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这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本文写于 1982 年 5 月,当时“文革”动乱结束不久,作者心灵创作尚未平复,小弟又身患绝症, 不久于人世,作者内心伤痛,偶然看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心灵得以复活。作者特殊的人生经历,对于初一的少年来说,深刻理解体悟这种复杂的情感、美好的情怀还是有点难度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所以这篇文章我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之美,体悟文中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激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的思考。为此我设计了三个层次“我在开花”“我再开花”“我要开花”,带领同学们一起去体悟这人生美好。
教学目标
学习作者是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的
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品析具体词句。
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体悟生命的美丽和永恒
教学设备 多媒体课件、智慧课堂、视频、歌曲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析法、讨论法
一、导语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哲理散文《紫藤萝瀑布》。紫藤萝是一种植物,而瀑布是水流。老师手持一串紫藤萝花,播放一段瀑布的音频,请同学们说说对题目的理解。
媒体资源:,智慧课堂上的实物展台。智慧课堂搜索并播放瀑布的音频。教
师提前网络平台布置导学资源包。学生下载,提前预习。
设计意图:整体知文章,初步感受作者的心境。静态的紫藤萝花在作者的内心却是像水流动似的,是动的,是充满活力的,是源源不断的,那是生命!
二、朗读课文, 赏析“我在开花”
自主阅读,进入文本。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品读赏析,感受文中花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旺盛的生命力。
请找出文中花说的话并赏析。
屏显:“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让学生表演式地说这两句话,表演出在笑、在嚷嚷的样子。智慧课堂录
视频。智慧课堂学生投票。
表演者看自己的表演后,说说内心的感受,其它同学说说花的精神状态。明确小结:勃勃生机,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媒体资源:智慧课堂录视频。智慧课堂投票中心,选出心仪的同学。设计意图:“言为心声”通过言语,走进内心世界。
找出文中哪一个字可以看出作者对紫藤花看到的感受?
屏显:“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
同学边读边赏析。自读、齐读。让同学用“盛”组词。
明确小结:一个“从未”两字,一个“盛”字,作者告诉了我们,她看见花的精神!经过了风雨的磨难,经过了多年的静默,就这样无声地修炼,就这样开出令人震撼的花朵。大气度包容万物。大气度地包容万物。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音、无形,这就是至美的。
媒体资源:课件。智慧课堂聚焦功能,“盛”字。
设计意图:通过关键词去体悟作者的情感倾向。
作者是如何描摹紫藤花的? 屏显:
①“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
见其终极。”
② 播放动画,一棵“盘虬卧龙”似的大树生长过程。
③“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
什么仙露琼浆?”
同学边读边赏析。
明确: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要”是立刻, 阻挡不了、包不住了的是奔流的生命源泉。
媒体资源:一棵“盘虬卧龙”似的大树生长过程的动画。
设计意图:感受永不枯竭的生命源泉!
过渡语:这是作者眼前的花朵,那十年前的花朵又是怎样的呢?
三、比较阅读,体悟“我再开花”
找出作者对十年前的紫藤花的语句描写?
屏显:“伶仃”“零丁孤苦”(《文选·李密<陈情表>》) 明确:十年前的花变得没有伙伴,没有依靠,孤零零的。
媒体资源:课程平台上的网络资源。查看网络连接,李密《陈情表》。
设计意图:比较阅读,感受花的新生!
思考讨论:花为何变得“ 衰败”了?“死了?”“没有开花?”“被摘去了?”
屏显:“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明确:1966 年 6 月 1 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口号。特殊时期,花不是没有开,而是开了,被人摘去了,甚至连花架也被人拆掉了,是有人不让开花。人民都处在不“敢”的边缘,正如文中说写到“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媒体资源:课程平台上的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特殊年代的介绍。
设计意图:思考讨论,感受十年前的花的困境——思想的压抑、精神的折磨!
再次体悟“我在开花”
屏显:①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②“我—在—开—花!”
明确:如今春风吹拂过祖国大地,社会有了新面貌。“在”以前开,现在开,以后还会开。“开”绽放生命。“花”美好。
媒体资源:智慧课堂云资源库搜索并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设计意图:再次感受作者内心的一种新生的力量。
说说此时花的心声。屏显:我再开花
明确:世事在变幻,血液在流转,生命在延续,精神在苏醒!
媒体资源:学生说心声录制。设计意图:体悟作者精神。
过渡语:这是作者眼前的花朵,那作者的内心又有着怎样的情绪呢?
四、再读课文,感悟“我要开花”
勾画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屏显:①“流着流着……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②“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李白
《紫藤树》)
明确:特殊年代,作者父亲哲学家冯友兰受到了磨难。文章写于 1982 年 5 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作者想到了生命,想到了死亡。花和人都会有不幸,衰败多年的花让作者看到了生机和活力,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托物言志,抒写心境。其实花还是那样的花,一样的大小,一样的色彩, 是作者的心在变,一颗沉睡多年的心在动,心灵在复活。
媒体资源:网络资源,作者介绍。网络查找李白《紫藤树》设计意图:感受作者的情绪变化,对苦难和生命的思考。
这种情感还流进了谁的心中?
屏显:“过了这么多年……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明确:列夫·托尔斯泰说,凡是青草没有锄尽的地方都会绿意盎然的。紫藤萝经过十年的浩劫,它的花被摘掉,花架被拆掉,可它的根还在,生命还在!
黑夜孕育着黎明。大地无声,万物复苏!
设计意图:人在变,社会在变化,时代在前进!
作为一名学生,如果自己处于困境中,谈谈应该怎么说出自己的心声?运用
智慧课堂里的互动让同学抢答。
屏显:①“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②“我要开花!”
明确:两个“浅”字,更强调了色彩的浅淡,如此浅淡的芳香,却促使作者加快脚步,那这里促使作者加快脚步的力量是什么呢?这肯定不是浅淡的芳 香,作者在暗示我们那力量是精神的苏醒,对充满活力的生活的追求。
媒体资源:智慧课堂里互动程序,学生抢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积极的生活态度。
五、布置作业
宗璞有不少写景状物的散文,《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
花》等,课外找来读一读并进行比较,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登陆网络平台,朗读喜欢的段落,完成录制,上传,自评、他评。
给出分数及评语。
媒体资源:学生登陆网络平台答题。录制朗读喜欢的段落。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尼采说:“把观照的环境染上自己的色彩;环境又反过来把它的色彩反射于意志。”作者内心渴求一种新的精神状态,盼望着过一种新生的生活,有活力的生活,愉悦的生活。使她很快地在紫藤萝花上看到了生命力,与其说是看到,不如说这是她心里的紫藤萝。作者复杂的心理情愫, 初一的学生理解起来是有点困难的。但文章的细腻、生动,学生只要细读文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
学生课堂表演,讨论,改变了老师“一言堂”现象。
用丰富的媒体资源,智慧课堂,多彩地互动,学生灵活、有趣地学习。
八、课堂亮点
运用信息技术与人文文化结合,尤其是运用了智慧课堂,解决了重点和难点,打造立体化教学。学生开心地称之为“一节有趣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