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老王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6 00:0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爱的奉献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
(这是生命的源泉)
再没有心的沙漠
再没有爱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却步
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老 王
----杨 绛
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译著有《堂.吉诃德》。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伛( ) 荒僻( )
攥( ) 塌败( )
取缔( ) 骷髅( )
滞笨( ) 愧怍( )
惶恐( ) 镶( )嵌( )


zuàn


kū lóu
zhì
zuò
huáng
xiānɡ
qiàn
识记字词
整体感知
1、课文介绍了老王哪些艰难的生活境况?
2、你觉得老王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你认为作者是怎样的人,文章中是如何体现幸运者(杨绛一家)对不幸者(老王)的关爱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或事例。
生理:一只眼是瞎的,有夜盲症。
送钱先生看病,拿车费心不安。
老 王


职业:蹬破旧三轮,文革期间 被取缔。
居住:荒僻的小胡同,小屋破烂。
带送冰块,车费减半。
去世前一天,还拿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逻辑
时间
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
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关心老王的生活。
“我”是个善良、富有爱心的人。
3、“我”和家人对老王又是怎么样的态度?
我也善良
女儿送鱼肝油,治好老王夜盲症。
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
重点赏析
1、老王为什么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体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特点?
2、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是收了钱呢?你是怎样理解的?
3、如何理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迅速浏览“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部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知恩图报、心地善良
1、老王为什么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体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特点?
2、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是收了钱呢?你是怎样理解的?
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
3、如何理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作为幸运者,有责任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关注他们的生活,让他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在社会生活中,应愧怍的仅仅是作者吗?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呼声?
呼吁我们: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卑微者要持一颗爱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关心他们,多给他们以善心,这样一来社会就更加发展和文明了。
向往?茫然?……
王致中,17岁, 在贵州以背煤为生。一筐煤40公斤,从煤坑向上爬100米,然后再走1000米山路,挣1元人民币。
同样的期待
  我们的课桌,我们的床……
我想上学……
冷暖相依
午餐时刻
所谓幸与不幸,
包括天赋条件,
成长条件,生理条件,
幸运者
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
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赠 言
平等 尊重 博爱
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位“老王”。
特蕾莎(Mother Teresa)
[1910-1997]
[南斯拉夫/印度]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比较下边每组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每组的第一句在表达上的好处。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把“前一个三轮车工人”说成“前任”大词小用,简练、风趣。
品位语言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第一句用“强笑”准确含蓄,表明心中有说不出的悲酸、感动。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夸张的手法,强调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
要求:以老王为第一人称,就要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要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
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