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第二节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单选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巴西的地理特征有很多相似之处。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巴西简图”,据此回答下列题。
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巴西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
B.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
C. 巴西全部位于南半球
D. 巴西气候干燥,沙漠面积广大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巴西出口的物产是()
A.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羊肉、黄金
B. 巴西——蕉麻、铁矿石
C.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天然橡胶
D. 巴西——咖啡、蔗糖
有关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洲气候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B.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南部
C. 非洲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半岛、岛屿
D. 非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面积最广
下列词组最能体现巴西文化特点的是()
A. 穿和服、吃寿司、赏樱花
B. 击鼓、制作木雕、编织工艺品
C. 穿白色长袍、缠白色的头巾、骆驼是传统交通工具
D. 桑巴舞、狂欢节、足球
读图1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图2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小题。
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形以平原为主 B. 矿产资源丰富
C. 很多国家经济比较单一 D. 气候南北对称分布
图2反映了图1中_________地的气候特征()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非洲地形图”,完成下列题。
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矿产资源贫乏 B. 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C. 被称为“热带大陆” D.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据图判断,非洲的地势特点是
A. 北高南低 B. 西北高东南低 C. 西高东低 D. 东南高西北低
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的成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海拔高度 D. 人类活动
读“撒哈拉以南非洲某国示意图”,完成下列题。
下列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 主要位于南温带
C. 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D. 大部分地区有阳光直射现象
下列关于南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居民主要为黑种人 B. 属于发展中国家
C. 矿产资源缺乏 D. 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上
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图,回答下列题。
下列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积雪,主要是受纬度因素影响
B.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因此有“热带大陆”之称
C.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西临印度洋,东临大西洋
D.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最高的高原是③东非高原
关于图中A,B两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为尼罗河,流向为自北向南
B. B为刚果河,最终注入印度洋
C. 两条河流中,A河长度较长,水量较大
D. 两条河流中,B河的水位季节变化较小
每年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动物都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萨伊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图1)。壮观的景象(图2)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旅游。结合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当地动物迁徙的习性,可推测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类似坦桑尼亚的国家还有很多,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征为:
A. 以进口——加工——出口模式为主
B. 以服务业为主
C. 以出口一种或几种农矿产品为主
D.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前往该地旅游的小明同学旅游中看到的景象, 不 符 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有:
①以草食动物为主②以肉食动物为主③植被高大茂密④迁徙只在北半球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二、综合题
2020年2月,东非蝗灾肆虐,非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读“撒哈拉以南非洲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受蝗灾影响地区濒临的大洋是 。
(2)赤道穿过的地形区有刚果盆地、 高原;刚果盆地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气候。
(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主要出口热带经济作物和矿产等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因此,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 (填“优势”或“劣势”)地位。
(4)撒哈拉以南非洲是 种人的故乡。由于人口增长 (填“快”或“慢”),粮食供应不足, 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导致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读“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是________洋,B区域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结合图中B区域某地年内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判断该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茅草屋是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广泛,一般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茅草。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原材料仓库”之称,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为非洲气候分布图,图乙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某国主要商品占本国进出口商品百分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 线之间,处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是 (人种)的故乡。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呈 对称,分布最广的是 气候。
(3)图乙中,可可占出口商品 %,进口商品比重最大的是 ,该国经济比较落后。请提出改变这种局面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和解析
1~4.【答案】A、D、A、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巴西自然环境,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巴西自然环境即可。
【解答】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故A符合题意。
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尼罗河,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逊河位于巴西,故B不符合题意。
C.巴西全部位于西半球,故C不符合题意。
D.巴西巴西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巴西物产,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巴西的物产即可。
【解答】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金刚石、黄金,叙述错误,故 A不符合题意。
B.巴西——咖啡、甘蔗,没有蕉麻,叙述错误,故B不符合题意。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金刚石、黄金,没有天然橡胶,叙述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
D.巴西——咖啡、蔗糖,叙述正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非洲的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非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解答】
A.非洲气候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故A符合题意。
B.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故B不符合题意。
C.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海岸线最平直的地区,故C不符合题意。
D.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面积最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巴西文化特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巴西文化特点即可。
【解答】
A.穿和服、吃寿司、赏樱花是日本的文化,故A错误。
B.击鼓、制作木雕、编织工艺品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故B错误。
C.穿白色长袍、缠白色的头巾、骆驼是传统交通工具是中东地区的特点,故C错误。
D.桑巴舞、狂欢节、足球是巴西的文化,故D正确。
故选D。
5~6.【答案】A、B
【解析】5. 非洲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呈现出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经济结构单一。
6. 从图2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看出,该地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图1中①是热带沙漠气候,②是热带草原气候,③是热带雨林气候,④是地中海气候。
7~9.【答案】C、D、C
【解析】
7.【分析】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丰富,A错误。
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为主,B错误。
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C正确。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区域,D错误。
故选C。
8.【分析】 本题考查非洲的地势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海拔500~1 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积60%以上;依据图例可以判断,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分析】本题考查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终年积雪的成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山脚下终年高温,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山顶上(海拔5895米)冰峰峭立,终年积雪,这是地形因素造成的气候差异,通常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因此山脚下与山顶上气温差别会很大。C符合题意,ABD错误。
故选C。
10~11.【答案】B、C
【解析】
10.【分析】
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地理信息的获取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从图可以看出,该国家大部分位于20°E以东,位于东半球,该国家北部被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位于该线以南,位于南半球,大部分位于南温带,A错误,B正确;该国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C错误;大部分地区没有阳光直射现象,D错误。
故选B。
11.【分析】
本题考查南非的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南非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A.南非居民主要为黑种人,A正确,不合题意。
B.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B正确,不合题意。
C.该国矿产资源丰富,C错误,符合题意。
D.该国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2~13.【答案】B、D
【解析】
12【分析】
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运用和调动知识的能力,正确判读图片信息和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征是解答的关键。
【解答】
A.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积雪,主要是受地形地势的影响,A错误。
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因此有“热带大陆”之称,B正确。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C错误。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最高的高原是埃塞俄比亚高原,③是南非高原,D错误。
故选B。
13.【分析】
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河流及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运用和调动知识的能力,正确判读图片信息和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河流及特征是解答的关键。
【解答】
A.A为尼罗河,流向为自南向北,A错误。
B.B为刚果河,最终注入大西洋,B错误。
C.两条河流中,A尼罗河长度最长,水量较小,C错误。
D.两条河流中,B刚果河的水位季节变化较小,D正确。
故选D。
14~16.【答案】B、C、B
【解析】
14.【分析】
本题考查东非高原动物迁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东非原动物迁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富,草木茂盛;干季降水较少,草木枯萎。动物逐水草而居,跟随湿季迁徙。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分析】
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发展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发展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由于长期作为殖民地,经济发展非常落后,形成了以出口一种或几种农矿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分析】
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概况,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动植物种类丰富,既有草食动物,也有肉食动物,但以食草动物为主;植被以热带草原为主,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因此动物在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来回迁徙。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答案】 (1)印度洋
(2)东非 热带雨林
(3)劣势
(4)黑 快
18.【答案】(1)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
(2)大西 热带草原 终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
(3)撒哈拉以南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总体气候炎热干燥,植被以草原为主,为当地民居的建造提供了建筑材料,且当地民居有利于通风散热
(4)自然资源丰富。①矿产资源的宝库,种类多,储量大,尤其是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②丰富的生物资源,是热带经济作物咖啡、椰枣和油棕的原产地
19.【答案】(1)回归 热 黑种人 (2)南北 热带草原 (3)61 交通设备及机械 发展民族工业, 发展多样化农业, 控制人口增长, 等等。(任答一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