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习作例文《阳光的两种用法》课件+教案(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习作例文《阳光的两种用法》课件+教案(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5 14:06:14

文档简介

深圳市义务教育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阳光的两种用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从例文中提炼出两条习作方法。一是领着学生打开思路选取真实、典型的事例来表达情感;二是学习用一条主线串起文章的情感脉络。
教学过程:
回顾本单元学习要求,联系前课,导入激趣。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深圳市罗湖区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的何艾老师。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 “体会文章怎样表达情感”,学会“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通过前一篇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我们了解到通过具体事例、内心独白、选择合适的材料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今天让我们走进三单元第二篇习作例文《阳光的两种用法》。
二、聊聊作者,拉近距离。
乍一看这个标题,让人误以为是一篇说明文,其实,是一篇感人的叙事散文。这篇文章的作者肖复兴大家一定不陌生,我们读过他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从那篇文章我们得知,肖复兴曾经得到叶圣陶老先生的亲自指点。并且因为热爱文学,努力耕耘,他成为了当代著名的作家,出版了很多本散文集,获得过大奖。今天我们借助他的文章来学习写作。
三、理清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
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已经自读了这篇文章,现在,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标题“阳光的两种用法”,指的是哪两种用法?
好,来听听何老师班上同学的回答。
生:一是冬天母亲晒被子叠被子,为了让“我”晚上睡起来更暖和;二是夏天毕大妈把缸里的水晒热用来给孩子们洗热水澡。
对,写了“我”的母亲和毕大妈对阳光的两种用法。
从“我”家和毕大妈两家人的生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肖复兴小时候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比较艰苦。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两位母亲非常聪明,总能想出办法改善生活。
没错,这种智慧是源于她们对孩子的爱,源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那个年代的普通劳动者就是这样勤劳、朴实、智慧。文章表达了“我”对母亲和毕大妈这样的普通劳动者的深情赞美。
四、学习第一条写作方法,真实的材料,鲜活的表达,传递情感。
那么,肖复兴的这篇散文里藏着哪些可供我们模仿和借鉴的写作宝典呢?
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了文章旁边的批注。(课件出示两处批注)
来看这一处,(课件):通过讲述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的事情,作者的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
对,这是我们最熟悉的方法,讲述具体事例来表达情感。
作者童年时,甚至现在一些地方,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是很常见的,但这个事例饱含着母亲的智慧,以及对子女的爱,让作者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二段中的这一处描写,老师小声读,同学们端起书放声朗读。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情感表达出来的。(师读)
(课件出示第二段从“有意思的是”到“铺成被窝状”,)
请大家关注描写母亲动作的词语。(课件圈出描写母亲动作的词:取、抱、赶紧、叠、铺)看,母亲一连串儿的动作,写得多么真实鲜活!这是留在作者记忆中鲜明的细节,因为是真实的亲身感受,所以作者才能写得那么鲜活。
(课件出示后半句“晚上睡觉我钻进去时”到“很香的感觉”)
接着,作者还加入了“我”的感受。被子里暖烘烘的,散发着香香的棉花味儿,一个“暖”,一个“香”,(课件随之圈出),道出幸福满足的滋味儿,把我钻入被窝时的真实感受也鲜活地描写出来。
紧随着,母亲的一句话更是新奇、有滋味:“我这是把老爷儿叠起来了。”一个“叠”字,多么鲜活,多有生活气息!这份温暖朴实的母爱自然地打动了读者的心。
(课件出示“真实”、“鲜活”)
读到这里,我们明白了,作者通过把真实的事儿鲜活地描述出来,将情感暗含在里边。
(课件出示第4、5段)
我们再来读第二个事例,毕大妈用阳光的事例。讲述这个事例时,作者将笔墨聚焦于院子里洗澡的场景。
(课件出示第5段)
我们端起书本来读读这段(生读),
瞧,写得多有画面感啊。(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读了文字我们眼前不由得浮现出孩子们大呼小叫、洗澡水冲得噼里啪啦、哪吒闹海似的欢腾嬉闹场面。
夏天排着队用太阳嗮过的温水洗澡这样的场面,也成为作者记忆深刻的场景。在这个场景描写里,作者传递出什么样的情感呢?
尽管生活不太富裕,甚至不乏艰辛,但并不妨碍大院里的人们想出各种办法去提高生活质量。大冬天寒冷的晚上,盖着微暖的香香的被子,夏天里洗个温水澡,没有耗费一文钱换来的享受,这就是居家过日子的小滋味儿、小幸福。作者通过描写这个热闹欢腾的洗澡场面,将老百姓快乐、知足、幸福的这样一种情感传递给我们。
读了这个场景,再加上母亲又一句点睛之笔:“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一个“叠”,一个“煮”,真实、生动、有滋味儿。作者对母亲和毕大妈深深的敬佩、赞美、感恩之情,随着真实的细节,细腻的感受,鲜活的场面描写自然流露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学到这里,同学们赶快将这篇例文传给我们的习作宝典之一收入囊中。(课件出示:写出真实的感受,用鲜活的表达,让真情自然流露。)
五、学习第二个习作方法,用一条主线串起文章的情感脉络。
1.课文学习
再来看文章旁边第二处批注。编者选编这篇习作例文,除了让我们学习选择真实典型的事例表达情感,另一个表达情感的习作宝典就在此了。(课件出示)
作者反复提到的“老阳儿”,起到了贯穿全文情感脉络的作用。
我们先来找找“老阳儿”这个线索出现在文中哪些地方,勾划下来。(课件出示文段勾划)
瞧,“老阳儿”这个词在文中反复出现。这个词就像文章中的一根线,把文章的各个部分给串了起来。(课件出示“串”)
我们来思考一下,“老阳儿”串起的是什么呢?
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第一,“老阳儿”串起了“阳光的两种用法”。
“老阳儿”还串起了什么?文章开头写到:日子各有各的过法。母亲和毕大妈利用阳光解决生活难题的事例,却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二,“老阳儿”是串起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不同的智慧。
文章的结尾赞美了母亲和毕大妈的智慧、温暖的心。第三、“老阳儿”还串起了作者的真实感受,对那个年代普通劳动者的赞美、敬佩。
2.拓展学习
大家看看,有了这么一条线,两个事例和作者的感受就被巧妙地串起来了。
(课件出示《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句段)
我们来回顾学过的课文,你一定对这种用一条主线串起作者情感脉络的写作方法并不陌生:
就以肖复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例,文章几次写到绿绿的爬山虎,以肖复兴对叶老的感激和钦佩这样一条情感主线串起了叶圣陶老先生关爱呵护青少年的两件事儿:叶圣陶老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作文,叶老先生邀请肖复兴到家中做客。
贯穿全文的线索可以是一件具体的物品,也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段音乐、一处景色……
再例如《月是故乡明》以月为线索,串起季羡林老先生段段童年生活与离乡经历;《梅花魂》以梅花串起外公眷念祖国家乡的几件事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以两句评价串起我成长的不同阶段对父母之爱的认识。
这个成为全文线索的事物,在文章的各个段落都会出现,甚至可以作为文章的标题。
六、动手练笔。
说了这么多,赶紧提笔练一练吧。请看作文题——《老师的微笑》,你可以用老师的微笑贯穿整篇文章。
来,打开记忆的闸门,选取两件描写老师微笑的具体事例,写一写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老师为什么要笑,笑里有什么含义,当时你的真实感受是什么?选两件真实发生的事儿,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加上你的感受,写细、写活。
你还可以选择以下的内容:爸爸的手、妈妈的怀抱,或者写你自己想写的内容。总之,写真实的事例,通过鲜活的描写,表达出情感。
思考一下,简要地列出提纲。
七、小结升华。
同学们,书中教我们写作,也是在教我们做人。愿你用明亮的心看生活,写真情实感的文章,做诚实温暖的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
阳光的两种用法
1
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2
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单元学习目标
习作例文
阳光的两种用法
作者:肖复兴
肖复兴,1947年出生,中国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沧州,现居北京。
曾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
作品获得过首届冰心散文奖、第三届老舍散文奖、第一届全国体育报告文学一等奖、第五届“朱自清散文奖”等。
了解作者
标题“阳光的两种用法”指的是哪两种用法?
1.冬天,母亲晒被子叠被子,为了让“我”晚上睡起来更暖和;
2.夏天,毕大妈把缸里的水晒热用来给孩子们洗热水澡。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进行默读和思考。
默读与思考
从“我”家和毕大妈家两家人的生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那个年代的普通劳动者是那样的勤劳、朴实、智慧。
感受到了“我”对母亲和毕大妈这样的普通劳动者的深情赞美。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进行讨论。
讨论
批注
批注
通过讲述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的事情,作者的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
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那时家里连个暖水袋都没有。母亲有主意,中午的时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晾到太阳底下。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各家都会这样做。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晚上睡觉我钻进去时,被子里还是暖乎乎的,连被套的棉花味道都烤了出来,很香的感觉。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母亲一直用老家话,把太阳叫老阳儿。“阳儿”读成“爷儿”音。
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
作者是怎样把情感表达出来的?
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
作者是怎样把情感表达出来的?
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晚上睡觉我钻进去时,被子里还是暖乎乎的,连被套的棉花味道都烤了出来,很香的感觉。
作者是怎样把情感表达出来的?
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晚上睡觉我钻进去时,被子里还是暖乎乎的,连被套的棉花味道都烤了出来,很香的感觉。
作者是怎样把情感表达出来的?
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晚上睡觉我钻进去时,被子里还是暖乎乎的,连被套的棉花味道都烤了出来,很香的感觉。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
作者是怎样把情感表达出来的?
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晚上睡觉我钻进去时,被子里还是暖乎乎的,连被套的棉花味道都烤了出来,很香的感觉。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
作者是怎样把情感表达出来的?
真实
鲜活
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她家的孩子放学了,毕大妈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一个个排队洗澡。毕大妈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正温乎,孩子们连玩带洗,大呼小叫,噼里啪啦的,溅起一盆的水花,个个演出一场哪吒闹海。
在这个场景描写里,作者传递出什么样的情感呢?
作者通过描写这个热闹欢腾的洗澡场面,将老百姓快乐、知足、幸福的这样一种情感传递给我们。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进行思考。
思考
“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
“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
叠 煮
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她家的孩子放学了,毕大妈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一个个排队洗澡。毕大妈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正温乎,孩子们连玩带洗,大呼小叫,噼里啪啦的,溅起一盆的水花,个个演出一场哪吒闹海。
真实
鲜活
写出真实的感受,
用鲜活的表达,
让真情自然流露。
习作宝典
作者反复提到的“老阳儿”,起到了贯穿全文情感脉络的作用。
“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
“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
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对所有人都大方且一视同仁,而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样样都得花钱买才行。
把老阳儿叠起来,让我觉得新鲜。
“老阳儿”这个词就像文章中的一根线,把文章的各个部分给串了起来,串起的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进行思考和讨论。
思考
讨论

1.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老阳儿”串起了“阳光的两种用法”。
2.文章开头写到:日子各有各的过法。母亲和毕大妈利用阳光解决生活难题的事例,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老阳儿”是串起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不同的智慧。
3.文章的结尾赞美了母亲和毕大妈的智慧、温暖的心。“老阳儿”还串起了作者的真实感受,对那个年代普通劳动者的赞美、敬佩。

叶圣陶老先生为肖复兴同学修改作文。
肖复兴同学对叶圣陶老先生的
感激和钦佩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叶老先生邀请肖复兴到家中做客。
《月是故乡明》
以月为线索,串起季羡林老先生段段童年生活与离乡经历。
《梅花魂》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以两句评价串起我成长的不同阶段对父母之爱的认识。
以梅花串起外公眷念祖国眷念家乡的几件事例。
用一条主线串起文章的情感脉络。
习作宝典
动笔练一练
请以“老师的微笑”贯穿整篇文章。选取两件描写老师微笑的具体事例,写一写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老师为什么要笑,笑里有什么含义,当时你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作文题——《老师的微笑》
真实
鲜活
爸爸的手、妈妈的怀抱
……
愿你用明亮的心看生活,写真情实感的文章,做诚实温暖的人。
习作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