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背景:
土地改革,使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了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材料一: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后,对山西省49个村的农民调查中发现,农民刚获得的718公顷土地被出卖;山西2486个农户中,有20户放高利贷,月利率最高达10%,1953年湖南、湖北、江西农村调查发现,靠租种他人土地生活的贫农占农村总户数18.69%。
——《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1950年“土改”后,政府将地主的土地和牲畜、农具都分了,分得土地的农户把全部的热情都投入到自己的土地耕种中。但农户有犁杖的没马、有马的没车,还有的什么家什都没有。遭遇旱灾,附近的河流都已经干涸见底,周围十几个乡的庄稼全都没有水浇......自己身单力薄,根本没办法抗旱救灾,这可怎么办好?
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农业互助合作的要求。
:农业合作化
改造方式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步骤:
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一般由几户至或十几户组成,共同劳动、分散经营。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和收获的农产品,仍归私人所有,但由于换工互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的集体经济组织。特点是土地入股,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统一经营,社员集体劳动,劳动产品统一进行分配。
农民结队报名入社
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
将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这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合作社农民一起劳动
生产合作社使用机械化农具
合作社兴修水利工程
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这是某村在大会上选出的模范生产小组。
1956年三大改造时,北京郊区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
方法
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合作社成员可以……
合作改善农具
学习科学选种
兴修大型水利
交流生产经验
农民“工资”凭证
公布年终结算
享受丰收喜悦
不仅如此,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呢!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 民总数(%) 参加高级 生产合作社 占全国农
户总数(%)
1.18亿户 96.3 1.0742亿户 87.8
相关史事:
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18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些中农说:“你 们先走,我们看看再说。” 一些富裕户讽刺地说:“ 一伙 穷光蛋想办社哩,没见过鸡毛能上天!”。一些富裕户讽刺地说:“一伙穷光蛋还想办社哩,没有见过鸡毛能上天!”
这个社刚成立时,的确有很多困难。社里仅有的7头耕牛,因为没有草料喂,瘦得跌倒后站不起来。大车、土犁等农具也都破破烂烂,残缺不全。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社长对大家说:“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坚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社员说:“非叫鸡毛上天不行!”社员齐心协力,苦干一年,生产发展了,产量提高了,社员收入增加了,生活得到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没有入社的农民说:“穷大社变了样,鸡毛也能绕天飞。”于是,他们纷纷要求入社。有的农民还说:“不叫参加拥也要拥进去!”1954年秋,全村80多户贫农和中农,全部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河南安阳农业生产合作社全体社员
(1)背景:
(2)形式:
(3)结果: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广州市第一缝纫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女社员在进行生产
广州市第一钟表修配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改造的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公有制
走近同仁堂
同仁堂是我国重要品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
清雍正元年由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御药房用药,独办官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之久。
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同仁堂虽名气大,但因为战争的缘故销量并不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同仁堂的发展一度停滞不前。政府加大了对民族资本家的扶持,在政府扶持下,同仁堂的生产逐步发展起来,这可比同仁堂自己经营强多了。
1954年,同仁堂带头向国家递交了公私合营申请。
公私合营以后,同仁堂企业经营大大扩充。1949年到1959年的十年间,同仁堂的生产总值也从1948年的16万元增加到了1959年的1251万元。
二、公私合营:
二、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一度遭受严重困难,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私营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
材料二: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
材料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很弱,主要是商业和金融资本,工业资本只占1/5;在工业资本中又主要是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很少重工业;私营工厂一般规模小,技术落后,经营困难,难以担当起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任。——张岂之
材料一:抗美援朝期间,武汉福化药棉厂资本家李寅廷,承制志愿军急救包,领取好棉花1万斤,全部换成废棉,其中还有1000斤烂棉花,这批急救包中有12万只没有经过消毒,带有化脓菌、破伤风菌、坏疽菌,导致志愿军战士非战斗伤亡。
材料二:抗美援朝期间,上海大康药店不法商人资本家王康年,利欲熏心,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财,用自来水作注射液,用烂棉花充作药棉,卖给志愿军,致使大批志愿军伤病员伤病情恶化,有些人致残,有些致死,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
上海市人民法庭于1953年判处王康年死刑,执行枪决
王康年被逮捕
但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对其进行多次斗争。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力量的增强,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
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利润分配实行 “四马分肥”,大致是国家所得税34.5%,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工人福利占15%,为企业提供保障制度的公积金占30%。
公私合营
单个企业
公私合营
四马分肥
资本家20.5%,国家34.5%,
工人福利15%,公积金30%。
全行业
公私合营
年息
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公方占据领导地位
评价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采取定息制度,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年息为5%。
材料:按照当时的政策,每年给予沈莱舟(恒源祥品牌的创始人)定息5万元人民币,他每个月的工资有人民币1000多元……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当时毛泽东主席拿国家干部一级薪水,工资也只500多元。而当时的一个大学毕业生工作后的工资为60元。
——《绒线大王恒源祥在公私合营前后》
赎买政策:
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实行公私合营的新厂牌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
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
3、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结果
资本家的身份:
剥削者
与国家合作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或管理者
消灭了资产阶级
1956年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天津市
重庆市
一位资本家自述: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关史事:
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中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月15日,20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紧接着,天津、上海也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资本家不再是占有和经营原企业的老板,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参加国家建设。
党对民族资本家采取团结和改造的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一名资本家这样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4、意义: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材料: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亿二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为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营工业企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将近二百万户的私营大中小商店,已经变为公私合营商店、合作商店、合作小组或者直接变为国营商店。这是把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大革命。由于各种条件的成熟,由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由于全国人民的努力,在这样一个大革命的过程里,社会财产没有遭到损坏,社会秩序没有发生混乱,社会生产没有下降。恰恰相反,我们在这个大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第一年,就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 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7年6月26日)
材料一: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
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材料二:合作化运动,对各地政府来说都是政治任务,务必要完成,由于发展速度过猛,不少地方出现了违反自愿原则的现象,由于侵犯了富裕中农的实际利益,引起了他们很大的抵触情绪,出现大量屠宰牲畜的现象,有的省估计至少杀了三十万头,有的省估计耕畜减少百分之二十。
材料三:“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者和个体工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长期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背景:
2、方式:
3、原则:
4、阶段
5、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二、公私合营
1、原因:
2、公私合营:
3、赎买政策
4、意义:
本课小结
1.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其( )
A.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
B.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C.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
D.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 土地改革之后,我国又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被称为“三大改造”,其中对农业的改造途径是( )
A .走合作化道路 B .供销合作社
C .一大二公 D .公私合营
D
A
课堂练习
3、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B .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农民参加合作社
D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