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小石潭记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篁竹
清冽 幽邃
为坻 为嵁 为屿
参差 佁然 摇缀
俶尔 翕忽 悄怆
2.下列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斑斓(灿烂多彩) 幽情(淡淡的、暗暗的感情) 恍如隔世(好像隔了几个朝代)
B.瑰丽(异常美丽)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善男信女(善良诚实的男女们)
C.莽莽(形容无边无际的样子)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D.山岚(山中的雾气) 沼泽(荒凉的地方,无人烟) 鳞次栉比(形容房屋密集,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皆若空游无所依
C.似与游者相乐 D.其岸势犬牙差互
4.下面划线的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A.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B.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心乐之 (乐:快乐)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 (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
6.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四面竹树/环合
7.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 B.四面/竹树环合
C.潭中鱼可/百许头 D.以其境/过清
8.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卷石底以出: ②为坻,为屿:
③佁然不动: ④俶尔远逝:
⑤往来翕忽: ⑥斗折蛇行:
⑦犬牙差互: ⑧凄神寒骨:
⑨悄怆幽邃: ⑩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崔氏二小生: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二、阅读理解
10.拓展阅读
石渠记
柳宗元
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②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③,或倍尺④,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⑤,昌蒲被之,青鲜⑥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 鱼。又北曲行纡余⑦,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⑧,可列坐而休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选自《柳河东集》)
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②幽幽:水细流的样子。③咫尺: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④倍尺:二尺。⑤泓:深潭。⑥鲜:苔藓。⑦纡余:曲折延伸。⑧箭:小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其长可十许步
可:
②渠之广或咫尺
或:
③睨若无穷 穷:
④予从州牧得之
从: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②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4)文中写了哪三处景观?作者是采用什么手法描写出其幽深、静穆的?
三、综合表达
11.有人说,小石潭是一幅画,这幅画既有粗线勾勒,又有工笔细描。粗线勾勒时,寥寥数笔,就点出了小石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和“四面竹树环合”的主要特点。工笔细描时,近岸之石的奇形怪状,水中游鱼的怡然自得,溪流岸势的犬牙差互,整体环境的凄神寒骨,刻画得淋漓尽致,形神兼备,令人神往。
(1)市旅游公司准备开发小石潭这一景点,想请班上的同学仿照示例为小石潭的景物设计一个景点名称,请写出你设计的景点名称和依据。
例:小径通幽。依据:隔篁竹,伐竹取道。
(2)请你仿照示例,为你所设计的景点写一段导游词,要求抓住其特点,用生动且富有激情的语言进行介绍。
小径通幽——走入小径,你会观赏到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的优美景色,会闻到沁人心脾的翠竹清香,也会体会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近观则竹树环合,清风徐来;远眺则群山连绵,雾霭苍茫。
12.存某班的主题班会上,正在模拟一场新闻发布会:就学校举行“中国梦,我的梦”文艺竞赛活动召开现场发布会。由体育委员担任新闻发言人,代表校方回答现场提问。
升学加分是同学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同学问道:“参加表演的同学能否凭获奖证书在升学时得到加分?”发言人回答:“加分的问题,我知道得不多,不好说,这个你懂的。”答毕,会场充满了笑声。
(1)对“你懂的”,有人评价为巧妙,有人评价为圆滑,你赞同哪个评价?请说出理由。
(2)如果用反问句去质疑“你懂的”,你将怎样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huáng;liè;suì;chí;kān;yǔ;cēn;yǐ;zhuì;chù;xī;qiǎo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平常要善于积累,对形近字和多音字要善于辨析,结合具体语境做出正确的判断。文言文中要注意通假字的读音,调号的标识要准确。本题中的读音分别是:huáng; liè; suì; chí; kān; yǔ; cēn; yǐ;zhuì; chù; xī;qiǎo。
故答案为:huáng; liè; suì; chí; kān; yǔ; cēn; yǐ;zhuì; chù; xī;qiǎo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给汉字注音的能力。给汉字注音,要注意字母的拼写、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多音字的区别等。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字、易错字,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2.【答案】C
【知识点】词义理解;小石潭记
【解析】【分析】考查一般文言实词的用法。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A项“幽情”解释有误, B项“善男信女”解释有误,C正确 D项“沼泽”解释有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学习中要注意结合语境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3.【答案】C
【知识点】词类活用
【解析】【分析】A项,西:名词作方位状语,向西。
B项,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C项,不同,乐:逗乐。形容词作动词。其余各项都是作状语。
D项,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4.【答案】C
【知识点】小石潭记;词类活用
【解析】【分析】C划线的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犬牙,事物名词作状语)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斗、蛇:都是名词作状语,意思分别是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A、B、D划线的词语的用法与例句不同。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5.【答案】A
【知识点】小石潭记;常用文言虚词
【解析】【分析】“乐”是“以……为乐”的意思。
6.【答案】D
【知识点】小石潭记;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此题意在考查学生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判断能力,D应为“四面/竹树环合”。
故答案为:D
【点评】有以下六种情况要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7.【答案】C
【知识点】小石潭记;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应为“潭中鱼/可百许头”。
【点评】考查文言文断句。
8.【答案】弯曲;成为;静止不动的样子;忽然;轻快敏捷的样子;像北斗一样;参差不齐;使……凄凉;忧伤;停留;于是;年轻人
【知识点】小石潭记;词类活用;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此题意在考查对文言字词的解释能力。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本题中“斗”就是名词活用为状语;“凄”则为形容词使动用法。
故答案为:(1)弯曲;(2)成为;(3)静止不动的样子;(4)忽然;(5)轻快敏捷的样子;(6)像北斗一样;(7)参差不齐;(8)使……凄凉;(9)忧伤;(10)停留;(11)于是;(12)年轻人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内文言文词语的识记与理解。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比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9.【答案】(1)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3)顺着小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溪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5)因为这里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知识点】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句是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本题中的句子均为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准确理解。结合所学知识,本题的答案分别为:(1)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3)顺着小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4)溪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5)因为这里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故答案为:(1)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3)顺着小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溪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5)因为这里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
10.【答案】(1)大约;有时;穷尽;跟随
(2)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3)①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地)流入北边的小潭中。
②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
(4)石渠、石泓、石潭三处景观。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以涓涓细流之声来衬托崖谷的幽静,以“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写出其给人以静穆、旷远的奇异之感。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可”:大约。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此题要注意标志性的虚词“者”。译为: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3)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西”“陷”“堕”“颠”“动”等词语的翻译。
(4)文中的景观有三处:石渠、石泓、石潭。手法:移步换景和衬托。特别是以涓涓细流之声来衬托崖谷的幽静。以声衬静,以声写静。
故答案为:(1)大约;有时;穷尽;跟随
(2)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3)①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地)流入北边的小潭中。②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
(4)石渠、石泓、石潭三处景观。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以涓涓细流之声来衬托崖谷的幽静,以“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写出其给人以静穆、旷远的奇异之感。
【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基本能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参考译文】
从袁家渴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人们在渠上修了一座桥。有一眼泉水幽静地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从下面绕过石头。越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地)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曲折延伸了一些,看上去好像没有穷尽,就这样最终流入袁家渴。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虽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
我跟随柳州太守发现它,拨开阴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开掘和疏通淤土和乱石,把朽木乱草堆高之后烧掉,疏通石渠后渠中灌满了水。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元和七年正月初八,疏通渠道遇到大石。十月十九日,越过石头发现了石泓和小潭,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给游人了。
11.【答案】(1)[示例]听水轩。依据:闻水声,如鸣珮环。
(2)[示例]听水轩——走近小潭,你会听到潺潺不绝的流水声,会看到和谐惬意的人鱼相娱,会尝到犹如甘醴的清冽潭水。近听如环珮相鸣,清脆悦耳;远闻则莺歌燕语,宛转悠扬。
【知识点】活动设计;衔接仿写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给景点拟名。由题意可知,给景点拟名时,需根据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相关语句。比如可根据“隔篁竹”“伐竹取道”拟名为小径通幽,可根据“闻水声,如鸣佩环。”拟名为听水轩。
(2)本题在仿写的识货是要求进行导游词的仿写,导游词要介绍景点的景物特点,突出其最吸引人之处。语言富于文采,能引起大家去游览的欲望即可,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成理,符合导游词的基本特点即可。
故答案为:(1)听水轩。依据:闻水声,如鸣珮环。
(2)听水轩——走近小潭,你会听到潺潺不绝的流水声,会看到和谐惬意的人鱼相娱,会尝到犹如甘醴的清冽潭水。近听如环珮相鸣,清脆悦耳;远闻则莺歌燕语,宛转悠扬。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拟写标题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内容细致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句子仿写类题目时,要注意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等,符合语句语境,有时候还会特别要求字数相等。
12.【答案】(1)同意巧妙的评价。借用热词,短短的三个字不但使自己摆脱了不便说、不能说的尴尬,而且还获得了对方的认同(理解)。或者同意圆滑的评价。发言人恭维了对方,推卸了可能会有的责难.看似在回答,其实并没有。
(2)“如果我懂,还需要提问吗?”或者“我懂的,你懂吗?”或者“你不说,我怎么懂呢?”
【知识点】小石潭记;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本题是口语表达题,语言要得体。
【点评】考查综合学习能力。
1 / 1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小石潭记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篁竹
清冽 幽邃
为坻 为嵁 为屿
参差 佁然 摇缀
俶尔 翕忽 悄怆
【答案】huáng;liè;suì;chí;kān;yǔ;cēn;yǐ;zhuì;chù;xī;qiǎo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平常要善于积累,对形近字和多音字要善于辨析,结合具体语境做出正确的判断。文言文中要注意通假字的读音,调号的标识要准确。本题中的读音分别是:huáng; liè; suì; chí; kān; yǔ; cēn; yǐ;zhuì; chù; xī;qiǎo。
故答案为:huáng; liè; suì; chí; kān; yǔ; cēn; yǐ;zhuì; chù; xī;qiǎo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给汉字注音的能力。给汉字注音,要注意字母的拼写、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多音字的区别等。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字、易错字,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2.下列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斑斓(灿烂多彩) 幽情(淡淡的、暗暗的感情) 恍如隔世(好像隔了几个朝代)
B.瑰丽(异常美丽)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善男信女(善良诚实的男女们)
C.莽莽(形容无边无际的样子)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D.山岚(山中的雾气) 沼泽(荒凉的地方,无人烟) 鳞次栉比(形容房屋密集,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
【答案】C
【知识点】词义理解;小石潭记
【解析】【分析】考查一般文言实词的用法。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A项“幽情”解释有误, B项“善男信女”解释有误,C正确 D项“沼泽”解释有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学习中要注意结合语境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皆若空游无所依
C.似与游者相乐 D.其岸势犬牙差互
【答案】C
【知识点】词类活用
【解析】【分析】A项,西:名词作方位状语,向西。
B项,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C项,不同,乐:逗乐。形容词作动词。其余各项都是作状语。
D项,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4.下面划线的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A.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B.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案】C
【知识点】小石潭记;词类活用
【解析】【分析】C划线的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犬牙,事物名词作状语)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斗、蛇:都是名词作状语,意思分别是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A、B、D划线的词语的用法与例句不同。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5.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心乐之 (乐:快乐)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 (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
【答案】A
【知识点】小石潭记;常用文言虚词
【解析】【分析】“乐”是“以……为乐”的意思。
6.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四面竹树/环合
【答案】D
【知识点】小石潭记;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此题意在考查学生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判断能力,D应为“四面/竹树环合”。
故答案为:D
【点评】有以下六种情况要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7.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 B.四面/竹树环合
C.潭中鱼可/百许头 D.以其境/过清
【答案】C
【知识点】小石潭记;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应为“潭中鱼/可百许头”。
【点评】考查文言文断句。
8.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卷石底以出: ②为坻,为屿:
③佁然不动: ④俶尔远逝:
⑤往来翕忽: ⑥斗折蛇行:
⑦犬牙差互: ⑧凄神寒骨:
⑨悄怆幽邃: ⑩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崔氏二小生:
【答案】弯曲;成为;静止不动的样子;忽然;轻快敏捷的样子;像北斗一样;参差不齐;使……凄凉;忧伤;停留;于是;年轻人
【知识点】小石潭记;词类活用;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此题意在考查对文言字词的解释能力。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本题中“斗”就是名词活用为状语;“凄”则为形容词使动用法。
故答案为:(1)弯曲;(2)成为;(3)静止不动的样子;(4)忽然;(5)轻快敏捷的样子;(6)像北斗一样;(7)参差不齐;(8)使……凄凉;(9)忧伤;(10)停留;(11)于是;(12)年轻人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内文言文词语的识记与理解。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比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答案】(1)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3)顺着小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溪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5)因为这里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知识点】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句是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本题中的句子均为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准确理解。结合所学知识,本题的答案分别为:(1)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3)顺着小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4)溪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5)因为这里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故答案为:(1)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3)顺着小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溪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5)因为这里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
二、阅读理解
10.拓展阅读
石渠记
柳宗元
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②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③,或倍尺④,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⑤,昌蒲被之,青鲜⑥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 鱼。又北曲行纡余⑦,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⑧,可列坐而休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选自《柳河东集》)
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②幽幽:水细流的样子。③咫尺: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④倍尺:二尺。⑤泓:深潭。⑥鲜:苔藓。⑦纡余:曲折延伸。⑧箭:小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其长可十许步
可:
②渠之广或咫尺
或:
③睨若无穷 穷:
④予从州牧得之
从: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②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4)文中写了哪三处景观?作者是采用什么手法描写出其幽深、静穆的?
【答案】(1)大约;有时;穷尽;跟随
(2)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3)①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地)流入北边的小潭中。
②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
(4)石渠、石泓、石潭三处景观。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以涓涓细流之声来衬托崖谷的幽静,以“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写出其给人以静穆、旷远的奇异之感。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可”:大约。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此题要注意标志性的虚词“者”。译为: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3)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西”“陷”“堕”“颠”“动”等词语的翻译。
(4)文中的景观有三处:石渠、石泓、石潭。手法:移步换景和衬托。特别是以涓涓细流之声来衬托崖谷的幽静。以声衬静,以声写静。
故答案为:(1)大约;有时;穷尽;跟随
(2)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3)①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地)流入北边的小潭中。②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
(4)石渠、石泓、石潭三处景观。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以涓涓细流之声来衬托崖谷的幽静,以“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写出其给人以静穆、旷远的奇异之感。
【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基本能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参考译文】
从袁家渴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人们在渠上修了一座桥。有一眼泉水幽静地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从下面绕过石头。越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地)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曲折延伸了一些,看上去好像没有穷尽,就这样最终流入袁家渴。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虽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
我跟随柳州太守发现它,拨开阴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开掘和疏通淤土和乱石,把朽木乱草堆高之后烧掉,疏通石渠后渠中灌满了水。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元和七年正月初八,疏通渠道遇到大石。十月十九日,越过石头发现了石泓和小潭,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给游人了。
三、综合表达
11.有人说,小石潭是一幅画,这幅画既有粗线勾勒,又有工笔细描。粗线勾勒时,寥寥数笔,就点出了小石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和“四面竹树环合”的主要特点。工笔细描时,近岸之石的奇形怪状,水中游鱼的怡然自得,溪流岸势的犬牙差互,整体环境的凄神寒骨,刻画得淋漓尽致,形神兼备,令人神往。
(1)市旅游公司准备开发小石潭这一景点,想请班上的同学仿照示例为小石潭的景物设计一个景点名称,请写出你设计的景点名称和依据。
例:小径通幽。依据:隔篁竹,伐竹取道。
(2)请你仿照示例,为你所设计的景点写一段导游词,要求抓住其特点,用生动且富有激情的语言进行介绍。
小径通幽——走入小径,你会观赏到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的优美景色,会闻到沁人心脾的翠竹清香,也会体会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近观则竹树环合,清风徐来;远眺则群山连绵,雾霭苍茫。
【答案】(1)[示例]听水轩。依据:闻水声,如鸣珮环。
(2)[示例]听水轩——走近小潭,你会听到潺潺不绝的流水声,会看到和谐惬意的人鱼相娱,会尝到犹如甘醴的清冽潭水。近听如环珮相鸣,清脆悦耳;远闻则莺歌燕语,宛转悠扬。
【知识点】活动设计;衔接仿写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给景点拟名。由题意可知,给景点拟名时,需根据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相关语句。比如可根据“隔篁竹”“伐竹取道”拟名为小径通幽,可根据“闻水声,如鸣佩环。”拟名为听水轩。
(2)本题在仿写的识货是要求进行导游词的仿写,导游词要介绍景点的景物特点,突出其最吸引人之处。语言富于文采,能引起大家去游览的欲望即可,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成理,符合导游词的基本特点即可。
故答案为:(1)听水轩。依据:闻水声,如鸣珮环。
(2)听水轩——走近小潭,你会听到潺潺不绝的流水声,会看到和谐惬意的人鱼相娱,会尝到犹如甘醴的清冽潭水。近听如环珮相鸣,清脆悦耳;远闻则莺歌燕语,宛转悠扬。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拟写标题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内容细致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句子仿写类题目时,要注意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等,符合语句语境,有时候还会特别要求字数相等。
12.存某班的主题班会上,正在模拟一场新闻发布会:就学校举行“中国梦,我的梦”文艺竞赛活动召开现场发布会。由体育委员担任新闻发言人,代表校方回答现场提问。
升学加分是同学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同学问道:“参加表演的同学能否凭获奖证书在升学时得到加分?”发言人回答:“加分的问题,我知道得不多,不好说,这个你懂的。”答毕,会场充满了笑声。
(1)对“你懂的”,有人评价为巧妙,有人评价为圆滑,你赞同哪个评价?请说出理由。
(2)如果用反问句去质疑“你懂的”,你将怎样说?
【答案】(1)同意巧妙的评价。借用热词,短短的三个字不但使自己摆脱了不便说、不能说的尴尬,而且还获得了对方的认同(理解)。或者同意圆滑的评价。发言人恭维了对方,推卸了可能会有的责难.看似在回答,其实并没有。
(2)“如果我懂,还需要提问吗?”或者“我懂的,你懂吗?”或者“你不说,我怎么懂呢?”
【知识点】小石潭记;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本题是口语表达题,语言要得体。
【点评】考查综合学习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