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向心加速度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3 向心加速度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7 11:0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3 向心加速度
一、单选题
1.由于高度限制,车库出入口采用图所示的曲杆道闸,道闸由转动杆OP与横杆PQ链接而成,P、Q为横杆的两个端点。在道闸抬起过程中,杆PQ始终保持水平。杆OP绕O点从与水平方向成30°匀速转动到6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的线速度不变
B.P点的加速度方向不变
C.Q点在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D.Q点在水平方向做变速运动
2.洗手后我们往往都有“甩水”的动作,如图所示是摄像机拍摄甩水视频后制作的频闪画面,A、B、C是甩手动作最后3帧照片指尖的位置。最后3帧照片中,指尖先以肘关节M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到接近B的最后时刻,指尖以腕关节N为圆心做圆周运动。测得A、B之间的距离约为24cm,B、N之间的距离为15cm,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则指尖(  )
A.经过B点速率约为3m/s B.经过B点的角速度约为10rad/s
C.在BC段的向心加速度约为240m/s2 D.AB段与BC段相比更容易将水甩出
3.“旋转纽扣”是一种传统游戏。如图,先将纽扣绕几圈,使穿过纽扣的两股细绳拧在一起,然后用力反复拉绳的两端,纽扣正转和反转会交替出现。拉动多次后,纽扣绕其中心的转速可达,此时纽扣上距离中心处的点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  )
A. B. C. D.
4.陀螺是中国民间的一种玩具,为了美观,绕陀螺中心轴对称镶嵌有相同质量、不同颜色的装饰物。如图所示,小朋友抽打陀螺使其转动时,这些装饰物绕中心轴转动的物理量相同的是(  )
A.线速度 B.向心加速度 C.向心力 D.周期
5.图为“天津之眼”摩天轮,游客某时刻位于匀速转动的摩天轮的最顶端,则从此时刻起游客的向心加速度(  )
A.大小不变 B.逐渐减小
C.逐渐增大 D.先减小再增大
6.如图所示, A、为某小区门口自动升降杆上的两点,杆从水平位置匀速转至竖直位置的过程中,A、两点的角速度、线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一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半径为0.5m,物体旋转6周用时1mi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为
B.物体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
C.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为
D.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二、多选题
8.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A.c点与d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a点与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9.如图所示是磁带录音机的磁带盒的示意图,A、B为缠绕磁带的两个轮子边缘上的点,两轮的半径均为r,在放音结束时,磁带全部绕到了B点所在的轮上,磁带的外缘半径R=3r,C为磁带外缘上的一点。现在进行倒带,则此时(  )
A.A、B、C 三点的周期之比为 3:1:3
B.A、B、C 三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3:1:3
C.A、B、C 三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1:3:3
D.A、B、C 三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9:1:3
10.中学生常用的学习用具修正带的结构如图所示,包括大小齿轮、压嘴座等部件。大小齿轮分别嵌合于大小轴孔中并相互咬合,半径之比为2∶1。a、b两点分别位于大小齿轮的边缘,c点位于大齿轮半径的中点。当修正带被匀速拉动进行字迹修改时(  )
A.角速度 B.线速度
C.转速 D.向心加速度
11.关于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心加速度越大,物体速度方向改变的就越快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存在向心加速度
C.由向心加速度可知,向心加速度一定与轨道半径成反比
D.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能用来计算
三、填空题
12.两架飞机在空中沿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径之比为2:3,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为4:3。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_。
13.如图,一个大轮通过皮带拉着小轮转动,皮带和两轮之间无滑动,大轮半径是小轮半径倍,大轮上一点S离转轴O1的距离是半径的。则大轮边缘上的P点与小轮边缘上的Q点的线速度之比为________, 点与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
四、解答题
14.儿童乐园中,一个质量为10kg的小孩骑在木马上随木马一起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已知转轴距木马5m远,每10s转1圈,把小孩的转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求:
(1)小孩转动的角速度;
(2)小孩转动的线速度;
(3)小孩转动的向心加速度。
15.某走时准确的时钟,分针与时针的长度之比是1.2:1。
(1)分针与时针的角速度之比是多少?
(2)分针针尖与时针针尖的线速度之比是多少?
(3)分针和时针的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分针和时针转动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多少?
16.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线速度大小为,物体从A到B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已知A、B间弧长是,则物体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取3.14)
17.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半径大小为R。其中,地球自转一天,24小时,共计,角速度。求:地球赤道上的物体自转时的向心加速度为约为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如图为一个简易的冲击式水轮机的模型,水流自水平的水管流出,水流轨迹与下边放置的轮子边缘相切,水冲击轮子边缘上安装的挡水板,可使轮子连续转动。当该装置工作稳定时,可近似认为水到达轮子边缘时的速度与轮子该处边缘的线速度相同。调整轮轴O的位置,使水流与轮边缘切点对应的半径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测得水从管口流出速度v0=3m/s,轮子半径R=0.1m。不计挡水板的大小,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轮子转动的角速度ω及边缘上某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2)水管出水口距轮轴O的水平距离l和竖直距离h。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5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题知杆OP绕O点从与水平方向成30°匀速转动到60°,则P点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则P点的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故P点的线速度改变。故A错误;
B.由题知杆OP绕O点从与水平方向成30°匀速转动到60°,则P点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P点的加速度方向时刻指向O点。故B错误;
C.Q点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与P点相同,相对于O点在竖直方向的位置y关于时间t的关系为
则可看出Q点在竖直方向不是匀速运动。故C错误;
D.Q点相对于O点在水平方向的位置x关于时间t的关系为
则可看出Q点在水平方向是变速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详解】
A.从帧A到帧B的时间间隔是t=0.04s,帧A指尖到帧B指尖之间的实际距离为L=24cm,由题意知其弧长与弦长近似相等,根据线速度的定义有
A错误;
B. NB长约15cm,经过B点的角速度约为
B错误;
C.在BC段的向心加速度约为
C正确;
D.水滴转动过程中需要的向心力为
则半径越小需要的向心力越大,需要向心力越大,越容易被甩出,故BC段更容易将水甩出,D错误。
故选C。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
向心加速度为
故选D。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所有装饰物属于同轴转动,则角速度相等,由
可知周期相同,由
可知装饰物绕中心轴转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向心加速度总是与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向心加速度的方不同,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向心力的方向不同,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A
【解析】
【详解】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表达式为
而游客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线速度大小不变,故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故选A。
6.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两点绕同一轴转动,则角速度相等,即
根据
可知,线速度
根据
可知,加速度关系
故选A。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故A错误。
B.线速度大小
故B正确。
C.向心力大小
故C错误。
D.向心加速度
故D错误。
故选B。
8.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点与d点同轴转动,角速度大小相等,故A正确;
C.a、c两点靠传送带传动,皮带不打滑,线速度大小相等,故C正确;
B.由于ac的线速度大小相同,根据v=ωr可知
bc同轴转动,角速度相同,有
故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不相等,故B错误;
D.由于ac的线速度大小相同,转动半径不同,根据可得,a点与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AC。
9.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靠传送带传动轮子边缘上的点具有相同的线速度,故A、C两点的线速度相等,即
vA:vC=1:1
C的半径是A的半径的3倍,根据
v=rω

ωA:ωC=3:1
B与C属于同轴转动,所以
ωB=ωC
根据周期与角速度的关系
所以
ωB=ωC

TB=TC
所以A、B、C三点的周期之比1:3:3,故A错误;
B.B与C的角速度相等,由
v=ωr
可知
vB:vC=1:3
所以A、B、C三点的线速度之比3:1:3.故B正确;
C.由于
ωA:ωC=3:1
ωB=ωC
所以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3:1:1.故C错误;
D.向心加速度
a=ω v
所以
aA:aB:aC=ωAvA:ωBvB:ωCvC=3×3:1×1:1×3=9:1:3
故D正确。
故选BD。
10.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a、b两点的传动是齿轮传动,两齿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由v=ωr可知,角速度ω与半径r成反比,因为 ra>rb,ωa<ωb,a、c两点同轴转动,ωa=ωc,所以ωb>ωc,A正确;
B.因为ωb>ωc,rb=rc,所以vb>vc,B错误;
C.因为ω=2πn,ωa<ωb,所以naD.因为an=ωv,ωa<ωb,va=vb,所以aa故选AD。
11.AB
【解析】
【详解】
A.向心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向心加速度越大,则物体速度方向改变的就越快,故A正确;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一定存在一个改变速度方向的加速度,即向心加速度,故B正确;
C.由向心加速度可知,当v一定时,向心加速度an与轨道半径r成反比,当v变化时,不成反比,故C错误;
D.向心加速度公式对任何圆周运动都适用,故D错误。
故选AB。
12.8:9
【解析】
【详解】
两架飞机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所以它们的线速度之比
v1:v2=2:3
由于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是4:3,所以它们的角速度之比
ω1:ω2=4:3
由于向心加速度a=vω,故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a1:a2=8:9
13. 1:1 1:4
【解析】
【详解】
两轮是同缘传动,可知边缘的线速度相等,即大轮边缘上的P点与小轮边缘上的Q点的线速度之比为1:1;
若设P点的线速度为v,则
vQ=v
vS=0.5v
根据
可知,S点与Q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4。
14.(1)0.63rad/s;(2)3.2m/s;(3)2.0m/s2
【解析】
【详解】
小孩骑在木马上随木马一起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周期:
(1)角速度:
(2)线速度:
(3)向心加速度:
15.(1)12:1;(2)14.4:1;(3)172.8:1。
【解析】
【详解】
(1)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分针每转过的角度为360度,而时针转过的角度为30度,所以角速度之比为
ω1:ω2=360:30=12:1
(2)由
v=rω
可得,线速度之比为
v1:v2=1.2×12:1×1=14.4:1
(3)根据
a=vω
知,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a1:a2=172.8:1
16.
【解析】
【分析】
求解向心加速度。
【详解】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从A到B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线速度大小为,根据三角形定则可知,弧所对的圆心角,再由
得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根据
解得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17.
【解析】
【详解】
根据a=ω2R可得地球赤道上的物体自转时的向心加速度为
18.(1)50rad/s;250m/s2;(2)1.12m;0.86m
【解析】
【详解】
(1)水流出后做平抛运动,设水流到达轮子边缘的速度为v
v==5 m/s
轮子边缘的线速度
v′=v=5 m/s
所以轮子转动的角速度
ω= =50 rad/s
a==250 m/s2
(2)设水流到达轮子边缘的竖直分速度为vy,平抛运动时间为t,水平、竖直分位移分别为x、y:
vy==4 m/s
t==0.4 s
x=v0t=1.2 m
y=gt2=0.8 m
水管出水口距轮轴O的水平距离l和竖直距离h为:
l=x-Rcos 37°=1.12 m
h=y+Rsin 37°=0.86 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0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