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图中)在斜面上自由下滑物体的受力分析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A.手击打排球时会感到疼痛 B.跳远时助跑
C.足球被踢出后继续运动 D.远距离投篮
3.某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
A.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 B.用天平测出量筒的质量
C.将适量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示数 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到水中,读出量筒的示数
4.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C.两块磁铁间的吸引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
5.2021年2月4日晚,北京202年冬奥会火矩外观设计正式对外发布,火矩的名称叫做“飞扬”该火炬外壳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而成,不仅具有“轻、固、美”的特点,而且在1000的温度下不会起泡、开裂。以下特性与该材料无关的是( )
A.密度小 B.硬度大 C.耐高温 D.导电性好
6.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B.长笛演奏者吹奏时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振动的空气柱长度从而改变长笛的音色
C.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主要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D.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7.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用下列哪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 )
A.焦耳 B.瓦特 C.牛顿 D.帕斯卡
8.如图所示是小伟利用实验室燃剩下的蜡头熔化后,再倒入小桶中凝固重新制成的蜡烛。请你仔细观察分析,在蜡烛凝固过程中下列哪个物理量几乎不发生变化(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温度
9.我国发射了宇宙飞船时,为载人飞行进行了仿真人实验.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可视作没有引力存在),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像在地面一样正常进行
A.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B.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D.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10.手通过绳子提起水桶,手受到向下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绳子 B.水桶
C.地球 D.手
11.2019年10月11日,甘肃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初中组总决赛在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开幕。关于足球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地面上的足球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切需要力来维持
B.用头顶足球,头感到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D.足球在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大
12.下面是小明对力的一些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C.发生力的作用时,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马拉车,车前进了,则马对车施加了力;马没有后退,则车对马没有施加力作用
13.g=9.8N/kg的物理意义是 ( )
A.1kg=9.8N
B.质量为9.8千克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牛顿
C.这是一个要记忆的数,没什么物理意义
D.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牛顿
14.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37℃ B.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为不高于220V
C.两枚新鲜的鸡蛋重约为1N D.台灯正常工作时电功率约为700W
15.几位同学在一起讨论如何认识和表示力的问题,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
B.可以用力的图示直观地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C.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以通过分析它产生的效果来认识它
D.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不能够认识的
二、简答题
16.如图所示,人坐在静止的小船上,用力向前推另一艘相同的静止的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但移动的速度比被推的小船慢,请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对此现象进行解释。
17.问答题:以下是小明到菜市场采购时的几个场景:
①她看到人用大力气剁排骨;②菜农正在用力拍打衣服上的灰尘;③老远就闻到“臭豆腐”发出浓浓的味道,她有些馋了;④小商贩把萝卜切成片,摊开晾晒.
请你挑选上述2个场景,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1). 解释场景:________
(2). 解释场景:________
18.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可以是运动快慢的改变,也可以是运动方向的改变,也可以是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同时改变.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这样的例子吗?搜集一下,并分析使它们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力,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你搜集和分析得到的信息记录下来.
进一步分析它们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和受力的情况,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三、计算题
1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中央的一个盛有水的薄壁平底玻璃杯,测得水深12cm,玻璃杯的底面积为2×10﹣3m2,测出水和杯子的总质量约为0.4kg.(ρ水=1.0×103kg/m3)
(1)水和杯子的总重力;
(2)水对杯底的压力、压强;
(3)杯子对水平茶几的压强.
20.我国自主研制的“红旗HQ3”无人驾驶汽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进行测试,汽车匀速行驶5.4km,消耗汽油0.3kg,已知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1000N,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试求:
(1)消耗的汽油若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为多少J?
(2)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21.我们家里装修时,吊装重物时经常会使用到如图所示的设备。它由一组支撑铁杆、一台电动机、一圈质量较小但强度很高的绳索和一个铁质挂钩组成。使用时只需将它立放在房间内靠窗户或者阳台的地方,然后用螺丝将竖杆上下两端分别与屋顶和地面固定之后,便可方便快捷的运送货物,大大减轻了工人们搬运材料的劳动强度。该设备具体参数如下表:求:
(1)不进行吊装时,该设备所受重力为多少牛?
(2)该设备以额定功率工作5秒钟做功多少焦耳?
(3)在吊装较重的货物前,工人师傅通过旋转竖杆中间的螺丝来压缩内部的弹簧,使杆顶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来紧压屋顶,防止设备滑动产生危险。如果没有吊装货物时,当杆顶对屋顶压力为F时,屋顶受设备的压强为p;当吊装重为G的货物时,由于地面的轻微形变,杆顶对屋顶的压力变为,此时地面受设备压强为3p;当吊装重为2G的货物时,杆顶对物顶的压力变为,此时地面受设备压强为4.64p。求没有吊装货物时,屋顶受设备的压强为多少帕?(g=10N/kg)
设备总质量:60kg 电机额定功率:2000W
底部与地面接触面积:2×10-2m2 顶部与天花板接触面积:4×10-3m2
最大吊装质量:200kg
吊钩质量:5kg 绳索长度:50m
四、实验题
22.【浙江省湖州市2015年中考科学试题物理部分】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黑心秤"的说法传闻称许多菜市场的商家在电子秤下面放上衬垫物,这样电子秤显示的示数会大于商品的质量导致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短斤缺两,电子秤下放上衬垫物真会这样吗?
[实验与记录]
科学兴趣小组准备了电子秤、称量物(100克、300克、500克砝码各1个),泡沫板,毛毯、纸板,进行实验,结果记录如表1.
表1
衬垫材料示数/克 称量物 无 泡沫板 毛毯 纸板
500克砝码 500 500 498 500
300克砝码 300 300 299 300
100克砝码 100 100 100 100
[分析与结论]
通过对表1实验结果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与猜想]
用毛毯作为衬垫物时,电子秤显示的示数有偏差是什么因素引起的?科学兴趣小组通过思考和讨论后认为可能与毛毯太软引起电子秤倾斜有关为此,他们又制定了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与记录]
把电子秤置于水平木板上,调零后放上砝码测量,改变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倾角a的大小,调零后继续实验,如图,结果记录如表2.
表2
倾角示数/克 称量物 0° 5° 10° 15°
500克砝码 500 498 492 483
300克砝码 300 299 295 290
100克砝码 100 100 98 97
由表中数据可知,科学兴趣小组成员不仅研究了电子秤示数变化与电子秤是否倾斜有关,还研究了_______
[分析与推理]
科学兴趣小组为寻找电子秤倾斜后示数减小的原因,查阅了电子秤的电路原理图(如下图)了解到电子秤示数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压力传感器R的阻值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以上信息,解释电子秤示数随倾角增大而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
23.小王同学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表所示数据.
实验结束后,加在弹簧自由端的拉力消失,弹簧的长度回复到15 cm.请你对表中弹簧的长度数据进行探究,填写对应的伸长数据________________,并分析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4.小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装置如图,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
(1)如图甲,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如图乙,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点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在点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仍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__N,当弹簧测力计改为斜拉时,再次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华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
(4)完成实验后,小明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杠杆的质量,如图丙,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杠杆的位置挂在支架上,在的右侧挂质量为m的钩码,前后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所示);
②用刻度尺测出此时钩码悬挂位置到的距离和__的距离;
③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杠杆的质量__(用、、表示)。
五、填空题
25.如图-8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刻度尺,其分度值是____,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cm,A、B两把刻度尺____精确度更高。
26.如图所示,跳高运动员对撑杆施力的同时,撑杆也对运动员施了力,这说明物体间_____,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使撑杆发生了_____;后者使运动员的_____.
27.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作用点在物体的_________上.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D.沿斜面下滑的物体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重力竖直向下,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故只有D正确;
A B.由于物体没有受到沿斜面向下的力,故AB错误;
C.由于物体还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C错误;
2.A
【解析】
【详解】
跳远时助跑、足球被踢出后继续运动、远距离投篮,都是利用物体的惯性,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而手击打排球时会感到疼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选A.
3.B
【解析】
【详解】
在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实验,一般来说,应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然后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再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量筒内,读出石块和水的体积,量筒两次示数差即为物体的体积,最后根据密度公式ρ=求出物体的密度;由此可以看出“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这一步骤是多余的,故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在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时,先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然后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再把物体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最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据此解答.
4.C
【解析】
【详解】
解: A、电灯的拉力使电线发生了形变,而对电灯产生了拉力,属于弹力.不符合题 意; B、桌面由于被压后产生了形变,从而对茶杯产生了支持力,属于弹力.不符合 题意;C、两块磁铁相互吸引,但不一定相互接触,不属于弹力.符合题意; D、书由于发生了形变而对桌面产生了向下的压力,属于弹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相互接触的物体由于发生形变,物体想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称为弹力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火炬外壳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而成,不仅具有“轻、固、美”的特点,“轻”说明火炬体积一定时,密度小,质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固”说明火炬的材料硬度大,故B不符合题意;
C.在1000的温度下不会起泡、开裂,说明该火炬耐高温,故C不符合题意;
D.导电性好与上述火炬的材料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解析】
【分析】
(1)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
(2)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详解】
A、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是通过音色辨别的,故A错误;
B、长笛演奏者吹奏时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振动的空气柱长度,长度改变,振动的频率会发生变化,音调会改变,故B错误;
C、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振幅不同,所以发声的响度会不同,故C正确;
D、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7.A
【解析】
【详解】
A.功和能的单位是以焦耳的名字命名的,故A符合题意;
B.功率的单位是以瓦特的名字命名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力的单位是以牛顿的名字命名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压强的单位是以帕斯卡的名字命名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A
【解析】
【详解】
A.物质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状态、温度等无关,所以凝固后质量不变,故A符合题意;
BC.根据题意,如图所示,蜡烛凝固后凹进去了,表明体积减小了,由密度的公式可知,质量一定时,体积减小,密度变大。故BC不符合题意;
D.蜡烛是非晶体,其凝固过程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下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解析】
【分析】
如果失重,应用重力的测量仪器在太空中都不能使用,放大镜看物体不受重力影响,平面镜改变光路不受重力影响,都可以完成,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没有涉及到重力问题,也不受重力影响,在失重状态下不能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详解】
AB.放大镜看物体、平面镜改变光路都跟物体的重力没有关系,实验照常进行不受影响;
C. 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杠杆的两端挂物体时,由于物体失重,物体不会对杠杆施加任何力的作用,所以在失重状态下不能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符合题意;
D. 弹簧测力计工作原理是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拉力能使弹簧伸长,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物体在失重状态下,不能对弹簧测力计产生拉力作用,所以在失重状态下,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解析】
【详解】
通过绳子提起水桶,与手接触的是绳子.手对绳子有一个向上的拉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绳子也会对手有一个向下的拉力,所以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故只有A正确.
11.A
【解析】
【详解】
A.地面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因为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不能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用头顶足球时,头给足球一个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足球也给头施加了力,所以头感到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足球在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一定,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C
【解析】
【详解】
A. 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因此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故A错误;
B. 不接触的两个物体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发生力时,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C正确;
D.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马拉车,车前进了,则马对车施加了力;同时马也受到了车对马的反作用力;故D错误.
13.D
【解析】
【详解】
A.1kg是指质量,9.8N是指力,质量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画等号,故A错误;
B.因为g=9.8N/kg表示地面上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故B错误;
C.g=9.8N/kg是一个常量,表示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故C错误;
D.g=9.8N/kg表示地面上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故D正确.
14.C
【解析】
【详解】
A. 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23℃左右,故A 错误;B.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故B错误 ; C. 两枚新鲜的鸡蛋重约为1N 正确;D 家用台灯的功率约40W,故D错误;故选C
15.D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物理学中,对于看不见摸不到的现象,可以通过转换法来认识它.
【详解】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故A正确;力的示意图可以用一个图形直观地表示出力的三要素,故B正确;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利用转换法,可以通过分析它产生的效果来认识它,故C正确,D错误;综上所述,只有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6.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小船上的人用力向前推另一艘相同的静止的小船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另一艘船也会对人施加一个作用力,使人和自己坐的小船也向后移动;由于人坐的小船所受的总重力较大,受到的浮力也较大,则排开水的体积较大,吃水深度较大,受到水的阻力也较大,所以移动的速度比被推的小船慢。
17. 场景①: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在力的方向、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场景③:一切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解析】
【分析】
明确题干中所描述场景对应的物理知识,再结合物理原理等进行分析和解释即可.
【详解】
(1)①她看到人用大力气剁排骨 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在力的方向、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③老远就闻到“臭豆腐”发出浓浓的味道,她有些馋了 一切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18. 见表格: 规律:当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在物体的运动的方向上(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能相同或相反)时,物体运动的快慢改变;
当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不在物体的运动的方向上时,物体运动的方向改变;
当物体即受到运动方向上的力,又受到非运动方向上的力时,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同时改变.
【解析】
【详解】
结合骑自行车时转弯、加速、减速的现象,分析使自行车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力,表格如下:
(2). 规律:当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在物体的运动的方向上(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能相同或相反)时,物体运动的快慢改变;当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不在物体的运动的方向上时,物体运动的方向改变;当物体即受到运动方向上的力,又受到非运动方向上的力时,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同时改变.
点睛: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通常表现为速度的方向、速度的快慢或二者一起改变.据此分析解答此题.
19.(1)4 N;(2)2.4 N、1200 Pa (3)2000 Pa
【解析】
【详解】
(1)水和杯的总重力:G总 =m总 g=0.4kg×10N/kg=4N;
(2)水对杯底的压强:p=ρgh=1.0×103 kg/m3 ×10N/kg×0.12m=1200Pa;
由p=F/S可得,水对杯底的压力:F=pS=1200Pa×2×10-3 m2 =2.4N;
(3)杯子对水平茶几的压力:F′=G总 =4N,
杯子对水平茶几的压强:p′=F′/S=4N/2×10 3m2=2000Pa.
20.(1) 1.35×107J;(2) 40%.
【解析】
【分析】
(1)知道消耗汽油的质量,根据求出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知道汽车匀速行驶的牵引力和距离,根据求出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再根据求出汽油机的效率.
【详解】
(1)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2)汽车发动机所做的有用功:
;
汽油机的效率:
.
答:(1)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1.35×107J;(2)发动机的效率是40%.
21.(1)600N;(2)10000J;(3)2.5×104Pa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该设备所受重力
G=mg=60kg×10N/kg=600N
(2)该设备以额定功率工作5秒钟做功
W=Pt=2000W×5s=10000J
(3)没吊装货物时
p==×103m2
吊装货物G时,对设备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地面受压力为
G货+G设+
此时
=3p
同理,吊装货物2G时,地面受压力为
2G货+G设+
此时
=4.64p
联立以上方程可得p=2.5×104Pa。
答:(1)不进行吊装时,该设备所受重力为600N;
(2)该设备以额定功率工作5秒钟做功为10000J;
(3)没有吊装货物时,屋顶受设备的压强为2.5×104Pa。
22. 在电子秤下面放上衬垫物,电子秤显示的示数不会大于商品的质量 电子秤示数与倾角大小的关系 电子秤倾角变大,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变小,压力传感器电阻变大,电子秤示数变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分析与结论]
通过对表1分析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测得的同一物体的质量与电子秤下面是否放上衬垫物无关,即在电子秤下面放上衬垫物,电子秤显示的示数不会大于商品的质量.
由表2中数据可知,倾角越大,测得的同一物体的质量越小,所以,科学兴趣小组成员不仅研究了电子秤示数变化与电子秤是否倾斜有关,还研究了电子秤示数与倾角大小的关系.
[分析与推理]
由于压力传感器的电阻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当电子秤倾角变大时,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变小,压力传感器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子秤示数变小.
【考点定位】
实验的数据分析;传感器;欧姆定律
23.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外力成正比 F=2△xN
【解析】
【详解】
解答:(1)弹簧的伸长长度=现在弹簧长度-弹簧的原长,由题意易知弹簧原长为15cm,故表格如下:
由表格可知:当拉力在0~10N时,弹簧的伸长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2)故得结论如下: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外力成正比.(3)设数学表达式是F=k△xN,将数据中任意两组代入得k=2,所以数学表达式是F=2△xN
点睛:(1)由表中数据及“加在弹簧自由端的拉力消失,弹簧的长度回复到15cm”获知:弹簧的原长L0=15cm,弹簧的现有长度L为表中第二行的数值,所以弹簧的伸长△L=L-L0(2)比较表中第一行拉力的大小与第三行弹簧的伸长量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其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设数学表达式是F=k△xN,将数据中任意两组代入得k=2,所以数学表达式是F=2△xN
24. 右 1.5 变大 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到
【解析】
【详解】
(1)[1]如图甲,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要将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即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
(2)[2] [3] 若杠杆每一个小格长,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所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当弹簧测力计改为斜拉时,拉力的力臂减小,根据平衡条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3) [4]本实验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目的是得到平衡条件这一结论,所以小华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4)[5][6]小明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杠杆的质量,所以阻力大小等于杠杆重力,作用点在点,应该测量到的距离作为阻力的力臂,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式得
计算出杠杆的质量。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关键是将实验基本操作步骤及结论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25. A 1 mm 2.20 A
【解析】
【详解】
[1] A刻度尺的刻度线一边紧靠被测物体,B刻度尺的刻度线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故A刻度尺放置正确。
[2] A刻度尺的一个大格表示1cm,其中分为10个小格,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1mm,即分度值是1mm。
[3] 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右端与0刻度线对齐,物体右端所对刻度为2.20cm,因此物体的长度为2.20cm。
[4]如图,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B刻度尺的分度值为2mm,因此A刻度尺的精确度更高。
26.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形变 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解析】
【分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
当跳高运动员对撑杆施力的同时,撑杆同时也对运动员施了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对撑杆施力的时候,撑杆发生了弯曲,即发生了形状;撑杆对运动员施力时,将运动员弹起,即使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27. 竖直向下 重心
【解析】
【详解】
重力也是力,力的三要素同样适合它.通常情况下我们取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故答案为 (1). 竖直向下 (2). 重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