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运动和力难点练习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运动和力难点练习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5 22:4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难点练习
1.某同学用绳系住重力为2N的物体使其沿竖直方向缓慢地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第一次拉着物体以速度v1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为__________ N,第二次拉着此物体以速度v2匀速下降,若,则绳对物体的拉力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N,方向为___________。
2.王老师乘坐公交车上班途中,他感觉到远处的房屋不断地向他靠近,房屋向他靠近是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公交车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min,汽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了____________km。
3.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通过总结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命名这条定律。这也说明了力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向东开始做匀速运动,v甲=10m/s,v乙=5m/s。以甲为参照物,乙向______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______m。
5.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着:“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___________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自己在运动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结果。
6.学校举行运动会,椭圆形跑道长400m,甲、乙同学沿跑道同时同地反向匀速跑步时,每隔80s相遇一次,已知甲、乙速度之比为2∶3,则甲的速度为______m/s;如果甲、乙同学以原速度沿跑道同时同地同向跑步,下一次相遇所用的时间是______s,乙跑的总路程为______m。
7.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并在6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速度为72km/h,假设此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是___________ m,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的距离是___________ m。
8.如图所示,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斜的,这样可以保证夜间行车时,车内景物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司机前面斜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线,保证驾驶安全。
(1)请在图乙中画出AB通过挡风玻璃MN所成的像A'B' _____。
(2)行驶中的汽车,若以AB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为参照物,AB是 _____(填运动状态)。
9.两个质地均匀的实心球A和B,质量均为m,A球半径为B球的2倍,用一根轻质的细线把A和B连接在一起,由高空自由下落,当整体匀速直线下落时如图所示,此时空气阻力与球体的最大横截面积成正比。那么此时A和B球受到的空气阻力方向为______;细线对B球的拉力为______。(本题重力常数用g表示)
10.如图(a)所示,甲、乙两车在同一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b)、(c)所示。经过6秒,甲、乙两车在M点相遇。Q、P间的距离为s,P、M间的距离为,则乙车的出发点为__(选填“P”或“Q”),P、M间的距离为__米,P、Q间的距离s为__米。
11.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关于历届冬奥会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
B.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减速滑动时受力平衡
C.滑雪运动员的速度越快越难停下,是因为其速度大惯性大
D.被击打的冰球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2.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运动的s-t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从开始运动到1.5km处相遇 B.甲、乙一直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5min内,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D.甲、乙在15min内相遇一次
13.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于坐在行驶汽车里的人来说,任何物体都是运动的
B.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必须是静止不动的
C.讨论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可能不同
D.描述和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完全可以不选择任何参照物
14.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
A.12.14米/秒 B.14.17米/秒 C.24.28米/秒 D.28.33米/秒
15.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关于冬奥会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冰球运动员向后蹬冰面就会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
C.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会停下来是因为不再受推力作用
16.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速度表示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
1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星光闪闪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18.根据图像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甲乙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B.通过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的长
C.甲乙的速度之比为5︰3
D.运动相同的时间,乙通过的路程比甲短
19.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时所用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距离的平均速度。
(1)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
(2)实验时,斜面应保持__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下滑的时间。
(3)在斜面上,如果测得小车在AB段下滑所用时间tAB=1.6s,则小车在AB段下滑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m/s。
(4)在测量小车在BC段所用时间时,让小车过了C点后才停止计时,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会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为测量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开始释放,测出小车到C点时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是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因为所测时间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小车从A到C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20.小宇同学即将参加县运会百米赛跑,他的体育老师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小宇进行系统训练,必须测出小宇百米跑中各段速度的变化情况。为了测量速度,体育老师必须准备的测量仪器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测量的原理___________;
下表为小宇某次百米测试中记录下的各段路程及相应的时间;
路程/s 20m处 40m处 60m处 80m处 100m处
时间/t
根据上表数据计算,小宇在哪个20m路段的速度最慢___________,在哪个20m路段的速度最快___________;
路段路段路段
路段路段
小宇在这次百米测试中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21.某汽车在出厂测试中,先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行驶2000m。求:
(1)该汽车在前500s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2.一座平直的跨海大桥全长1.6km,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两个标志牌。如果一辆小轿车匀速行驶通过该桥用了0.05h的时间。
(1)请通过计算说明这辆小轿车是否超速?
(2)若这辆小轿车以最大限速值匀速行驶通过该桥,则这辆小轿车通过该桥所用时间为多少min?
23.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求:
(1)运动过程中乙的速度为多少?
(2)从出发到两物体第一次相遇这一时间段甲的平均速度?
24.张吉怀高速铁路预计2021年底通车,让怀化人们去往张家界又多了一种出行方式。张吉怀高速铁路总长246km,设计最高速度为350km/h。假设通车后,小君和她家人从怀化坐高速列车去张家界旅游,若该次高速列车的平均速度为307.5km/h。求: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怀化 始发站 09:08
吉首 10:38 10:44
张家界 12:29 12:40
…… …… ……
(1)小君和她家人经过多少分钟到达张家界;
(2)如表中为目前怀化站到北京西站的K268次列车运行时刻表(部分),请比较,小君和她家人坐高速列车去张家界比坐K268次列车去张家界节省多少分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2 等于 竖直向上
2. 王老师 27
3. 牛顿 不是
4. 西 30
5. 相对性 船
6. 2 400 1200
7. 120 960
8. 静止
9. 竖直向上
10. Q 4 8
11.D
12.A
13.C
14.B
15.A
16.A
17.B
18.B
19. 便于测量时间 较小 0.25 偏小 不正确 大于
20. 卷尺 秒表 A E
21.(1)4000m;(2)10m/s
22.(1)这辆小轿车没有超速;(2)2.4min
23.(1)1m/s;(2)1m/s
24.(1)48分钟;(2)153分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