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15 22:1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开封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9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子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3+选修3第1章。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钠离子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
2.下图为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一般包含①③④三部分 B.神经元的长轴突称为神经
C.多数神经元有一个④和多个① D.①接受信息,④将信息传向其他细胞
3.少数人对青霉素等一些抗生素过敏,严重时会导致休克。青霉素进入机体后,它的降解产物中的青霉烯酸能与体内的组织蛋白结合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是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所致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人一定不是第一次使用青霉素
D.青霉素过敏原因是青霉素作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
4.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给予适宜的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正确表示兴奋传导的是
A. B.
C. D.
5.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工补充,下列必须通过“注射法”补充的是
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6.某人口渴后一次性饮水过低,导致急性水中毒,医生通过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进行治疗。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量饮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明显升商
B.过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欣增多
C.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后,细胞外液的浓度升高
D.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后,细胞外液的液体总量减少
7.人体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下列生理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黏膜等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B.体液中杀菌物质消灭病原体
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并将之消化 D.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8.下列物质能促进柿子由涩变甜的是
A.生长素 B.乙烯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9.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胚芽鞘均分成①②③三组,处理方式如图所示,三组均在适宜条件下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弯曲情况:①③组背地弯曲生长。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B.②组胚芽鞘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被阻断
C.拔掉②组云母片后将恢复弯曲生长
D.该实验可验证重力作用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10.调查某个种群的种群密度时,宜采用的做法是
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B.必须要逐个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
C.对某种植物的调查常采用标记重捕法 D.样方内同种植物无论大小均需要统计
11.在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置灯光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趋湿、避高温的特点
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
12.大豆的根常形成根瘤。根瘤中的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变成氨供大豆利用,并从大豆的根中获取有机物,根瘤破溃能增加土壤的氮素营养。在种植大豆的田里,间种少量的玉米可增产增收。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大豆田里不不需要施氮肥
B.间种加强了大豆用做菌的互利共生关系
C.玉米、大豆的种植密度应保持相同
D.宜选择对无机盐需求相似的作物间种
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生物种群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B.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地球上最大的水城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
D.城市是人类发展、文明进步的产物,并非生态系统
1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结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狼占有两个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C.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 D.若老鼠全部死亡,则对猫头鹰的影响比对狼显著
1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若E种群中的总能最为5.8×109KJ,B种群的总能2为1.6×108kJ,从理论上分析,A种群获得的总能量最多是
A.1.6×108kJ B.1.6×109kJ C.1×108kJ D.2.0×108kJ
16.从2019年开始,澳大利亚山火持续了7个月之久,直到2020年2月才终于结束。在这场大水中,无数小动物丧生,毁坏的植被不计其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但其调节能力依然有限
B.若失去负反馈调节,森林生态系统将不会保持稳定状态
C.火灾后,该地区将发生初生演替
D.森林区域在火灾后,群落依旧有演替至森林阶段的潜力
17.下列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来物种与当地物种存在的生物关系一定是竞争关系,引入外来物种会降低当地生物多样性
B.大量开垦森林和草原是解决非洲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
C.臭氧层破坏不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D.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生物资源要合理利用
18.支付宝蚂蚁森林于2020年4月13日上线了最新的环保项目——嘉塘保护地,仅需350g绿色能量即可申请保护1平方米的土地,嘉塘保护地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这里生活着鼠兔、棕熊、藏狐、兔狲、荒漠猫、香融、艾鼬、黑颈鹤、石貂等动物,其中荒漠猫是中国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易危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足
A.保护荒漠猫最有效的措施是将其迁入到动物园
B.黑颈鹤具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C.该保护地生活着众多种类的动物,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D.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生物的基因多样性
1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操作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粒只分布于原核细胞中
B.常用相同的限制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从而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
C.DNA聚合酶能够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是基因工程中的“分子缝合针”
D.细菌细胞内含有的限制酶能对自身的DNA进行剪切
20.如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为
A.解旋酶、限制酶、DNA连接酶 B.限制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C.限制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D.DNA连接酶、限制酶、解旋酶
21.以下是几种不同限制酶切制DNA分子后形成的部分片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DNA片段是由5种限制酶切制后产生的
B.若要把相应片段连按起来,应选用DNA连接酶
C.上述能进行连接的两个黏性片段,其连接后形成的DNA分子是
D.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的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
22.农杆菌Ti质粒上的T-DNA可以转移并随机插入到被侵染植物的染色体DNA中。研究者将下图中被侵染植物的DNA片段连接成环,并以此环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扩增出T-DNA插入位置两侧的未知序列,据此可确定T-DNA插入的具体位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农杆菌在自然条件下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有感染能力
B.利用图中的引物②③组合可扩增出两侧的未知序列
C.进行PCR扩增时需要有解旋酶和热稳定DNA聚合酶
D.与受体细胞基因组序列比对可确定T-DNA的插入位置
23.下图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示意图,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成功的关键
B.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稳定存在且遗传给下一代
C.一个基因表达载体一般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等结构
D.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具有DNA聚合酶的结合部位,启动复制过程
24.下列有关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与微生物生产药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者在乳汁中提取药物,后者在细胞中提取
B.两者都是基因工程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
C.前者合成的蛋白质可加工成熟,后者合成的蛋白质一般不能加工成熟
D.动物和微生物的基因结构与人体的基因结构均相同
25.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极易产生变异,其通过表面刺突蛋白(S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相互作用而感染细胞。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LCB1,可与s蛋白RBD紧密结合,以干扰新冠病毒的感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LCB1的作用效应与抗S蛋白抗体类似
B.可用蛋白质工程进行LCB1的设计和生产
C.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D.易感人群即使注射疫苗也仍然具有被感染的可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40分。
26.(5分)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四种体液,①②表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体液是______________,经过循环它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C中。B、C的成分相近,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
(2)C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3)如果②代表O2,由体外进入组织细胞需要_________________(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5分)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地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颤”,有助于体温______________。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
(2)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3)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5分)探究植物激素对根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以菊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对菊花幼苗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天后对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分别进行计数,结果如下表。
测定项目 生长素浓度(10-6mol/L)
0 50 100 150 200
主根长度(相对值) 1 0.9 0.7 0.5 0.3
侧根数目(个) 4 6 8 6 3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____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浓度为150×10-6mol/L时,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生长侧根,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会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主根伸长。
(3)某同学由于操作疏忽,未对某浓度生长素溶液做标记,用该生长素溶液作用于菊花幼苗后侧根的数目是6,为确定该生长素的实际浓度,最简便的方法是将生长素溶液_______________(处理)后作用于插条,若______________,则生长素浓度为150×10-6mol/L;反之,则生长素浓度为50×10-6mol/L。
29.(7分)如图所示为下面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
(1)判断A~C三组生物对应的曲线: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三种生物的生态位不同,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下列生产实践中体现该原理的是______________(多选)。
A.不同农作物间作 B.“四大家鱼”混合放养
C.适时捕捞 D.稻田养鱼
E.作物高矮,根深根浅 F.a与b互利共生
(4)a或b的变化曲线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水平上的研究;a和b之间关系的变化则是在______________水平上的研究。
30.(9分)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的关系称为_______________。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飞蛾扑火”分别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3)图乙中A、B、C、D合称为________________,碳在其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4)假如北极狐的食物有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如果一定时期内,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g,那么直接消耗雷鸟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g,消耗植物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kg。
(5)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____,因为冻原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
31.(9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本(SARS-CoV-2,简称新冠病毒)引起的。根据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疫情发展迅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可以快速有效地对病人及疑似患者的诊断提供直接证据。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仪,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累积(以Ct值表示),来确定样本中是否有病毒核酸。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科学家先将病毒RNA逆转录,再将得到的cDNA进行扩增得到了大量DNA片段。
(1)过程①中,需要使用______________酶。
(2)过程③中,需要设计________________种引物,且设计时要避免引物之间______________,否则会造成引物自连。
(3)采集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咽部细胞样本提取核酸进行上述过程,若经逆转录获得了1个cDNA,则在过程③中经10次循环后,得到的DNA数量为______________个。每一个扩增出来的DNA序列,都可与预先加入的一段荧光标记探针结合,产生荧光信号,扩增出来的靶基因越多,观察到的Ct值就越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材料二:应对不断蔓延的新冠肺炎,目前最好的方式仍然是接种疫苗。新冠病毒表面布满像皇冠一样的刺突蛋白(由S基因控制合成)。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可以通过模仿这些刺突蛋白,从而触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响应。下图表示疫苗的制作原理:
(4)如果利用基因工程研制新冠病毒疫苗,应选择______________作为目的基因,以便用于后续操作。过程②表示构建______________,其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过程③需要用______________处理细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