流,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5.感受抽象概括之美,建构模型思想。 6.感受圆锥体积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经历圆锥体积计算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难点:在圆锥体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中,理解转化前后的关系。
学习评价设计 1.经历圆锥体积计算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体积计算方法。 2.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
复习引入 1.圆锥有什么特征 请指出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我们已经学过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那么圆锥的体积又该如何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体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全班交流
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引发猜想:猜猜圆锥的体积怎么算?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对学生的各种猜想,教师给予肯定。 学生猜测:圆柱和圆锥的底面都是圆的,它们之间可能有联系,可不可以把圆锥变成圆柱,求出圆柱的体积,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 (2)合作探究。圆锥的体积到底该怎么算?小组合作用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学具研究,看看有什么发现? 合作学习材料:等底等高空心的或实心的圆柱和圆锥、不等底等高空心的或实心的圆柱和圆锥,河沙或水、水槽。 提出要求: ①确定研究的方法思路。 ②选择好研究实验的材料。 ③分工合作开展研究。 ④填写好合作学习记录单。 ⑤准备全班交流。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活动。 (5)全班交流展示。 ①引导学生按照合作学习记录单展示,重点突出小组的发现。展示多种情况。 ②课件演示实验过程:用空心的圆锥装满水,再把水倒在与这个圆锥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形容器中,倒了三次,刚好装满圆柱形容器。 (6)公式推导。 ①根据上面的探究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 V = S × h ②阅读第32页例1的内容。 2.教学例3。 例3:一个铅锤高6 cm,底面半径4 cm。这个铅锤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出示问题,学生独立解答。 (2)学生上台展示解答情况并说出思考过程。 猜想圆锥体积的算法 小组分工合作探究,填好合作学习记录单 全班交流展示 根据探究过程,发现公式 独立阅读数第32页例1 独立解答,分享展示 经历圆锥体积计算的猜想、验证、推导过程,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与人交流,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感受抽象概括之美,建构模型思想。
巩固练习 1.34页第1题。 (1)学生独立判断。(2)集体交流订正,说出判断的理由。 2.34页第3题。 (1)学生独立解决。 (2)小组内交流订正,说出思考过程。 (3)代表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容积、体积计算的区别。 3.34页第4题。 (1)学生独立解决。 (2)集体交流订正。重点引导所有学生思考过程。 4.解决引入新课问题。 (1)独立解答新课前买蛋糕的问题。 (2)得出结论:两个蛋糕的体积一样大,因此买两种形状的蛋糕都可以。 画线段图分析题意,独立解答,再集体订正。 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感受圆锥体积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对圆锥体积还有什么问题? 谈收获。
板书 设计 圆锥的体积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