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第2课时(共2课时)课件(共27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第2课时(共2课时)课件(共27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16 15:2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地理中图2019版
必修2
第一节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第2课时(共2课时)
分析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早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加之地形的层层阻挡,夏季风难以到达,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非常少,气候干早。除山地中分布有森林、草甸等植被外,大部分地区为荒漠,部分地区为荒漠草原或草原。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发育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由于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微弱;多风,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明显,广泛出现风沙地貌景观。河流多为内流河,湖泊多为咸水湖。山地冰雪融水形成的径流是重要的水资源。由此形成了以干早半干早为主的自然环境。
差异性任何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世界上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区域。不同区域之间的地理特征是不同的。同一区域内部地理特征通常只是相对一致,其内部也存在一定差异。
分析认识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我国东部季风区由于南北跨度大,区域内部差异明显,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可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自然环境差异﹐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中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是中国东部季风区内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温带地区与亚热带地区等区域的重要分界线。此线以北的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区,冬季寒冷、干燥,河湖结冰,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此线以南的南方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冬季河湖一般不结冰,地形以平原、低山和丘陵为主。
人类活动差异﹐南北方地区在人类活动方面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如农业生产和传统民居。农业生产方面,北方地区的作物熟制有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耕地以早地为主,而南方地区的作物熟制有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耕地以水田为主。
传统民居建筑方面,受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南北方的民居建筑在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
查找资料,举例说明南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差异,并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
北方传统民居以砖瓦为材料,当地降水少,屋顶坡度较小或为平顶。
南方传统民居以竹、木为主要材料,当地降水丰富,屋顶坡度较大。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地形 平原、高原为主 平原、丘陵为主
气 候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水文 特征 水量小、径流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水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典型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农业 活动 旱作,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水田,一年两熟或三熟
东部季风区内可以分成几个区 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1.东部季风区包括东北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中华南亚热带湿润地区、华南热带湿润地区。各区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长夏短,气候寒冷湿润 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夏季高温,雨水充足 长夏无冬,水汽充沛
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 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 东北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华中华南亚热带湿润地区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地形 多平原 多平原、高原 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 以高原、低山丘陵为主
植被 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
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 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 东北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华中华南亚热带湿润地区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水文 冬季河湖结冰,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冬季河湖一般不结冰 土壤 棕壤 红壤和砖红壤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高粱、玉米等 小麦、谷子、棉花 稻谷、茶叶、蚕丝 稻谷
主要水果 苹果、梨、桃等温带水果 柑橘、香蕉、龙眼等亚热带、热带水果
耕作方式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饮食 以面食为主 以大米为主
居住 注意保暖 通风防潮
交通(古代) 马 船
运动项目 滑冰、滑雪 赛龙舟
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 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 东北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华中华南亚热带湿润地区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民居特点 平顶屋居多 屋顶坡度大
原因分析 节省建筑材料,兼作晾晒农作物的场地 利于雨水排泄
开放性区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信息交流等方式与其他区域发生联系。
边界只是人们认识区域而设定一种标志,是一种人为行为。开放性是自然、社会环境在发展中的物质、能量流动与交换的状态。
动态性区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地理要素、区域环境或社会需要发生了变化。
区域的变化,一方面体现在有新的区域出现,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区域,有新的结构和功能;
另一方面体现在既有区域随社会需要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我国的行政区划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大变化,1949年以后也有多次调整。
自然区域有动态性,表现为随时间推移的发展和变化。(大尺度自然区域的动态性主要表现在区域内部的综合性,小尺度自然区域的动态性主要有内部综合性演化而来的边界移动或特征变化)。
区域的特性有哪些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提示:区域特性有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动态性。它们之间的关系可如下所示:
(1)整体性是区域的本质属性,没有整体性也就没有差异性和层次性,没有差异性就无所谓开放性。
(2)不仅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而且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进一步划分区域的基础,也是开放性形成的基础。
(3)区域的动态性是区域地理要素、区域环境或社会需求变化的结果,也是区域差异性形成的原因。
案例研究 观察不同尺度区域的方法
借助卫星遥感影像观察
借助卫星遥感影像,人们可以观察地球整体、大洲和较大区域的陆地、水体、植被等自然要素,还可以了解大尺度区域的内部结构特征和分异规律,如自然带的分布、大陆东西海岸的差异、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等。
借助航空照片观察
借助航空照片,人们可以观察中、小尺度的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布和联系,还可以观察人类对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
从地面观察
从地面观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真实的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情况,获得第一手材料。使用卫星遥感影像和航空照片,也需要研究者到实际地点进行地面的检验。
在地面上观察,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家探索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我们学习、了解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基本工具。,
1.举例说明观察某区域需要选择的观察方法。
2,试举出其他观察区城的方法。
1.观察某城市全貌需要借助航空照片。
2.观察家乡植被分布与类型,可选择以地面观察与航空照片或遥感影像相结合。
提示:1.
区域 命名时所参考的地理事物
河南省、河北省 黄河
山东省、山西省 太行山
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岭南山中段
关内、关外、关东 山海关、嘉峪关
教材P12~13作业题答案
2.重点开发区(②) 干旱区(①) 城区(①) 黄河流域(①) 郊区(①) 北京市(②) 雄安新区(②) 东部季风区(①) 热带草原区(①) 长江经济带(②) 非洲(②) 黑土区(①) 旱作农业区(①) 鲁尔区(②) 珠江三角洲地区(①) 渤海(①) 大都市辐射区(②)
3.深圳特区、浦东新区、雄安新区属于按照区域内部关联特点划分的行政区。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