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图形与几何复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91页议一议、例2,课堂活动和练习二十二第10-14题。
育人目标 1.通过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面积的含义,进一步了解长度、面积计量单位的实际意义及之间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周长、面积的意义,把握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能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在整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渗透联系、发展、变化的观点,学会辩证思维。 5. 在解决与平面图形相关的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理解公式间的联系。 难点:理解公式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习评价设计 1. 教科书第92页课堂活动第1题 2.练习二十二第5、7、10-14题。 3.课堂活动第2题。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
课题导入 前面我们回顾了平面图形的特征,梳理了关系。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板书课题:周长和面积的整理和复习。 思考回忆
合作整理 梳理辨析 1.复习周长、面积概念 (1)出示平面图形,请学生说说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梳理:周长是指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是一条线的长度,它应使用长度单位。而面积是指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它应使用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有...... 2.自主整理周长、面积计算公式 (1)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2)自主整理,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整理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订正。组内分工,做好汇报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全班梳理。 小组上台汇报,展台展示,并在对应图形的下面贴出对应的周长、面积公式。3.回忆公式推导过程,梳理公式间联系 想一想,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后,辨析交流,教师适时追问,引导思考。 (4)归纳提升 我们在学习很多数学新知识时,都是把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思想是数学上非常重要的转化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运用。 学生交流梳理。 自主整理,组内交流后小组上台汇报,展台展示,并在对应图形的下面贴出对应的周长、面积公式。 独立思考后,辨析交流。 在整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渗透联系、发展、变化的观点,学会辩证思维。 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课堂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例2图片 请求出它的面积? 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底和高)。 教师出示不对应的底和高,如图: 3cm 2.8cm 引发讨论,得出必须量出对应的底和高,才能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自主量出教材第91页例2图上对应的底和高,计算面积。教师展示计算面积的两种情况。 2.课堂活动第1题 练习二十二第10题。 3.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可能出现多种画法,教师在组织汇报时适时追问比较,引导学生梳理出两个比较快捷正确的画法:(1)两个图形等底,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2)两个图形等高,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底的两倍。 4.练习二十二第7题。 5.练习二十二第5题。 6.练习二十二第11、12、13、14、思考题。 其中第14题,通过计算发现三个图形周长一样,面积不同,圆的面积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小。实际上,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只要周长相等,圆的面积一定最大,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最小。 思考题可假设a、b、c分别表示三个小圆的之直径,那么大圆的直径就是a+b+c的和,蚂蚁甲爬过的蓝色路线正好是三个小圆的周长和,也就是a×π+b×π+c×π,也就是(a+b+c)×π,所以蚂蚁甲和蚂蚁乙爬过的路线一样长。 讨论交流。 独立完成。 独立完成后梳理画法。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在解决与平面图形相关的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这节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谈收获和问题
板书 设计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平面图形: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圆 C=4a S= S=ah S=ah S=(a+b)h C=(a+b)╳2 C=2 r S=ab S=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