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4.6《反比例(试一试)》课件+教案(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4.6《反比例(试一试)》课件+教案(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5 21:46:32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2
0
2
2
北师大版数学
六年级下册
反比例(试一试)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06课时
速度变化,时间也随着变化,
自行车 大巴车 小轿车
速度(千米/时) 10 60 80
时间 / 时 12 2 1.5
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游长城
速度和时间的积一定。
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10 × 12=120
60 × 2 =120
80 × 1.5=120
一个量变化,
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
这两个量的积一定。
这两个量成反比例。
速度(千米/时)
时间 / 时
买苹果的总钱数一定
买多少苹果和每千克苹果多少钱
是不是成反比例
买苹果的总钱数一定,苹果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吗?
数量
单价
买苹果的总钱数一定,苹果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吗?
买苹果的总钱数一定,苹果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吗?
12×5= 60
10×6= 60
6×10= 60
列表格,举例子


买苹果的总钱数一定,苹果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吗?
想关系,做推理
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单价×数量 = 总价(一定)
买苹果的总钱数一定
已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成反比例吗?
平均每天看的页数 10 15 20 30
看完全书所需天数 12 8 6
4
40
3
成反比例!
已读的页数 1 2 3 4 …
剩下的页数 79 78 77 …
不对!
读一本书
已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成反比例吗?
1 + 79= 80
2 + 78= 80
3 + 77= 80
4 + 76= 80
5 + 75= 80
和一定,但积不相等。
所以不成反比例!
1 × 79= 79
2 × 78= 156
…… ……
列表格,举例子
读一本书
已读的页数 1 2 3 4 …
剩下的页数 79 78 77 …
76
5
75
已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成反比例吗?
和一定
已读的页数 + 剩下的页数
= 书的总页数(一定)
想关系,做推理
读一本书
,不成反比例。
已读 剩下
页数 页数

×
=
已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成反比例吗?
已读的页数 1 2 3 4 …
剩下的页数 79 78 77 …
平均每天看的页数 10 15 20 30
看完全书所需天数 12 8 6
4
40
3
成反比例!
76
5
75
不成反比例。
读一本书
书的总页数(一定)
书的总页数(一定)
平均每天看的页数
已读的页数
80
80
80
80
80
120
120
120
120
120
×
=
看完全书所需天数
剩下的页数
=
+
×
+
×
×
×
×
+
+
+
+
请你举一个成反比例的例子。
每队(人) 6 8 12
队数 8 6 4
班级 48 名同学,要
组建 雏鹰小队。
每队人数×队数 = 班级总人数(一定)
每队人数和队数成反比例。
48
48
48
×
×
×
请你举一个成反比例的例子。
三角形的面积 (S) 一定,它的底(a)和高(h)成反比例。
a h
不对吧?
(一定)
= S
a h

(一定)
= 2 S
底 1 2 3 ……
高 24 12 8 ……
假设三角形的面积是 12。
a
h
三角形面积: 1×24÷2 = 12
3× 8÷2 = 12
……
2×12÷2 = 12
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⑴ 行驶的路程一定,车轮的周长与车轮需要转动的圈数。
⑵ 一个人跑步的速度和他的体重。
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数学书第48页 第3题
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车轮大,
周长长。
⑴ 行驶的路程一定,车轮的周长与车轮需要转动的圈数。
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⑵ 一个人跑步的速度和他的体重。
跑步的速度和他的体重不成反比例。
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底 × 高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⑶ 行驶的路程一定,车轮的周长与车轮需要转动的圈数。
车轮的周长 × 车轮需要转动的圈数 =
行驶的路程
(一定)
车轮的周长 和车轮需要转动的圈数成反比例。
判断
举例
反比例
意义
再见《反比例(试一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06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能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的实例,感受反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经历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教学难点:能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的实例,感受反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反比例的意义。
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探索新知。
1.问题:买苹果的总钱数一定,苹果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吗?
(1)列表格,举例子。
(2)想关系,做推理。
单价×数量 = 总价(一定)
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2.问题:已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成反比例吗?
(1)列表格,举例子。
和一定,但积不相等。所以不成反比例。
(2)想关系,做推理。
已读的页数 + 剩下的页数 = 书的总页数(一定)
积一定,不成反比例。
3.举例:请举一个成反比例的例子。
(1)学生试说。
(2)交流反馈。
班级总人数一定,每队人数和队数成反比例。
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3.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行驶的路程一定,车轮的周长与车轮需要转动的圈数。
(2)一个人跑步的速度和他的体重。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师生交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