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复习课 “生本课堂”导学案(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复习课 “生本课堂”导学案(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15 13:4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 Ⅱ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地理)学科“生本课堂”学案
学案主备人: 日期: 学年:
授课课题: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复习课
课前自主学习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方式优点缺点适合运输的货物(旅客)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 ,速度 ,运费较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连续性 修筑铁路造价 ,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 ,短途运输成本高 、 货物的长途运运输,如矿石、粮食;长途旅客运输公路运输发展最 、应用最 、地位日趋重要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 运量 ,耗能大,成本高,运费较 短程、小批量货物运输; 旅客运输水路运输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 ,投资少,成本 速度 ,灵活性和连续性 ,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对时间要求不高的大宗、笨重货物的 运输航空运输速度 ,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 ,且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急需、 、小批量货物的长途运输;远距离城市之间的旅客运输管道运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用管道运输货物,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 ,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很大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的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 液体、气体等 状货物,如原油和成品油、天然气及其他矿浆2.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变化:交通运输的影响交通运输种类城市的形成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诞生于河流 游平原水运城市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联系日趋 ,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对外交流和发展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城市的变化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一个地区城市的 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水运、铁路、公路等的变化3 .交通运输的意义:经济意义①发挥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沿线经济发展;②促进沿线 开发和物资输出;③有利于开发 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社会、政治意义①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区域交通发展;②有利于社会 和发展;③有利于巩固 团结;④有利于加快边远偏僻地区脱贫致富速度战略意义①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 型经济;②有利于巩固 ,保卫边疆;③促进区际联系,加强区际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4.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布局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影响分析地形平原平原地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 ,处理好线路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线路应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建成“ ”字形道路或开凿隧道水文线路应避开 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地质线路应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 带,从背斜部位穿越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天气出现的强度和概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要根据当地的 强度来设计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以 为主,素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注意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应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 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等技术因素可使交通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能克服线路建设中的 障碍,减少自然条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5.经济带分类:经济带 轴心(发展轴) 案例 型 以 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 日本东海道经济带 型以 为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长江经济带 型以 、干线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陇海—兰新经济带 型依托 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德国的莱茵河经济带6.对照我国地形图和气候图,说出四大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四大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范围黑、吉、辽3个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港、澳、台13个晋、豫、皖、湘、鄂、赣6个内蒙古、陕、甘、宁、青、新、藏、云、贵、川、渝、桂12个地形山环水绕、 辽阔北部以 为主,包括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以 为主北部以 、平原为主,南部多 丘陵地形类型多样气候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降水少,南北温差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降水少,南北温差大主要为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西藏为 气候7.对照我国人口分布图和交通分布图,说出四大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四大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农业重要的 生产基地北部为重要的 农业区;南部为季风 农业,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林产品丰富北部为 农业,南部为季风水田农业北部为 、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南部为季风水田农业;青藏高原地区发展 畜牧业和河谷农业工业以 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东北三省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煤炭、化学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拥有我国 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和沪宁杭,工业体系完善,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工业、有色金属冶炼业能源工业、重工业、制造业交通以 运输为主,交通线路密度大交通运输方式多样, 运输兼备,形成立体交通运输网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形成 交通运输网以 交通运输为主,线路密度较小8.我国四大地区各有优势和限制性因素:四大地区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东北 主要的 基地,能源等常规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东北三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可发挥东北亚、俄罗斯的传统开放优势 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产业层次低,转型升级困难 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绿色、高产、优质 基地东部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 便利,经济国际化程度高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 资源短缺,江河下游洪涝多发挥沿海的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发挥 创新的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中部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农林牧产品重要产区, 和重工业发达,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山西煤炭外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下游的地上河危害,长江中游的 问题,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发挥能源优势,建设全国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建设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加工基地,加强东西交通建设,加强 环境建设西部陆上邻国多,利于边境贸易,能源、矿产和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 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薄弱,交通落后,科技文化不发达,西北地区 化严重,生态恶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开发能源、矿产,建设中国 基地9.长江经济带的开发条件与发展现状:区域开发条件发展现状上游地区①河流流量大、落差大, 资源丰富②矿产资源丰富③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平原附近土壤肥沃①三水利框组的建设,具有发电、航运、防洪等综合效益,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形成以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中心③成都平原为我国重要的 粮基地中游地区农业①多平原,地势平坦,上壤肥沃②气候温暖湿润③河湖密布,水源充足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 生产基地工业①矿产资源及森林资源丰富②工业基础较好③水源充足成为我国重要的 基地下游地区农业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气候适宜,水热条件好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基础好鱼米之乡、 之乡工业①地理位置优越;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发达,具有人才优势我国最大的 工业基地10.长江的生态环境保护:河段存在问题整治措施上游① 严重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破坏重;②水能开发程度低①加强长江上游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②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③三峡工程建设中游①受 威胁;②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③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河床抬高①退耕还湖,疏浚河道,湖泊;②搞好分洪工程,加强和搞好荆江分洪工程;③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④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工程拦洪治沙的功能下游大气和 污染严重①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1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势和限制性因素:区域优势限制性因素北京全国 中心、 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层次高,旅游资源丰富 拥堵, 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用地紧张,地价高,城市化问题突出天津拥有北方最大的 港口;沿海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制造业基础雄厚;对外开放程度高;科技、教育发达,高素质人才数量多 资源严重短缺;专业化高技术人才相对缺乏河北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丰富,地价低, 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 水平、产业层次、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基础不完善12.各类海域的划分及相关权益:名称划分相关权益领海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 海里沿海国在领海内享有的主权及于其领海 、海床和底土,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内水是领海基线向陆的一面海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 、港口、海湾、海峡等与陆地领土的地位 ,享有完全的排他性主权毗连区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宽度不超过 海里沿海国在其毗连区内具有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法律和规章事项的 权大陆架大陆架包括沿海国以外依其领陆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外缘的海底区域的 和底土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其他国家享有在大陆架上铺设 和管道的权利,以及航行和飞越的自由专属经济区是在 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等权利和从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等管辖权。所有国家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但不得从事危害沿海国 和安全的活动公海在国际法上,公海是指不包括国家 或内水的全部海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公海是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内的全部海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对所有国家开放,对于公海上的海盗行为、走私毒品等罪行,各国都可依法行使 权国际海底区域指国家范围以外的海床、 及其底土 区域及其资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产13.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主要战略基本内容坚持陆海统筹发展要统筹 资源配置、规划布局、环境整治和灾害防治、开发强度与利用时序,统筹近岸开发与远海空间拓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一是优化 开发格局。对海岸带地区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开发。二是提升海洋传统产业,优先发展新兴海洋产业。三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面向海洋的战略合作经济带创新海洋科技奉行 先行战略,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技术瓶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树立敬畏海洋、保护海洋的理念,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各种开发活动限制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特别重要的是控制 污染对海洋环境的损害维护海洋权益妥善解决我国面临的海洋纠纷,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及其资源开发的环境安全,进而实现建设 的宏伟目标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倡导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蓝色伙伴关系”,通过双边及多边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保护海洋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 规则制定,构建和平、公平的海洋秩序
课堂巩固提升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由北京南站始发,终点站为天津站,正线全长113.54千米,其中约86%为高架线路。下图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经过某城市时的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影响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修建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科技因素和劳动力因素C.环境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2.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经过图示地区时,采用高架桥的目的是( )A.提高高速铁路运输的速度和安全性 B.观赏高速铁路沿线的风景C.减少占用高速铁路沿线的耕地资源 D.降低高速铁路交通建设的难度3.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是中国科技水平最高的“公交化”城际快线,该铁路的建成会( )A.促进跨城就业 B.提升沿线房价 C.增加货物运量 D.加剧大气污染西成高铁,又称“西成客专”,自西安到成都,全长650千米,共设14个车站,设计时速250千米,运营时间从原来的11小时缩短为4小时,是国家八横八纵高铁网络规划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7年12月6日开通运营。下图为西成高铁线路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西成高铁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山区气温低,冻土发育 B.经济落后,资金技术不足C.穿越黄河干流,工程量大 D.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5.受西成高铁开通运营影响最大的运输部门是( )A.内河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西十高铁起点位于西安,终点位于十堰,是武汉至西安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在建设中。该线路经过渭河盆地及秦岭山地,桥隧比(公路和铁路建设中,桥梁和隧道里程占总里程的比例)达94.32%。下图为西十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6.西十高铁桥隧比高,主要是为了( )A.降低线路坡度 B.减少中途站点 C.减少建设成本 D.降低修建难度7.西十高铁的开通将会( )A.增强沿线能源运输的能力 B.严重威胁沿线野生动物的生存C.大幅减轻西安的人口压力 D.使西安与十堰间直飞航班乘客减少在2019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我国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8.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是(  )A.横贯东、中、西三大区域 B.廉价便利的黄金水道C.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条件 D.与“一带一路”衔接9.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的是(  )A.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B.形成东、西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C.形成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D.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0.与西部地区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不一致的是(  )A.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B.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加快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的转化和扩散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等问题D.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和水力资源,使其成为全国的动力基地11.西部大开发中的青海、新疆都提出了“以科技为先导,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下列关于两省“特色经济”的叙述中,属于青海省的是(  )①全国的钾肥基地 ②我国特色产品加工、出口基地③全国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 ④我国的水电基地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读长江经济带略图,完成下列小题。12.与沿海和其他经济带相比,长江经济带的优势是(  )A.拥有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 B.交通最便利C.经济基础最好 D.改革开放最早13.下列不属于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沙尘暴 C.水体污染 D.酸雨14.下列措施有利于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是(  )①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  ②整治航道 ③通关和检验检疫一体化 ④控制和治理沿江水污染  ⑤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5.对于沿海国在b和c区域内享有的权益说法正确的是( )A.享有与领海、内水一样的主权 B.只行使管制权C.只行使管辖权 D.享有部分主权权利及其他管辖权16.沿海国在b区域享有的海洋权益是( )A.享有主权及其上空和底土B.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C.b区域具有与陆地领土相同的地位D.b区域具有和a区域相同的地位17.各国船只在④海域享有的海洋权益是( )A.享有主权及其上空和底土B.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C.海洋强国可以有效声称将其置于其主权之下D.应用于和平目的三沙市是中国纬度最低的地级市,主要管辖西沙、中沙、南沙三个群岛中的200多个岛礁和沙滩及其2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8.海南省三沙市最主要的职能是( )A.海洋开发利用 B.海洋环境保护C.海洋防灾减灾 D.维护海洋权益19.为促进海岛的开发,特别是无居民海岛 (不作为常住户口居住地的岛屿、岩礁和低潮高地等)开发,首先要完善的设施有( )①交通运输 ②能源供应设施 ③淡水供应设施 ④机场建设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2019年7月11日上午,以“再扬丝路风帆·共筑蓝色梦想”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在浙江宁波隆重举行。国家设立“航海日”,对于我国开发海洋,维护海权,加强海防,实现建设航海强国和海洋强国的目标,有着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0.关于我国海洋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海洋水产、滨海旅游等产业长期居世界第一B.海洋污染较严重,海洋生态压力大C.海洋开发利用总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D.海洋资源总量大,人均不足答案:课前自主学习1.大、快、好、高、广、大宗、笨重、快、广、强、小、贵、短途、大、低、慢、差、长途、快、高、贵重、强、差、流体2.中下、密切、布局3.资源、旅游、稳定、民族、外向、国防4.耕地、 之、沼泽、断层、暴雨、直达、民族、自然5.沿海、港口、沿河、河流、沿路、铁路、复合、两种6.平原、平原、低山丘陵、高原、山地、温带、大、高原山地7.农林、旱作、水田、旱作、畜牧业、高寒、重、综合、能源、铁路、海陆、立体、陆路8.农林、资源、农业、海运、水、技术、有色金属、洪涝、生态、水力、荒漠化、动力9.水能、商品、水产品、制造业、丝绸、综合性10.水土流失、洪水、水体11.政治、文化、交通、大气、综合性、水、人力、科技12.12、上空、河口、相同、24、海床、海底电缆、领海、主权、领海、管辖、洋底、国际海底13.陆海、海洋空间、科技、陆源、海洋强国、世界海洋课堂巩固提升:1.D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京津城际高速铁路连接的是我国的两个直辖市,两个城市之间的人员和物资等交流频繁,因此影响该高速铁路修建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2.A 本题主要考查高速铁路采用高架桥的目的。从图中可以看出,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经过的图示地区为城区,人口密度大、车流量大,采用高架桥的目的是提高高速铁路运输的速度和安全性。3.A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公交化”说明该铁路主要用于客运,可以促进跨城就业;该铁路是电气化铁路,对大气污染很轻;铁路站点周围房价会提高,对不是站点的沿线地区的房价影响不大。4.D 本题考查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因素。西成高铁线路要穿越秦岭和大巴山等山地,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D正确。西成高铁所经地区基本无冻土发育,A错误。铁路由国家投资建设,资金、技术有保障,B错误。该线路没有穿越黄河干流,C错误。5.C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西成高铁全长650千米,属于中程运输线,以客运为主,高铁开通运营影响最大的运输部门是航空运输,C正确。沿线没有发展河运,没有内河运输,也不会影响管道运输,A、D错误。公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不是西安与成都之间的主要客运方式,B错误。6.A 西十高铁经过了渭河盆地、秦岭山地等地形区,沿线地势起伏较大,为了降低线路坡度、增加安全系数,修建了众多桥梁和隧道,故桥隧比高,A正确。中途站点的多少与沿线城市的数量等因素有关,与线路桥梁、隧道的建设关系较小,B错误。相比于在地表修建铁路,建设桥梁和隧道成本高且难度大,C、D错误。故选A。7.D选项分析结论A高铁主要服务于客运,对沿线地区能源运输能力的影响不大。×B建设桥梁、隧道可有效保障沿线野生动物的安全,故西十高铁的开通对沿线野生动物的生存威胁并不大。×C西十高铁开通后有利于加强西安与外界的联系,但不会大幅减轻西安的人口压力。×D西十高铁开通前,西安和十堰之间因铁路、公路交通不便,使用航空运输的人较多。与航空运输相比,高铁运输能力更强、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小,故西十高铁开通后,往返于两城市间的人们可能更愿意选择乘坐高铁,这会影响到两城市间的直飞航班乘客人数。√8.D A、B、C选项描述的都是长江经济带内部的有利条件,与“一带一路”衔接,可以形成全面开放的局面,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选D项。9.D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中,是建成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不是全国范围,A项错误;形成东、中、西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不只是东、西部的合作,B项错误;对内对外的开放带依赖的是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不止局限于沿江和沿边,C项错误;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廊道,D项正确。10.C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应发挥其能源、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11.D 青海有我国著名的察尔汗盐湖,建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黄河上游的青海、甘肃境内河段水能丰富,已实现了梯级开发,这二者是新疆所不具有的优势。13.B 随着经济的发展,12.A与沿海和其他经济带相比,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应发展为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故A正确。沿海经济带和陇海-兰新经济带的交通也很便利,故B错误。经济基础最好的是沿海经济带,故C错误。改革开放最早是沿海经济带,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长江经济带人类的生产生活向环境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质,导致酸雨和水污染,并进一步导致生物的栖息环境受影响,使得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故ACD都属于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据题意,ACD都是错误答案。长江经济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植被茂密,不易产生沙尘暴,故B是正确答案。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14.A 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有利于保持中上游地区的水土,涵养水源,故①正确。整治航道,有利于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故②正确。通关和检验检疫一体化,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故③正确。控制和治理沿江水污染,有利于修复水环境,故④正确。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会造成长江生态环境的破坏,故⑤错误。综上,正确的是①②③④,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15.D 本题考查维护海洋权益相关知识。由图判断a区域为领海,b区域为毗连区,b和c区域为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在其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和建造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及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和保全的管辖权,其他国家的行为必须遵守沿海国的有关法律和规章。故选D项。16.B 本题考查维护海洋权益相关知识。b区域为毗连区,沿海国具有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故选B项。17.D 本题考查维护海洋权益相关知识。④海域为公海,任何国家不得有效地声称将公海的任何部分置于其主权之下,公海只应用于和平目的。故选D项。18.D 设立三沙市是中国政府在南海行使主权、发展南海经济、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重大举措,故海南省三沙市最主要的职能是维护海洋权益,D正确;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不是最主要的职能。故选D。19.B 为促进海岛的开发,特别是无居民海岛 (不作为常住户口居住地的岛屿、岩礁和低潮高地等)开发,首先要完善交通运输、能源供应设施、淡水供应设施等,①②③正确;不作为常住户口居住地的岛屿机场的作用小,机场建设不是首先要完善的。故选B。20.C我国海洋水产、滨海旅游等产业长期居世界第一,A正确。我国海洋污染较严重,海洋生态压力大,B正确。我国海洋开发利用的总体水平仍比较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C错误。我国海洋资源总量大,人均不足,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