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3.1《_迷娘 (之一)》(课件21张含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3.1《_迷娘 (之一)》(课件21张含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5 21:29:37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迷 娘 (之一)
歌 德
作者简介
歌德(1749-1832),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他曾短时当过律师,但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中坚。歌德不仅善绘画,对自然科学也有广泛研究。其创作囊括抒情诗、无韵体自由诗、组诗、长篇叙事诗、牧童诗、历史诗,历史剧、悲剧、诗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教育小说、书信体小说和自传体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和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
背景简介
歌德从一个反叛作家变成了一个封建小朝廷的官吏和宫廷文人,但是,他的内心充满矛盾,为了行政工作他不得不在许多方面对外妥协,对己克制,在他在也无法忍受这种令人窒息的环境时,《迷娘(之一)》就是在这种境况下写出的。1786年他来到早已向往的意大利,在意大利,他游遍各个城市和西西里岛,宏伟的大自然、丰富的文化遗产、纯朴的民间生活,都使他心旷神怡。
题 解
这首诗音韵优美,感情深挚,是歌德抒情诗中最著名,也流传最广的一首。从小说发表至今感动了无数读者,是被贝多芬、舒伯特等多位著名作曲家,谱曲达上百次的诗歌;是被海涅称为“一支写出了整个意大利的诗歌”。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像凝视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岗?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进,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悬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岗?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迷 娘 (之一)
歌 德
正 歌
副歌
正 歌
副歌
正 歌
副歌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研读诗歌
第一节:描写了故国意大利景物的美好。
第二节:描写了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
第三节:描写了迷娘被拐到德国的沿途风景。
诗歌 选取的意象 营造的意境 表达的情感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三 节
柠檬花、绿叶、橙子、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
宁静、
美好
这些具有意大利典型特征的意象是人物故国之思的寄托物,表达了浓郁的思乡之情。
成行的圆柱、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居室、大理石立像
云径、山岗、驴儿、雾、岩洞、危崖、
瀑布
美好、
哀婉
神秘、
险峻
通过描写迷娘幼年时生活的房子,抒发了对故国的眷恋之情。
通过这些意象,写出了迷娘返乡路途的艰险,抒发了她坚定的返乡意愿。
总结研读
1、《迷娘》(之一)中的倾诉者是迷娘,而被倾诉的对象是同一个人还是三个不同的人
观点一:
诗中的倾诉者是迷娘,而被倾诉的对象是三个人,即“爱人”“恩人”“父亲”。迷娘向三个人项诉自己心中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使这种感情更加江烈。
观点二:
倾诉者就是迷娘,三个被倾诉的对象是同一个人,就是迈斯特。迷娘在内心深深地爱着他,可是又知道这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就转而称呼他为“爱人”“恩人” “父亲”。这三种称!! 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对迈斯特怀有 复杂、真挚而又深沉 的情感,既哀婉,又美好。这种炽热 爱被升华为一种美 子的对父亲的爱,又和思乡之情扭结 一起,让两种感情都 得到了升华和强化,但又互相掩映 有哀婉、含蓄而又深 沉的美感效果。
2、《迷娘》(之一) 这首诗是怎样体现复沓 叠唱的艺 术结构技巧的
复沓叠唱这种 寺歌结构艺术在我国的《诗经》里早就被熟练运用。这首 诗的三节正歌第一句开头和第五 句都采用了反复的手法 加强了询问力量,增强了想念的 程度;副歌部分采用了 基本相同的架构句式,只在个别关 键的地方替换一两个字 不但使诗歌的思想内涵扩大,使 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更加 热切和复杂,而且使诗歌具有音 乐复唱的旋律美感,增 虽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3、诗歌中,“你知道吗”“你可知道……”的询问以及“前往,前往”的回答有什么作用?
“你知道吗”“你可知道……”的询问,既是询问也是倾诉,既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也强化了迷娘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副歌中迷娘的应答,不仅回应了询问,而且进一步把思乡之情变为回乡的行动。
“前往,前往”这种回答不但强调迷娘回乡的坚决态度和迫切心理,而且在重复中有着微妙的变化,它与重复的内容共同形成本诗的深层内涵,即迷娘对威廉·迈斯特的复杂的情感。
中心思想
《迷娘》以最委婉优美的形式,表达了历经坎坷的迷娘对故乡的思念,对美好世界的追求,以及她执着、深挚、哀婉而美好的心声。诗篇明里是写迷娘对故国的思念,内里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意大利的热爱和向往。
写作特点
1、运用正歌和副歌的形式。
诗歌共三节,每一节都由正歌和副歌组成。正歌分别描写了意大利的美好景物、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迷娘返回故国途中所见的景物。副歌则抒发了强烈的故国之思。正歌所描写的景物是副歌所抒发情感的基础,正歌和副歌相互配合,寓情于景,相得益彰,把感情的抒发推向极致。
2、运用重章叠唱的表达技巧。
诗歌三节正歌部分的第一句和第五句都采用了反复的手法,加强了询问的力度,加深了思念的程度;副歌部分采用了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句式,只在个别关键的地方替换一两个字,不仅使诗歌的思想内容增大,使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更加热切和复杂,而且使诗歌具有音乐复唱的旋律美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3、意象鲜明,意境优美。
诗歌选取的意象带有鲜明的意大利景物的特色,而且同是意大利景物,三节诗歌所选的意象的特点是不同的:第一节的景物高洁、宁静,第二节的景物庄严、肃穆,第三节的景物神秘、古朴。同时,诗歌中,意象和迷娘的情感完美融合,构成了优美的意境,画面有尽而情意无穷,令人陶醉。
共同特点:都与故乡有密切的关系,都表现出故乡的美好和魅力。
首节选择的意象有柠檬花、橙子、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等,具有鲜明的意大利地域特征,描绘出一幅优美动人的自然风光图景;第二节所写的圆柱、厅堂、居室、大理石立像等,具有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的鲜明特征,宏伟而壮美;第三节则以迷雾、岩洞龙种、危崖、瀑布等意象,展现阿尔卑斯山的险峻之美和神秘色彩。这三幅图景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迷娘的故乡意大利的美好、迷人和无穷魅力,构建起了一个迷离而又优美、令人神往的艺术世界,抒发了迷娘对美好故乡浓郁的思念之情。
1、本文三个诗节描写的意象众多,各不相同,但又有共同特点,那么共同特点是什么?
合作探究
2、如何理解诗中的“爱人”——“恩人”——“父亲”三个称呼?
观点一:
“爱人”“恩人”“父亲”是同一个人,即威康·迈斯特。
迷娘在内心深深地爱着他,可是又知道自己的爱情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就从“爱人”转而称呼他为“恩人”“父亲”。
这三种称呼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对威廉·迈斯特复杂、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婉又美好。
从感情上看是一种递进关系,这种炽热的爱被升华为一种美好的对父亲的爱,又和思乡之情扭结在一起,让两种感情都得到了升华和强化,具有哀婉、含蓄而又深沉的美感效果。
2、如何理解诗中的“爱人”——“恩人”——“父亲”三个称呼?
观点二:
“爱人”“恩人”“父亲”是三个不同的人。
从迷娘对威康·迈斯特的感情来看,她对威康·迈斯特的感情是爱情,不大可能把这种感情升华为对“恩人”“父亲”的感情。
从诗歌三节所写的内容来看,第一节选取了 “桃金娘”这种象征爱情的意象,爱人即威廉·迈斯特;
第二节写迷娘可怜的身世,“恩人”应该指抚养她长大成人的人;
第三节虚写迷娘返回故国途中所见到的景象,迷娘即将回到故国,“父亲”应该是指带她回国的人。
3、诗歌各节的开头和结尾,使用的句式基本相同,这种复沓的表现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是什么?
本诗各节的开头和结尾使用的句式基本相同,构成了一种明显的重复,这使得诗的结构整齐而稳定,具有旋律感。这种诗歌结构对于表达迷娘的复杂感情起到了很好的强调作用。首先,同一句式和相似句子的重复出现,强化了这一句子所传达的感情。每节诗以“你知道吗……”“你可知道……”不断发问,表达了迷娘对于被问到的景物的执着思念。而每节都重复发问“你可知道那……”,再次强调了这种感情。而每节诗末句的“前往,前往”不断重复,则强调了想要回到故乡的那种心情的急迫和强烈。其次,这种重复不是刻板的重复,而是有所变化,这就形成了稳定中的变化,而且是一种内容的递进和情感的深化和升华。迷娘思念的景物由故国到故园,最后到回故乡的道路,情感越来越急迫和强烈,而对于迈斯特的感情也由“爱人”到“恩人”再到“父亲”,得到了升华。
4、对于《迷娘》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有人认为是迷娘,有人认为是作者本人。你认为呢?结合“写作背景”及相关“资料链接”,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一:迷娘。
①诗歌标题为“迷娘(之一)”。
②从《威廉 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迷娘来看,迷娘的故乡在意大利,而诗中的意象多具有意大利的典型特征。
③从诗中的称呼“爱人”“恩人”“父亲”的转换来看,抒情主人公的身份符合迷娘爱上迈斯特,感恩、依恋迈斯特的特点。
④诗中的意大利建筑,宏伟壮美,应是迷娘幼时居住之所,与迷娘是一个贵族与自己的妹妹私通生下的孩子这一身份符合。
⑤《威廉 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迷娘被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渴望有心爱的人相伴,回到故乡意大利开始一种美好的生活,这与诗歌的情境一致。
观点二:作者本人。
①诗歌《迷娘》创作于《威廉 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之前,诗中的迷娘并非小说中的迷娘,而应该是诗人自己借以抒情的化身。
②意大利是文化氛围浓厚的国度,厌倦魏玛公国小朝廷的庸俗公务的歌德渴望到意大利汲取创作灵感,接受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的滋养。在创作《迷娘曲》之前,歌德已经两次从瑞士的山上眺望过山南的意大利,并在创作此诗三年后前往意大利居住。诗中的美好景象是诗人对意大利的想象。
③《威廉 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是一部成长小说,主人公迈斯特是个满怀理想、充满朝气的热血青年,他不满现实的平庸和混沌污浊,追求人性完善和崇高的美好世界。而对美好世界充满渴望与向往,正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深层主题。
迷娘曲(之二)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
才了解我的苦难!
形只影单;失去了
一切欢乐,
我仰望苍穹,
向远方送去思念。
哎,那知我爱我者,
他远在天边。
我五内俱焚,
头晕目眩。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
才了解我的苦难!
迷娘曲(之三)
别让我讲,让我沉默,
我有义务保守秘密,
我本想向你倾诉衷肠,
只是命运它不愿意。
时候到了,日出会驱散
黑夜,天空豁然明爽;
坚硬的岩石会敞开胸怀,
让深藏的泉水流到地上。
谁不愿躺在友人怀中,
倾听他胸中的积郁;
只是誓言迫使我缄默,
只有神能开启我的嘴。
扩展延伸
让我们——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