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同和中学2021-2022学年下学期开学考九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同和中学2021-2022学年下学期开学考九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5 19:3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州市白云区同和中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开学练习(9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90分 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每道题2分,25题,共50分)
1.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下列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政政治权利 B.外邦人与本邦公民同等政治权利
C.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D.“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的实权
2.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从“普法战争”“工人阶级”“《国际歌》”等关键词可以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A.宪章运动 B.共产主义者同盟 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
3.“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促使“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是
A.文艺复兴的开展 B.启蒙运动的影响
C.新航路的开辟 D.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4.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①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法国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5.观察下面两个制度示意图,对其相同点解读正确的是
①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确立的 ②都规定了上下级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③都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④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秩序,巩固了统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12世纪,兴起于西欧的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
A.太学 B.私塾 C.书院 D.大学
7.12世纪,巴黎出现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当时,教师私人从事文化教育教学活动需要获得哪个机构的特别许可
A.教会 B.行会 C.国王 D.大学学校
8.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C.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D.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
9.下图是一幅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漫画。该漫画揭示出美国的意图是
A.谋求世界霸主地位,建立单极世界
B.扩大对华贸易出口,缩小贸易逆差
C.打压中国产业升级,遏制中国发展
D.推行全球扩张战略,谋求世界霸权
10.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国家名称也改变了。对此,邓小平说过:“东欧的事件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东欧剧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C.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 D.对困难估计不足,经济改革停滞不前
11.新华社电,伦敦时间2020年1月31日晚11时,英国正式“脱欧”,结束了其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有分析认为英国与欧盟在经济上和贸易上,双方相互依存度极高,政治上相互帮衬,英国脱离欧盟,势必导致双方利益受损。由此可见当时英国加入欧盟的目的
A.寻求外交和国家安全 B.报团取暖,谋求世界霸权
C.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 D.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
12.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经济全球化
A.推动了实际贸易日益规范化 B.拉大了穷国与富国间的差距
C.有利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D.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13.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过他的手术,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壮,并取得了新的生命。”这里“取得了新的生命”有关的是
A.开创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模式 B.建立“福利国家”并日趋完备
C.借鉴苏联模式,发展计划经济 D.推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国民经济
14.二战后,在国际秩序重建过程中,国际组织纷纷成立,下表对应准确的是
选项 国际组织 目的、作用
A 欧盟 实现东欧国家联合,加快东欧一体化进程
B 二十国集团 根除全球金融危机,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
C 世贸组织 制定和规范单边贸易协议、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D 联合国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15.某品牌轿车使用日本产发动机,德国的钢材,东南亚的橡胶,组装地在中国。这反映
A.美国霸权地位下降 B.世界政治多极化
C.知识经济的到来 D.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
16.世界人民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行动有
①成立联合国 ②推行“冷战” ③建立WTO ④设立“世界环境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近年来,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这说明
A.冲突与动荡成为时代主题 B.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波折
C.全球化阻碍生产力的提高 D.世界各国均反对全球化
18.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非洲年”的历史含义是
A.波澜壮阔的民族独立浪潮 B.亚非国家凝聚“万隆精神”
C.殖民统治在非洲彻底终结 D.揭开非洲民族独立的序幕
19.20世纪50—70年代,西欧、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有①实行非军事化改革②美国的援助和支持③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④重视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人才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下图是一位同学做的专题复习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
A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B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21、世界有名的文化学者、《文明的冲突》的作者塞缪尔 享廷顿教授指出,埃及文明的灭亡,源于阿拉伯人的入侵和其宗教信仰的选择!公元前525年入侵埃及的是( )
A. 罗马帝国B. 亚历山大二世C. 波斯帝国 D. 古巴比伦王国
22、一导游带团出国旅游,导游解说到:巍峨耸立的金字塔,令人毛骨悚然的木乃伊, 美丽如画的文字……这里的文明成就令人惊叹,也令人迷惑。“这里的文明”诞生于
A. 黄河流域B. 两河流域C. 尼罗河流域 D. 印度河流域
23.当中国出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时候,那里也透射出欧洲第一缕文明的曙光;当东方诞生孔子、老子等一批文化圣人的时候,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人的思想光芒。“那里”是( )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印度
24. 古代罗马法律制度比较完备,《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法典》分别属于哪时期的成就( )①罗马城邦 ②罗马共和国 ③罗马帝国 ④西罗马帝国 ⑤东罗马帝国
A. ①③B. ②③ C. ②⑤D. ④⑤
25、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说:“15世纪结束,葡萄牙人开始了对亚洲的渗透。西班牙人开始了对美洲的渗透。”其中“西班牙人开始了对美洲的渗透”的标志事件是
A.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 达.伽马到达印度 D. 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二、材料分析(三题,共40分)
26、中西人文精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在各自的文明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潮主要指的是儒家思想的两位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其一是孔子的“仁”的思想,其二是孟子的“民本”思想。不管是孔子的“仁”,还是孟子的“民本”,都体现了关注人,重视人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强调个人道德的重要性,而不是再次强调神的重要性,认为人有了道德才配天命,而“德”却是用来“保民”和“爱民”。其他如道家、墨家等,都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摘自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从词源说,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源于拉丁语Humanitas(人文的),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意识形态、等级制度和宗教神学。
﹣﹣摘自王寒松《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是如何体现人文关怀的?(4分)
(2)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2分)他的代表作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什么?(2分)你如何理解文艺复兴并非简单的“复兴”?(2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中西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有什么相同点?(2分)这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影响?(2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
材料一:17世纪40年代王权与自由的斗争中,当王权固冲破传统而否定自由之后,自由也冲破传统而否定王权,王权与自由在战争的激烈冲突中各自走向最极端,这就是革命。——摘编自唐晋主编的《大国崛起》
材料二: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劳动生产效率得到迅猛提高,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生重大变化。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独立宣言》
(1)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1688年发生的哪一事件,最终推翻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后逐渐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有何意义?4分
(2)材料二中“没有硝烟的革命”指的是什么?此事件给英国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
(3)材料三中法律文献是在哪一场反英殖民斗争中颁布的?1997年我国哪地区的回归,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洗雪了百年国耻?2分
(4)从上述史实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
28、(12分)两次工业革命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右图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比(%)
材料三 (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了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的名称。3分
(2)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美德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德两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并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2分
(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兴衰对比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3分
1-5:CCABD 6-10:DACCA 11-15:DBADD
16-20:CBACC
21-25 CCBCB
26、答案:(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孟子提出“仁政”“民本”思想;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4分,儒家、墨家各写一个)
(2)但丁2分;《神曲》2分;实质:“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2分。理解: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2分
(3)反对神,注重人2分;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言之有理即可)2分
27、【答案】(1)1640年革命,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或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或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或对其他国家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巨大影响等。 4分
(2)工业革命;蒸汽时代,或铁路时代,或现代工厂制度确立,或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等。 4分
(3)美国独立战争;香港 2分
(4)实行适合本国发展的制度,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工业革命推动国家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2分
28、答:(1)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车;汽车3分
(2)变化:这个时期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地位超过了英国法国;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美国德国在电力技术方面属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很多科技发明,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4分
(3)英国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政府对科技方面的投入少,科技人员待遇低.2分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持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3分
1
同课章节目录