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第六课
静夜思
济南市历下区青龙街小学
颜 颖
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夜空中一轮皎洁的圆月)你们喜欢看月亮吗?(生:喜欢)同学们,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也和你们一样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们长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并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样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静夜思)
二、板书课题,简介作者1、师板书课题,这时,会读的学生会争着读出课题。师:啊!你们都知道这首诗啊, 谁愿意来大声读读课题?指生读,齐读。2、简介这首诗的背景:同学们,那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生:李白)那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呢?(生畅所欲言)
师: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优秀的诗篇,人们称他为“诗仙”。这首《静夜思》写的就是他刚刚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3、总结古诗学习方法:同学们,看来我们要想真正读懂一首古诗,就必须对这首古诗的作者有所了解才行啊!
三、自主识字,分层学习
1、初读古诗,提出学习要求,互帮互助学习生字。
师:那这首古诗都写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古诗吧。(出示古诗)师:谁会读这首古诗?(指生读)你怎么会得?(生:家长教的)老师发现,刚才有很多同学已经会读这首诗了,但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还要掌握一项新本领,那就是不仅要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还要把诗歌读得正确,有感情。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里读一读这首古诗,你能给自己提点学习要求吗?(生: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出示自学要求)那要遇到不会读的字该怎么办呢?(借助拼音朋友,请教会读得同学或老师)
2、检查识字效果:生字,大家都记住了吗?那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吧。(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自读,指生当小老师领读,齐读。3、老师把生字的拼音去掉你还会读吗?指生读,开火车读。4、如果老师把它们打乱顺序,你还认识他们吗?(出示打乱顺序的生字)抢读,开火车读。5、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能把你的办法告诉大家吗?(生交流识字方法)师相机归纳识记生字的方法。
如:你能用“光”组词吗?
你能用“举”组词吗?什么叫举手?你能做个动作吗?那举头呢?对,举头就是抬头的意思。
“故”的右边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偏旁“攵”。6、游戏巩固
7、齐读古诗
四、课中休息
五、诵读古诗,感悟诗韵,体会诗人感情,背诵古诗1、体会诗境:
(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思乡曲》)同学们,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怎么样的?(圆的)是啊,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每到中秋节,人们总是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从各个地方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可当时25岁的李白离开家乡,正东游淮扬,无法回家。你现在就是李白了,天黑了,人们都回家团圆了,就你一个人独自走在街上,看着那些回家团圆的人们,你会想……
(2)是啊!月亮圆了,人也团圆了,但你却回不去,离开家乡,离开亲人,你的心里一定……
当你回到客栈,一觉醒来想起这一年来钱也花光了,还又得了一场大病,看见地上的月光就像铺着的一层霜,什么是霜?看着这如霜的月光你感觉……你怎么不叫夫人给你拿件衣服啊?叫丫鬟给你端个火盆啊?
(3)所以当你走到窗前,抬起头来望着那一轮明月时,你在想什么?
2、朗读古诗
那谁愿来读读这首古诗,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指生读。师配乐范读。评读。
提示:读古诗速度应慢一些,才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自读,指生配乐读,男女生配乐赛读。
师:明月照在李白窗前,也照在家乡的土地上,他多么想立刻飞到亲人们的身旁啊,哪怕听听亲人的声音也好啊,可在古代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孤独地写下了这首静夜思,然后对着月亮深情朗诵,希望明月能带去他的思念,与祝福。让我们站起来,当一回李白!一起来读读这首诗。配乐齐读。
3、背诵古诗
指生背,齐背,课下背熟,背给家长听。
六、课堂拓展,欣赏古诗
师:除了静夜思以外,还有许多古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你还知道哪些呢?出示李白的《古朗月行》《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范读。课下搜集这样的古诗,最好还能再背上一首。
七、写字练习,学写“头”字
1、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提醒大家要想写好它应注意什么。
2、师范写,生书空。
3、摆出写字的姿势,背儿歌。
4、生描红,练写两个。
5、师讲评。
八,课下作业: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