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机械与功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章机械与功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5 22:4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机械与功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拓展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功率、机械效率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越大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2.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
A.F2<F1<F3 B.F2<F1<F3
C.F1<F2<F3 D.F2<F3<F1
3.某同学探究动滑轮的特点,进行了正确操作后,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
实验次数 物重G 拉力F
1 1.0N 0.65N
2 1.5N 0.90N
3 2.0N 1.15N
A.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B.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D.与同学分析可能的原因
4.在某高处将两块质量相等的石块A、B分别以两种方式落向地面:石块A自由落下到地面;石块B被用水平作用力水平抛出后,呈抛物线下落到地面。在石块落地的过程中,石块重力分别做的功率为PA和PB,则比较两者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A>PB B.PA=PB
C.PA<PB D.不好判断
5.《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如图所示“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符合杠杆原理的是(  )
A.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动
B.增大“重”时,应换用更小的“权”
C.“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
D.“权”小于“重”时,“标”一定小于“本”权
6.如图所示,下列常用的杠杆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金属镊子 B.家用多功能小铡刀
C.碗夹 D.筷子
7.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为L,高为h,现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把重为G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A.×100% B.×100% C.×100% D.×100%
8.完全相同的A和B两物体,在相同的力F作用下分别沿粗糙地面和不计摩擦的光滑冰面移动了相同的距离s。如图,力F对A、B两物体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下列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W1W2 C.P1P2
9.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羊角锤 B.筷子
C.手推车 D.核桃夹子
10.如图所示,物体A重为GA物体B重为GB,每个滑轮重G动,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物体A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A,使物体B匀速上升h(不计滑轮组中的摩擦及绳重),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物体A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时,绳子对它的拉力为
B.物体B匀速上升时,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GBh
C.力F做的功为G动h+GBh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等于×100%
二、填空题
11.杠杆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点悬挂一个重为20N的物体,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OB∶OA=2∶3,则F=______N,此杠杆是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12.小明用15N的水平推力使重100N的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了10m,所用的时间为0.5min。在此过程中,小明对小车做了______J的功,功率为______W,小车所受重力对小车做了______J的功。
13.一个50g的鸡蛋从2m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鸡蛋的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_能,重力对鸡蛋所做的功为_______J。(g=10N/kg)
14.在使用滑轮时,______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实质上是动力臂是阻力臂______的杠杆,所以使用它可以省______力,但不能改变______。
15.如图是一位同学组装的提升重物装置,他在把重150N的重物G匀速提升4m,此过程中该滑轮组的效率为75%,则他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______N。
16.一质量为40kg的重物A放在水平地面上,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它匀速提升0.1m用了1s,此时的机械效率为80%,则有用功为 _____J,动滑轮重力为 _____N,拉力的功率为 _____W,若再用该滑轮提升多块重物B(规格相同),提升一块重物B和两块重物B时滑轮的机械效率之比η1∶η2=4∶5,则重物B的重力为 _____N。(不计绳重和摩擦)
17.如图所示,拉力F=250N,在10s内将重为600N的货物匀速提升2m,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拉力的功率为 _____W。请你说出一条提高该机械机械效率的方法:_____。
18.如图所示,小金用轻质杠杆(自身重力忽略不计)、空桶、质量为m0的物体A和细线,自制了测量液体密度的杠杆密度计。该杠杆密度计可以从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液体密度的数值。
(1)将杠杆在O点悬挂起来,空桶悬挂在B点,质量为m0的物体A悬挂在C点时,杠杆水平平衡。测出B点到O点的距离为l,C点到O点的距离为l0,此时C点的密度刻度线应标注为_______;
(2)在B点的空桶内注满液体,空桶容积为V,移动物体A至D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D点到O点的距离为l1,通过推导分析,此时D点的应标注的密度值_______。(结果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三、作图题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1、F2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l1为F1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F2的力臂l2及力F1;
(2)如图甲所示是个压核桃钳子,其中OAB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O点是支点,A点是阻力的作用点,B点是动力的作用点。请在乙图中画出压核桃时,作用在A点的阻力F2的阻力臂l2,以及作用在B点的最小动力F1;
(3)在图中画出利用滑轮组将汽车拖走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20.作图题:旅行箱在拉力作用下静止于图示状态,O点为旅行箱的重心,A为拉力的作用点,请在图中画出旅行箱的重力以及最小拉力F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2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绳端的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
1 4 0.10 1.8 0.3
2 6 0.10 2.5 0.3
3 6 0.15 2.5
(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二次实验中,2s内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1m,则它运动的速度为_____m/s;
(3)第三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m;
(4)分析比较第一、二两次实验数据,有用功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_____η2(两空均选填“>”“=”“<”).由此可知,可采用_____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2.同学们进行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探究,所用到的装置如图,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动滑轮重G动/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 1.5 0.1 1.2 0.3 55.6%
2 4 1.5 0.1 1.9 0.3
3 4 2 0.1 2.1 0.3 63.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第2次实验中的额外功______第1次实验中的额外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滑轮组机械效率主要还与______有关;
(4)实验中需多次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
A.使实验过程更加熟练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五、计算题
23.如图所示,叉车在内将质量为2t的某块大理石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了,发动机所做的总功是,取。求:
(1)叉车支持力对大理石做的功是多少?
(2)叉车支持力对大理石做的功的功率是多少?
(3)叉车提升大理石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将重840N的货物在5s内提升3米,已知动滑轮重6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滑轮组自由端的拉力F是多少?
(2)提升过程中的有用功是多少?
(3)提升过程中的总功是多少?
(4)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是多少?
(5)货物上升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A
6.B
7.A
8.C
9.B
10.C
11. 30 费力
12. 150 5 0
13. 动 1
14. 轴随物体一起移动 2倍 一半 力的方向
15.100
16. 40 100 50 150
17. 80% 150 增大提升物体的重力
18. 0
19.(1)(2)(3)
20.
21. 匀速 0.05 0.45 < < 增加被提升的物重
22. 匀速 70.2% 大于 动滑轮的重力 C
23.(1)2×104J;(2)2×103W;(3)40%
24.(1)450N;(2)2520J;(3)2700J;(4)93.33%;(5)540W
试卷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