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二课 燕子
第二课时
人教版 三年级下(配统编教材)
词语听写
凑成 吹拂 赶集 聚拢 形成 横掠
偶尔 飞倦 闲散 纤细 几痕
注意
“沾”是翘舌音,“倦、闲、纤、痕”是前鼻音。
“吹拂”的“拂”不要写成“仿佛”的“佛”。
请你们回顾一下,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形象?
外形、燕子从南方赶来、飞行、停歇。
每个自然段都是一副生动有趣的图画。读一读,说说你“看到”了哪几幅画面?
燕子外形图
春光燕子图
燕子休息图
燕子飞行图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小燕子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小燕子的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哪些词语让你眼前浮现了画面?是怎样的画面?
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圈画出这幅春光图中的景物。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热闹、欢喜
作家笔下的春天因为有了小燕子的加入,会有哪些不一样的感觉
春天更有活力,更富有生机了。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与矿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3、4自然段,并说说从这一部分中你知道了什么。
飞行轻盈
飞行快
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能想象到小燕子休息时的状态吗?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讨论:你觉得哪些字词用得好?
“痕”字写出电线的远,若有若无。
“落”字写出燕子的轻巧。
这两个字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倦时的形象。
“闲散”“休憩”写出了燕子停歇的状态。
恬静、悠闲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把这样美丽的景象比作一幅图画,流露出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赞美。小燕子象征充满生机、活力的春天,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就是抓住了燕子的特点,用恰当而优美的词语来描述燕子,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在生活中我们也要保护大自然,保护鸟类,这样才能时常看到它们。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与动物们和谐相处。
1.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2.背诵第1至3自然段。
3.仿照《燕子》的写作特点,恰当的修辞手法,描述一下你熟悉的小动物吧!(共11张PPT)
第二课 燕子
第一课时
人教版 三年级下(配统编教材)
燕子的故乡在北方,北方色玄,因此,古时把它叫做玄鸟。汉字的“燕”是特指家燕。家燕前腰栗红色,后胸有不整齐横带,腹部乳白色。燕子一般在4~7月繁殖。家燕在农家屋檐下营巢。食物为昆虫。燕是典型的迁徙鸟。繁殖结束后,幼鸟仍跟随成鸟活动,并逐渐集成大群,在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南迁越冬。
郑振铎字西谛,出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训诂家。代表作:《猫》《我们是少年》。
走进作者
课文朗读
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试着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字词学习
凑成 吹拂 赶集 聚拢
形成 横掠 偶尔 飞倦
闲散 纤细 几痕
còu
fú
jí
jù
xíng
lüè
ěr
juàn
xián
xiān
hén
(1)村落房屋,像是被风儿携来的沙砾,闲散(sǎn sàn)地搁置在平原处。
(2)我和妈妈乘着朦胧的夜色在公园散(sǎn sàn)步。
.
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
表示没有约束或者零碎的意思读三声。
表示由聚集而分离或者分散的意思时读四声。
词语理解
伶俐:
光彩夺目:
旷亮无比:
波光粼粼:
闲散:
聪明、灵活。
形容光彩鲜艳耀目。
形容天空空阔而明朗。
形容水石明净,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
清闲而又无管束,本文指燕子悠闲的样子。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燕子的?
由近及远
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燕子?
活泼可爱……
再读课文,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燕子的?概括一下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吧!
第1自然段主要写燕子的外形特点;
第2自然段主要写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了;
第3自然段主要写燕子飞行的姿态;
第4段主要写燕子休憩时的画面。
这篇课文描写了燕子活泼机灵的形态,以及它飞行、休憩的优美姿态,展现了春天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尝试给课文的每个部分起一个好听的小标题吧!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尝试给课文的每个部分起一个好听的小标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