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名校大联考九年级(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中点移到端的过程中( )
A.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路总功率变小
2.如图甲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恒定。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当开关闭合,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流表示数为图乙中图线①反映的是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图线②反映的是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 )
A.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
B.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
C.当开关闭合,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
D.当开关闭合,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V
3.电热蚊香器是家中必备的驱蚊利器。某蚊香器通电后,闭合开关S,指示灯L发光,同时发热体也开始工作;当指示灯突然断路不亮时,发热体依然能正常工作。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3为两个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最大值R2=15Ω。当开关S1闭合、S2和S3断开,滑片P移到最上端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再将滑片P移到最下端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R3消耗的功率为P3;此时将开关S1和S2闭合、S3断开,电流表A的示数为I1;当开关S1、S2和S3都闭合,滑片P移到最下端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I2,R3消耗的功率为P3',此时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Pmin,已知Ul:U2=2:1,P3:P3'=1:36,I2、I1之差为1A。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是9V B.R3的阻值是10Ω
C.U1':U2'=2:1 D.Pmin=13.2W
5.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如果这时用黑纸将凸透镜的下半部分遮住,则光屏上( )
A.不能成像 B.只能成一半像
C.能成原来的像,但亮度变暗 D.需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像
6.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1、 L2都能发光。过了一会儿,小灯泡L1、 L2同时都熄灭,且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变为零。如果小灯泡L1、L2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可能是( )
A.小灯泡 L1断路 B.小灯泡L2断路 C.小灯泡L1短路 D.小灯泡L2短路
7.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磁针N极向左转动
B.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
C.小磁针在图所示的位置保持静止
D.向左移动滑片P,螺线管磁性减弱
二、计算题
8.仔细观察图中小明和小芳的一段对话,已知汽车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15m2,货物与车总重6×104N.自行车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0cm2,骑车人质量为75kg,自行车质量为10kg.请你根据提供的数据通过计算判断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g=10N/kg)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5Ω,R3=10Ω,当S1、S2均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求:
(1) 电源电压为多少?
(2)闭合开关S1、S2,电流表示数为1.5A,电阻器R2的阻值是多少?
(3)闭合开关S2、断开S1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10.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端时,电键由闭合到断开,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安,求闭合与打开时电流表的示数.
()电键断开,滑片移到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安,电压表的示数为伏,求在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三、实验题
11.有一只小灯泡的铭牌上仅能看清“0.5A”的字样,小强为了测量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1)他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为零,电压表的示数接近3V保持不变,为了排除故障,接下来的操作合理的是____(选填字母);
A.拧紧开关两端的接线柱B.拧紧小灯泡和它两端的接线柱
(2)他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原理是____(填公式),图甲中____(填仪器名称)的量程选择不合理;
(3)排除故障后,正确连接电路 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W;
(4)小强对实验进行了拓展,利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出了另一只己知额定电流为I1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完成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1,开关S2连接b,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____;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开关S2连接a,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示数为I1,读出电阻箱的示数为R0;
③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P额=___(用字母表示)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把甲、乙两电阻分别接入ab之间,当接入甲电阻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当接入乙电阻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1)由以上数据可知R甲______R乙(选填“>”,“<”,或“=”);
(2)若想进一步测量乙电阻的阻值,请你设计实验。
① 实验器材:除了乙电阻和图所示的器材,你还需要______;
② 画出实验电路图______;
③写出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______:
④ 写出电阻的表达式(用第(2)问中的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______。
13.小明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________
(2)实验时,取两根相同的蜡烛,是为了验证物与像________关系;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________(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__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四、填空题
14.如图甲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______现象,该现象表明分子在运动。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滴一滴红墨水,1min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由此现象可得出结论______。
15.大庆市多地将在2020年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爆竹产生的声音是空气______产生的,禁放是从______处减弱噪声,人们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辨别出爆竹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声音。
16.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3m。小强用绳子沿斜面将质量为20kg的木块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大小为150N,绳重不计。则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______N(g取10N/kg)。
17.如图所示是一个磁悬浮地球仪和一台电动转盘餐桌,请你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磁悬浮地球仪内部安装有一块强磁,底座上安装有电磁铁,只要底座上通上电源,地球仪就可以悬浮起来。你认为磁悬浮地球仪是利用电流______效应漂浮在半空中的;通电后地球仪底部磁极和底座上方磁极极性______;
(2)电动转盘餐桌安装有一台直流电动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如果放上菜肴前后转盘转速不变,放上转盘的菜肴越多,电动机的输出功率______。电动机工作时将______能转化______能。
18.灯泡L标有“2.5V”字样,它的电阻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将灯泡L和电阻R0接入电源电压恒为3V的电路中(如图乙),闭合开关S,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灯泡L的电阻为_________Ω;R0的电阻为__________Ω;5s内电阻R0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_J;若灯泡L忽然发出耀眼的亮光后熄灭,说明电路中发生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中是接在家庭电路里的电能表。若安装时此电能表的示数为零,则从安装到现在为止,用电器所消耗的电能使电能表的转盘已转了 ______ 圈。若测得转盘在6min内转了30圈,则正在工作的用电器的总功率为 ________ 。
2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9V恒定不变,R1=6Ω,R2=3Ω,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移到R1的中点时,电流表示数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
2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______和______。南极洲的冰川______内能(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22.某物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探究,电源为可调压直流学生电源,电压表量程为“0~15 V”、电流表量程为“0~0.6A”,小灯泡标有“6V 、1.2W”字样,R0为20Ω的定值电阻.兴趣小组根据记录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描绘出U-I关系图,如图(乙)所示.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是 _________ A;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时,灯泡能发光,此时灯泡灯丝的电阻是 _________ Ω;调节电源电压,当小灯泡与定值电阻R0消耗的总功率为0.8W时,此时的电源电压为________ V,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是 _______W.
23.2016年1月,贵港市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极寒天气.室外的人嘴里呼出了团团的“白气”,这是一种_____现象;吃饭时汤水很快变冷,除了热传递加快外,还因为汤水_____吸热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B.根据电路图可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并联,且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所以滑片移动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不变,B不符合题意;
AC.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互不影响,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电流表示数不变,AC不符合题意;
D.滑片从中点向端移动过程中,电阻增大,电流减小,干路电流减小,根据
可知,总功率变小,D符合题意
2.B
【解析】
【详解】
CD.当开关闭合,断开时,小灯泡与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V1测电阻R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小灯泡两端电压,如图
由电流表示数为,结合乙图可知:两端的电压为6V,即电压表的示数为6V;灯泡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为18V。故CD不符合题意;
AB.当开关、闭合时,小灯泡及电流表被短路,电流表读数为0,相当于只有电阻接入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读数为18V,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解析】
【详解】
某蚊香器通电后,闭合开关S,指示灯L发光,同时发热体也开始工作;当指示灯突然断路不亮时,发热体依然能正常工作,说明开关S控制指示灯L,指示灯L与发热体并联,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解析】
【详解】
当开关S1闭合、S2和S3断开,滑片P移到最上端时,等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
再将滑片P移到最下端时,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
此时将开关S1和S2闭合、S3断开,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
当开关S1、S2和S3都闭合,滑片P移到最下端时,等效电路图如图4所示。
AB.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可得,图1中两电压表的示数之比
则R1=2R3,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图2中电路的电流
则R3消耗的功率
图4中R3消耗的功率,由P3:P3'=1:36可得
解得R3=5Ω,B错误;
则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由图3和图4可知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
解得U=6V,A错误;
C.图2中两电压表的示数之比
C错误;
D.图4中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
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
【详解】
B. C. 凸透镜成清楚的实像时,如果这时用黑纸将凸透镜的下半部分遮住,全使成像光线减少,像会变暗,但像仍是清晰完整的,故C正确,B错误;
A. D. 用黑纸将凸透镜的下半部分遮住,不会影响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也不会影响凸透镜的焦距,所以仍成清晰的像,故AD错误;
故选C.
点睛:要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过程,若发光点经过凸透镜在另一侧成像,则从该点发出的射到凸透镜上的所有光线经过折射都会相交于像点,所以挡住一半凸透镜,只是成像的光线减少了,所成的像变暗,其它性质都不变.
6.A
【解析】
【详解】
CD.电路故障分为短路和断路。由图知道,灯L1和灯L2串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电压。根据题意知道,在闭合开关后两盏电灯过了一会儿,同时都不亮了,且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变为零。如果是电路短路,则电路中还有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不变为零,所以,电路为断路,即电路中无电流,故CD不符合题意;
A.若灯泡L1断路,则整个电路中都没有电流,灯都不亮,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故A符合题意;
B.若灯泡L2断路,则电压表会与灯L1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有示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解析】
【分析】
(1)电磁铁的N极和S极通过安培定则进行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是电磁铁的N极.
电磁铁周围的小磁针的N极和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进行判断.
(2)电磁铁磁性强弱影响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多少、有无铁芯.在电流和铁芯一定时,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在线圈和铁芯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在线圈和电流一定时,有铁芯时电磁铁磁性越强.
【详解】
(1)闭合开关,电流从电磁铁的右端进入,从电磁铁的左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右端是N极,左端是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电磁铁的右端是N极,所以小磁针S会向左偏转,N极向右偏转.故选项A. C错误、选项B正确.
(2)向左移动滑片P,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磁铁中电流变大,电磁铁的铁芯和线圈匝数不变,所以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8.详见解析
【解析】
【详解】
汽车对地面压力:
F=G=6×104N,
汽车对地面压强:
p==4×105Pa;
自行车对地面压力:
F′=G′=m总′g=(75kg+10kg)×10N/kg=850N,
自行车对地面压强:
p′==4.25×105Pa,
p′>p,小明的说法不正确,自行车对马路的作用效果大.
9.(1)6V;(2)20Ω;(3) 0
【解析】
【详解】
解:(1) 当S1、S2均断开时,R3、R1串联,R3两端的电压为U3=4V,电路中的电流
I===0.4A
电源电压
U=I(R3+R1)=0.4A(10+5)=6V
(2)闭合开关S1、S2,R3被短路,R1、R2并联,电流表在干路,则通过R1的电流
I1===1.2A
通过R2的电流
I2=II1=1.5A1.2A=0.3A
电阻器R2的阻值
R2===20Ω
(3) 闭合开关S2、断开S1时,电路中只有R1,R3被短路,电压表被短路,所以电压表的读数为0。
答:(1) 电源电压为6V;
(2)闭合开关S1、S2,电流表示数为1.5A,电阻器R2的阻值是20Ω;
(3)闭合开关S2、断开S1时,电压表的示数是0。
10.(1)1.6A;1.2A;(2)0.6A;6V.
【解析】
【分析】
(1)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在a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零,电键S闭合,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键S断开,只有R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量通过R2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得到通过两个电阻电流的关系,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R2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得到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
(2)S断开,R2和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得到变阻器一半的阻值,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得到关系式,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a端时,电键S断开,只有R2的简单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得到关系式,可以得到电源电压和R2的阻值,当滑片P移动b段,变阻器连入最大阻值,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的串联得到通过电路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得到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详解】
(1)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在a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零,电键S闭合,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并联电路各个支路的电压相等,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关系,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流表A示数的变化量即为通过R1的电流I1=0.4A,通过R2的电流I2=3I1=3×0.4A=1.2A,干路中的电流I=I1+I2=0.4A+1.2A=1.6A,即电流表的示数是1.6A;
电键S断开,只有R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量通过R2的电流,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互不影响,通过R2的电流是1.2A,电流表的示数是1.2A;
(2)电键S断开,R2和变阻器的一半串联,电压表测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变阻器一半的阻值,当P移动b端,R2和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连入电路,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滑=2R滑半=2×5Ω=10Ω,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在a端时,电键S断开,只有R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量通过R2的电流,①,电键S断开,R2和变阻器的一半串联,②,由①②得到R2=10Ω,U=12V,当P移动b端,通过电路的电流,即电流表的示数是0.6A,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11. B P=UI 电流表 2.4 1.2 I1 I12R0
【解析】
【详解】
(1)[1]闭合开关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出现了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之间是接通的,所以故障是灯泡断路,因此应拧紧小灯泡和它两端的接线柱,检查是否是由此引起的断路,故选B。
(2)[2]伏安法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原理是P=UI。
[3]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5A,电流表应选小量程,图甲中电流表的选择大量程,故电流表的量程选择不合理。
(3)[4] [5]图乙所示电压表选择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4V,即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4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P=U额I额=2.4V0.5A=1.2W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2W。
(4) ①[6]闭合开关S1,开关S2连接b,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1, 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②③[7]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开关S2连接a,滑动变阻器与电阻箱串联,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示数为I1,读出电阻箱的示数为R0;当电流表示数为I1时,此时电阻箱连入电路的电阻与①中电流为I1时灯丝电阻相同;灯丝中电流为I1时阻值一定为R0,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P额=I12R0
12. > 电压表 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电阻的大小是用通过电路的电流大小表示的,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电压一定时,电流越大的,电阻越小,因为通过甲的电流小于通过乙的电流,故甲的电阻大于乙的电阻,故
R甲>R乙
(2)①[2]根据知需要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故还需要电压表。
②[3]电路如图所示
③[4]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
④[5]由欧姆定律得电阻乙的表达式
13. 不能 平面镜只能反射光不能透过光 大小 不能 不变 不会 虚
【解析】
【分析】
透明的玻璃板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能否与A的像完全重合,同时解决了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而平面镜只能反射光不能透过光。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利用玻璃作为反射面,同时还可以确定像与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在实验中玻璃板起到平面镜的作用,在镜面前的亮度越大,则其成的像越清晰,点燃蜡烛B,不会增加A的亮度,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根据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等大,与物体和像所处位置无关。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而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详解】
(1)[1] [2]实验中如果用平面镜,尽管成像更加清晰,但平面镜没有透光性,不能看到后面的物体,无法确定像的具体位置;玻璃板既能透光又能反光,既能看到反射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物体,所以可以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2)[3]在实验中,用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
[4]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所以像会更不清晰。
(3)[5]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是像与物体等大,与物距大小无关,所以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不变。
(4)[6][7]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而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不会承接到像,从而验证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点睛】
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确定像的位置是关键,为了确定像的位置,用另一个蜡烛和像重合。注意等效替代法的利用。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14. 扩散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解析】
【详解】
[1]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
[2]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滴一滴红墨水,对比墨水滴入冷、热水中水的颜色变化情况可知,热水中整体颜色变化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5. 振动 声源 音色
【解析】
【详解】
[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爆竹产生的声音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2]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由于不同的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故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发声体种类。
16.30
【解析】
【详解】
有用功
W有用=Gh=mgh=20kg×10N/kg×3m=600J
总功
W总=Fs=150N×5m=750J
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750J-600J=150J
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
f==30N
17. 磁 相同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作用 增大 电 机械
【解析】
【详解】
(1)[1][2]磁悬浮地球仪中的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因为球体与底座是相互分离的,所以球体与底座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即该悬浮地球仪是利用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2)[3]直流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原理制成的。
[4]电动转盘餐桌,放上转盘的菜肴越多,电动机受到的阻力越大,如果放上菜肴前后转盘转速不变,根据功率公式
P=
可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变大。
[5][6]电动机在工作时,消耗电能,产生机械能,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8. 10 2 0.625 电阻R0短路
【解析】
【分析】
(1)闭合开关S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由甲图读出此时灯泡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利用P=UI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阻R0两端的电压,根据Q=W=UIt求出5s内电阻R0产生的热量;(2)灯泡L忽然发出耀眼的亮光后熄灭,分析电路R0短路,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I= 可知通过灯L的电流变大,烧坏灯泡而熄灭..
【详解】
(1)闭合开关S,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则灯泡两端的电压UL=2.5V,由图甲可知,此时灯泡的电阻RL=10Ω;通过灯泡的电流为:IL= ;(2)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U UL=3V 2.5V=0.5V,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电阻R0两端电流为I0=IL 所以 R0==2Ω ;(3)则5s内电阻R0产生的热量:Q0=W0=U0I0t=0.5V×0.25A×5s=0.625J;(4)灯泡L忽然发出耀眼的亮光后熄灭,电路中发生的故障可能是电阻R0短路,电路中电阻减小,由I= 可知通过灯L的电流变大,烧坏灯泡而熄灭.
19. 60000 100W
【解析】
【详解】
[1]因为电能表的示数20kw h;所以电路中消耗电能20kw h;电表的转盘已转了:
3000R/kW h×20kW h=60000R;
[2]转过30r消耗电能:
W=kW h×30=0.01kW h;
则所接用电器总功率为:
P==═0.1kW=100W。
20. 不变 6
【解析】
【详解】
[1]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2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测R1右侧电阻和R2两端的电压之和,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滑片的移动不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2]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移到R1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
U滑=I(+R2)=1A×(+3Ω)=6V
21. 做功 热传递 具有 做功
【解析】
【详解】
[1][2]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3]一切物体都是具有内能,所以南极洲的冰川也具有内能。
[4]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所以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22. 0.3 10 2 0.6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由图甲指灯泡与定值电阻并联,电流测量干路的电流,
(1)由图乙可知,当电压为1V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0.3A;
(2)由图乙可知,当电压为3V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0.45A;
通过R0的电流:,则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此时灯泡的电阻:;
(3)当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0.8W,从乙图中可以看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4A和2V,
因此电源电压为2V;
此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
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考点: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功率
23. 汽化 汽化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化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
(2)物质由液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热.
解:(1)室外的人嘴里呼出的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吃饭时汤水很快变冷,除了热传递加快外,还因为汤水不停地发生着汽化,这一过程是需要吸收热量的.
故答案为汽化;汽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