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2《弹力》同步习题
一、单选题
1.萌萌想测一根质地均匀的圆柱形物体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其质量为30g后,欲测体积时,发现其长度超过量筒(如图)。她使用一根细线成功的标出了圆柱体高线的中点处A,然后将圆柱体竖直缓慢放入盛有20mL水的量筒中,发现液面与A相平时,液面对准40mL刻度线,而其底面恰好与10mL刻度处对准,则( )
A.圆柱体密度为1g/cm3
B.圆柱体体积为20cm3
C.在放入量筒过程中,圆柱体每下降3cm,液面就上升2cm
D.圆柱体与量筒的横截面积之比为2∶3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 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B.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某些动物能够听到,人听不到
C.在海难打捞中,沉船定位和测量海深都要用到声呐
D.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3.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一长方体物体从装有水的杯子中匀速拉出,物体的底面积为20cm2,杯子的底面积为100cm2,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的密度为2.5g/cm3
B.当物体有一半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1N
C.物体上升的速度为8cm/s
D.t=1s时,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4N
4.在物理实验室中,测量力的仪器或工具是:
A.弹簧秤 B.天平 C.量筒 D.压强计
5.酒精测试仪可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如图是它的原理图.图中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阻值与酒精气体的浓度成反比,如果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则( )
A.传感器的电阻越大 B.通过传感器的电流越小
C.传感器两端的电压越大 D.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6.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的水和1kg的冰的密度相同
B.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是因为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C.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7.2019年5月10日,“北京冬奥会”正式进入开幕倒计时1000天。如图为冬奥会比赛项目跳台滑雪的情景,运动员沿着跳台的倾斜助滑道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雪板对雪的压力改变雪的形状
B.滑雪板对人的支持力与人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雪所发生的形变为弹性形变
D.人在下降时,人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8.如图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定着一个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个小木块,小木块一端连接着弹簧测力计.当拉力F为5牛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拉力增大到10牛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牛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牛
C.木板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小木块将保持静止
9.如图是同学们喜欢的的花式运球表演,同学们对有关篮球的讨论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抛出去的球上升时不受力的作用
B.拍球时运动员的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运动员起跳后,不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D.运动员转球时,手指与篮球之间不会有弹力
10.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1.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做功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C.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
D.太阳能飞机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
12.网上曾热销一种“55度杯”,设此杯内胆中被封存着300g水,室温20℃;现向杯中倒入200g、100℃开水,摇一摇,杯内水温迅速降至t1,饮用后迅速将200g室温矿泉水倒入该杯,摇一摇,矿泉水的温度可升至t2,若忽略内胆及空间的热能消耗,则t1、t2分别大约为
A.50℃,50℃
B.52℃,39.2℃
C.40℃,60℃
D.55℃,55℃
二、作图题
13.如图为电路的实物图,请你在下面的实线方框内画出这个电路的电路图.
三、实验题
1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这是小明同学组装的实验装置。
(1)小明同学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当温度上升到88℃后,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2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4 96 98 98 98 98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3所示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
(4)分析实验数据或图像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在第5min到第8min的时间内,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保持水沸腾,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时需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5)小明同学观察到实验中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形如图4所示,图______(选填“a”或“b”)表示水正在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情形。
15.小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在图甲中小明违背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
(2)小明纠正了错误,继续实验。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其中第9分钟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表格内数据补充完整。
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____ 98 98 98
(3)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
(4)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5)为了把这次探究活动留个纪念,小明拍了两张照片如图丁、图戊。其中图______是水在第10分钟时的情景。
(6)小明在与其它小组同学交流时发现,他的实验时间比较长,你认为他如何改进才能缩短实验的时间: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6.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得到如图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_____ cm.拉力为6N时,弹簧长度比原长长了______ cm,弹簧发生了______形变
(2)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4cm时,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______ N.
(3)分析图象及有关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
四、填空题
17.填上合适的单位:
(1)物理书的长度为23______;
(2)某人的中指长约0.65_______.
(3)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______.
18.如图是在省科技馆看到的静电游戏“怒发冲冠”,这是因为人接触静电球时,人体是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电荷通过人体传到头发上,由于头发______而使头发竖起来。请你写出一个绝缘体的名称______。
19.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10N的拉力迅速拉动木块直线运动.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5N,则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___N,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由_____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20.定义:弹簧所受到的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劲度系数-常量)。如图所示的弹簧k=40N/m,弹簧伸长量x=1.5cm时,则弹簧受到拉力F=______N;当拉力为2N时,弹簧伸长量为______cm。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B.圆柱体总质量 ,一半浸没水中,液面上升的体积为
故圆柱体一半的体积为,则圆柱体的体积为
圆柱体的密度为
故AB不符合题意;
CD.从右图可知, 水和圆柱体一半的体积之和为 ,设圆柱体的横截面积为,量筒的横截面积为 ,量筒上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为 ,根据 可得
解得
圆柱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当圆柱体每下降 时,可得
其中 为液面上升的高度,将 代入可解得
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解析】
【详解】
A.彩色电视机的丰富多彩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而成,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声波,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在海难打捞中,沉船定位和测量海深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又叫“声呐”),它的探测系统将所获得的数据送到中央处理器进行运算并将结果显示出来,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的,以此来辨别钞票的真伪,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解析】
【详解】
A. 由图象可知,露出水面后绳子的拉力即物体的重力G=5N,未露出水面时,物体受到的拉力F=3N,所以浸没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 F=5N 3N=2N,由 得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质量: ,所以物体的密度:,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C. 根据图象可得下图:
t=0s时长方体物体沉在杯底,t=2s时长方体物体上表面到达水面,t=3s时长方体物体下表面离开水面;由图象可知,物体露出水面的整个过程用时t′=3s 2s=1s,由于长方体物体体积V=2×10 4m3=200cm3;则长方体物体的高度: ,此时由于长方体物体离开水面,水面下降高度为:,以物体上表面为标准,物体露出水面的整个过程升高的距离为s=h △h=10cm 2cm=8cm;所以物体的运动速度: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则物体从杯底到上表面到达水面时运动的距离,则最初水的深度h′=s′+h=16cm+10cm=26cm=0.26m,由图象可知,当t=1s时,长方体物体处于浸没状态,水的深度不变,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由 可得,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故D错误,符合题意;
B. 当物体有一半露出水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4.A
【解析】
【分析】
量筒的用途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详解】
A、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
B、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C、量筒是测量液体和固体体积的仪器;
D、压强计是用来测量压强的仪器.
故选A.
5.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首先分析电路是串联电路,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与R0串联,因为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阻值与酒精气体的浓度成反比,如果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则传感器的电阻越小,电流越大,传感器两端的电压越小,ABC错;R0分得电压增大,D正确.
考点:串联电路特点
6.B
【解析】
【详解】
A.密度是物质本身的属性,它由物质的种类决定。1kg的水和1kg的冰仅是质量相等,它们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所以密度不同,故A错误;
B.发生火灾时,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高处。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故B正确;
C.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故C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但不同的物质可能密度相同。例如酒精和汽油的密度大约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7.A
【解析】
【详解】
A.力的作用效果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由图可知,这里雪受到的压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了雪的形状,故A正确;
B.滑雪板对人的支持力施力物体是斜面,受力物体是人,人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都是人,故这二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滑雪板过后,雪没有恢复原来的形状,雪所发生的形变为塑性形变,故C错误;
D.人在下降时,人的质量没有改变,人的高度降低,人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8.D
【解析】
【详解】
当拉力F为5牛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板受到地面和小木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小木块受到木板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又因为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则当把拉力增大到10牛时,由于木块与木板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小木块将保持静止状态.
故选D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抛出去的球上升时,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故A错误;
B、拍球时运动员的手感到疼,是因为手受到球的作用力,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
C、运动员起跳后,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
D、运动员转球时,手和球之间有挤压作用,手和球会发生弹性形变,所以手指与篮球之间有弹力;故D错误。
故选B。
10.B
【解析】
【详解】
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就是弹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所以弹簧发生形变,产生的是对手的拉力。
故选B。
11.A
【解析】
【详解】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故A正确;
B.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从太阳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故B错误;
C.太阳能信号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故C错误;
D.太阳能飞机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12.B
【解析】
【分析】
①已知热水和冷水的质量、比热容以及初温、末温,根据 和 求出冷水吸收的热量和热水放出的热量;
②热水放出的热量和凉水吸收的热量相等,再根据求出混合后水的温度.
【详解】
①热水放出的热量: ,冷水吸收的热量: ;
②忽略内胆及空间的热能消耗,热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凉水吸收,
所以 ,即:
解得 .
③速将200g室温矿泉水倒入该杯,摇一摇,矿泉水的温度可升至t2,即
;
解得 .
故B正确.
13.
【解析】
【详解】
从电源正极开始分支,一支经开关S1、灯泡L1,另一支经灯泡L2,然后两路汇合共同经过开关S回到电源的负极,如图所示:
【点睛】
根据实物图可知,两灯泡并联,开关S控制干路,开关S1控制L1支路.
14. 自下而上 92 98 吸收 b
【解析】
【详解】
(1)[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明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
(2)[2]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92℃。
(3)[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4)[4]由记录的数据可见,水的温度升高到98℃后,就不再变化了,因此此时水的沸点是98℃。
[5]当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了沸腾,这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吸热。
(5)[6]a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
15. 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 98 98 低于 丁 减少水的质量
【解析】
【详解】
(1)[1]细心读图可看出,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会造成局部受热不均,这是不允许的。
(2)[2]从图中能看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98℃。
(3)[3]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
(4)[4][5]由表格中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8℃,低于100℃,所以当时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5)[6]丁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戊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缩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水在第10分钟已经沸腾,所以丁图是第10分钟时的情景。
(6)[7]水的质量过多、水的初温过低、未加盖、酒精的火焰过小,都会造成加热时间过长。所以要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等方法。
16. 2 3 弹性 4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解析】
【详解】
图中显示的是拉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由图可得弹簧原长为不受拉力时的长度,即F=0时,对应的L为2cm;拉力为6N时,弹簧长度变为5cm,故弹簧长度比原长长了3 cm,因在0到6牛之间L与F成正比关系,故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因拉力增加6N,弹簧长度增加3cm,故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4cm时,即弹簧长度增加2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4N;分析图像可得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17. cm dm m/s
【解析】
【详解】
(1)物理书的长度约“一拃”,故为23cm;
(2)某人的中指和一支粉笔的长度差不多,长约6~7cm,因此约为0.65dm;
(3)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18. 导体 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干木棒
【解析】
【分析】
【详解】
[1]人体是导体,能够导电,所以人接触静电球时,会看见“怒发冲冠”的现象。
[2]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的知识可知,人接触静电球时,会看见“怒发冲冠”的现象,是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3]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干木棒等。
19. 木块 5N
【解析】
【详解】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5N,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5N,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20. 0.6 5
【解析】
【分析】
【详解】
[1] 弹簧所受到的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成正比,弹簧伸长量为1.5cm时,弹簧受到拉力为
[2] 当拉力为2N时,根据公式
得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