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习作
看图画 写一写
第二课时
人教版 三年级下(配统编教材)
你们还记得本次的习作要求吗?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怎样让画面动起来?
展开想象
你有哪些经验分享?
经验分享
我会从人物的表情入手,推测人物想要说的话。
我会从动作入手,猜想人物之前之后做了什么。
我会推测人物间的关系,推想他们的对话和情感。
画面上虽然看不清,但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比如你说出了放风筝过程,那就说明了放风筝的乐趣。通过我们的想象,将静止的画面变得如此的生动,我们靠的就是想象。
看图作文的想象是靠画面的人或事为基础的,让我们带着想象的思维,再来看看画面上的人物吧。
可以写出放风筝人的动作、神态、语言。
多运用动作描写让文章生动,还可以有对话描写。
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描写?
这样写好吗?为什么?
这样写不生动,应该加上动作描写。
小明在前面,小华在后面,两人一起放风筝。
我站在向风的地方,牵着线,小华手里拎着风筝。我对小华说:“放!”小华把风筝朝天空中猛地一扔,风筝迎着风快速地飞起来了。我一边放开手中的绳子一边朝着风一路奔跑,风筝慢慢地高过树梢了并在空中翩翩起舞,我牵着风筝,在草地上奔跑着,小华也跟在后面跑,我们一起欢呼着“风筝起飞喽”。兴奋极了。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云彩上面了。我俩也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范文欣赏
这段话运用了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方法。
透过文字,我们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他们非常开心。
这段话写得怎么样?
尝试编写习作提纲。
确定写作顺序(从远到近、从主到次等)
确定写作重点(着重写哪几个人)
确定细节内容(动作、表情、对话等)
确定自己的感受(赞叹、想象等)
评价标准
有没有错别字?句子是否写通顺?
人物的动作是否描写准确?
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品读习作
各小组选派代表朗读习作,其他同学说一说哪里写得比较好并提出修改建议。
本节课我们学会了将静态的画面想象成动态的画面的方法,学会了通过人物的外表看到了人物的内心,掌握了看图的技巧。
修改并誊写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共15张PPT)
习作
看图画,写一写
第一课时
人教版 三年级下(配统编教材)
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你还记得当时放风筝的情景吗?
这美好的季节非常适合放风筝,各种各样的风筝在天空中飞舞,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放风筝给我们带来哪些乐趣?
放风筝使我们心旷神怡,意气风发。
放风筝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同时能带来健康。
你们看,一群小朋友也在放风筝。他们是怎样放风筝的?他们的心情如何?
审题指导
请你写一段话,把上面这幅图画的内容介绍给大家。
写之前,先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
◇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的动作分别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
写的时候,要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写完后,跟同学交换习作读一读,互相评一评:图画的内容是不是介绍清楚了?有没有错别字?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请你们仔细阅读习作要求,你读懂了哪些信息?
交流讨论
习作要求是把上面这幅图画的内容介绍给大家,也就是通过你的描述,让没看到图画的人知道画面内容。
看到的可以是人物的动作、事情、物品等。
想到的就是可以发挥想象。
学会观察
(1)有序观察,把握图意。(由远及近,从天空到地面,从景到人)
(2)从图上可以看出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等。
(3)在仔细观察图画、正确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
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
天气
地点
人物
从整体入手
在做什么
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
由远及近
从地面到天空
人物语言
再观察局部
内心想法……
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
我从图中观察到人们是在草地上放风筝。
远处有一对夫妇,丈夫的手搭在了妻子的肩上,说明他们非常恩爱。
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
你们能试着将这些信息归纳在一起,连起来说图画描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吗?
这幅画展现的是两个同学一起在广场上合作放风筝,他们两个放的是燕子风筝,一人放线,一人拿着风筝,正准备放呢!旁边有一位小女孩拿着蝴蝶风筝。远处,还有一家三口也在放风筝,天上还有好多好多的风筝。
放风筝的过程
首先要观察风向,风筝迎着风才能起飞。
自己扯线,同伴举着风筝,小跑一阵后,松开风筝。风筝飞上去之后,要注意调整方向,防止掉落或相撞。
本节课同学们学习了有序观察图画的方法,能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并能说出图中要描述的画面,还回顾了放风筝的过程,为下节课的写作做好铺垫。
1.制定习作提纲。
2.可以把想写的内容先和同学们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