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侨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科试卷
(考试时间: 75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1-12每题2分,13-16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的 等离子参与pH的调节
B.内环境中含有血红蛋白、葡萄糖、 、尿素等物质
C.细胞外液中的 、 是形成内环境渗透压的主要因素
D.血浆的渗透压高于组织液,有利于代谢产生的水进入毛细血管
2.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离不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只有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
B.在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体液调节增加排尿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
C.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相关,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D.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加速糖原合成,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3.某品牌止痛药能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但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同时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也不变,据此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4.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一定会分化,且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就越强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D.免疫细胞凋亡是一种病理现象,不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的侵染
5.有丝分裂间期细胞内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其结果是( )
A. DNA含量增加了一倍,染色体数目不变 B. 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都增加一倍
C. DNA含量不变,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 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均不变
6.人体能适应冬夏气温较大的变化,而人体的单个细胞却只能在 左右的环境中生活。金鱼能在pH=10的水中生活较长时间,而金鱼的细胞在pH=10的培养液中培养会很快死亡。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是生物对多变环境的适应
B.单个细胞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远低于多细胞生物本身
C.内环境稳态就是指血浆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的稳态
D.多细胞生物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稳态,单个细胞缺少此机制
7.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功能验证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色素之所以能够在滤纸上分离开的原因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大小不同
B.实验中要注意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目的是避免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
C.将色素提取液装入试管,让一束白光穿过该滤液后再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光谱的颜色明显减弱的是绿光
D.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可进行光合作用
8.图为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个活细胞中,时刻进行着过程①和②
B.过程②可为过程①提供反应物
C.过程①中需要的能量不是过程②释放的
D.维持人体体温的热能主要来自过程②中的能量
9.下丘脑在调节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b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
C.c引起下丘脑分泌③胰高血糖素
D.d引起下丘脑产生④电位变化
10.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下丘脑和垂体细胞
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C.寒冷刺激时,TRH分泌增多,TSH分泌减少
D.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过程①起促进作用,过程②起抑制作用
11.当体表痛和内脏痛共用一个中间神经元时(如图),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究竟来自内脏还是体表,但由于神经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的信息,常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牵涉痛为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图中结构1接受一定的刺激后,可由相对静止的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
C.图中结构3为神经节,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D.图中结构4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为效应器
12.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三图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因反应液中酶的数量有限,当反应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
B.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
C.图乙中,温度超过a点后反应速率急剧下降,其原因是高温条件下酶变性失活
D.图丙中,pH从6上升到10的过程中,酶活性先增强,后降低
13.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 该细胞含有3个四分体,6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
C. 该细胞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连着两极发出的纺锤丝
D. 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 、AbY、bY
14.如图所示为体液免疫过程中两种淋巴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受刺激的辅助性T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B.乙为浆细胞,可由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C.物质M为细胞因子,能促进乙细胞的增殖、分化
D.物质M为抗原,由甲摄取、处理后传递给乙
15.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中的成分及其含量与b、c、d基本相同
B.某人花粉过敏会导致b液增多而出现组织水肿
C.b是组织液,其渗入c的量远多于渗入d的量
D.b、c、d的渗透压90%以上来自 和
16.一位30岁男性患者,2天前因不洁饮食出现腹痛、腹泻,入院后被诊断为细菌性痢疾,部分检查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生理指标 测定值 正常值
腋下体温/℃ 38.9 36.0~37.4
白细胞计数/L-1 13.5×109 (4~10)×109
血钠浓度/(mmol·L-1) 180 140~160
A.患者的体温升高是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
B.发病期间患者会因为腹泻出现脱水,因此血钠浓度升高
C.发病期间患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
D.患者的体温维持在38.9 ℃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17.(12分)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内不同物质的数量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丁细胞名称是________,其内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图1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________;该动物体内细胞染色体最多有________条。
(3)图2中a、b、c分别表示________,图1中丙与图2中________细胞类型相对应。
18.(16分)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
(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________(填“B和C”“C和D”或“B和D”)。
(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该植物置于适宜光照强度的密闭玻璃瓶中,使得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后,瓶中CO2浓度 ,C5含量 。
19.(18分)“胃肠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呕吐、腹泻、发热等。
(1)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通过非条件反射导致胃体肌肉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该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剧烈而频繁的呕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丧失,造成水分大量流失,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感知此变化,将兴奋传到__________从而产生渴觉。
(2)若注射疫苗预防该疾病,其机理主要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若在免疫反应过程中,免疫系统对机体的组织细胞或器官发起进攻,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
(3)发热病患体温从正常体温到39.8℃的过程中,由体温调节中枢 分泌TRH作用于 ,最终由
分泌的激素 ,可以提高细胞代谢效率,增加机体产热量,从而使体温升高。
20.(14分)当新冠病毒侵入人体,机体会启动免疫反应对抗该病毒。如图是免疫系统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过程是_______________免疫(填“体液”、“细胞”或“无法确定”),细胞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细胞①-⑤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_______________(填数字标号);当新冠病毒再次进入新冠肺炎康复者机体时,体内a过程引发的免疫反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定点学说认为,人和高等恒温动物的体温类似恒温器的调节。调定点的作用相当于恒温箱的调定器,是调节温度的基准。新冠肺炎感染者出现发热现象是由于病毒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根据所学知识推测,人体的_______________(填结构)起着体温调定点的作用。某新冠肺炎患者持续高烧39.5℃,该状态时其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关系是产热量____________散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揭阳侨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答案
1-5 BCABA 6-10 CBDCB 11-16 BDDCBA
17. (1)次级精母细胞 4 (2) 乙、丙 8
(3)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II
18. (1)O2; ADP和Pi; C5; NADH(或还原型辅酶Ⅰ)
(2) C和D (3)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4)降低 增多
19. (1)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胃体肌肉 大脑皮层
(2) 抗体 记忆细胞 自身免疫病
(3)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20. (1) 体液 B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2) ①②④ 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 下丘脑 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