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第五课 守株待兔
第一课时
人教版 三年级下(配统编教材)
你们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你们知道图片上讲的是什么故事吗?说一说吧!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
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字词学习
守 株 待 宋 耕
触 颈 释 其
shǒu
zhū
dài
sònɡ
ɡēnɡ
chù
jǐnɡ
shì
qí
读下面的句子,借助注释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因释其耒而守株,翼复得兔。
/
/
/
耒是翻土用的农具,现在这个耒字已经演化成汉字的一个部首。凡是以它做偏旁,都一定与耕作或古代的用具有关系。
而身为宋国笑。
/
/
/
“为”字在此处是“被”的意思,表被动,此处读“wéi”。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的行为被宋国人嘲笑。
感知文言文声断气连的读法。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走进作者
,
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小组讨论
题目是什么意思?
“守”是守着的意思。
“株”的意思是树桩。
“待”的意思是等待。
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本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文言文的特点,通过断句将课文读通顺,了解了作者和题意,简单了解了故事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了解到寓言背后要表达的寓意,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将课文读懂,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共14张PPT)
第五课 守株待兔
第二课时
人教版 三年级下(配统编教材)
守 株 待 宋 耕
触 颈 释 其
注意
“”
“待”是多音字,表示“等,等候”“招待”“需要”等意思时读dài,如,等待,待业。表示“停留,逗留”“延迟”等意思时,读 dāi,如,待一会儿。
结合朗读节奏,再来读一遍课文。
“”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自由读第一句话,结合注释,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宋人/有耕者。
宋国人
农民
这句话的意思是:宋国有个种田的人。
种田人怎么会捡到一只兔子呢?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他的田里有个树桩。
跑
碰
脖子折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扭断脖子死掉了。
故事的经过又是怎样的?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于是
放下
希望
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他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
心理描写
我会想:“要是一直有这样的兔子,那该多好啊!”
如果你是农夫,此时你会怎样想?
白日做梦
像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子,满脑子都是兔子来撞死,对于他这种想法,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吗
结局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为什么会被人笑?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因为兔子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去,是偶然发生的事情,并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种田人不会再得到兔子,而且荒废了庄稼,所以,他的行为被宋国人嘲笑。
1.农夫是个怎样的人?
懒惰、愚蠢,对意外心存侥幸的人。
2.学完了这个故事,你知道“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吗?
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读寓言故事《南辕北辙》,想一想: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
故事中的人,他的行动与目的相反,所以结果会离目标越来远。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也是一则文言文。我们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是:不要幻想不劳而获,要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1.背诵《守株待兔》。
2.将《守株待兔》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
3.搜集更多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分享给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