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课件+教案+素材(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课件+教案+素材(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5 12:37:05

文档简介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经过,能复述课文,讲清楚事情的经过。
2.仔细阅读“炸暗堡”的段落,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中,体会董存瑞崇高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仔细阅读“炸暗堡”的段落,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中,体会董存瑞崇高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前几日我们运用“关注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和“查阅资料,加深理解”的方法,共同学习了抒发作者远大志向的《古诗三首》、品读了追忆革命先辈李大钊的感人回忆录、聆听了毛主席阐述革命志士共同理想的悼念演讲,它们用不同体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节和民族精神,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运用这些方法,一起走入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第13课《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二)预学
1.查阅资料,了解背景
师:伟大的毛泽东主席曾经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这样写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诗中所言正是解放战争中的场景,我们来看看这段关于解放战争的资料,你读出了怎样的理解?
生1: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浴血作战。通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负伤104万人,牺牲26万人,歼敌807.135万人。
师:人民解放军用劣势装备战胜了拥有优势装备的强大敌人,取得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战争史和世界战争史上少有的威武雄壮的话剧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就是一个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悲壮英雄故事。
2.认识字词,梳理文脉
(1)师:相信在预学时,同学们也已经学习了字词,这些词语的读音你们能读准吗?请你和老师一起读读下面的词组。
嗒嗒嗒 迸射 郅顺义 恳切 战壕 扑哧 匍匐 凹地 昂首挺胸 眺望
生2:迸射:是指由内而外地强烈放射出。匍匐:爬着向前行进。
师:既然掌握了词语的意思,咱们再带着理解到句子中去读读它们吧。
生3: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
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
(2)师:读完了字词,我们再看文章。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默读全文,然后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可以按下暂停键,拿起笔,边读边思考。
生4:读完课文,我概括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1948年5月25日,董存瑞在解放河北隆化的战斗中,为了炸毁敌人的暗堡,用身体托着炸药包顶住桥底,最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师小结:真棒!这位同学圈画了关键词语,抓住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经过结果,运用要素串联的方法,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不难发现,文章把笔墨重点放在董存瑞炸毁暗堡的经过上,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主动请战、冲至桥下和舍身炸堡三个部分。
(三)共学:聚焦人物,体会品质
师:同学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让我们看看本节课的自学提示,一起走进共学环节吧。
默读课文,说一说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战士。再找出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不动笔墨不读书,下面就让我们用批注的学习方法来开展小组合作,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
1.画面一:
师:先让我们听听这小组的汇报。
生5:我们小组认为,董存瑞是一位坚决勇敢、在危急时刻敢于挺身而出的战士。请大家跟我看第2自然段的这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从“瞪着、迸射”这两个词语中,我体会到董存瑞对敌军的仇视和愤怒,从“坚决”一词中,我还感受到董存瑞的英勇无惧、冲锋在前。联系前文:“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几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冲锋的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战士倒下了。”我体会到,此时董存瑞的内心活动,他想:敌人的暗堡火力凶猛,如果不炸掉还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甚至影响战斗的最终胜利。董存瑞此时心中肯定又急又怒,为了革命的胜利,他毅然选择主动申请任务。
生6:课前我翻阅了有关董存瑞的资料,得知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主动请缨,带头冲锋了。他早在1947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中,就曾经在班长牺牲、副班长重伤的情况下,主动挺身而出自任班长,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立大功一次。至牺牲前,他共立大功3次、小功4次,荣获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
师小结:说的真好!你们小组通过联系上下文、抓住细节描写和借助资料品析到了董存瑞坚决勇敢、冲锋在前的人物形象,充分体会到他此时的内心活动,那么同学们,就带着你的体会,再读一读这段话,注意读出董存瑞内心的坚定,语气要强烈、坚决。
2.画面二:
师:面对敌人的火力封锁,董存瑞又遭遇了哪些困难?是如何拼死前行的呢?听听这小组的发言。
生7:我们小组认为,董存瑞是一位骁勇善战,顽强不屈、无惧生死的战士。请大家跟我看到第五和第六自然段,这两段作者集中通过动作描写来展现董存瑞和战友配合无间、冒着敌人枪林弹雨奋勇前行的画面。“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出战壕,冲了上去。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扔一阵,董存瑞再跃进几步。跟在后面的战友把一捆捆手榴弹送到郅顺义手里。”通过朗读,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董存瑞和队友间互相配合,艰难前行的场景。
“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这时,他离暗堡只有几十米了。他隐蔽在一小块凹地里。郅顺义接二连三地扔手榴弹。趁着腾起的黑烟,董存瑞猛冲到桥下。”从“夹紧、忽左忽右、匍匐、滚”这一系列动词,我体会到董存瑞作战的灵活机智和突围的艰难。从“一震、一摸、全是血”中,我看到了他顽强不屈的意志力,即使身负重伤,仍然奋勇向前,什么也不能阻止他炸堡的决心,最后“猛冲”到了桥下,完全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师小结:这组同学通过集中抓住动作描写,充分感受到董存瑞那顽强不屈、奋勇向前的人物形象。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想象画面,读出感受。老师想邀请大家和我一起读。
3.画面三:
师:敌军的疯狂扫射阻挡不了顽强的董存瑞,此时身在桥下的他,又是怎样炸毁暗堡的?请听这小组的发言。
生8:我们小组认为董存瑞是一位舍已为国、视死如归、忠于革命的英雄。请大家跟我看全文高潮第7自然段的这几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刚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从“昂首挺胸、托起、顶住、猛地一拉”我感受到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董存瑞是那么的果断、坚决,结合我在课前查阅的资料,在隆化战斗打响前, “爆破元帅”董存瑞就曾代表大家表过决心,他说:“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可见他早已有了为革命献身的觉悟和决心。
生9:我还特别喜欢拉开导火索后的这段场景描写,从“刚铸一般、巨人一样、坚毅的光芒、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这一系列的神态、动作描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视死如归、舍身为国的伟大英雄,董存瑞悲壮、高大的形象跃然纸上。最后他喊出的那句“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更是凸显出了他为革命献身的崇高精神。
师小结:你们组体会的很深刻。通过细节描写,一个舍身为国,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仿佛站在了我们眼前。同学们,请你端起书,合着悲壮的音乐,再次读一读这段话。
4.结局: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战友炸开了前进的道路。让我们一起读读故事的结局。
5.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紧抓对董存瑞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到他顽强不屈、舍身为国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四)延学:课后荐读
师:其实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还有无数像董存瑞这样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百折不挠、英勇不屈。课后推荐大家阅读:
1.红色故事:《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2.红色诗词《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
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预学:查阅资料,了解背景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预学:查阅资料,了解背景
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浴血作战。通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负伤104万人,牺牲26万人,共歼敌807.135万人。
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浴血作战。通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负伤104万人,牺牲26万人,共歼敌807.135万人。
bèng
zhì
kěn
háo
pú fú
āo
嗒嗒嗒
迸射
郅顺义
恳切
战壕
凹地
匍匐
扑哧
chī
昂首挺胸
áng

眺望
tiào
预学:字词过关,梳理文脉
预学:字词过关,梳理文脉
迸射:由内而外地强烈放射出。
匍匐: 爬着向前行进。
例句: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
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
预学:字词过关,梳理文脉
快速默读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预学:字词过关,梳理文脉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主动请战
冲至桥下
舍身炸堡
起因(1): 暗堡封路
经过(2-7):炸毁暗堡
结果(8): 解放隆化
默读课文,说一说:
1.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战士?
2.找出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共学:聚焦人物,体会品质
共学:聚焦人物,体会品质
董存瑞在1947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中,就曾经在班长牺牲、副班长重伤的情况下,主动挺身而出自任班长,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立大功一次。至牺牲前,他共立大功3次、小功4次,荣获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起因(1): 暗堡封路
经过(2-7):炸毁暗堡
结果(8): 解放隆化
主动请战
冲至桥下
舍身炸堡
坚决勇敢
冲锋在前
共学:聚焦人物,体会品质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共学:聚焦人物,体会品质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起因(1): 暗堡封路
经过(2-7):炸毁暗堡
结果(8): 解放隆化
主动请战
冲至桥下
舍身炸堡
坚决勇敢
冲锋在前
顽强不屈
奋勇向前
共学:聚焦人物,体会品质
共学:聚焦人物,体会品质
“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起因(1): 暗堡封路
经过(2-7):炸毁暗堡
结果(8): 解放隆化
主动请战
冲至桥下
舍身炸堡
坚决勇敢
冲锋在前
顽强不屈
奋勇向前
共学:聚焦人物,体会品质
舍身为国
视死如归
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刚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巨大的响声震动得地动山摇,前进的道路炸开了。战士们冲过烟雾,沿着董存瑞开辟的道路杀向敌军司令部,消灭了全部敌人。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
共学:聚焦人物,体会品质
朱德
永垂不朽
舍身为国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起因(1): 暗堡封路
经过(2-7):炸毁暗堡
结果(8): 解放隆化
主动请战
冲至桥下
舍身炸堡
坚决勇敢
冲锋在前
顽强不屈
奋勇向前
共学:聚焦人物,体会品质
舍身为国
视死如归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革命精神
英雄气概
读一读:
红色故事:《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红色诗词: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延学:课后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